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今天也在努力赚钱/换亲后嫁给探花郎 第97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美食 爽文 市井生活 日常 群像 穿越重生

刘丽娘:“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弟妹,急不得。”

“最近也不得闲。”林知了朝墙角的大缸看去,“我们才晒一缸酱。”

刘掌柜要十缸刷煎饼果子的酱,但他不是用来做煎饼果子,竹林酒家的厨子也不会做,他用来蘸烤鸭。林知了最少要做五缸黄豆酱和五缸甜面酱才能调成十缸。这两种酱都要趁着天热做,林知了才晒一缸豆瓣酱,任务艰巨啊。

除了这个酱,还要做二八酱。

推着小磨盘磨芝麻和花生可是力气活。

每当这个时候薛瑜宁愿去练字。

然而她一次也没躲过去。每当她推得胳膊酸痛,林知了就问她读书辛苦,还是做力气活辛苦。

此后最少五天薛理不用盯着他妹妹读书练字。

今年的芝麻和花生该熟了。刘丽娘提醒林知了别忘了买够刘掌柜要的。

去年林知了做出二八酱,冬天用来涮羊肉,七成客人无法拒绝。年底刘掌柜亲自过来拉二八酱,还给林知了一条羊腿,告诉林知了只是羊肉就比去年多卖三成。

食客到了竹林酒家不可能只吃羊肉。若是点上一份炙鸭,再来一份煎包亦或者饭后点心鸡蛋糕,林知了怀疑竹林酒家一个冬天比前年一年赚得多。

元宵节前刘掌柜又来拉二八酱,给林知了送来一斤汤圆和一包笋干。林知了吃人嘴软,提醒刘掌柜水煮青菜裹上二八酱也香,以至于竹林酒家的伙计每隔半个月就来一次,一次一缸十斤。

林知了想起明日又要磨芝麻和花生:“等我有了钱,我要买十个八个奴仆!”

刘丽娘:“伺候你啊?”

林知了:“我能走能动有什么好伺候的?我当甩手掌柜,他们干活!”

刘丽娘无语。

薛二哥:“什么时候都别忘了赚钱。”

林知了点点头,发现窝在薛理身边的小孩很安静,不禁压低声音:“睡着了?”

薛理把小孩抱到怀里,轻轻为他打扇子。

薛二哥见状叫他把小孩放床上睡。

林知了:“屋里闷热。你看鱼儿困得眼都睁不开了,她也不回屋。”

薛瑜揉揉眼睛:“这两年怎么这么热啊?”

林知了:“村里凉爽。月底你三哥去给婆婆送家用,你随他回去住几天?”

薛瑜不想回去。可是过了未时本可以歇息,结果比午时热。薛瑜动一下就一身汗,唯有太阳落山沐浴后才舒服。

“我回去几天啊?”薛瑜问。

林知了:“你也不小了,这种事自己拿主意。”

薛瑜看向她三哥:“三天?”

薛理:“呆够了就跟周嫂子一块回来。”

如今村里很多人天天进城卖煎包和鸡蛋糕,就是周嫂子没空,她也可以跟吴氏或者郑氏一块进城。

意识到随时可以回来,薛瑜问林知了:“待会周嫂子来送菜,你叫周嫂子跟娘说一声,明天我回去?”

林知了:“那是你家。你不是客人!”

薛瑜下意识找两位兄长。

薛二哥:“若是大嫂问你怎么回来了。你就说这是我家,我回来是不是还要提前送上拜帖。”

薛瑜眼睛亮了:“待会就回去?”

林知了:“自己收拾行李。”

薛瑜跑屋里收拾她的换洗衣服,又出来找她的牙刷。

里里外外忙一通,身上的衣服湿了。刘丽娘叫她换上短衣。

薛瑜也喜欢棉麻短衣。虽然她更喜欢绫罗,然而二嫂不许用,她和林知了只能偶尔拿出来看一眼解解馋。

薛理出过一个主意,趁着二嫂不在家拿出去找人做了。

林知了跟刘丽娘合作愉快,她的衣服鞋子又几乎是刘丽娘做的,为了一件衣服惹怒她,得不偿失。

薛瑜有钱,薛理又叫她自己买一件,薛瑜舍不得用她辛辛苦苦攒的钱,就叫他给她买一件。

薛理叫她找林知了,林知了给小姑子一记爆栗,守着两匹布不用买人家的,是不是傻呀。结果是那两匹布至今还在刘丽娘柜子里放着,连跟线头都没少。

薛瑜听到二嫂的话趁机问:“你说富贵人家是不是跟我一样嫌热?我猜不是,他们穿着绫罗——”

刘丽娘打断:“她们有冰窖!”

薛瑜噎住。

林知了感觉日头移到正西方:“周嫂子快到了。”

薛瑜把她的小包拿出来,刘丽娘为她检查一番,又给她系上。

林知了:“二嫂,你屋里是不是有半袋碎布头?”

刘丽娘点头:“回头下雨天没生意,我打算用那些碎布头做鞋。”

林知了:“给她缝个包吧。比小鸽子的书包大两圈,她可以挎在身上。现在这样提着,要是遇到无赖,一伸手就抢走了。”

薛瑜在腰上比划一下:“我在街上见过,巴掌大的小包夸在身上。三嫂说的是不是那样的?”

林知了:“那种太小,只能装手帕或铜钱。”

刘丽娘看出薛瑜很喜欢:“我给你做俩,一个大的一个小的。”

窝在薛理怀里的小孩动了一下,刘丽娘倏然住口,怕他醒来也要。

小孩嫌吵,院里安静下来,他换个舒服的姿势又睡着了。

一炷香后周嫂子进来,她嗓门大,又没注意到有个小孩睡觉,几句话把小孩吵醒。小鸽子揉揉眼睛,准备再眯一会,看到薛瑜提着包瞬间清醒:“鱼儿姐姐?你去哪儿啊?”

薛瑜吓一跳,循声看去:“你醒了?我回村住几天。你去不去?”

小孩从薛理怀里跳下来,意识到回村意味着什么又转身扑到薛理怀里,挥着小手说:“你去吧。”

林知了怀疑她三天就会回来,然而直到六月下旬都没回来。月底薛理去给他母亲送家用把妹妹带回来。

刘丽娘一看薛瑜瘦了很是心疼,拉住她的小细胳膊问:“大嫂是不是欺负你了?”

薛瑜下意识看薛理,显然被他训过。刘丽娘急了:“说啊。”薛瑜期期艾艾地说:“大嫂早出晚归。我,我看娘带着小侄儿做饭辛苦,就想帮帮她。没人欺负我。小侄儿会走了,他喜欢往外跑,我变黑了是看着他晒的。变瘦了也是天天跟着他跑跑瘦的。”

林知了捏捏她的小腿,很紧实,没撒谎:“陈文君忙什么呢?”

“三哥知道。”薛瑜拎着包回屋。

薛理:“她和二婶以及表妹在城里租两间房,一间卧房和一间厨房。表妹住在城里,她和二婶早上过去晚上回去。”

林知了:“卖煎包和鸡蛋糕?”

薛理:“也有在井水中冰的凉饮。”

林知了很是好奇:“在哪儿租的房子?怎么从没见过她们?”

薛理:“县衙前街南边巷子里。天天早上和晌午去衙门附近卖给公门中人。”

刘丽娘:“大嫂的主意吧?二婶没有这个脑子。表妹想不到去那边。”

薛理点头:“是她的主意。大哥认为孩子小,叫她在家带孩子。家里有牲口,娘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大嫂因此跟他吵一架。”

薛瑜忍不住说:“娘也糊涂。大哥明明心疼她,她反而怪大哥没出息,夸大嫂有本事。”

林知了:“那你还心疼她?”

薛瑜不想管她娘死活,可是看着她一手拽着小孩一手烧火,她心里不落忍。打定主意第二天回去,第二天看着她娘带着孩子洗衣服又忍不住心软,一拖再拖就拖到月底。

刘丽娘:“她还小,忍不住心软。弟妹,鱼儿要是真不管婆婆死活,你又该觉得她心肠硬。”

薛瑜一看二嫂帮她找补,连连点头。

林知了瞪她:“以后不许自己回去!”

薛瑜忙不迭道:“不回去!”随即想起什么,“三哥,大嫂租的房子是不是就在小鸽子学堂附近?”

林知了心里咯噔一下,哪怕她觉得不应该不至于,可是忍不住担心,看向薛理:“以后——”

“我看住他。”薛理也想到了。

哪怕他不想把人想的太坏,可是陈文君的人品实在无法令人放心。

七月底,薛理去给小鸽子报名,请学堂先生帮他照看小鸽子。学堂先生都知道薛理就是薛探花,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此后十多天,赶上薛理被秀才和童生缠住都有一个先生留下陪小孩等他。

八月十三下午,学堂和万松书院放三天假过中秋。

这次没人缠着薛理,小鸽子走出学堂就看到他姐夫。小孩很是稀奇:“今天怎么这么早啊?”

薛理拿过他的小书包:“今天——”抬眼看到不远处的人,“原来鱼儿说的是真的。”

小鸽子看过去,不远处街上陈文君和薛二婶朝西去,看样子是回村。小鸽子想说什么又怕她们听见,慌忙捂住嘴巴。

薛理以为他害怕,弯腰抱起小孩:“没事。离县衙这么近,她俩不敢打你。”

小孩在他耳边小声问:“她们为什么要打我啊?”

“她们不敢打你姐,柿子挑软的捏。”陈文君不会打小鸽子,只会把他骗到没人地方,亦或者把他扔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薛理担心说实话吓着小孩。

林知了和陈文君其实没有深仇大恨。在林知了看来是这样。可是谁也不知道陈文君怎么想的,林知了和薛理都不敢赌。

薛理:“日后她俩靠近,你就大声喊先生。不要逞强。你太小,二婶一只手就能把你提起来。”

小孩乖乖点头:“姐夫,中秋节我们回村吗?”

薛理:“不回!”

薛二哥也没打算回去。

然而,翌日上午,薛大哥从东家家里出来就来找薛二哥,叫他回村过节。薛大哥正要劝薛理回村,林鹏进来了。

林知了指着林鹏:“我们跟祖父说好了。”

林鹏听林蜻蜓提过,薛二婶不省事,薛家大嫂也不是好的。再想到他此次过来的目的,瞬间明白林知了所指何事,待薛大哥转向他,林鹏便说:“二妹妹,明日早点过去。”

林知了:“大姐也过去?”

林鹏听出她言外之意,顿时有些尴尬:“她晌午跟知县一家用饭,晚上在自己家过节。”

林知了不尴尬,她是担心薛理见着林蜻蜓尴尬,闻言放心下来,转向薛大哥:“大哥,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