作者:桃花露
士农工商,他现在是半个士,一脚踏进去了!
看他这熟悉的样子宋福瑞都有点萎了,笑容也不真诚了,裴云也没了回娘家的喜悦。
有点后悔过来了。
算了,走个过场,就是一个礼数。
要是不来,会被人说礼数不周到,回头传到婆婆耳朵里又要发作她。
裴端拿着架子,吴秀娥满怀怨念,裴父本来就没话,宋福瑞是典型的随环境发挥,环境舒服他就温和无害,环境不舒服他就缩成个海胆。
他从来不会逆境而上的。
因为大哥大嫂的表现,裴云也不像在二哥家那么轻松热情,只是看侄女眼巴巴地瞅着,还是主动打开点心匣子拿给她吃。
吴秀娥:“哎——”
她阻止的晚了点,眼瞅着小姑子把点心给了闺女。
原本她寻思这两匣子点心瞅着挺高档的,留着她中秋节带回娘家走礼,或者给男人中秋走礼用也行。
就这么直接吃了,多浪费呢。
随即她又想小姑子是不是送二房的礼物更多,点心更高档。
一旦心里有了这么一个怀疑,她就越发不高兴,不满意,看这点心也越来越差。
这肯定是镇上最差的点心,小姑子不会给自己送好点心的。
几人尬聊了几句,裴端拿着架子,吴秀娥带着怨气,裴云没忍住就说了二哥家的窘状。
“那屋子四面漏风的,哎。”
吴秀娥顿时翻了个白眼,“那是他们应得的。你二嫂作天作地非要分家,拿着刀去我娘家威胁,还要去柳家洼你大哥的学堂闹腾,我们不分家怎么办?看她抹脖子呢?我和你说他小姑,你二嫂二哥吃再多苦,那都是他们自己找的,别人同情不来。”
还有婆婆也是,自找的。
裴云见状就没说什么。
以前她也知道二哥二嫂过得什么日子。
二嫂不乐意那也是应该的,问题不全在大哥大哥,是二哥自己主动的。
现在二哥不那样了,二嫂倒是也和气起来。
所以当初二嫂找她闹,她就说自己做不了主,主要在二哥。
那时候二嫂以为自己不肯帮她,现在应该想通了吧。
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的苦谁知道,谁的日子谁自己熬。
等孩子吃完一块点心她就起身告辞了。
裴端和吴秀娥只送到院子就不再往外走,没送出院门。
沾不上光的亲戚,有没有、穷富什么的对他们没区别。
他们才不上赶着巴结呢。
裴父给闺女和女婿送出去。
裴云:“爹,走,去二哥家吃饭。”
裴父忙道:“不了,你大嫂做好了。”
裴云:“爹,分家了,你怕我二嫂不给你吃呢?”
裴父忙道:“可别乱说,你二嫂现在可好呢,整天让我去吃饭,不去就让你娘给留着。她做豆腐、做煎饼,就是那个可甜的豌豆糕,我也吃了的,啥好吃的都落不下我。”
裴云听得心里舒服,“爹,我二哥和以前不一样了,二嫂也变好了。”
宋福瑞:“真真的,二嫂和二哥现在说话文绉绉的,像读书人。”
裴云也惊讶,问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学识字了。
这事儿裴端视为奇耻大辱,提都不提,所以也没跟小妹两口子抱怨。
裴父也不详细说,就说小鹤年小时候学的东西都想起来了,没忘,两口子现在也跟着学。
裴云很惊讶,“真的?阿年这么厉害呢。”
宋福瑞:“我以前就觉得阿年不像说的那样,瞅着挺精神的。”
裴云让宋福瑞拉着裴父一起去二哥家吃饭。
路上碰到带着小珍珠和小鹤年来接他们的裴母。
裴母:“怎么这半天呢?你二嫂让我来喊你们吃饭了。怕面坨了。”
她看老头子一起来的,挺高兴,就道:“以后这种时候你要主动跟着来,二郎媳妇儿没单独叫你,是觉得你本身就应该一起来,不用单独叫。”
裴父笑道:“哎,我晓得呢,二郎媳妇心善,一点都不疼我吃喝。”
每次他去吃饭,都是和孩子们吃一样的,二郎媳妇不给二样饭。
裴母想问是不是大儿媳做二样饭给他吃,又不想当着闺女和女婿的面,就咽下去了。
这时候裴云和宋福瑞突然回过神来,想起刚才爹说的二嫂做豆腐。
做豆腐?
夫妻俩对视一眼,看向裴母,“娘,我二嫂会做豆腐?啥时候的事儿?跟谁学的?”
他们家都不会做豆腐呢,都是从柳家豆腐坊买着吃。
裴母不由自主地带上了骄傲,“前几天呀,你二嫂小时候在娘家跟人学的,我现在也会了。”
裴云和宋福瑞真是惊讶得不行。
二嫂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以前大嫂总骂她泼妇,现在却彬彬有礼,还会做豆腐!
宋福瑞都觉得与有荣焉了。
小珍珠和小鹤年就更骄傲了。
他们快步回家,太阳落山,天色都要黑了。
沈宁做的手擀面,六斤面粉全做了,一点不留,让大家伙儿都沾光吃顿好的。
她没给裴大伯等人分,毕竟这是小姑子带回来孝敬爹娘的,也不多,就不分了。
人家也懂,不会有意见。
没有肉,原本她想跟大伯娘家借几个鸡蛋的,回头用鹅蛋还。
原本大白鹅是会下蛋的,可能水土不服,也可能被裴长青吓得,这两天没下蛋。
小珍珠和小鹤年听见娘要去大伯娘家借鸡蛋,就围着大白使劲。
小鹤年鼓励它下蛋,小珍珠用拳头威胁它不下蛋就挨揍。
结果大白也是争气,真就咕噜下了一个大鹅蛋。
可能憋了两天,这鹅蛋比其他鹅蛋都大。
可给沈宁高兴坏了,直接让俩崽儿洗干净磕在大碗里,做了一碗鹅蛋炸酱。
因为鹅蛋比鸡蛋腥味大,所以她多放了葱调味儿,有油爆香的葱油炸酱,所以鹅蛋那点腥味也就变成了独特的美味。
满屋满院子的香气。
香气随风一个劲儿地往外飘,又给村里几个得空就挤在路边闻沈宁家豆腐香的孩子馋哭了。
裴母小声对裴云道:“你二嫂对你可上心呢,分家就得那么一点油,自己就吃了两回,还有一点罐子底儿,今儿都给你炸酱了。”
虽然知道娘肯定是给二嫂说好话,裴云也熨帖,又盘算怎么从家里给二嫂弄点油来。
以后让夫君晚上吃宵夜,每次多要点香油?
这样一次次也能攒半瓶吧?
夫君肯定配合。
第41章 走亲戚 宋家愿意亲戚走动起来
可若是让婆婆知道少不得又埋汰她娘家。
裴长青已经摆好桌子,把家里完好的凳子给小妹两口子坐。
他搬了个树墩儿过来坐。
回头还得用稻草再编几个高点的草墩子坐。
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炸酱面,还有一盆小豆腐。
豆腐是没的,因为上午就被拿光了。
他们觉得面条劲道还带着股子甜味儿。
鹅蛋酱更是油汪汪的,喷香扑鼻,让人胃口大开。
宋福瑞笑道:“我感觉我能吃一盆呢。”
裴母笑道:“那就给你吃一盆,你二嫂把你们带来的面都做了,一点没剩,你敞开了吃,别怕不好意思吃不饱。”
面是女儿带来的,当然得让女婿吃饱。
他吃不饱,亲家母心疼,那还是闺女遭罪。
宋福瑞吃着沈宁做的炸酱面,赞不绝口,一个劲儿地夸,“阿云,二嫂这面比县里面馆的还好吃,是吧?”
裴云去县里也吃过那边的面,点头,由衷赞道:“真的,一点不假。”
沈宁笑道:“那你们多吃些,等以后咱家条件好了,你们就常回来。”
等我们条件儿好了,你婆婆也就不用担心我们打秋风,也就不拦着你回门了。
小珍珠和小鹤年吃得不吭声。
就连平时最喜欢“食必言”的小珍珠都埋头大吃。
好吃,好吃,真好吃!
上一篇:列车求生,夺取玩家身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