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朝酒
最后还是消息灵通的清瑶给她解了惑:“她呀,跟去草原的时候,为了争宠,使了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被皇上察觉,惹得皇上发了好大一通火,若不是顾及赫舍里氏和太子的名声,早就发落她了。”
“偏她还不知悔改……”
清瑶“啧啧”两声,没继续往下说。
李舒窈已然懂了,“哦,难怪,那天在宫门口迎接圣驾时,她瞪了我好几眼。”
清瑶直接嗤笑出声,“我也看见了,要不然怎么会去打听草原上发生的事?”
李舒窈凑近过去,还想跟她叭叭几句八卦,外头忽然匆匆跑进来一个小太监,浑身上下都带着喜悦。
刚进入稍间,就冲着李舒窈和清瑶接连磕了几个响头,那声音,听得李舒窈脑门都跟着痛了起来。
他却恍若未觉,好似脖子上的是颗铁做的脑袋似的,“恭喜令嫔娘娘,恭喜宜嫔娘娘!”
“还请两位娘娘往外去接旨,是乾清宫的梁公公亲自过来了!”
话刚说完,又往地上“砰砰砰”磕了几下。
李舒窈和清瑶两人同时露出个疑惑的表情,不等开口。
外面的脚步声接踵而至地响起,像是出了什么大喜事一样,嘈杂,喧嚣,又混乱,无数个人同时窸窸窣窣地说起了话,还夹杂着几道哭泣的声音。
严嬷嬷早在小太监进来磕头时就朝外跑去了解情况了。
她很快又跑了回来,满脸含笑,身上带风。
不由分说就过来给李舒窈和清瑶穿鞋。
等两人被推着到了外面,院子里已经密密麻麻地跪倒了一大片人,有长春宫的,也有从隔壁翊坤宫赶过来的,人人都是一副喜不自胜的模样。
梁九功手拿一个托盘,上头摆着两道明黄色的圣旨,站在人群中,犹如鹤立鸡群。
他笑盈盈地开口:“恭喜两位娘娘,还请两位娘娘接旨。”
李舒窈和清瑶对视一眼,两人的心脏都跳得飞快,似乎是已然意识到了些什么。
不会,不会是,要封妃了吧?
……
第139章 第139章“你这话也太贫了。”……
等梁九功宣读完圣旨,李舒窈和清瑶还维持着屈膝下蹲的姿势,久久回不过神来。
梁九功估计是看惯了这种场面,脸上笑容分毫不减,双手捧着圣旨,对二人温声说道:“令妃娘娘,宜妃娘娘,请接旨吧。”
李舒窈和清瑶这才恍若大梦初醒,低头谢了恩。
一直到明黄色的布帛捏在手中,李舒窈都有一种不真实感,就这么封妃了?
不是明年才是康熙二十年么,怎么忽然提前了?
送走梁九功,回到寝殿,李舒窈不敢置信地把手中圣旨展开,看了又看。
她这些年已经逐步习惯繁体字了,只眯起眼上下扫了扫,准确从一大堆夸耀之词里挑拣出了重点——只是先行宣旨,明年八月才是册封大典。
……那看来不是出错,一切走向还跟历史一致。
李舒窈看完了自己的圣旨,又偏过身子去看清瑶的。
看完了清瑶的,扭头问严嬷嬷:“这次封妃的,还有谁呀?”
严嬷嬷一直跟在她身边伺候,李舒窈还以为问完以后,要等严嬷嬷出去打听才有结果呢,谁知道严嬷嬷张口就能回答:“此次与两位娘娘一同受封的,还有惠妃娘娘,和荣妃娘娘。”
说完,她转过头看了一眼大门口,见无外人,凑近到两人身边,对着李舒窈小小声说道:“此次册封,娘娘当为四妃之首。”
而后又看向清瑶:“娘娘应是在四妃之中,排序第三。”
清瑶一怔。
没等她说话,李舒窈迫不及待地开了口,“那最后一位是谁呀。”
严嬷嬷:“荣妃娘娘。”
荣妃在几嫔里面,算得上是不争不抢的典范。
许是跟在皇上身边太多年,膝下又有二子一女,且都平安康健的抚育到了现在,荣妃对于恩宠一事愈发不上心,不管皇上来不来,日子都一样的过。
每日里不是忙着给长生做药膳,就是忙着教导二格格琴棋书画,其余剩下的时间里,不是在叹气,就是在揍小胤祉的路上……
叫李舒窈有时候都怀疑,荣妃不是不想争宠,而是一个胤祉就完完全全耗尽了她所有的心力。
白天揍完胤祉,晚上与其劳心劳神地伺候皇上,倒不如盖上被子舒舒服服地睡个大觉。
李舒窈点点头:“哦。”
她猜荣妃对于什么妃位排序,可能也不会多么的上心,有就很好了。
倒是惠妃。
李舒窈没忘记,惠妃膝下可是有个大阿哥的呢。
身为皇长子的亲生额娘,却连四妃之首的位置都没能坐上去,惠妃看得开,被原小说作者强行加给惠妃做亲戚的宫外纳兰家不一定能够看得开。
李舒窈心里盘算着,改天该往延禧宫走走,探探惠妃的口风才是。
之后便是清瑶。
李舒窈倏地扭头看向身边的闺蜜,“清瑶……”
她话还没出口,清瑶就似已经猜到了她要说什么。
之前怔愣的表情已经完美收敛,叫李舒窈再看不出丝毫端倪,她云淡风轻地摇着手里的团扇,声音很是温柔,“排在第三已经很好了。”
李舒窈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太舒服,总感觉自己是抢了清瑶的。
愧疚之情一点点染上精致的眉目,叫清瑶看得心头又是一软。
她发现自己是真的没办法对舒窈生出任何负面的情绪,先前听见严嬷嬷话的时候,她倒是没有什么不服不忿的思绪,毕竟皇上对舒窈的偏疼她也看在眼里,心中早有准备。
她唯一贪恋的是,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会不会仅次于舒窈之后?
就如舒窈之前说的,是人都有一颗想要上进的心。
如今后宫虽然平和,可,有时候在某一些方面,她们这些妃嫔之间还是有些小小较量的。
从前舒窈还未入后宫的时候,妃嫔之间的较量基本发生在去给先皇后请安的时候,这个说她得了皇上什么赏赐,那个说皇上这个月来了她这儿几次。
这个说皇上夸她姿容雅佳,那个说皇上夸她身段轻盈。
翻来覆去,很没意思。
后来舒窈也入了后宫。
原以为世祖爷时期冷落后宫,独宠一人的场景会再次重现,妃嫔们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可谁知……舒窈竟是那样一副天真烂漫,纯然无害的性子。
似乎完全没有心眼子,妃嫔之间拈酸吃醋的阴阳话,她永远只能听见第一层。
今天这个说皇上去看她的时候,见她又瘦了,担心问她是不是吃不习惯御膳房的菜。
明明是在自夸身材,舒窈却凑上去就道:“是吧是吧,你也觉得御膳房这段时间的菜不好吃了对吧,好像说是来了新的厨子,有些摸不清楚我们的口味,哎,我都有些想念以前的伙食了。”
以前,的,伙食。
明眼人都知道,舒窈还未单独受封为嫔之前,是在乾清宫的后围房里住着的。皇上宠她,甚至允了她一日二餐都从乾清宫的御膳房传菜。
那位暗里自夸的妃嫔一听她这话,当时就气得鼻子都险些歪了。
却也不敢说,乾清宫的御膳房比不得后宫的御膳房,嘴巴蠕动了半晌,只能干巴巴吐出来一句,“是嘛,呵呵,这样啊。”
过两日,听见有人夸耀说皇上送了她几盆她最喜欢的菊花,是在夸她有气节。
舒窈上前就是一句:“气节吗?气节的话,不应该是送你竹子?”
……
如是这样的场景发生得多了之后,旁人再在舒窈面前说话,都要仔细地掂量再掂量。
不是怕话不好听,是怕话太复杂了,令嫔听不懂,回头不还是自己受气?
一开始还有人觉得,令嫔恐怕是个面上白净软和,内里又黑又硬的黑芝麻冷面馒头。
可时间久了,大家基本都能看出来,什么黑啊白啊,软啊硬啊的,这丫头哪点都不沾,单纯就是个分不清楚敌我,看谁都是好姐妹,给点吃的就呵呵乐,不给也没事的傻大妞。
谁还会再花心思去跟她斗呢?
不仅不想跟她斗,与她待在一块儿,很多时候连话都不想多说。
——于是,后宫难得迎来了好几年的风平浪静。
只在今天,稍稍露出了几缕裂痕。
意识到自己心情起伏不定,清瑶停下摇扇的动作,捏了捏李舒窈的手腕。
李舒窈当即会意,朝着严嬷嬷摆了摆手,严嬷嬷便蹑手蹑脚退出去了。
李舒窈问清瑶:“怎么了?”
清瑶摇摇头,有些难以启齿一般,过了好久,才缓缓开口,嗓音无端有些沙哑,“就是,其实还是有点儿难过的。”
“领旨的时候不觉得,严嬷嬷说的时候,就有一点点的难过,不过后来很快就想开了,惠嫔,惠妃姐姐这些年对我也算不错,她膝下又有个大阿哥,而我的胤祺才那么小。”
“别说第三了,便是敬陪末位也是应该的。”
“我难过是在于,刚刚我的心里,居然生出了一点点,真的就是一点点,没有很多的,就是一点点不怎么甘心的想法。”
“我就觉得我有些对不起你和惠妃,荣妃姐姐……”
李舒窈听得一脸懵。
啊这,她不过就是跟严嬷嬷问了几句话,清瑶心里怎么就天翻地覆的了?
她越听越不对劲,等到清瑶说出“对不起”几个字时,她忙不迭握住了清瑶的手,“那你怎么说的话,我岂不是更对不起你们了?”
“我,我还德不配位呢,不对不对,好像不是这个词,是什么来着?”
“反正就是,我入宫时间太短了,根本就没有资格坐在四妃之首的位置上。”
“我刚刚心里还琢磨着,改天该去给惠妃姐姐赔个不是才对……可是吧,我思来想去了好一会儿,又觉得,好像我也没做错什么呀。”
李舒窈表情无辜地抿了抿唇,说到底,她这个四妃之首的位置,又不是她偷来骗来的,那不是皇上自己要这么封的么。
而且她觉得自己很听话呀,入宫这么久了也没害人,还帮了皇上很多的忙呢……
上一篇:断亲后,带着妹妹种田摆摊暴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