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286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林知了也没解释,去厨房叫厨娘多备几个菜。

小薛林只需要一个婆子伺候,林知了也没把另一个婆子辞退,叫她去厨房帮忙。

几人给林知了打打下手,几年过去,厨艺也大有长进。半个时辰就做了一桌子菜。

晚饭后,林知了和薛理以前一样遛娃。不过以前是出去,如今在自家院中。

小薛林喜欢这里,到后花园就蹦蹦跳跳。跑到林飞奴门口就砰砰砰拍门。林飞奴打开门问他是不是想挨揍,他丝毫不怕,抓住林飞奴的手:“舅舅,我们玩儿去!”

第204章 全文完

年初三早上,住在主院厢房的小薛林出来就喊:“爹爹,娘亲,爹爹——”

薛理从正房出来:“尿床了?”

“我——我不尿床!”小薛林的小脸微红很是心虚。

薛理不屑拆穿他:“叫爹做什么?”

“下江南!”小薛林昨日听堂兄堂姐说明日下江南,过了一夜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薛理:“是不是忘了爹不去,娘也不去,你和舅舅去?”

小薛林没忘:“爹爹和娘亲不送送我吗?”

薛理哭笑不得地抱起他:“我送你。可是你也看看天色,太阳还没出来,城门还没开,你出得去吗?”

小薛林好像第一次知道还有城门打开一说:“城门关上就出不去了啊?”

“是的。再过两炷香才开城门。”薛理捏捏他的小脸,“乖乖洗漱,乖乖用饭,爹和娘送你和舅舅到城门外。”

小薛林跟着婆子洗漱后就去找舅舅。

林飞奴在池塘边碰到他:“一早就听到你的大嗓门。幸好我们搬出来了,周围邻居离得远。”

小薛林伸手要抱抱。

林飞奴抓起大外甥放肩上。小薛林坐得高看得远,兴奋地双腿蹦跶,毫无意外,踹到林飞奴的脸。

林飞奴朝他身上一巴掌:“往哪儿踹?”“

小薛林乖了。

用饭的时候林知了对儿子说:“你跟舅舅南下要在马车里待二十天,没有鸡蛋羹和肉粥,也没有大鸡腿。你要考虑清楚啊。”

小薛林点头:“我要下江南!”

林知了转向二嫂:“他这么小可以去祖坟吗?”

刘丽娘想也没想就说:“不去祖坟!我们到祖坟说一声就行了。林家那边还和上次一样,飞奴过去。”

林知了一听二嫂比她讲究迷信,便不再担心儿子撞到脏东西。

早饭后,林知了把食盒递给家丁。

小薛林把他的小包裹递给随他南下的家丁。

林知了看到后感到奇怪,小家伙的行李收拾好了啊。

“林林,拿的什么?”林知了朝往车里放包裹的家丁看去。

小不点不假思索地说:“我的钱啊。”

林知了呼吸一顿。

不远处的薛理很是无奈地摇摇头:“我和你娘还能用你的钱?”

小薛林毫不犹豫地摇头,娘亲的钱好多好多,用不着林林的钱。

薛理:“那你带钱做什么?”

小薛林露出困惑的神色:“出行不用钱吗?”朝舅舅看去, “可是飞奴说要带钱啊。”

林飞奴听到外甥又叫他“飞奴”,心里毫无波澜,因为小孩最先学会的不是舅舅,而是飞奴。究其缘由,他姐和姐夫天天“飞奴”长“飞奴”短,孩子跟他俩学的。

林飞奴:“你跟舅舅出去玩,舅舅何时用过你的钱?”

小孩恍然大悟,忙不迭朝马车跑去:“给我!”

家丁还给他,小孩抱着小包裹往屋里跑。林知了拦住,“给我,待会帮你放我和你爹屋里,等你从江南回来再还给你。”

娘亲有钱,不会用他的钱。小孩抬手塞给他娘。

刘丽娘忍不住说:“真不知道你这孩子像谁!”

“像我娘亲啊。”小孩说得理所当然。

林知了看在他即将远行的份上不同他计较。

行李收拾妥当,小薛林和堂兄堂姐一辆车,薛二哥驾车载着刘丽娘和行李,管家驾车载着特产和薛理给他娘养老的银钱,林飞奴和两个家丁骑马。

薛理和林知了跟着他们的车到城外。下车后,林知了再次激儿子:“林林,后悔还来得及。”

小薛林挥挥小手:“娘,爹,回吧。我过几天就回来,在家乖乖等我啊。”

薛理气笑了:“这个臭小子!这不是以前我跟他说的话吗?”

林知了心里不踏实:“不会出什么事吧?”

薛理:“不会。如今我风头正盛,没人敢动我儿子!”

林知了低声问:“陛下?”

“皇帝也不敢。即便他有心鸟尽弓藏也要等两年。”薛理拉着她的手,“走吧。飞奴大了,管家稳妥,还有二哥这个大夫,没事的。”

林飞奴一行只走官道,从关中到江南也没听说过恶性杀人案,近几年也没有响马劫匪,林知了便觉得她属于儿行千里母担忧。

林知了同他走回去。入城后林知了又看到许多番邦人:“前年不是来过了吗?我记得以前你说过,陛下叫他们两年来一次?”

薛理:“你没记错。这些番邦人去年没打算过来。然而京师有他们的细作,陛下刚令人接管辽东,他们就得到消息。周边最强盛的国家非契丹莫属,契丹只抗十天,他们如何不怕。我还没到京师,陛下就收到他们的贺文。八月还在偷袭边城的突厥年前也送来了新春贺礼,祝陛下万寿无疆。陛下今年才四十岁,看到突厥尴尬的贺表是又想气又想笑。”

林知了闻言不禁说:“这次同契丹开战算是杀猴给鸡看?

薛理点头:“这招如何?”

林知了:“不说一劳永逸,最少十年之内边关无战事。十年后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等人长大,若是因为帝位相互倾轧,朝中纷争不断,他们才敢借机生事。

“是的。这一战早晚要打。既然我们准备好了,何不早点拿下辽东。最少这十年边关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薛理不由得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起初朝中有些人认为只是死了几个贫民,我朝乃礼仪之邦,不该为此大动干戈,令契丹和和高丽把挑事者交出来便是。”

林知了:“死的不是他爹娘儿女。”

薛理:“不错!他们还敢说百姓命不好。待下个月回到大理寺,不找机会查他们,我不姓薛!”

林知了转向他:“先前没查?”

“大敌当前,自然是先紧着外敌。契丹没了,我才能专心收拾他们。”薛理看着路上人不多,百姓应该都在家中过节,估计市场上也没什么人,冰天雪地外面也冷,“我们回家?”

林知了:“不用给同僚拜年?”

“我的同僚是大理寺卿。如今哪敢叫我给他拜年。”薛理笑着摇摇头,“难得林林不在家,终于可以清净几日。”

薛理和林知了是清净了。

薛二哥家的龙凤胎感觉耳边有一千只蚊子在嗡嗡响。

林飞奴走在马车旁,听到小外甥自打出城小嘴就没停过,忍不住问:“林林,和哥哥姐姐说什么呢?”

小薛林推开车窗:“我问哥哥江南好玩不好玩。哥哥说有好多好多水,好多好多船,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飞奴,你吃过像我手这么大的虾吗?”

林飞奴点头。

小薛林很是羡慕:“我也要吃这么大的虾。”

林飞奴:“困不困啊?你睡会儿吧。”

小孩摇头:“飞奴,我想骑马?”

林飞奴打马越过马车。

小孩伸长脖子喊:“舅舅——”

林飞奴停下等片刻,马车到跟前,林飞奴伸手把外甥揪出来。薛二哥赶忙提醒:“给他裹上斗篷。”

林飞奴把外甥包的只露一双眼睛,小孩也没闹,而是看什么都稀奇。

五天后,小孩终于觉得马车上烦躁,跟舅舅骑马也很无趣,林飞奴就同薛二哥商议,进城玩两天。

薛二哥年前交代过李婆子等人,年后该撒肥撒肥,该锄草锄草,又给她们留二十贯钱。李婆子等人干惯农活,也希望趁机好好表现,兴许薛理和林知了一高兴就把她孙子孙女接到府里做事,当个管家或者管事娘子,就对薛二哥说,只是几亩地,农忙时节他不回来也无妨。

有了她这句话,时间充裕,薛二哥发现他的一对儿女也想进城,一行人就进城休整三日。

又走五六天,薛二哥一行再次进城。

走走停停,二月中才到临安府。

临安知府在京师有亲戚,他京师的亲戚听说林飞奴下江南,薛二哥回乡祭祖,就给临安府送去消息。

临安知府一直叫家丁在城门外等着。家丁看到几辆高大的马车,又瞧着骑马的人很像知府说的林飞奴,立刻回府禀报。

林飞奴一行到客栈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城中酒店找点吃的,身着常服的临安知府到了。

两年前临安知府初到临安就听城中富商说过,大理寺少卿薛通明祖籍临安府丹阳县。虽然其人有些孤傲,想走他的门路上去难如登天,但他嫉恶如仇,被打压被污蔑,尽管找他伸冤。

若是叫薛理看出他有些才能,被他叫到身边协助办案,往后仕途就稳了。如今江南的巡抚早年协助他办“江淮大案”的时候好像只是从五品。那个案子过后他就成了扬州知府。

临安这位知府半信半疑。去年大军回来,原先被皇帝放逐的前羽林卫大将军如今在西北掌兵,临安知府就信了,薛理不是卸磨杀驴之人。

知府又找人打听打听薛理的性子,在城中最大酒店备了一桌菜。知府见到林飞奴就说他一路上辛苦,请他去酒店歇息。

林飞奴婉拒。知府又说只有他和两位副手,是一顿家常便饭,也没有走公账。

话都说到这份上,林飞奴叫上二哥一家,抱着小外甥随知府过去。

管家留一个家丁照看行李,带着两名家丁跟去酒店,林飞奴在上面,他和俩家丁在大堂用饭。

雅间内确实只有知府和两位副手,林飞奴便安心坐下。

知府这个时候才敢套近乎,看向小薛林:“林公子,这位想必是国公府的小公子?”

林飞奴点点头:“林林,喊伯伯。”

“伯伯!”小薛林同舅舅去过朋友家,比如袁家或者夏家,在外人面前他很乖。知府见他如此听话,恭维的话多了几分诚意。

席间知府旁敲侧击,薛大人怎么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