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238章

作者:白静年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就这么小平房?

这,这还不如姨妈家呢。

卫东已经用朱婶给的钥匙,开始开门了,“这是四人间,不过里头只住了秋姨一个人,她是食堂打饭的阿姨,食堂这边大家一般是回家住,住宿舍的少。”

他说完便开始往里头搬东西。

虽然是秋姨一个人住,但是依旧是四个床铺,除了秋姨那张床是另换外过之外,另三张床铺都是那种简易的床,其中两张床铺上放了东西。看得出来,剩下没放东西的那个床铺是清理过的。

屋子不大,摆了四张床铺外,还摆了一个柜子,柜子旁边是旧桌子跟两张椅子。虽然旧,但是上面摆了桌布,桌上还放了暖水瓶,门后有几个小钉子,上面挂着毛巾。

于月莺看得心都凉了。

这怎么住人啊?

卫东把门边的拉绳一拉,屋里的灯亮了,是个黄色的小灯泡。屋子一下子亮了起来,卫东干活很快,已经把东西搬到空床铺上了,“东西我都放这了。”

之后,他把钥匙交给了于月莺。

于月莺觉得这钥匙格外沉重,“我觉得……”还是回姨妈家住比较好。

话到一半,她觉得说出来不好。

会影响她在卫家人心里的形像,只好暗示,“我怕姨妈想我,我想晚上再回去看看。”

卫东瞧了瞧她:“是你说要搬过来的。”

他都说了食堂住宿条件一般。

“我的意思是,等杜小姑身子骨好一些,我再回来。”于月莺恨自己多嘴,“杜奶奶……”

“有黄姨在呢,”卫东皱眉,“你是不是不想上班了?”

要来食堂上班,哪有时间照顾人啊。

食堂提供一日三餐,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干活的,晚上得等晚上的客人走了之后才能关门,还得收拾东西。

这忙得很呢。

“没,我想上班。”于月莺决定过几天再说。

刚来就搬走,确实不好。

卫东又指着大食堂那边的方向:“旱厕在那边,晚上还是要准备个痰盂。”

于月莺脸色发青。

杜家。

“搬走了?”杜父再三确认于月莺搬走之后,心里高兴。

最近杜母一直在家照顾杜奶奶,现在妹妹又病了,也得杜母照顾,杜父这段时间都顺着杜母,压根就不好提让于月莺走。

现在于月莺自个走了,那真是太好了。

杜母道:“也不知道这于月莺像谁,性子凉薄得很。”

这几天她算是看透了。

杜父道:“你回头跟贺大富他家里说一声,以后再找于月莺去食堂那边,别来咱们家了。”最近这一片都传遍了,贺家人怎么不知怎么招惹上了一个烂赌鬼,带着一堆人去那边闹事,派出所的民警都去过了。

后来说是贺家毁亲,不好管。

一直闹哄哄的。

“我明天就去说。”

两口子正说着话呢,外头,听到了贺母的声音:“黄姐在家吗?”

杜母往外头走:“在呢,你来得正好,我有件事得跟你说一声。”走到院子门口,杜母就说了于月莺的事,搬到铁路食堂的宿舍了。

以后有事去那边找。

“她怎么去食堂了?”

“找着工作了。”

贺母眼睛一亮,脸上笑开了花,扯着身边的贺大富就往食堂那边边走,“我们去瞧瞧。”

杜母:“家里病人多,就不招呼了,慢走。”

江原化工厂。

招待所。

宋良拿着钢笔,正在翻译那天看到的反应釜的结构图,阮子柏下午出去就没回来,宋良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写。

结构图的中文版写好了。

宋良拿着钢笔,坐在那想了一会,之后又拿出一张纸,开始写反应釜的可能解决方案,这次他换了铅笔,还把字迹变了。

这是第三种字迹了。

翻译用的宋体,很标准,这次解决方案是模枋着文盲班上的学生的笔触写的。

宋良写好后,分装了两个空信封里,上面有文盲的字迹写着,技术科长收。

阮子柏一直没有回来。

宋良去了趟前面的服务台,十点了。

又过一会,阮子柏才回来,他们这次出差衣服带得少,外头冷得很,他手都冻僵了。

宋良倒了杯热水给他。

阮子柏双手握着杯子,这才有了一丝热乎气。

“我买了明天早上九点的火车票,我们明天就走。”阮子柏说道。

“不是后天吗?”宋良问。

明天化工厂这边说有个什么会,要他们参加,可能还是反应釜的问题。

阮子柏道:“我打听过,这边内斗特别厉害,尤其是最上面的两位大领导。刘书记对热情得有些不正常,我怕咱们机修厂的人被卷进去。”

要是当了别人的棋子就不好了。

他是中午的时候无意听到化工厂的员人说的,要不然,也不会下午就急着去火车站了。

这一来一去,路上很费时间,所以才会这么晚回来。

“一早就走?”

“对,天不亮就起来。”阮子柏喝了一口热水。

宋良道:“我去跟其他同志说。”机修厂一起来的还有几位,就住在隔壁,这边一个房间住两人,有两个床。

阮子柏有些累,就让宋良去了。

宋良去了隔壁,跟机修厂的同志说了一下明天就要出发,九点的火车票。没说化工厂内斗的事,而是把机修厂技术科的彭科长拉出来了,说彭科长说了,厂里任务重,时间到了赶紧回去。

大家达成一致,明早天亮就起来出发。

次日一早。

天刚亮他们就起来了,收拾好东西,就出发了。

宋良最后一个走的,他走之后,有两封信留在了招待所服务台的桌上,上面写着,化工厂技术科科长收。

没有地址,也没有邮票。

阳市,铁路食堂。

天还没亮,于月莺主被同住的秋姨叫醒了,“小于,该去食堂了。”秋姨已经穿戴整齐,连头丝都梳得齐齐的。

秋姨今年五十六岁,一直没结过婚,五十多的人了看着像四十多的,很显年轻。她自个挣钱自己花,没孩子丈夫拖累,过得自由自在。

唯一不好的就是没个自己的屋子。

“秋姨,会不会太早了?”于月莺忽然觉得这食堂不是什么好地方。

秋姨道:“不早,六点多工人跟家属就该过来了,最迟七点窗口要出早餐,你头一天来,可别迟到了。”

于月莺听着觉得有道理,就赶紧穿上衣服,匆匆洗了一下,跟着秋姨去了食堂。

她边走边打哈欠。

她困得很。

搬到这个宿舍后,于月莺有些不适应,半夜才睡,感觉才眯了一会,就被人叫醒了。

她们俩是来得最早的。

秋姨熟门熟路的打开食堂后门,打开灯,然后领着于月莺进了后厨房,“你会生火吧,把大锅里装满热水,把火烧起来。”

“你呢?”于月莺看向秋姨。

“我去仓库把菜拿过来。”

于月莺开始生火,提水,倒进锅里。秋姨来回几趟,提了不少菜过来,又叫于月莺帮着一起洗菜。

于月莺心里不情愿,却还是做着做了,只不过,她干活细致,一片叶子要洗好一会。

秋姨提醒了好几次,于月莺就是不改,秋姨皱着眉,没再说了。

过了一会,食堂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的来了。

大家都忙了起来。

揉面的,切肉的,做包子的……

擦桌子的,放椅子的……

朱婶来了。

于月莺见了,赶紧过去,“朱婶。”她手里还拿着菜,让朱婶看到她洗菜。

朱婶笑着道:“小于来得这么早啊。”

说着,就给大家介绍起来,“大家过来一下,这个就是我们食堂新来的员工,于月莺,以后洗碗就交给她了。”

洗碗?!

上一篇:重生后成夫君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