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柠檬汁
今天的确不一样,要是北笙一事,倒还好。
“那年初一可要带着红琴他们过来,就给他们说我给他们准备了红包。”
“好。”
“嫂子,不知道你下午有没有时间?”
“我天天在家能有什么事,有啥事你尽管说。”林淑芬一口答应。
两人的关系摆在这,赵静舒都开口了,她自然不能推脱。
“马上要过年了,我出门不方便,就想请嫂子带着我大嫂他们出去逛逛。”
“就这事啊,巧了,我也想着家里孩子去看看买件新衣裳的,不如今天一起去吧。”林淑芬一口答应下来。
“那就多谢嫂子了。”赵静舒莞尔一笑。
送走林淑芬,赵静舒也累了,现在身子重的很,就算是站这么一小会,她都觉得累的腰酸背痛。
算算日子,再有一个月,她就要做妈妈了。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陆志国能不能赶回来。
正在思索间,周文娟进来了。
“大嫂,后天过年了,我趁着今日天气好,你拿着这些钱带着丰年丰山他们去买件衣服。”赵静舒拿出两百块钱递给周文娟。
“你赶紧收回去!”周文娟严词拒绝。
“这段日子你给买的,杜师长送的都多少了,别说今年不用买,就是明年后年都不用买了。”
丰年和丰山得到的衣服鞋子还远不止如此。
北笙的一些衣服也都给了两个孩子,加在一起不说有几十件,十件八件肯定是有的。
这要是放在家里,别说买了,要是长了个也能穿上,怕是四五十年都不需要再买。
“去看看吧,有合适的就买,还有娘他们,还有你和大哥都应该买身衣服过年。”
周文娟还是觉得没必要,但是赵静舒可不这样认为。
“大嫂不愿意,是想要我拖着大肚子亲自去买吗?”
果然,等她这句话一出口,周文娟立马停住了手里的动作。
“你这是在逼我啊。”周文娟只好答应,话语里满是无奈。
这大冷天的,让一个快要生的孕妇出去买买东西,周文娟可做不出这事来。
“这么说大嫂是同意了。”赵静舒莞尔一笑。
“大哥大嫂一家来照顾我,这份心意别说一件衣服了,就是每月给大嫂工资我都求之不得呢。”
周文娟心思细腻,对自已更是无微不至,她自然会把这份感激铭记于心。
家里都不富裕,她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给他们一点帮助。
“你说这话就生分了,都说多少次了,咱们是一家人,没必要在乎这个。”
“别人我不管,但是大嫂你可一定要答应我,带着孩子出去逛逛,来这么多天了你们都没有时间出去逛一次。”
最遗憾的就是,她自已不能陪着一起去,不然一定给他们买身上好的衣服穿着。
“主要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又加上大冷的天,还不如待在家里好呢。”
周文娟不是一个喜欢出去玩的人,她就觉得在家里洗洗衣服做做饭就挺好,没必要出去浪费时间不说,还要花钱。
赵静舒看着她微微一笑,她的心思自已心里跟明镜一样,又怎么不知道她会找什么借口拒绝。
我已经跟淑芬嫂子说好了,让她带你们去。
第223章 加麻加辣
这下,周文娟再也没话说了。
下午,林淑芬过来,周文娟、陆志国两人,带着家里的孩子和赵母、陆母二人都出去了。
家里突然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赵静舒一个人,这让她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但这种情况对她来说也有好处,因为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一些自已想做的事情,比如吃一碗螺蛳粉。
平时,由于周文娟等人都在家里,她根本没有机会品尝这道美食。
如今,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正好给了她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尽情享受螺蛳粉的美味。
螺蛳粉的味道十分独特,散发着一种浓郁的“臭”味。
这种特殊的气味使得人们对于它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那些热爱螺蛳粉的人认为这股“臭”味正是其魅力所在,他们享受其中的独特风味;而另一些人则对这种味道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觉得恶心。
嗦粉可是赵静舒的最爱,但是这煮螺蛳粉可不能在这里。
要是这个味道飘出去了,还不知道让别人怎么想呢。
在商城里买了一袋加麻加辣版,拿着就进了空间。
里面有厨房,煮起来也方便。
煮螺蛳粉的功夫,赵静舒打开客厅的电视。
看什么电视剧好呢。
追剧嗦粉,当然要看个下饭剧。
要说下饭剧,没有哪部剧比甄嬛传更合适了。
把电视打开,调好后,螺蛳粉也煮好了。
再切上一盘水果,齐活。
一边嗦粉,一边追剧,一下午的时间过得格外快。
就在赵静舒看到熹妃回宫时,她听到了门外有了动静。
看了看时间,已经四点了,八成是周文娟他们回来了。
开门,先是一群孩子跑进来,随后才是陆志民等人。
“人我给你安全送回来了。”说完,林淑芬也不等赵静舒回答,领着孩子就离开了。
再次把门关好,赵静舒这才看到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东西。
“今天都买什么好东西了?”
“妈妈,大伯娘给我们一人买了一双鞋子,还是小皮鞋呢。”陆向明拿出袋子里的鞋子,给赵静舒看。
他嘴里的我们,自然就是北笙、陆丰年、陆丰山三人。
看着文娟手里只拿了两包点心,看来她是没舍得给自已买。
再看赵母、陆母手里也是空空的。
赵静舒不由皱眉。
“我给娘和婶子一人买了一顶帽子和一件上衣,给志民也买了一双鞋。”周文娟说道。
听她这么说,赵晶石这才注意到,陆志民手里提了好几个袋子。
“你怎么就这么傻,也不知道给自已买点东西。”赵静舒心疼周文娟。
每天忙前忙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大嫂在干,现在竟然都不舍得给自已买件东西。
“你不是说说,剩下的钱归我嘛,我要这个就行了。”周文娟从口袋里掏出两张大团结,冲着赵静舒扬了扬手里的钱。
二十块钱,在她的眼里,是陆志民一个月的工资。
不管是一双鞋,一件衣裳都没有这钱来的实在。
赵静舒莞尔一笑,并没有多说。
“就算你都花掉了,我也会再给你的。”
“我知道心疼我,可是我却觉得这段日子来在这里很满足。”
周文娟心里很清楚,赵静舒对她们一家非常好。
对待丰年、丰山就跟自已的孩子一样。
而且,周文娟夫妇俩带着两个孩子,四个人一直住在赵静舒家,吃穿用度都是赵静舒提供的,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地方。
如果换做是别人,恐怕早就乐开了花。
更何况,如果有一份像这样的工作,每天可以住在雇主家,享受丰盛的食物,还不用担心生活费用,那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啊!周文娟甚至觉得,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她可能会开心得在梦中笑出声来。
其实,赵静舒曾经提出要给周文娟开工资,但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因为她深知,自已每天吃的都是大鱼大肉,这些食物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工资的数额。
所以,她怎么好意思再去领那份工资呢?这种待遇已经让她感到无比满足了。
再说,本来就是一家人,她这个做嫂子的多照顾他们一点也是应该的,哪还有公布工资一说。
虽然工资没开上,但是赵静舒平日里也会给不少钱。
今天十块买菜,明天二十买肉。
剩下来的,也就不要了,直接给他们。
这段日子积攒下来,不说有一两百,七八十总是有的。
赵静舒拉着周文娟进了屋,又去说了几句玩笑话,这才顾得上看他们买回来的东西。
赵静舒看着手中的两套小孩衣服,不禁有些惊讶。
这两套衣服不仅做工精细,而且面料也非常好。
显然,是为刚刚出生的婴儿准备的。
不用想就知道,这些衣服一定是周文娟特意为她肚子里的孩子买的。
毕竟,除了她们两人之外,并没有其他人会对这个孩子如此上心。
想到这里,赵静舒不禁感叹道:“周文娟真是个细心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