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机修厂 第349章

作者:白静年 标签: 打脸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您说。”

“这知青下乡的事你知道吧,报纸上新闻上都播着呢,”妇联主任道,“咱们大院这边可是先进分子,要跟紧上头的指令。现在是这样,你家有五个孩子吧,这算下来有两个知青下乡的名额。”

两个名额?

杜母道:“我家老二前几年就下乡了,这事您是知道的。”

妇联主任点点头:“对,这事我知道,杜武嘛,”她翻了翻登记表,“是去的小河支队。”她把杜二夸了一顿,说他是积级分子,为人踏实能干。

不过,夸了之后,妇联主任又回到了原点,“光他去还不够,你们家还得派一个人下乡!不然这指标完不成!”

“我家老大在兵团,老三老四都在厂里,老五在上学,这没法去啊。”杜母直摇头,“我家都出了一个名额,您看看,能不能让别家再多出点人。像那些没工作的,在这边呆着也没什么事,不如让那些人多下下乡。”

妇联主任道:“这可不行,你家们五个孩子,本来该有三个名额的。现在减到两个名额,已经算好了。这可是硬性指标,变不了。”

杜母不愿意。

妇联主任态度也强硬了起来:“是这样,我们这边是要求每家留一个孩子,你家有三个,你自个想想吧。是派一个去下乡,还是留一人?”

“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我还有其他家要去呢。”妇联主任忙得很,今天有几十家要通知呢。

文秀在旁边听着,眼睛忽然亮了起来。

知青下乡?

她爸在的那个农场,也有下乡名额吧。

这程家,她实在是呆够了,上周程叔的大儿子病了,她妈让她请了一周的假,在家照顾。她真的觉得她妈变了,程叔的孩子难道比她还重要吗?

她觉得她家程家就像个保姆。

她想她爸了。

机修厂。

杜思苦又在这边呆了几天,平常在一车间跟三车间转转,偶尔去总务那边瞧瞧。一晃,就到了19号。

这天正是陈婉芳跟小刘结婚的好日子。

摆了六桌。

杜思苦送了一对印着喜字的搪瓷盆,在供销社买的。如今她工资涨了,手里的工业劵跟粮票都不缺,买东西也不像以前那样计较价格了。

杜思苦在酒席上看到了吴队长,也是,小刘是保卫科的,吴队长过来喝喜酒也正常。

刘婉芳请的人不多,宿舍里就请了几个相熟的。去年留在宿舍过年的两位,小田跟小孔都来了,她们跟杜思苦一桌。

“祝你们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婚事很简单。

吃过喜酒,大家去屋里坐了坐。屋里门上窗上贴了喜字,床上铺了红色的被罩,只有上面那层是红色的,下面还是普通的被套。

杜思苦他们送的东西都放在了一起,有搪瓷脸盆,有一对红色的暖水瓶,还有送来的新碗,新筷子……

大家送东西,陈婉跟小刘都乐呵呵的收着。

热闹过后,杜思苦他们就走了。

路上。

小田突然低声说,“你们发现没有,小陈没请长辈。”这次过来吃喜酒的只有机修厂的一些同事跟朋友。

小孔道:“少说两句。”

小田不吭声了。

杜家。

杜母跟杜父说了知青下乡的事,好几天了,一直忧心得很。

老五已经回来了。

这几天老五没去上课,听说学校又停课了,学校也在提昌年轻人上山下乡,去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越是缺人的地方,他们越该去。

这天。

妇联主任又找过来了,“黄姐,你家这下乡的名单怎么还没交上来?”她过来催了。

杜母脸色难看:“主任,我可是问过的,隔壁沈家只出一个下乡的名额就行了,为什么我家要出两个?这不是区别对待吗?”

妇联主任道:“隔壁沈家三个孩子,你家五个孩子,你当然要多出一个!”

她把表放下,“明天我过来收,要是你们还不填,我可就自己填上去了。”她往屋里看了看,“你家孩子可都在身边,这事我可是知道的。”

老五不能去,要不,让老四去!

想到这,杜母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第151章 151

……

晚上, 杜父下班后,杜母就跟杜父商量起来。

“妇联的小方又来了,说咱们家必须再出一个人。”杜母低声说, “我下午去打听过,各个街道都在催办这事, 避不了。”

如今毕业没工作的待业青年太多了,学校又停课, 这一大帮子人没地方去。城里养不活这么多吃闲饭的, 只好弄到乡下去,自力更生。

杜父:“老五年纪还是小了些, 又是姑娘。”乡下那种地方,太苦了。

老五从小就招人疼,在家没吃过什么苦头, 这次要是下了乡,只怕不适应。

“其实, 这事也有办法, ”杜母早上就想好了,“要不让老五顶了老四的工作, 让老四下乡去。”

老四工资又不肯交到家里,也不听话, 不如就让老四下乡,就老四那德性, 在乡下未必过得不好。

至于户口迁到乡下,一辈子迁不回来,杜母暂时没想那么多。

杜父半天没说话。

过了会, 才道:“老四也是姑娘家, 要不让老三下乡吧, 他是男的,身强力壮,去了不会受欺负。”

这段时间杜父对老四很不满,但是吧,总归是亲闺女,这下乡的事还是不好让姑娘去。

杜母不肯:“那怎么行!”

她坚决不同意,“老大老二都不在身边,这再把老三支走,那咱们家一个男丁都没有,咱们再过几年就老了。这姑娘家都要嫁人的,以后她们出嫁,咱们家可就冷清了。”

孤零零的,儿孙都不在身边。

杜父最后还是顺了杜母的意。

老四就老四吧。

杜父又问:“文秀的户口迁出去了吗?”

“办了迁出。”杜母说,“派出所办户口的比以前多了。”忙得很。

第二天。

杜母就填好了下乡的表,交到了街道处,下乡名字那行写的是杜思苦。

又过一天。

妇联主任又来了,“黄姐,你家交的这表不行。”她把表退回来了。

“为什么不行!”

“这杜思苦户口不在咱们街道这边,报不了。”妇联主任说,“你呢,让她在户口当地那边报名填表。”

杜母心里一沉。

她很清楚,老四绝对不会主动填这个表的!

这可怎么办?

老四现在不好哄骗啊。

上回跟家里又闹僵了,去机修厂不一定能见着,想哄回来那更是难上加难。

怎么办呢?

沈家。

刘芸这边也是愁得很,老二沈江过年带女朋友上门了,这眼看着感情稳定了,就要结婚了。总不能让老二去下乡吧,这一去婚事只怕要黄了。

小女儿沈瑶更是不能去,姑娘家,下了乡,要是被乡下泥腿子骗走了怎么办?

隔壁黄姐的妹子,不就是嫁到乡下,搓磨得头发都白了。

刘芸可舍不得让小女儿去吃这个苦。

至于大儿子,粮食局的好工作,这要是下了乡,这好么的工作丢了可惜。更何况,大儿子这没娶媳妇呢!

让谁下乡刘芸都舍不得。

机修厂。

农机站驾驶证考试的结果出来了,小何跟文佳玉过了,快的话一周后就能拿到驾驶证,慢的话得半个月。

两人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坏了。

小赖的理论过了,但是开车上路这边没过。

小刘跟他相反。

鹏子哥的小舅子叶华则是两样都差一点,都没过。

厂里又多了两个能开拖拉机的人!这是件喜事。

本来,文佳玉和小何还想请杜思苦吃顿饭的,后来文佳玉听包副厂长说,杜思苦这会已经不在家具厂了,临时又外出公干了。

这次去的是拖拉机厂。

还真是个大忙人呢。

上一篇:重生后成夫君妹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