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奶花卷
菜都有些凉了,别的菜还好,蒸海鱼凉了可能会腥。
饭桌上,大家的话匣子都打开了。
林堂姐感叹道,“我下午还担心卖不完呢,没想到晚上客流量这么大,我和阿哥差点做不过来。”
林堂哥补充了句,“主要是我效率不高。”
林堂姐继续,“后来还是小栎来了才勉强支应。”
林木栎一副“我很有用”的臭屁表情。
林木槿拍他肩膀,“晚上给你发工资。”
林木栎的眼睛直接笑成了弯月。
饭后,林堂姐很是自觉的开始记账、分钱。
在摆摊的第三天日收入超过了三千,一共是三千一百零五蚊。
林木槿分得一千六百蚊,零头没要,算进公共三成。
另买菜报销五十三文。
“阿哥,还钱外加工资,一把给齐。”
林木槿直接给了一千,因为菜钱有些不好算,她肯定是给多了,但也没太多。
林堂哥并没有推辞,痛快收下,“我明天下午去问新工作的事。”
那意思上午还可以帮忙,晚上就不一定了。
不过林木槿已经很高兴了,她只要晚上过去就可以了。
早上和中午有两个人(不算阿伯)完全撑得住。
这时林木栎又伸出手,“阿姐…”
林木槿很是自觉的数出十蚊,“给。”
林木栎也不嫌弃少,乐颠颠的收了起来。
属于见好就收了。
林木槿也拿着钱要回屋去了。
文章还剩一千多字,一个半小时就能写完,估计不用熬夜了。
顺便记个账。
从今天起她就没外债了,得有个账本,这样以后也好做规划。
“阿妹再等等。”
却被林堂姐给拉住了。
林木槿疑惑,“怎么了?”
林堂姐说道,“咱们明天还买二十斤猪肉么?”
林木槿反问,“你还想加啊?”
林堂姐挠挠脸,“我觉得还可以,晚上的流量真大。”
林木槿懂,林堂姐这是眼馋了。
感觉不挣这钱就是错过了一个亿。
但,“我觉得可以了,咱家人员就这些,能够维持现状就很可以了。我说万一啊,万一遇到暴雨天,大风天怎么办?万一有监察的咱们就卖不成了,还有飞仔打架…不稳定因素太多了,而且咱们提前收摊是有好处的,我讲过,会让顾客觉得咱们家的东西好卖,供不应求,长此以往咱们摊子的口碑就打出去了。”
林堂姐还是心疼啊,“晚上这份钱真不挣啊。”
林木槿给堂姐画大饼,“等家里经济再改善改善,咱们可以考虑租个商铺、雇佣员工,那时候就可以挣了。”
林堂姐嘟囔了句,“那也太远了。”
林堂哥也不赞同再加,“这个量不少了,现在(营业额)都过三千了,能保持住就可以了。”
林木槿赶紧给打预防针,“阿姐我今天不是买好吃的么,就看到有食铺学咱们家搞免费试吃呢,还用辣椒油素菜拌肠粉。”
林堂姐很是愤慨,“这不是学咱家么。”
林木槿摊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咱们管不着。我就是想说如今的销售不一定能保持住,可能存在回落,咱们要心里有点数。”
林堂姐被吓到了,“怎么还会落呢。”
林木槿只能道,“我就是说有这个可能。做生意就是这样起起伏伏,不可能一直往上的。”
林堂姐其实也是知道的,毕竟在大排档做了多年帮工,可轮到自己家买卖,她当然想一直红火下去。
精神有点萎,“(猪肉)不加了。不过是不是再买一些大米、面粉和淀粉,每天的用量很大。”
林木槿倒是不反对,“这样吧,接下来两天的钱都不分了,咱们直接去批发米面油和鸡蛋,这样价格还能低一些,然后阿姐记好账,再用那三成慢慢还。”
林堂姐更萎了,“这…这么复杂啊,我也不会啊。”
林木栎插话,“多简单啊。”
林木槿直接指着他,对堂姐道,“让小栎帮忙,给他十蚊工钱就行。”
林木栎据理力争,“最少二十蚊。”
林堂姐直接拍板,“行。”
林堂哥却是问道,“谁去买?怎么弄回来?”
林木槿又被问住了,眼珠转了转,还是想到一个办法,“可以谈送货嘛。”
不过让人家给送三楼好像不太现实,又出来一个问题。
林堂哥又说道,“一旦东西太多屋里放不下。”
林木槿没办法了,“那该怎么办?”
一家人又开始了集思广益。
最后决定还是找个信誉不差的粮油店去谈长期合作。
以后摊子上的米面油鸡蛋都可以在店里买,每次少量也可以按照批发价走。
最后一个问题谁去谈?
最终决定由林堂哥和林木槿一同去。
林木栎傻眼了,“那我的二十蚊…”
林木槿憋笑,拍他后背,“还有机会,等你周日放假去帮忙,多多给钱。”
林木栎却没露出笑脸,反而是为难,“阿姐,我好久没去药铺了。”
林木槿还是支持小弟的,“那就去,还要靠你拿低价的酸梅汤料包呢。”
扭头问道,“阿姐没事了吧?”
林堂姐怏怏的摆手,“你进去吧,我还有本账没记呢。”
林木槿赶紧撤了,她今天真不想晚睡了。
太费孩子了。
第47章 粮油店谈批发遇到麻烦…
上午九点二十分,林木槿和堂哥走进一家中型的粮油店。
在来之前,两人还和附近的阿婆们打听过,这家铺子的口碑不错。
卖的大米干净,没有太多沙土,一点没有也不可能,现在的脱壳机达不到那个效果。
“老板你好,我们想问问批发价?”林木槿开门见山。
主要是时间紧迫,美食摊那边只剩林阿伯和林堂姐了。
老板反问道,“你们要多少?”
林木槿明白他的意思,量大和少量肯定不是一个价。“我家有个铺子,需要不少的大米、面粉、菜籽油和鸡蛋,想和您做个合作,以后直接来购买,就是价格方面…”
老板没被忽悠住,“那每天大概用量多少?”
林木槿心里叹气,还是回答道,“每个月大概需要一千五百斤大米,一千斤的面粉,一百五十斤的木薯淀粉,鸡蛋一千两百颗以上,菜籽油…五桶吧,还有冰糖也需要不少。”
她耍了个心眼,说的是月量而不是日量,而且还有点夸大。
她认为不少了,可在人家老板眼里就有些不够看了,“这也不多啊。”
林木槿赶紧道,“我家铺子才开,现在生意不错,以后只会更好,现在这个量就是基础量。”见老板有点动容,她立马加大了忽悠力度,“再说咱们合作的好,我还可以给你介绍新客户呢。”
老板考虑片刻还是同意了,“我给你一份价格表,你看看。”
林木槿接过,和林堂哥一起看了起来。
鸡蛋,七十仙一个√
大米分不同的种类,价格自然也是不同的。
做米浆的大米不需要精米,就是普通的糙米就行。
“阿哥,你觉得哪个大米好?”
林堂哥做了一番比较,“还是选这个吧,家里之前也吃这个牌子,打米浆用的也是这个。”
林木槿明白他的意思,不要轻易改变。“也行。”
大米价格是每斤1.4蚊√
不得不说,即使是批发价,大米、面粉的价格也没少多少。
可能是本身价格也不高,没那么高的利润空间。
开粮油店的老板想挣钱靠的是量,巨大的量,怪不得看不上她们那点呢。
之后的面粉和木薯淀粉也没太犹豫,直接定下了。
等到油这块慢下来了。
“老板,我可以看看菜籽油么?”林木槿提出看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