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40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王慕卿这一刻终于明白,皇帝为何复立太子。

太子虽笨,好在能听懂人话。

那日在仁和楼用饭,王慕卿就发现,无论他们聊名将还是谈文人,太子都知道其家世背景生平事迹。说明书没白读。只是有点不会学以致用。

不过太子能明辨是非就够了。

对外有兵部和枢密院,对内有薛理等文官。

王慕卿不由得开口:“四殿下,你还是少说两句吧。”

四皇子:“你说!”

王慕卿看着厨房管事:“是不是希望林掌柜接管丰庆楼?”

厨房管事愣了一瞬,没想到被看出来:“草民不敢!”

皇帝听出他言外之意,不是不想,“仁和楼的林掌柜吗?她去了丰庆楼,仁和楼交给谁?”

四皇子不希望丰庆楼也落入太子手中:“父皇,儿臣听说林掌柜和薛大人成亲多年一直膝下空虚,定是林掌柜平日繁忙顾不上。林掌柜再接管丰庆楼,薛大人怕是要抱憾终身。”

王慕卿想翻白眼。

丰庆楼的伙计和厨子又不是刚出宫的新人需要林知了一一调/教,她怎么就忙不过来!

王慕卿:“四殿下此言在理。陛下,不如把丰庆楼交给四殿下打理。”

皇帝惊到无语,看看表外甥又看看儿子,不可置信地问:“交给他?明年今日就是丰庆楼的忌日!”

四皇子不服:“父皇——”

皇帝不想再看到他犯蠢,“去把太子找来!”

四皇子:“父皇!京师那么多男儿,为何执意用一名女子?不明真相的百姓一定认为朝中无人可用!”

皇帝:“交给你?”

四皇子想说好,他大不了找几个军师。然而没等他开口就听到,皇帝叫他立军令状!

此话把四皇子吓到。

皇帝神色不耐烦:“还不去?”

四皇子嘟嘟囔囔叫人备车。

厨房管事:“陛下,朝中应该有人会打理酒楼。”

皇帝身边的内侍心说,我可以。可惜咱家懒得接那个烂摊子!

再过十来年,他出宫养老,闲着没事倒是可以接管丰庆楼。只是任由那些掌柜的折腾下去,丰庆楼不见得能撑到他出宫。

皇帝听到管事的话,朝王慕卿看去。

王慕卿脸色骤变,吓得惊呼:“臣不行!臣,臣都看不懂长兴侯府的账册,如何打理丰庆楼!”怕皇帝不死心,又急急忙忙补充,“薛大人说术业有专攻!像去年查抄长兴侯府,刑部门房都比臣做的好!”

皇帝揉揉额角:“虽然薛理年轻气盛爱犯浑,跟个刺猬似的,逮谁扎谁,但是没有辜负太子为他取的表字,通明,通达明理!”

王慕卿惊讶:“薛大人的字是太子殿下起的?”

皇帝:“他高中那年才二十岁,父亲早逝,也没有祖父叔父,除了太子为他操心,还有谁?你以为朕赏的?”

王慕卿以为是丹阳官学先生取的。

看来太子的书是没白读!

过了约莫两炷香,御花园外响起马蹄声。

王慕卿朝入口处看去,太子翻身下马,急急忙忙进来。

皇帝抬抬手免了他的礼,又给内侍使个眼色,内侍搬个圆凳放在皇帝左下方。

太子坐下就说:“父皇,四弟说得在理。林氏只是妇道人家,哪能打理好丰庆楼。”实则不希望林知了接下这么棘手的事。

“那是他想接手。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皇帝其实想说,他今天去丰庆楼,明日就能把人全得罪了。儿子在他面前犯蠢就算了,蠢到外面,他丢不起这人!

太子也不希望丰庆楼落入几个弟弟手中,就转向王慕卿。

王慕卿再次变脸:“殿下,王氏一门皆武将。除了兵法,别的一概不懂!”

太子不能说交给他舅家表兄弟,亦或者太子妃的兄弟,“父皇,儿臣记得八弟的舅舅在西市有几间铺子——”

皇帝微微抬手。

太子把后半句咽回去。

皇帝冷笑。

王慕卿见状替皇帝解释:“殿下只知其一!他有一家点心铺子,卖的点心都是仿宫里的。偏偏不舍得放油放糖放馅料,有的味道极好,有的难以下咽。这般小家子气,丰庆楼交到他手上,再出事就不是因为替陛下省钱!”

太子知道此事,他妻弟李珩当笑话说过几次,太子才敢提此人。

“父皇为何一定要林氏接管丰庆楼?”太子问。

皇帝朝厨房管事抬抬下巴。

太子故意问:“你是那个带头闹事的?林氏许了你什么好处?”

“林掌柜不认识草民!”厨房管事慌了,“殿下,草民是,是——”

太子:“从实说来!”

管事听到脚步声,眼角余光看到四皇子到跟前。管事担心这个棒槌抢丰庆楼,也不再隐瞒。他先说仁和楼月钱不多,但每月都有赏钱。

四皇子不禁开口:“赏钱就是要给他们的月钱!”

管事:“以前丰庆楼的洗碗工每月五贯,如今四贯,比仁和楼多一贯。可是仁和楼洗碗工每月的赏钱至少一千五!听说去年有两个月生意极好,赏钱多达三贯!”

四皇子哑口无言。

管事:“陛下,草民不知道怎么说。草民不喜欢吃猪下水。林掌柜时常买一些猪头猪脚猪下水用香料煮,厨子伙计吃饱,还有剩余就叫洗碗工分了。多的时候一人一斤,少的时候一人三四两。这种感觉就是——”

太子:“礼轻情意重?”

管事:“掌柜的心里有我们。”

四皇子低声吐槽:“矫情!”

管事脸色微变。

皇帝抄起桌上的点心砸过去。

四皇子本能闪躲,点心被拍到王慕卿身上,好在他身手矫健,转身躲开。

皇帝转向管事:“你也希望丰庆楼掌柜的这样做?”

管事:“草民知道人和人不一样,事事效仿林掌柜有些强人所难。上一个掌柜的和他的亲戚们离开后,这个掌柜的能维持原样也很好!”

王慕卿:“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怎么可能安安分分维持原样!”

皇帝脑海里闪出一个词,但此刻不重要:“林氏去了丰庆楼,仁和楼换个掌柜也不一定是现在这样。”忽然有个主意,“先回去,朕再考虑考虑!”

内侍把厨房管事送出去。

皇帝看向太子:“仁和楼非林氏不可?”

仁和楼有皇帝的人,太子不敢胡说八道:“仁和楼无需林氏时刻盯着,可是没了她也不行。”

王慕卿:“陛下,臣听说丰庆楼前店后厨都有管事,想必也无需林掌柜时刻盯着。只是今天发生的事,需要她操心十天半月。”

皇帝沉吟片刻:“薛通明也不差十天半月!交给她!”

四皇子急了:“父皇,林氏个弱质女流,哪能打理好两——”

皇帝瞪他一眼,转向太子:“你是不是希望朕早日去见先帝,所以把他留在京师?”

王慕卿“扑哧”笑出声。

太子哭笑不得。

四皇子又羞又气,脸色通红!

太子起身:“父皇,儿臣回去叫魏公公去乡下找林掌柜。否则明日怕是无人登门!”

今日食客们颜面扫地。近期怕是都不想踏进丰庆楼。倘若明日丰庆楼换掌柜的消息传出来,这些人定会因为好奇而过去。

思及这些,皇帝微微颔首。

看着太子走远,四皇子忍不住说:“父皇是想把丰庆楼给皇兄吧?”

皇帝这一次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不能说实话,否则他会同安王一样惦记他不该惦记的东西:“他日天下都是太子的,现在给他有何不妥?朕是缺你吃缺你喝?食邑改成俸禄后多了一成还嫌少?想办酒楼自己琢磨去!”

王慕卿告退,顺手拽走四皇子。

皇帝想想丰庆楼,想想不争气的儿子,越想越气,抄起水杯就砸。

匆匆回来的内侍急忙接住:“陛下,伤着手。”

皇帝顺势给他:“有没有同你说什么?”

内侍:“说掌柜的不把他们当人。他们又不是掌柜的奴才,都是给陛下您办事,凭什么作践他们。五十岁的人啊,说着说着还哭了。”

皇帝沉下眼眸:“朕其实记得他。那年丰庆楼缺厨子,选中他他不想出去。”

“陛下好记性。奴婢才想起来是他。”内侍停顿一下,“也是仁和楼离得近可以攀比。”

皇帝没好气的说:“林氏做事周到,还是林氏的错?没能力就没能力。怪这个怪那个就能守住家业?”

内侍顿时不敢多嘴。

半个时辰后,魏公公带着两名东宫禁卫骑马抵达王家村。

王家村的小麦还要过几日才能收割,此时刘丽娘在门外果树下和林知了闲话,顾娘子和李婆子缝补麻袋,薛二哥在院中磨镰刀,薛理给他打下手。

龙凤胎被林飞奴等人抱出去和村里小孩玩耍。

魏公公到门外打眼一看就发现林知了和薛理很闲。

林知了和薛理惊得霍然起身,一个在院中一个在门外,异口同声:“你怎么来了?”

魏公公尴尬地笑笑,缰绳扔给禁卫,叫他俩在路边等着:“林掌柜,屋里说话?”

林知了进屋。

刘丽娘觉得他不像前来捉拿林知了,估计是东宫私事,就帮李婆子整理麻线。

林知了到室内就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