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穗穗长安
林春桃话落,孟纭笑了笑:“好。”
话落,她也拿了个竹椅来在林春桃旁边坐下,撩起袖子就准备干活。
林春桃刚想说不用的,但她话还没说出口呢,孟纭就道:“我等家晖中午回来,下午我再回去,我大嫂想着这边能种荞麦了,这两日再去翻一下地,准备种点荞麦下去。”
林春桃闻言问道:“你们没翻的地还多吗?”
孟纭:“不算很多了。”
孙氏道:“荞麦熟得快,过几日种下去,你们多种点甜荞,两个多月就可以去收了。”
“苦荞稍微晚一点点。”
孟纭是来这边才知道荞麦,她们家那边是不种荞麦的,她也只是听说,都不晓得那入冬后那荞麦还能不能活。
此时孙氏她们都在,孟纭就直接询问道:“入冬后,那荞麦还能成吗?”
孙氏瞧着孟纭那神色,便猜到了她的想法,随即笑道:“我们这边的冬日不算冷,荞麦抗冻,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孟纭想着再不算冷,那也是冬日呢。
桂枝婶说:“孟娘子你过完今年冬日就晓得了,咱们这边与其他地儿不同,冬日只要是天晴,几乎都不冷。”
说起了天气,胡氏她们也问起了孟纭她们老家,和裴英的老家在一个州,但不是一个县城,离得并不算远。
聊着聊着又说起吃什么种什么,孟纭对种地并不太会,她出生后就跟着哥哥嫂子在那个小绣坊了,家中虽也有田地,但她主要管绣坊,带孟纭,做过的地里活计很少很少。
说起了家里人,也说起了绣坊,桂枝婶她们得知范丽娘还会绣东西都惊讶不已,邓氏问道:“孟娘子,那你嫂子会做衣裳吗?做得怎么样?”
孟纭道:“会做的,我们穿的衣裳全部都是我嫂子亲手做的,现在穿的这个也是。”
邓氏坐的位置靠近孟纭,她便探个头靠近了一些,询问孟纭:“可以拉了看一下吗?”
孟纭笑道:“可以啊。”说着还擦了一下手,把这衣裳的针脚拉了给邓氏看。从外面几乎是看不到针脚的,衣裳不好翻里面看,但是袖子还可以,孟纭把袖子给翻了过来,给邓氏看里面。
里面的针脚也特别紧密,做得很细致,再看看款式,也还不错。
邓氏道:“感觉挺好的,咱们这周边没什么裁缝,孟娘子可以让你嫂子做裁缝去,周边村子的人要是知道应该也会找过来做的。”
孟纭眼睛一亮,以范丽娘的手艺,她做的衣裳能让人很满意的,若真是可以在家里做这个小裁缝铺子,那也不错,只不过不知道村子里的人做衣裳多不多。听邓氏这么说,孟纭便笑道:“等我回去问问我嫂子。”
邓氏道:“平日里我们做衣裳倒是不多,得到快过年了,才会割点布来,看看给孩子还是给老人做,但一年到头姑娘们嫁人娶媳妇的多,这种大事都会做身衣裳,以往都是去县城做的,也不便宜,要是你嫂子能做,肯定会有一点赚头的。”
林春桃也笑道:“今年就快要过完了,等秋收完入冬,大家闲着等过年,应该也就开始做衣裳做鞋子了吧?”
孙氏:“可不是么,今年鞋底都没纳两双。”
林春桃笑了笑:“我们的也没弄,穿着这草鞋过一夏天了。”
“夏日里草鞋穿着比较凉快,冬天倒是会冻脚的,得做两双布鞋。”胡氏这么说,林春桃道:“你们今年啥时候做,我到时候借个鞋样。”
孙氏道:“你婶娘她们要到冬天才会去弄,你要鞋样明天我给你拿。”
林春桃点点头:“上次我们做衣裳剩下点碎布,裴英用浆糊粘了一下放在那儿,想着做鞋子的时候拿来就用,没多少,感觉都不够我们做。”
胡氏闻言说道:“你啥时候要做跟我们说,我们给你弄。”
“好呀,到时候我喊婶娘。”
太阳越来越暖和了,有了孟纭的帮忙,林春桃她们这豆子弄得更快了一些,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又搞出一盆来了,林春荷拿了个簸箕来,把这些洗干净的捞进了簸箕里沥水。
林春桃去看了火上的蒸笼,早已经热气腾腾了,这个豆子泡发时间长,蒸起来两刻钟差不多就能蒸熟。
林春桃揭开最上面的这个盖子看了看,豆子已经变色了,她拿了一个出来捏了一下,还稍微有点硬,得再蒸一下。
“快好了,再蒸一下下就可以。”
她说着回到了竹椅上,继续搓那豆壳。等着这豆子蒸好端下来,林春桃全部倒入了簸箕里,拿了干净的竹铲子来扒开,铺平散热。
这样的季节,外面温热,里面凉冷,这要散热的簸箕,林春桃端进屋子里放着。
这第一笼蒸下来,感觉比甑子蒸起来要快很多,第二次林春桃就多放了一些,这样还可以更快点。
第一次蒸下来的这些豆子,晾到温度不烫手,林春桃就去舀了面粉来拌,拌好面粉,林春桃把这些豆子分入其他簸箕里,每一个簸箕里铺一寸左右的厚度,弄好后林春桃弄好标记,盖上纱布,端到竹架子上去放着。
林春桃她们蒸这豆子,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午饭时辰。
村子里大人扯着嗓子喊小孩的回家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都是喊回家吃饭的。
林春桃也招呼大家歇息,准备弄午饭吃。
大奶奶和桂枝婶她们收拾了一下东西,把刚才铺开的这些东西都归置整齐,正弄着呢,林家晖也回来了。
回来的时间正好,孟纭去帮忙一起接东西,称重记数对账,都是孟纭和林家晖一起弄了。
早上林春荷介绍时候林家晖走了,这会儿林春荷才笑道:“家晖哥,孟娘子以后给我们做账房了,你买东西回来对数就要和孟娘子说了。”
林家晖看了一眼孟纭,十五六岁的半大小伙子,和林春桃她们是从小见到大的堂姐堂妹,孟纭她们是外来的,又是年纪大一点的,不似孟玥那样的小孩子,还会在村子里串门。
这人虽然知道是谁,但俩人在外遇见还从未说过话。
被林春荷这么一介绍,俩人都有些微妙的尴尬,还是孟纭先开口说道:“我叫孟纭,喊我名字就成。”
林家晖点了点头,“我叫林家晖。”
林春桃看到这俩人有些扭捏的模样,弯了弯唇角。
林家晖抬眼就对上了林春桃的眼神,还有她眼底有些打趣的神色,瞬间红了脸,有些不好意思的躲了眼神。
孙氏一眼就瞧见了林家晖的扭捏样,再看孟纭,也不是那么的自然。
孟纭以前在绣坊,绣坊不大,而且一起做活的也都是女子,她也不怎么和男子打交道。
林家晖年纪不大,但是高高瘦瘦的,鼻梁高挺,眼睛生得比较好看,也算是一个长得比较清秀的小伙子。
主要是他们陌生,但又不是亲戚,所以这种尴尬很难被打破。
林春桃想了想,还是希望他们自然一些,这一起干活,搞得扭扭捏捏的不太好。
“家晖,你们这……相亲呢?”
林春桃的直接,像是平地一声惊雷,让孟纭是和林家晖都不约而同的朝她看了过来,而且俩人都瞪大了眼睛。
空气中一片安静,片刻后,还是胡氏她们突然的笑开来。
孙氏和林春桃说道:“你别说,你大伯娘前几日还说,等过完秋收,还想给他相看个媳妇来着。”
林春桃笑道:“这意思是我明年能喝喜酒了?”
林家晖咂了一下嘴,和孙氏说道:“奶你别胡说,都没影儿的事儿,你怎么还跟着春桃姐一起笑话我呢?”
胡氏她们也笑着,孟纭瞧着大家都没恶意,只是开玩笑,便催林家晖道:“咱们先称重吧?”
林家晖点了点头,准备去骡车上抱豆子,那豆子装得不算大袋,孟纭还想去搭把手,却被林家晖一下就抱走了。
孟纭只能顺势把轻点的干辣椒给拿了进来,她拿了称,先去称了干辣椒,骡车上还有黄豆,裴英也去帮忙提了一袋。
孟纭称了重量,和林家晖报了个数。
林家晖说道:“对的,是这个数,今日的干辣椒还是四文一斤买的。”
孟纭点了点头,才转身去称黄豆。
林家晖看着她说道:“我来吧,你看数就成。”
那豆子有一点点重量,孟纭自己称的话稍微吃力,林家晖称要轻松一点,她也没坚持,把称递给了林家晖。
俩人很快就把这豆子称完记了数,又对了一下钱数也没问题,下午林家晖还得去,她早上拿的钱不够了,林春桃又进屋去给他拿了一些。
事情弄完,这才跟着孙氏她们一同回去了。
孟纭还在收拾东西,孙氏她们到了门口,回头看着她喊道:“孟娘子,一起吧?”
她们下去能一同走一段,孟纭点了点头,把东西收拾放好,回头和林春桃说了一声就去了。
路上几个女人走在前面,林家晖一个人拉着骡车跟在老后面了。
林家朗和范丽娘她们也已经从县城回来了,做好了午饭等着孟纭回来,瞧见孟纭和孙氏她们一起回来,林家朗特别高兴。
“大奶奶,婶娘。”
孙氏看着他那样儿,上前轻轻摸了摸他头,自己担事儿之后,明明还是小孩,但很快就变得稳重起来了。
“吃饭了吗?”桂枝婶问道。
林家朗回道:“做好了,等小姑回来一起吃。”
桂枝婶也笑着点了点头,孟纭听着等她回来一起吃也挺开心的,随即和孙氏她们打了个招呼就进了院门。
刚进去,林家朗就问道:“小姑,怎么样?”
“挺好的,活计不多,你春桃姐姐还让我忙完自己的事情就可以回家来帮忙。”孟纭说着笑了笑,“但我也有点不好意思,拿了钱呢,我就在那边跟着一起做其他的活了。”
“是这样,我瞧林娘子她们也很忙,帮着搭把手。”范丽娘一边说一边给孟玥洗手,喊着林家朗他们盛饭吃了。
大奶奶和桂枝婶她们走后,林春桃她们也开始做饭了,米饭是昨晚蒸的还剩大半甑子,端上去蒸一蒸很快就熟。
昨天做的酥肉还剩下一些,但已经不多了。
早上带了一些猪皮回来,裴英道:“还有四个猪蹄在猪皮下面。”
“那晚上做麻辣猪蹄给你们吃。”
刚说呢,林朵儿就回来了,和林春杏一起回来的,还是林春杏给她背的猪草。
“你俩在哪儿遇到的?”
林春杏看了一眼林朵儿,随后和林春桃说:“就那边,要不是我喊她,还不准备回来呢。”
看着林朵儿耷拉着眼皮,像是被林春杏训过了。
林春杏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训她,肯定是干啥事儿了。她微微皱眉,询问林朵儿,“朵儿,你做什么了?”
林朵儿看着林春桃,虽然大姐和二姐都很疼她,但骂她、扯她耳朵的时候也不手软,二姐已经训了她了,还要让大姐也训一遍吗?
她抿了抿唇,眼珠子四处乱转。
林春桃道:“是爬树了还是下水了?”她问着,看着林朵儿鞋子大半都是湿的,这大概是去玩水了。
林春杏气道:“她和村子里几个小崽子,在那湖里捞鱼,说是湖边边上水浅,淹不到,这几个没脑壳的,还在那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的,要不是我遇到了石头叔家的家旺,我跑过去把这群小崽子弄出来,说不得淹死几个!”
林朵儿抿了抿唇,林家旺告状精。
林春杏瞧着林朵儿的样子,气蹭蹭直冒,“你这是什么表情?在心里怪家旺?你知不知道那水多深啊,掉下去她们谁能把你捞起来?”
原身就是在那个湖里淹死的,林春桃过来后还从来没去过那个湖边。
吃水这边有水井,洗衣裳那边有河。
上一篇:玄学大佬离婚后,顾警官转正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