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静年
她家姑娘养得脾气有些大, 嫁给条件太好的家庭会受气,还不如找朱家这样的, 日子不差,又能拿捏住。
“好看, 好看!”余母道, “哟,你这头发怎么还没弄好啊?”
余凤敏都忘了还有头发这回事, 赶紧又回到杜思苦那去了。
杜思苦:“这头发我还没弄过呢。”不太会啊。
余凤敏道,“我梳妆台那边有发蜡,你看着抹, 只要光亮顺滑就行。”
余母原本是想帮忙的,可看到余凤敏非要杜思苦帮着弄, 就没有多说, 只道:“那得快点,我等会再过来。”
杜思苦叹了口气, “梳子在哪?”
没办法,只能试试了。
不过她提前说好, “你可不要抱太大的期望。”
余凤敏露齿一笑:“当然了。”
她把铁皮发夹和要戴的红花都递了过去。
杜思苦着想这年代不好太张杨,于是将余凤敏的卷发扎起来, 盘在脑后,下面细短的碎发用铁皮发夹固定,然后把大红花戴了上去。余凤敏的前额部分挑了些头发出来, 稍微修剪一下修饰脸型。最后用发蜡, 把所有的头发固定, 尤其是前额两边的微卷刘海。
“好了。”
余凤敏期待满满的去照了镜子,半响,才道:“会不会太干净了,我记得杂志上有一种蜂窝式盘发……”
杜思苦知道,是那种高耸盘发,但是不行。
“太张杨了,今天可是有不少革委会的人,咱们还是小心一点。”杜思苦提醒。
别看余主任是革委会的,但是啊,这革委会内部也有不一样的声音,万一有人在余凤敏结婚这事上做文章,要斗倒余主任,那也不是没可能。
位置就那么多,有人想出头,上面就有人得把位置空出来。
一个萝卜一个坑。
杜思苦又帮余凤敏调整了一个花的位置。
这时余母进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相机,“来,大家站在一起,拍张照。”闺女出嫁的大日子,多好看啊,肯定要多拍几张。
余凤敏跟杜思苦三人来了一张合照。
之后,杜思苦又帮余凤敏跟余母拍了一张母女照,一共有两卷胶卷,得省着用点。
外头。
朱安他们到了,按照规距,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来到了新娘子跟前。他看到余凤敏的时候,都呆住了。
眼中满是惊艳。
她怎么这么好看!
是不是娶错人了?
朱安又仔细瞧了瞧,这瞪眉的模样,确实就是余凤敏。
他傻笑起来:“你今天真好看!”
余凤敏下巴微抬,“那当然!”
等日后她要跟杜思苦学习怎么化这种漂亮的妆!
“新娘子出来了!”
“今天的新娘子真好看,你瞧这眼睛多大啊!”
“是啊,气色也好,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杜思苦跟袁秀红也跟着去了朱安,坐在女方这边亲友的桌上,她们随的礼直接给了余凤敏,没登记。
吃过午饭,两人就约去着附近的街道跟供销社、商店逛了逛。
两人都买了些东西。
袁秀红在带东西回老家跟爷爷一起过年,杜思苦要置办几样年货,在机修厂的筒子楼过年。
除夕那天。
杜母一早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杜老三也在里面帮忙,苏皎月本来说帮着洗洗菜什么的,杜母见了,赶紧让她去屋里休息,“家里活少,不用你帮,你啊要是嫌屋里闷,就让老二带你去出转转。”
杜父也在屋外忙,他正在给鸡拔毛呢。
这鸡是杜二买的,买了三只,都是活鸡,也不知道是从哪买的。今天家里杀了一只,还有两只活的,说是明后天吃。
杜二还真的带苏皎月出去了,他带苏皎月去了铁路家属院附近的学校,那是他上学的地方,这稍微一转,就快中午了。
等两人回到家时,杜二才发现家里来了客人。
小姑带着新姑父,一家五口都过来了。
杜母很生气。
大程的两个孩子倒是不怕人,趁着大人吵架,偷偷的溜上桌,伸手要抓肉汤里的大排骨!手刚伸过去,后脖就被人提起来了。
两人哇哇大叫。
回头一看,见是个笑眯眯的高个子叔叔。
“放我下来!”
“爸,他欺负我们!”
两个孩子大声嚎着,硬是假哭起来。
杜二把两孩子提到大程身边,“小姑父,长辈没上桌,孩子怎么伸手抓东西?家里没教规矩?”
杜得敏抱着自个孩子站在旁边不吭声。
大程尴尬,“孩子就是饿了,他们年纪小……”
杜二:“他们年纪小不懂事,小姑父您也不懂这些?”
“孩子他妈去得早……”
“小姑父,孩子他们妈去得早,不是还有你吗,你这个爸也不管教?还是只能口饭吃?”杜二道,“今天除夕,我奶奶也不在这边,小姑你今天过来不合适。
要是小姑带着小孩过来也就罢了,偏偏带了五张嘴,杜母今天这饭是按着五人的份量做的,这五张口一过来,那得做十人份的饭,那可就不够吃了。
“老二,我觉得都是一家人……”杜得敏挤出笑脸。
杜二打断她:“行了,我媳妇头一回见公婆,第一次在我家过年,自家人都见不过来。回头你样要过来,明天或者后天吧。”
杜得敏:“来都来了。”
杜二:“今天我妈做的饭菜不够十人份的。要不小姑你下午出去买点菜买点肉,晚上来我家吃。”
他个子高,往门口一站,很有压迫感。
杜父觉得今天过年,不好这么计较,人多没事,每个人少吃两口就行了。他正在张嘴,杜二就看了过去,“爸,你要是护着外人,往后我们可就不回来了。”
杜父闭了嘴。
跟妹妹相比,还是儿子更重要。
尤其是老二这脾气,当初老爷子还在的时候,都受了老二的气,更别说他了。
杜得敏妥协了,低声说:“大程,你带两个大的先回去。”她跟自个的孩子留下,这样大哥一家总不能赶她了吧。
大程不肯:“一家人,年夜饭总要一起吃的。”
又僵住了。
杜二直接把苏皎月喊进屋,“过来吃饭。”
至于小姑一家愿意在门口站着,那就站着。
杜母听儿子的。
杜得敏巴巴的看着杜父,眼中满是委屈,“大哥,大程的那个后妈,我早上一去,她嘴里就没好话……”
杜父能说什么呢。
当初杜得敏再嫁的时候家里谁没劝过?可杜得敏不肯听啊。
再就是生孩子的时候,这么大年纪生孩子,风险高不说,孩子不容易养大,杜得敏非要留下孩子。
这事从头到尾,都是杜得敏自个乐意的。
两个孩子站在门口,看到杜二捞出两块大排骨,上面满是肉,馋得哭了起来。
这是真哭了。
杜二充耳不闻。
要是一哭就能得到东西,那谁不愿意哭两声?
不惯这毛病。
苏皎月听着不忍,小声劝,“要不……”
杜二侧头过去说道:“我听老三说过一些事,要是将他们留下,晚上这顿就不必说了,小姑说不定就会顺势住下来。明天后天家里有客人,我妈肯定抽不开身,你想带孩子?”
苏皎月是个容易心软的人,要是小宝宝哭,她没法坐视不管。
杜父起身,去厨房拿了个大碗,把桌上的排骨鸡肉还有菜都装了一些,满满一碗。他用盘子把碗盖上,递给杜得敏,“带回家吃吧。”
杜得敏抱孩子,没法接。
大程伸手要接。
却见杜得敏把手里的孩子一把塞到大程手上,然后自个腾出手把那大碗接了过去,“大哥,再给我装些米饭吧。”
杜父回去又装了更满的一大碗饭。
杜得敏拿着两个大碗,这才走。
杜母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吃完记得把这两个大碗两个盘子还回来。”可别拿走就不给送回来了。
“好的,大嫂。”杜得敏现在对杜母客气了许多。
大程抱着孩子,身后跟着两个抽泣的孩子,脸色发黑,走出杜家时,他跟杜得敏在门口吵了一架。
声音很大。
隔壁沈家人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