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165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林知了做虎皮鸡爪的鸡爪自然就是丰庆楼不要的。

近日林知了天天买鸡爪,是因为天气炎热,伙计和厨子明显瘦了。为了省钱和给他们补身体, 林知了还会买猪下水和猪脚。

鸡爪就着炸里脊肉的油锅炸好, 午饭后食客走了厨子再卤,届时洗碗工也能吃到。洗碗工吃了鸡爪把下水洗干净, 厨子晚上卤熟, 捞出一半作为晚饭,另一半泡在热汤里留着第二天当早饭。

言归正传,林知了先把那盆鸡爪交给在厨房门外休息的厨子。

食客快来了, 这个时候卤鸡爪显然不是他们自己吃,厨子问:“卖吗?”

林知了点点头。

厨子心里的第一反应是太好了。一是因为他不想天天啃鸡爪,偏偏其他人没吃够,掌柜的不能不买,他不得不做。其次是这盆鸡爪卖掉,往后日日一盆, 到月底可以多分上百文。

这个月他就比上个月多了上百文。他的月钱是六贯,赏钱两千多,因为吃住都在店里,掌柜的还给两身衣服, 用钱的地方极少,以至于上个月足足剩下八贯!快赶上他在东宫的月钱,还不用时刻待命!

另外两筐是酥油花卷和葱油花卷,一炷香前才蒸好。花卷比馒头用面少,因为加了油,同馒头一样三文钱一个。先前厨子要拿出去卖,林知了觉得不够好看,让他们再练几日。

此刻花卷还是热的,林知了请小章公子搭把手,一人端一筐。

林飞奴在店里,看到他同学端着吃力就过去接一下。

林知了用盘子盛四个花卷,叫伙计盛两碗豆腐汤和一份皮冻,又叫调凉皮的厨子做个拍黄瓜——调凉皮需要黄瓜丝,厨子那边有还没擦成丝的黄瓜,正好还可以用蒜汁和二八酱搅拌。

这些东西都放在门旁边桌上,请小章公子和林飞奴用午饭,林知了又送去四个刚出锅的水煎包和一碗红烧牛腩。

小章公子很是不好意思:“这么多啊?”

林知了:“你不是跟飞奴说,他姐就是你姐吗?跟姐姐见外啊?’

章元朗摇着头笑着说:“不见外!”

林知了:“吃吧。”

熟客进来,看到林飞奴手里的东西:“又帮林掌柜试菜啊?”

林知了:“新做的。跟馒头一样三文钱。来一个尝尝?”

熟客来俩,一个葱油花卷,一个油酥花卷,又要一份凉面和一份凉茶。

节俭的食客心里嫌卤肉面贵,煎鸡蛋一个两文不值,可是天天吃一碗素面和俩馒头也吃腻了,正好来了花卷,就选择素面一碗和俩花卷。

选择这样搭配的食客不少,两筐花卷卖完都没人嫌花卷品相不好。林知了决定明日午饭再加两筐花卷,煎饺、煎包、蒸饺和蒸包可以少做一些。亦或者不特意做,早上多做馅料,剩下多少馅料,晌午就卖多少。

过了大半个时辰,店里热闹极了,林知了担心进进出出的食客和端着菜奔波的伙计碰到刑部侍郎的金疙瘩,就叫他俩去后院草棚下玩耍。

门外还有俩随从,林知了叫随从回家,回头叫薛理送小章公子。随从对薛探花自然是万分放心,就回去用饭。

林知了把后门闩上,叫薛理去前面帮忙收钱,她去厨房看看鸡爪卤的如何。

每天这个时候后厨最忙,厨子正顾不上鸡爪,见她进来可算松了一口气。

林知了夹一个尝尝——买的多懒得一一切开。骨肉分离很入味,林知了先盛一碗给弟弟和章元朗。

林知了端着一盆鸡爪到店里,正好碰到薛瑜从楼上下来。小姑娘馋这一口,林知了朝后面看一下,她到厨房报了菜名就和俩小子到一处啃鸡爪。

林知了隔着来来往往的食客看一下薛理,薛大人微微摇头。林知了把鸡爪放在蒸笼旁边的灶台上。

刚刚进店的食客朝她走来:“我没看错吧?真是鸡爪子?”

林知了点头:“油炸后卤制,耗时费劲,刚刚出锅,两文钱一个。”

食客顿时觉得贵。

林知了看出他的嫌弃:“很多食客为了两个鸡爪点一份小鸡炖菜!”

犹豫着要不要点小鸡的食客闻言以为听错了,朝等着他点菜的伙计看过去,“鸡爪?”

伙计就是对鸡爪百吃不厌的人之一,闻言不想推荐,可是鸡爪被摆出来,他不讲食客也能看见,“两文一个。可能不如鸡汤炖的香。”

食客起身朝灶台走去,感觉跟以前吃的差别不大,再说,又是炸又是卤才两文钱一个,还有什么可挑的。

食客一行三人就要十个。小鸡炖菜也不吃了,改吃牛腩和红烧肉,再来两个素菜和一份汤,三个馒头三个花卷,齐了!

鸡爪炖烂,软糯脱骨,哪怕没有从中切开也不需要手拿着啃。经常来仁和楼用饭的人都不拘小节,是以看着这三位吃得香的食客都买一两个尝尝。

过了两炷香,上百个鸡爪卖得一干二净!

意犹未尽的食客想再买几个,没了!

食客叫林知了明天多做点,林知了笑着回答:“能不能吃上这一口要看丰庆楼啊。”

“丰庆楼?”食客没听懂。

林知了:“丰庆楼请人杀鸡不要鸡爪,我找杀鸡人买的。若是丰庆楼得知我卖鸡爪,以后选择自己杀鸡且把鸡爪留下,诸位只能跟以前一样点个小鸡炖菜。”

食客忍不住说:“我就奇怪怎么那么多鸡爪。原来如此。丰庆楼不会这么做吧?”

“谁知道呢。”经过一顿饭的功夫,林知了也想到若是丰庆楼找一两个人丹阳商人打听,不可能同时推出煎包、拉面、鸡蛋糕、水晶饺、皮冻这些菜。结合她在市场看到陈氏,陈氏极有可能在丰庆楼。既然丰庆楼收下陈氏,就别怪她林知了趁机踩上一脚,“兴许这是最后一顿啊。”

食客眉头微皱:“两文钱的东西,至于计较吗?”

“但愿我想多了。”林知了停顿一下,“刚才那么多食客出去,若是吃的满意忍不住跟友人聊几句,传到丰庆楼,兴许丰庆楼新掌柜的此刻已经知道,正打算去找杀鸡的小贩告诉他此后他们自己杀鸡。”

食客:“要是他知道你这样说,我估计他想这么干也不好意思。”

丰庆楼掌柜的没有听见林知了的这番话。

翌日清晨,林知了去买鸡爪,没了!

正因昨晚丰庆楼掌柜的听客人说起林知了做了一盆鸡爪感到奇怪,仁和楼的鸡并不分开卖啊。随后想起自家的鸡没有爪子,当时就令伙计去找鸡贩子,问鸡爪子是不是卖给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

只有林知了一人要一包鸡爪,小贩记忆深刻便据实以告。丰庆楼的伙计就说明天买活鸡。

晌午在仁和楼没吃到鸡爪的食客晚上去丰庆楼故意点整鸡。

今日丰庆楼的鸡有爪子,食客气笑了!

食客不敢在丰庆楼闹事不等于怕掌柜的。上一个掌柜的因为什么被革职,有点门路的食客都听说了,是告仁和楼的刁状。

这次又牵扯到仁和楼,食客就更不怕,动静闹大了大不了推给太子殿下和林掌柜。是以看到掌柜的出来问食客吃的如何,食客故意问:“掌柜的,你家的鸡不是没爪子吗?”

食客的友人嫌他含蓄,直接问:“是不是听说仁和楼的林掌柜卖的鸡爪子是你不要的,所以哪怕你做不好,也不留给林掌柜?”

掌柜的尴尬地笑着说:“以往担心吓着贵客,鸡爪切掉留我们自己吃。林掌柜卖的鸡爪跟我们没关系。”

食客嗤之以鼻:“今天晌午林掌柜不卖鸡爪子,晚上你的鸡就长出爪子,与你无关?你非要这样认为,我们也无话可说!对不对?诸位?”

在仁和楼吃过小鸡炖油炸鸡爪的食客听明白了,笑着附和。

明明不是嘲笑,这位丰庆楼的新掌柜的依然臊红了脸。

回到后厨,丰庆楼掌柜的气得满口脏话。好在他担心隔墙有耳没敢点明,更没敢提仁和楼。但是从前面来后厨端菜的伙计都知道他骂谁跟谁。

掌柜的骂累了,问请来教厨子蛋糕拉面的女厨娘会不会做仁和楼的油炸鸡爪。

女厨娘没听说过也没见过,自然不会。但她叫掌柜的买一份大家一起琢磨。

翌日晌午,仁和楼出现两个拎着食盒的伙计。之所以一眼认出是伙计,因为俩人的衣服一样,食盒上还有“丰庆楼”三个字。

放假在家闲着没事干就在店里当伙计的林飞奴看呆了,人进店他才反应过来追上去问人家买什么菜。

俩人说两份小鸡炖菜。

林飞奴看向他姐,卖还是不卖啊。

林知了奇怪看她做什么,“快去告诉厨子啊。”

少年满心复杂地叹了一口气,叫两人找个位子坐下,最少要等两炷香。

两人找个靠窗的地方坐下就把食盒放桌上,不巧有字的那面正对着柜台,林知了瞠目结舌。

随后来来往往的食客就发现林掌柜今日很反常,跟便秘似的。

往日如葡萄般的大眼睛能笑成月牙,今日皮笑肉不笑。食客们看看伙计好像一个不少,她小姑子楼上楼下腿脚利索,弟弟也好好的,薛理不在定是在户部,家里店里都很好,不应该啊。

难不成跟没有买到鸡爪有关?熟客亲自找林知了结账,宽慰她丰庆楼掌柜的这样小心眼早晚被陛下换掉。

林知了敷衍地笑笑,叫他下次再来。

食客见她心不在焉便不再打扰。

两炷香后,那俩伙计拎着两份菜和两份油炸鸡胸肉离开,林飞奴到他姐身边低声问:“衣服不换,还用丰庆楼的食盒来买菜,他是故意膈应我们,还是说丰庆楼掌柜的是个傻子?”

林知了:“这个时候丰庆楼很忙,可能伙计忘了。至于食盒,伙计不识字,没留意吧。”

“那这两份小鸡炖菜带回去,丰庆楼掌柜的看到他俩的样子和食盒,岂不是要气晕过去?”林飞奴很是好奇,忍不住想跟上去看热闹。

林知了朝她弟肩上拍一下:“你给我安分点啊。那是陛下的酒楼。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我们嘲笑丰庆楼,陛下脸上无光!”

“林掌柜,刚才那俩人,我怎么瞧着那么像丰庆楼的伙计?”说话的食客边掏钱边朝林知了走来。

店内食客不由得停下筷子竖起耳朵,脸上尽是好奇,没听错吧?丰庆楼派人过来买菜竟然还用店里的伙计,都不知道找几个生面孔?丰庆楼新掌柜的是真蠢,还是打量去过丰庆楼的食客不屑踏进仁和楼,是以没人认识伙计?

林知了装傻:“哪俩?”

“刚才出去的。”食客告诉林飞奴吃了什么就把钱给他。

林知了皱眉:“不是谁家小厮吗?我看俩人衣服一样,以为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家奴。”

“是丰庆楼的伙计!”食客很笃定,“前天晚上我才跟亲戚去过丰庆楼。其中一个伙计给我送过菜。”接过多出的铜板他就到门外朝西看去,随后回来就说,“往西去了,错不了!这是买回去研究啊?”

林知了:“真是啊?不过既然开门做生意,我就不怕被模仿。管他是自己吃,还是学着做。”

食客忍不住夸林知了大气,再想想这两日消失的鸡爪,又在心里腹诽,也不知道皇帝在哪儿找的人,一个比一个小家子气。

皇帝哪有时间操心丰庆楼的事,少府监和另一个少府少监被查,丰庆楼掌柜的被辞,他就把这事交给另一个少府少监。至于现在丰庆楼掌柜的是黑是白多大年岁,秉性如何,皇帝一概不知。日后丰庆楼再出事,皇帝问责也是找少府少监。

这些事寻常百姓自是无从知晓。

薛理知道丰庆楼掌柜的是少府少监的人。也把此事告诉林知了,本意是不用担心同丰庆楼对上,陛下真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酒楼迁怒太子。

正因如此,丰庆楼伙计都来到眼皮子底下,林知了也不慌,只是觉得拿着丰庆楼的食盒过来买菜这事很荒谬。

可笑且令林知了没想到的是闹出这么大娄子,丰庆楼掌柜的全然不知。

第126章 京酱肉丝

丰庆楼前掌柜为了彰显清廉, 令账房抹掉赏钱,但这笔补贴切切实实进了伙计、厨子乃至洗菜工荷包里。

丰庆楼买的食材贵,钱落到菜贩子手里,采买也不亏, 每次都趁着去市场选购食材用早饭, 有的时候多喝一碗羊汤, 有的时候吃上半斤牛肉。

这种事就算被前掌柜发现也不会计较。不过是丰庆楼多卖一份点心的事。因此丰庆楼上到厨子下到洗碗工, 除了眼红他把亲戚弄进来,对前掌柜的是万分满意。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