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薛瑜:“那二嫂和三嫂怎么记得住?”
薛理:“她俩也记不住。你三嫂每次做菜都要想一会放哪些调料。二嫂也是,和面先放一点水,感觉不够再加。我敢说她们每次做出的菜和面都不一样。只是我们不是老饕,吃不出有何不同。”
薛瑜:“那她俩不怕忘了啊?”
薛理:“改日我给你三嫂做个记事本,让她记下来。此事我们知道就行了。不可外传!”
薛瑜明白为何,先前家里进过贼。
小鸽子心无旁骛。
薛理见状瞪一眼妹妹,薛瑜拿起毛笔挠挠头叹着气继续练字。
林知了除了买明早用的猪排和里脊,还买了一斤三肥七瘦的猪肉和二十个鸡蛋以及几个柠檬。
柠檬在丹阳这片土地上不是稀罕物,跟品质好的橘子价差不多。林知了只买四个,倒也没花多少钱。
回到家中刘丽娘把明早用的猪肉吊井中保鲜,她在林知了的指点下剁猪肉馅。林知了打鸡蛋,请二哥搅蛋液,她准备其他东西。
丹阳百姓很少吃饺子亦或者馄饨,像山东村六七十户,有擀面杖的屈指可数。刘丽娘不是例外,自然不会调馅料。是以林知了叫她往馅料里淋入热油,她心里纳闷依然照做。
林知了把馅料搅拌好就叫二嫂和面。
薛二哥给二人打下手,累得胳膊酸痛,忍不住问林知了用鸡蛋做什么,怎么还往里面放柠檬。
林知了:“别问我,我也不知道成不成。”
薛二哥叹气:“行吧。还要我做什么?”
林知了:“移到店里,去店里做。”
薛理看到他们进来就叫两个小的收拾笔墨,随即领着他们出去透透气。薛瑜到外面就高兴地感叹:“外面真好。”
薛理把大花给她。小鸽子抢过去:“我的大花!”
薛瑜白了他一眼,到茶叶店门口看到小花趴在窗台上打盹,她三两步过去:“小花,还记得我吗?我是姑姑啊。”
小鸽子拽着大花过去:“我是阿爹。”抓起大花的两个前蹄跟小花打招呼,“这是你阿兄。”
梁掌柜口中的茶喷了一地,不是因为“阿爹”而是“阿兄”。猫管狗叫哥,也就年幼无知的他说得出口。
薛理嫌他丢人:“放开大花。大花快被你攥没气了。”
大花大了,小鸽子抱着它吃力,经常拽着它的蹄子。大花被拽习惯了,兴许知道小孩没有恶意,很少哼唧挣扎。小鸽子自然没有发现大花不舒服。
小鸽子低头看着大花生无可恋的样子赶忙松手,摸摸它的狗头:“大花,对不起,阿爹不是故意的。回去我把阿姐给我的好吃的分你一半。”
梁掌柜闻言好奇地问:“林娘子又做新菜了啊?”
薛理:“不知成不成。待会我拿几份你和蒋掌柜尝尝。”
梁掌柜打算待会关门,闻言决定今日营业到天黑。
过了半个时辰,薛理回去,进店就闻到肉香。林知了掀开锅盖把水煎包盛出来叫薛理尝尝。
小孩气得哼一声。
林知了递给他一个,小孩张嘴咬住就吐出来。林知了:“怎么不吃?”
“好烫啊。”小孩不敢跟姐夫抢。
薛理叫他俩先洗手。
待他们再回到店里,林知了就把鸡蛋糕拿出来。薛理闻到浓浓的蛋香口齿生津,他不动声色地咽下口水叫林知了给他盛五个水煎包。
林知了闻言切出五小块蛋糕放入盘中,连同包子递给薛理。薛二哥看着薛理端着两个盘子出去,惊疑不定:“——你怎么知道三弟要做什么?”
林知了:“如果不是有别人需要,相公不会特意说给他盛几个几个。”
薛二哥仔细一想,他弟从未说过要吃几个几个。
刘丽娘:“自己粗心还怪弟妹仔细?”
“我——我尝尝这个包子什么味儿。”薛二哥夹一个水煎包,一口咬到肉,面香和肉香扑鼻,他就想说跟我吃过的生煎馒头一样,尝到肉味,感觉比他吃过的香,“是不是因为加了热油?”
林知了点点头,递给俩小的两块鸡蛋糕。薛瑜和小鸽子一致认为软软的鸡蛋糕好吃。薛瑜吃了两块就跟林知了商议,叫她再想个别的教徒弟,鸡蛋糕他们自己留着。
此话得到薛二哥的支持。
林知了:“你说拉面不值五百文,这个水煎包跟生煎馒头差不多,两样加一起应该也不值。又不能教她们做油饼和刀削面,还要让她们觉得物超所值,除了这个还有什么?米做的粉吗?”
刘丽娘摇头:“街上有很多家米面米粉店,我们不一定有人家做的好。”
薛二哥:“可是这个糕太值了。我觉得这一样就值五百文。”
林知了指着水煎包:“那就把这个去掉?可是只教两样,会不会显得我们小家子气?要是加钱又显得我们贪财。”
薛二哥被她说得也不知如何是好。
刘丽娘:“弟妹,我突然想到个问题,她们花五百文找我们学,回头会不会一百文教给别人?”
林知了:“不敢!她们怕我把做法公布出去。兴许还会要求我不许对外公布。可惜这是另外的价钱!”
刘丽娘放心下来:“那就这三样吧。”
话音落下,薛理从外面回来,林知了问蒋掌柜等人喜不喜欢。薛理点头:“蒋记的伙计说你要是改做鸡蛋糕,他天天找你买。”
以前林知了听薛理提过,那个伙计直接间接帮过他们几次。林知了问薛理:“你看要不要问问蒋掌柜愿不愿意出五百文叫伙计跟我学做这个?”
伙计学会了可以教蒋掌柜的妻子,也可以教给自家人。蒋掌柜是个聪明人,应当不会拒绝。
薛理吃了两个包子和一块蛋糕,洗洗手便去蒋记把蒋掌柜叫出来谈此事。蒋掌柜奇怪为何叫他给伙计出束脩,所以没有直接应下来,而是说他要问问伙计。
回到店中,蒋掌柜看到伙计很是好奇地问薛探花找他何事。蒋掌柜想起他小子天天把“薛探花好人”挂在嘴边,瞬间明白薛理为何要教伙计,而不是要教他儿子。
蒋掌柜朝他肩上一巴掌:“你小子也算是好心有好报。”
“您说什么呢?”
蒋掌柜:“以后你就知道了。”
八月底,薛理到村里给薛母送钱。
小鸽子这次也在,林知了要最后一次尝试蛋糕和水煎包,小孩绕着灶台打转。林知了第三次撞到他,第二次踩到他儿子大花,终于忍无可忍叫薛理把他俩带走。
回村的路上薛理交代小鸽子,若是有人找他打听店里的事,就说他阿姐要收徒弟,第一次五个人,收了三个,还差两个。
小鸽子不喜欢陈文君,到门外看到陈文君在院里就不要进屋。薛理请东边邻居看着小孩。
邻居朝小鸽子招招手,小鸽子拽着大花过去。
小鸽子刚到隔壁就有人朝他走来。那个村民看到小孩高了,小脸上也有肉,忍不住问他是不是天天吃肉。
小鸽子点头:“对啊。阿姐天天叫我吃卖剩的肉。”
这人只是随后一问,而紧跟着他过来的人有别的心思,就问小鸽子拉面好不好吃。
邻居一听这话不对就岔开话题,问他的小猫呢。
周嫂子跟村里人说过,给小鸽子一只小猫。小鸽子回答过继给梁掌柜了。小花不能陪他出来玩。
那个有心人不高兴,担心再不问薛理就出来了,直接问小鸽子会不会做拉面。邻居又想打断,小鸽子摇头。邻居松了一口气,听到小鸽子问:“你要学吗?可是你年龄大了,还是个男的。我阿姐要教女的。”
邻居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你说什么?小鸽子,再说一遍!”
小鸽子:“阿姐要收两个女徒弟啊。”
这话不是薛理教的,林知了跟刘丽娘聊到“还差两人,就从村里找两个姑娘吧”的时候被小崽子听见了。
邻居有个女儿,不禁问:“有没有什么要求?”
小鸽子不知道:“要比我大吧?”
邻居噎了一下,不是废话吗,就他的小手怎么和面啊。
恰好这个时候薛理拎着包从屋里出来,邻居叫他过来。薛理见状就猜到小舅子已经完成他交代的任务。
到跟前小孩冲薛理眨眨眼,薛理顿时知道邻居要问什么。果然,邻居找他打听收徒的事。
薛理:“我娘子想着申时一刻教徒弟,教一个时辰,一期是一个月,一个月五百文。不过她只负责教。一个月能不能学会,学会了能不能赚钱,都是你们自己的事。”
那位有心人问:“只教拉面?”
“还有一种很像生煎馒头,再有一个面做的糕,我吃着跟米糕几乎一样。”薛理绝口不提鸡蛋糕香软,水煎包底壳金黄酥脆,肉馅鲜香浓郁。
第62章 鸡蛋糕
只教一个月, 不包教会,还收五百文,找小鸽子打听拉面的那位村民就嫌林知了收费高,他认为只教三样三百文足矣。
然而有人不这样认为。
林知了的拉面卖了大半年依然没被村民做出来, 薛家东边这位邻居就猜面里加了别的, 闻言瞬时意识到有机会学秘方:“我女儿可以吗?”
薛理提醒她街上不太平。
邻居:“我送她过去。不就一个月吗?”
薛理颔首:“是一个月。小鸽子, 走了。”
小鸽子向邻居告辞。
邻居叫住薛理:“什么时候?”
“人齐了就开始。若是这个月十五开始, 就是下个月十五结束。”薛理说完带着小鸽子回城。
晚上,此事在村里掀起轩然大波。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想学拉面,然而一听要出五百文, 哪怕去城里打五天零工就能赚回来, 依然有很多村民认为不值。
周嫂子认为值得。
很多匠人收徒都是先叫徒弟给他干一两年活,即便如此也不舍得倾囊相授, 还要求徒弟待他要像父亲一样孝敬, 一旦徒弟没有做到,就会被骂欺师灭祖。
银货两讫极好!
翌日下午,周嫂子去给林知了送菜, 问林知了她可不可以学。
林知了:“你有时间就可以。我看如今天黑的早,准备提到申时前一刻。”
周嫂子还没跟她相公聊过此事,“回头我去地里看看什么时候收稻子。”
林知了把这事忘了:“你尽快决定吧。”
周嫂子明白她的意思,早点决定早点开始。
上一篇: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