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后,带着妹妹种田摆摊暴富了 第200章

作者:穗穗长安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爽文 日常 穿越重生

  林家朗跟在范丽娘身边学会了不少东西。

  她们的这一窑炭烧得很好,炭也大块完整,几乎都是卖七文钱一斤的,俩人背一趟去县城差不多背了一百七十斤,卖完能有一贯多钱。

  林家朗看着那么多铜板,眼神是炙热的,脸色是潮红的。

  她和范丽娘说道:“伯娘,给春桃姐分出来三成,咱们还有八九百文吧。”

  范丽娘点了点头,询问他:“要不要去县城买点什么东西?”

  林家朗抿了抿唇说道:“我们买点粮,再去买点板油回去熬猪油吧。”

  范丽娘微微颔首,俩人去了粮铺,又去了肉摊子。

  肉摊子人还很多,俩人排在人群中,隔着不远的距离,看到徐盛和徐欢跟在林春杏身边,收钱递签子、舀水放锅煮粉,煮好后给客人端过去,客人吃完又收回来清洗,三人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徐欢和徐盛做起活来也很利落,开始还有些拘谨,等着人多了忙起来,林春杏会直接开口安排活,兄妹俩身上的拘谨感瞬间就被忙碌冲淡了。

  此时的家中,林春桃和林村正还有林长宗去牵了牛来,喂了草料后才下地。

  陈冬娘还带着那几个半大孩子来帮忙弄玉米根,再将凝在一起的土给打散。

  地还没翻完,余美溪和孙虎就已经把屋子里的装修图给弄好了,林春桃没去县城,她们夫妻还来了一趟家里。

  林春桃跟着去了县城,一起确定了重新装修的地方,定了价格,签了契,这事儿交给了余美溪她们。

  林春桃又顺带从她家那边买了一张床回来,和林春杏分开各睡各的。

  大舅娘她们来看徐欢和徐盛,看到林春桃她们在种萝卜,几人又在这边帮忙,地翻出来,不过六七日就把萝卜全部都种上了。

  林春桃上次做的豆豉也都捂得差不多了,她把豆豉倒出来开始晾晒,豆豉晒上了之后,林春桃才去县城买豆油。

  豆油还没买上,遇到牵骡子来卖的,两头差不多大的骡子,拉车和拉磨都很熟练,林春桃想着最近总是用桂枝婶家的骡子,借多了她也有些不好意思,之前没遇到,现在碰上了正好买了,以后用起来方便。

  林春桃看了看骡子,有些瘦,毛也不够顺滑,卖骡子的人解释道:“娘子,两头骡子都是好好的,就是原主人家收庄稼用得有些狠,所以看着比较瘦,你买回去喂点草料就好了。”

  林春桃看了看骡子的眼睛和舌头,确实没啥问题。

  “这卖多少钱?”

  林春桃问道,牵骡子的男人回道:“带骡车一共八两银子。”

  林春桃眉宇微拧,又问:“两头一起呢,能否便宜些?”

  男子有些许惊讶地看向林春桃,笑道:“若两头一起买,你那娘子给我十五两就成。”

  十五两,一头七两半,林春桃觉得还是有些高了,她道:“这骡子太瘦了,我买回去还得慢慢养呢,再便宜些,两头骡子带车十二两吧。”

  男子眸光微暗,有些不愿地摇了摇头。

  “十二两太少了买不到的,这骡子虽然瘦,但是骨架好,品相也好,娘子若是诚心要十四两,最低价。”

  林春桃笑了笑,又还了一口价。

  “十三两。”

  男子看着林春桃蹙起了眉头,随后道:“再加六百文,娘子要就牵走。”

  多了六百文,林春桃也没再继续讲价,她笑道:“那麻烦大哥帮我把骡子牵到汤粉摊子那边去。”

  两辆骡车林春桃赶不回去,一头她准备留在县城给林春杏她们一会儿赶。

  把骡子牵过去拴好,林春桃付了钱,牵走了一辆。

  她去油坊买了点豆油,又去瓷器铺子买了几个酱缸坛子。

  回去的路上她才从系统里兑换了两坛子的豆油出来,又兑换几条火腿,都弄好了,她才慢悠悠地赶着骡车归家去。

第138章

  林春桃刚入村口就遇到了村子里的人。

  看着她赶着骡车回来,这骡子和桂枝婶家的那个颜色不一样,大家一眼就看出了区别,纷纷好奇问道:“春桃,你买骡子啦?”

  林春桃笑着回道:“刚在集市上遇到了挺合适的就买了,经常要用到还借桂枝婶家的,我都用得不好意思了。”

  林春桃借骡子用这事儿,起初也是有人嚼舌根,说桂枝婶她们,别人家不借,却经常借给林春桃用,都是因为林春桃这会儿有钱了。

  被林水莲她奶奶听到过,老太太看着嚼舌根的人怒回道:“春桃有没有钱都不妨碍她们婶侄关系好,林春桃救了林水莲一命,别说借用一下骡车了,就是她要这个骡子我们也给。”

  那人被怼得一言不发,关于林水莲的事儿村子里的人都晓得,林春桃还跟着一起去了县城,桂枝婶也说要不是林春桃催着她送去医馆,林水莲说不定命都没了,这救命之恩,桂枝婶铭记在心底。

  后来老太太闲着无事就在村子里转悠,逢人就说那人嚼舌根的话,再说一通林春桃对林水莲的好,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清楚,林水莲差点丢了命,林春桃帮了大忙,这换成谁家遇到这事儿,肯定也都会和桂枝婶家这般。

  林春桃没听到过这些闲话,那村子里借牛车骡车这些东西一般是要给钱的,三五文用一次,林春桃要给桂枝婶也不收,一直用了好多次,她都不好意思开口借了,奈何事情多又忙碌,时间一晃就到了如今。

  家里林春荷她们在后院忙碌着,林朵儿在做针线活,她跟着范娘子学了一些特殊针脚,需要缝制练习,林春桃给了她一些布料拿去练手。

  范丽娘觉得布料也珍贵,即便是练手也得要做成点东西,而不是浪费布料,做衣裳稍微繁复一些,做裤子和裙子简单点,范丽娘便让林朵儿先做一条裤子。

  林朵儿把林春桃的腿长腰长这些数据给了范丽娘,跟着师傅一起裁出来布料,然后开始缝制裤子。

  午后才去跟着范丽娘一起学习,其他的时间她弄完猪食喂一下猪和鸡,剩下的时间她就开始练针线活了。

  一个人在前院做活无聊,她就拿个小竹篮拎上她的针线布料剪刀,去后院一边做一边和林春荷她们聊天。

  大奶奶她们瞧着林朵儿做得有模有样,心中甚是惊讶,毕竟朵儿性子跳脱,大家都觉得她没耐心这么安静的坐着做针线活。

  但此时林朵儿就坐在旁边,能够一边盯着手中的针线和布料,一边和大家聊天说笑。

  没人在前院,前院的大门是插上了门闩的,林春桃牵着骡车到了后门去。

  大家伙瞧见林春桃牵着头骡子,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林朵儿激动得从凳子上蹭地站了起来。

  “姐姐,你买骡子啦?”

  随着林朵儿的一声惊呼,林春荷也停下手中的动作跑过去看。

  林春桃看着她们说道:“把另一扇门的门闩打开一下,骡车进不来。”

  林春荷快速跑过去,将另一扇门打开,林春桃把骡子牵了进来,桂枝婶她们忙过去帮忙搬东西。

  林春桃道:“有三缸是豆油,孟娘子你记一下重量,过些天做酱要用。”

  孟纭点头问道:“这豆油是多少钱一斤?”

  “六文。”林春桃道。

  桂枝婶和大奶奶她们帮忙把坛子搬下来,骡车上还剩下四条火腿,询问着要不要也拿下来,林春桃道:“这个我拿到厨房那边挂着去,比较好保存。”

  林春桃这么说,桂枝婶她们帮忙把东西拿到了灶屋那边来,林春桃把东西都放到了竹架子上。

  骡车卸在了院子里,桂枝婶看了看这骡子,摸了摸性子也很温和,桂枝婶道:“这个骡子骨架还不错,就是有些瘦了。”

  林春桃笑道:“卖骡子的那个男子说是原主人家收庄稼用多了累的,骡子本身没啥问题,我养养就好了。”

  大奶奶在旁说道:“是挺不错的,买了多少钱?”

  林春桃道:“两头骡子和两辆骡车,总的十三两六百文,一头算起来有六两八了。”

  胡氏和邓氏也在后面,听到这话后惊呼道:“两头?春桃你买了两头哇?”

  林春桃笑道:“嗯,两头是一个人卖的,我就一起买了,这个我牵回来了,另一头我留给了春杏她们,一会儿她们牵回来。”

  她们看着这骡子,眼神充满了羡慕,原先村子里就她们家和桂枝婶家有骡子骡车,但那骡子也养好多年了,买的时候是个小骡子,价格不算高,慢慢养大了才做了车给它拉东西,这一养就是许多年。

  林春桃不买则已,一买就买了两头,十几两唰的一下就花出去了,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桂枝婶道:“这骡车看着也不错,这个价格还是划算的。”

  “我是看着瘦讲了点价,等养胖了肯定会好看点。”

  大奶奶听她说好看,没忍住笑了笑,“最近活计不多,闲着养一养,多给它点草料,出年去就会长不少肉。”

  大家站着聊了会儿天,林春桃把骡子牵到猪圈旁边的空圈里,抱了一些半干的玉米草丢进去,这骡子就开始埋头吃叶子了。

  把骡子安顿好,林春桃去楼上看了看豆苗,有些没晒到位的翻了翻,等着都差不多晾干,这得都拿下来锤打,把豆子打出来。

  最近很多人家的黄豆都已经打出来了,林家晖也收到了不少,但平日里用得也多,林春桃要看看自家的弄出来有多少,看看情况,她准备让林家晖去买豆子的时候顺带卖豆种,品种不同,豆子的产量更好一些,对种豆子的农民来说更划算。

  翻完楼上的豆苗,林春桃才去后院弄干辣椒,那豆子晾晒一两天就可以,新的酱料和之前的做法有些许不同,之前那个是捂晒,新酱料需要配好料,用豆油炒。

  之前的酱料生意好,所以胡氏和邓氏她们做活一直做到现在,瞧见林春桃又开始弄新酱料,胡氏笑着说道:“春桃,若你新酱料生意也和老酱一样红火,岂不是还要添人来做活?”

  林春桃闻言笑了笑:“借婶娘吉言,若是也需要那么大的量,肯定还要添人的,不然做不完。”

  胡氏闻言心底有些激动,林春桃做出了好吃的酱在县城卖,周边村子里的人早就听说了,就比如她们娘家那边的村里,都知道她们在帮林春桃做活,日日都有几十文的工钱,羡慕坏了。

  关系不错的亲戚还总会说如果需要人的话,请她们帮忙引荐一下。

  引不引荐先不说,林春桃做这事儿,她们都跟着沾光了,颇为骄傲。

  邓氏笑问:“若是添新人,春桃你有人选吗?”

  林春桃看了看她们说道:“我还没想到这儿,不过应该会先紧着村子里的人来,如果村子里找不到合适的人再从周边村子找。”

  听到这话,大家都心中有数了。

  在场的人和林春桃都是关系不错的,但以后人多了,林春桃也不想全是一家人在这里做活,这人相处久了容易有矛盾,到时候一大家子的撂挑子也是麻烦事儿,虽说现在大奶奶在,她比较相信大奶奶,但她年纪大了,估计也做不了几年就会歇息了,到时候要做活的人全是几家的人,对她来说不太好。

  村子里的人虽说一大姓,但毕竟都有自己的小家,要联合起来做什么没那么容易。

  林春桃也要为日后考虑。

  胡氏和邓氏她们听出了林春桃的意思,也没什么情绪,其实就现在来说,她们一家子好几个人在这边做活,村子里的人都会觉得她们霸道,等着再需要人,林春桃从村子里找一些人一起做,大家也就不会这么想了。

  老两口总说林春桃这买卖以后会做得很大,到时候村子里的这些人去做活肯定都不够,所以不用急着喊什么亲戚来占位置,该有的以后都会有。

  大家在一起聊着闲天,聊了好一会儿大奶奶才问起林春桃:“我瞧你舅舅家俩孩子跟着春杏,是打算跟春杏去做买卖吗?”

  “是的大奶奶,我们准备开个铺子,春杏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这俩表弟表妹想来帮忙,我就让她们来了。”

  大奶奶道:“都是差不多大的年纪,一起做买卖也不错。”

  林春桃笑道:“可以做个伴。”

  胡氏道:“开铺子要不少钱吧?”

  林春桃:“是要开销不少,最近在忙着弄铺子,等铺子弄好,开业时候跟大家说,有空就过去玩。”

  林春杏最近都在学做新的汤粉和卤味,日日都会带一些猪头肉和粉什么的回来,还有那老母鸡,只要看到也都买上,此时的家中已经有好几只老母鸡了。

  今日回来裴英赶车,林春杏和徐盛他们抱着老母鸡坐在骡车上。

  跟着做了几日,她们也算是熟练了,林春杏对此也很开心,到时候铺子开业时,徐盛和徐欢俩人都能上手一起做,肯定不会有啥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