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下朝后,薛理前往两仪殿。
这些天因为他日日过去,虽然有的时候待一炷香,有的时候看一眼就走,也足够令两仪殿的宫女太监战战兢兢。
这位可是敢踹宰辅敢杀国舅的煞神!
宫中匠人两日就把薛理要的躺椅和轮椅送来。
薛理到两仪殿,老皇帝在轮椅上坐着,面前全是易克化的食物。
与往常一样,薛理先行礼,老皇帝眨眨眼,薛理坐下。今日薛理坐下,老皇帝又眨眨眼,薛理朝饭菜看去,老皇帝又眨一下眼,薛理令内侍添一副碗筷。
薛理打量一下老皇帝的神色:“面部好像没有前几日僵了?”
内侍点头:“太医施针用药,奴婢们为陛下活动筋骨,太医说陛下不急不躁,再过一个月便可试着走动。”
薛理看向老皇帝:“臣说有可能痊愈不是信口开河安慰你吧?”
老皇帝一想起那日的事就来气,瞪一眼薛理。
薛理毫不在意地笑笑。
饭后,薛理又跟他胡扯几句,就说大理寺还有案子。
薛理没有直接出宫,而是去前殿。
自从那日被四皇子闯进来大呼小叫,宫门便不再对新皇住在宫外的兄弟姊妹们开放。可是也不能一直阻止他们见亲爹。
薛理到太极殿便是提醒新皇可以令他们探望陛下。
长公主日日派人询问,薛理到宫门外正好碰见,就告诉公主府的人,新皇终于腾出时间可以见见公主王爷们。
令薛理没想到的是,上午半天两仪殿跟唱戏似的,快赶上夜晚的丰庆楼。
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个泪眼汪汪,老皇帝忍不住怀疑他得的是不是绝症,是不是要去见屈原。
有几人见着老皇帝就跪在他身边,高呼:“父皇,您受委屈了!”
老皇帝眼珠子一转,两边分别六人,身后有一人,不远处的茶水间还有俩人,比他当皇帝的时候奢侈多了,他哪里委屈。
要说帝位被不孝子抢去,确实委屈!
可是他不抢,以后也是他的。
这一个个不成器的,还没有那个不孝子孝顺!
不孝子忙着掌权,可也没有忽视他,知道派个最稳妥的薛通明过来。
老皇帝敲一下轮椅把手闭上眼睛,伺候了他十几年的内侍送客。
下午,内侍去大理寺找薛理。
之所以不找新帝,还是怕新帝把他宰了。
那日若不是李大人说一句“留着有用。”他真就见阎王了。
薛理看到内侍脸上没有一丝慌乱就知道没大事,继续忙手上的案子:“何事?”
内侍不敢在他面前自称“咱家”,“薛大人,请您同陛下讲一声,太上皇需要静养。”
薛理挑眉:“颜大人又去了?”
“颜大人没去。今日来了十几位公主,十位皇子。两岁的十二皇子都被他母妃抱过来。跟谁不来谁不孝似的。奴婢们今天上午都没给陛下活动筋骨擦身体。”内侍很是担忧,“长此以往,陛下猴年马月才能站起来。”
薛理点点头:“明天上午我过去。”
“您过去?”内侍没听懂。
薛理:“陛下和公主王爷们都是陛下的儿女,可是只有陛下登上帝位,他们指不定怎么嫉妒暗恨。陛下出面不许他们打扰太上皇,岂不正好叫他们找到机会编排陛下?当日四皇子的那番话你忘了?”
内侍想起四皇子那副杀父仇人的嘴脸:“那奴婢先告辞。薛大人别忘了!”
薛理点点头,内侍回宫。
幸好宫门不再戒严,否则他只能干着急。
翌日上午,薛理先去太极殿面圣。
皇帝不假思索地问:“又来探望父皇?”
薛理应一声“是”。
新皇:“林掌柜快生了吧?”
薛理:“快了。预产期是四月底,也许正好赶上五月五。”
新皇宽慰他:“是个女儿你也别着急,朕听皇后说先开花后结果。”
薛理道谢,随后说:“无论男女只生一个。”
新皇和他的心腹太监皆一脸愕然。许久,新皇才憋出一句:“薛卿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
内侍忍不住说:“多子多福啊。”
薛理对新皇道:“实不相瞒,臣至今都想不通家父家母怎么有勇气生臣兄妹四人。要说怕人丁单薄被族人欺负。臣家中以前穷的老鼠都不光顾,流浪狗从门外经过都嫌弃。要不是臣生在江南,冬天有鱼虾和竹笋,臣的尸骨怕是早已化为黄土!”
新帝:“现在你养得起。”
薛理:“小孩难养。林飞奴已经快耗尽臣和林掌柜的心神。没有勇气再养第三个。”
皇帝突然信了魏公公先前说的话,薛理至今无子是不想生,房屋太小住不下,“朕也不能帮你养。你不想养就不想养吧。”
薛理去两仪殿,他刚到就看到三、四、五皇子和长公主前后脚进来。薛理故意问:“陛下想出恭?那——”朝老皇帝的三儿子看去,“王爷,劳烦你把夜壶拿来。”又使唤四皇子拿尿布,大公主拿手纸,五皇子打热水,准备给陛下擦洗身体。
四人瞠目结舌。
皇家老三朝左右宫女太监看去:“他们不是伺候父皇的人?”
薛理:“听说他们伺候的不好,委屈了陛下。臣正要把他们送回去再换一批,如何还能叫他们动手。陛下如今口不能言,半个身子没知觉,朝陛下身上掐一块,也不知道是谁掐的。王爷不怕他们故意报复?”
皇家老三:“你在这里盯着他们也敢?”
“王爷莫不是忘了,臣是大理寺少卿,每日都要处理三五件案子,哪能时刻在宫里盯着?”薛理话锋一转,“王爷和公主是不是没有伺候过人?是臣疏忽。让他们再做一日。王爷和公主回去练熟了,以后再由王爷和公主伺候陛下。”
五皇子忙不迭道:“是,是!我等这就回去练习。”说完向老皇帝匆匆行个礼就走。
薛理等四人带着奴仆走远,冷笑一声:“陛下,看见了吧?人心不能试!”
内侍惊叹:“薛大人,您这招高啊。您怎么想到的?”
“当年汉文帝看邓通为他吸吮脓水,就用这一招试过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可是汉文帝忘了,邓通之所以不介意是因为他文不成武不就,只能用这种法子讨好皇帝。他在皇帝面前只有这点用处!”薛理看向老皇帝,“景帝是太子,他可以做邓通做的事。邓通能做他做的事吗?”
老皇帝怀疑薛理趁机数落他,瞪着眼珠子看薛理。
薛理:“陛下,臣帮您把这群不孝儿孙赶走,最少在你站起来之前他们不会来惹您心烦,您不感谢臣就算了,怎么还恩将仇报。”
老皇帝颤抖着手指着不远处的夜壶。
内侍一脸为难:“您叫薛大人伺候您啊?陛下,薛大人——”
薛理:“你想多了。陛下叫你拿那个泼我。陛下,看来您心情不错,自己慢慢消磨时间吧。臣回大理寺!”
第190章 大胖小子
果不其然, 此后半个月,新帝的那些兄弟姊妹只有不懂事的十二皇子去过两仪殿。
十二皇子的母妃为太上皇读书,十二皇子要娘,被照顾他的宫人抱过去。
新帝一直令人留意他的姊妹弟弟, 听闻近日无人去太上皇面前给他上眼药, 新帝很是意外, 问内侍宫外出什么事了, 亦或者他们性情大变。
内侍还没开口就想笑。
新帝奇怪:“他们遭雷劈了?”
内侍“扑哧”笑出声,皇帝蹙眉,内侍赶忙敛起笑容, “奴婢没有刻意打听。前几日用早饭的时候, 奴婢碰到两仪殿的人。”随后把薛理的法子复述一遍,讲到几位王爷和公主脚底抹油火速离开, 内侍无语又想笑。
新帝:“父皇有没有气得浑身颤抖?”
内侍:“两仪殿的人没说。只是听到薛大人说, 陛下,人心不能试。言外之意,无论试谁, 结果都会令人失望。陛下颤抖着手指叫伺候的人拿夜壶泼薛大人。奴婢觉得太上皇那么生气,不是因为薛大人的那番话。太上皇是没想到王爷公主只是嘴上孝顺。大公主连为太上皇拿几张手纸这点小事都做不到。”
新帝微微摇头:“大姐是担心薛通明叫她为父皇擦拭。”
“男女有别,怎么会啊?”内侍想也没想就说,“再说了,太上皇身边十多人,王爷和公主把他们的活干了, 他们做什么?为了保住饭碗,太上皇身边的人也会叫大公主在一旁歇息。”
新帝:“你可以想到的,大姐也能想到。可是大姐不敢赌!”
内侍想起什么:“奴婢明白了。薛大人向来说一不二,前几日刚出了他要杀颜阁老那档子事, 公主王爷们心里认为薛大人真敢使唤他们。现在想想几位王爷当日都不曾反驳,也是因为那人是薛大人。换成中郎将王大人,大公主怕是要同他吵起来。”
新帝听到“中郎将”突然想起王慕卿八年来没有一丝变动:“朝中这些年唯一没有升迁调动的是不是只有中郎将王慕卿?”
冷不丁来这么一句,内侍愣住。随后想想,内侍:“是的。如果奴婢没有记错,王将军已经熬走了两位金吾卫大将军,如今这位金吾卫大将军是第三任。”
“王慕卿没有一丝怨言。前些日子两仪殿禁卫禀报,他亲自为父皇擦身子。”新帝边思索边说,“莫说他只是表外甥,朕这个亲儿子被太上皇钉在一个地方十年不动心中也会有怨言。”
内侍连连点头:“太上皇私下里——”
“去把——”新帝摇摇头,“户部的账簿应当看不出什么。父皇想必是动了私库。”
内侍:“奴婢把少府监找来?”
新帝沉思片刻:“如果父皇每年都会补给他一笔钱,因为今年父皇口不能言这笔钱没了,王慕卿定会找朕。”
内侍试探地问:“等?”
“等!”新帝一锤定音,“李大人说得很对,朕不动他动,朕就不会陷入被动!”
内侍:“那几位王爷和公主呢?”
“薛通明仍然日日去两仪殿?”新帝思索一会儿,“你对外放出消息,朕政务繁忙,无法亲自伺候太上皇,令心腹薛通明照顾太上皇。薛通明风雨无阻!”
内侍明白过来又觉着可笑:“王爷和公主怕了薛大人,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怕是只有林掌柜发动那日,薛大人要回家等着麟儿出生,他们才敢进宫。”
新帝点点头:“算着日子,那个时候父皇应当可以撑着手杖站起来。皇姐再猫哭耗子假慈悲,父皇定会给她一手杖!”说到此,冷笑连连。
内侍闻言很不明白,长公主是陛下的亲姐姐,陛下顺利登基,长公主合该高兴才是,怎么同几个异母弟弟跑去两仪殿直呼太上皇委屈啊。
即便陛下的帝位来的不体面,又不是叫长公主同他分担骂名,她生的是哪门子气。
内侍其实猜的不错,长公主最初听到她弟登上帝位时很兴奋,还给府里每个人发赏钱。下午她进宫面圣被挡在宫外,长公主不理解,驸马说可能陛下很忙。
翌日她再次被挡在宫外,长公主恼怒。她的妹妹们就在她身后,没想到长公主也进不去就多嘴问几句,长公主面上无光就忍不住阴谋论。
多日之后才见到老子,长公主自是怒不可遏,可是她又没胆子冲着敢砍贵妃的新帝大吼大叫发泄不满,这才在老皇帝面前阴阳怪气。
大公主无兵无权,薛理不在意她想干什么,新帝也不在意,令人盯着公主府只是怕蠢人办蠢事。因为她是新帝的亲姐姐,无论她这个时候做什么,坊间百姓都会认为是新帝授意。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