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柠檬汁
保卫科、赵静舒也想好了,让自已老爹去,这样一来,儿子跟爹在一个厂离得也近,有个什么事都方便。
等到药厂开工之后,再让陆父去药厂的保卫科刚刚好。
大嫂周文娟、二哥陆志民赵静舒也已经做好了打算,只等药厂开业。
这一次药酒厂招工,王诚那边没出什么幺蛾子,相比上次老实了不少。
可也没有彻底老实,二十个人的名额里就夹杂了一个他顶头上司的远房亲戚。
赵静舒这次也没说什么,因为这个人是个高中生化学还是满分,物理成绩也不错,人看着也是也个挺正的小伙子。
这样的人,赵静舒没有打算长期放在药酒厂,她这是提前为药厂选的储备人员。
药酒厂有赵大勇这个厂长之后,赵静舒的确轻松了不少,可以把精力全放在药厂上面了。
冬去秋来,三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格外舒服。
药厂已经初步建设完毕,一应设备机器全部到位,就等正式开业了。
家属院里大家最近最关心的就是药厂招工,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削尖了脑袋想要进去。
赵静舒每天一下班回家,不是被人拦在路上就是家里一堆人等着她。
找她不为别的,都是为了招工名额来的。
赵静舒现在都害怕见到这些人,恨不能直接睡在厂里安生。
有时候实在是被人缠的烦了,赵静舒就回娘家或者是住到陆家去,可是哪里都不是自已的窝住着舒服不是。
今天忙完下班就踏上了回家的路,距离家属院还有一里路外就看到熟人了。
徐秀英今天是出来打酱油的,大老远她就看到赵静舒骑着自行车往这边走。
现在赵静舒这个人在家属院里那就跟个发光的金元宝一样,谁见了都恨不能摸两把搞好关系。
徐秀英之前是不爱搭理赵静舒的,原因无他,主要是嫉妒,嫉妒赵静舒人长得好;身材好;嫁给了陆志国这么会疼媳妇的男人,这无一不让家属院里的女人羡慕嫉妒恨。
以前看不惯人家是以前,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人家一跃成了药酒厂的厂长,这一转眼的功夫又成了药厂的厂长,这手里可可握着大把的工作机会呢。
徐秀英娘家大哥去年被皮鞋厂开除了,这会正着急找工作呢。
赵静舒现在药厂正准备大量招工,徐秀英觉得大家都是一个家属院的,赵静舒就应该让她大哥进药厂工作。
徐秀英心里打着算盘,脸上堆满笑容快步走向赵静舒。
“哟,静舒妹子,好久不见呐。”
赵静舒下了自行车,礼貌性地点点头,徐秀英之前见了面对自已是爱搭不理的,这次见到自已这么热情的打招呼,赵静舒心里一清二楚,这人是为什么来的。
徐秀英也不等赵静舒说话,便自顾自地说起来,“妹子呀,你现在可真是了不起,咱们整个家属院都得仰仗你呢。我娘家大哥去年被皮鞋厂开除了,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咱们都是老邻居了,你看能不能给安排个活儿呀?”
赵静舒微微皱眉,心里明白这又是来找关系要名额的。
她笑着回应道:“大姐,招工都是按流程来的,有专门的考核,我也不好插手呀。”
徐秀英一听这话,脸色立马变了,“哼,静舒,你可别太不近人情了,大家都是一个院子里的,怎么就不能照顾照顾呢?再说你现在这么厉害,安排个人还不容易嘛。”
赵静舒无奈地叹了口气,“大姐,要是人人都像你这样走后门,那这厂子还怎么正规运营呢?”
说完,赵静舒骑上车就走了,留下徐秀英站在原地气得直跺脚。
第367章 只要给机会肯定能行
徐秀英回到家中,跟丈夫抱怨:“平时看你跟陆志国也算说的上话,可我刚才跟赵静舒说让我大哥进药厂工作,她居然不愿意。赵静舒现在可是厂长,什么不是她说了算,跟我说什么都是厂里的决定她做不了主,她是厂长啊,她做不了主谁做的了主?”
王志伟刚下班回来,训练了一天累得很,不想搭理徐秀英。
自已老婆那点心思他还不知道,就是听到药酒厂工资高,想着药厂工资肯定也不低。
人家招工标准在哪摆着呢,只招收残疾人跟贫困家庭的员工,药酒厂他大哥肯定进不去,这不就打上药厂的主意了。
赵静舒那可是跟部队还有市里合作的,哪能是徐秀英说两句就能让人家同意的,更何况他那个大舅哥可不是个省心的。
徐秀英见王志伟不理自已,更气了,伸手推了推他,“你倒是说话呀,难道就这么算了?我大哥要是进了药厂,咱们家以后也能沾不少光呢。”
药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是每人每月一百多块钱,福利也好,什么水果罐头、毛巾都按时发放到工人手里。
王志伟无奈地叹了口气,“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她赵静舒是讲原则的人,不会因为咱俩两家住一个家属院就不分青红皂白让你大哥进厂的。再说了你大哥整天游手好闲,就算进去了能干啥?”
徐秀英哼了一声,“他可以学嘛,只要给他个机会,肯定能行。你再去找找陆志国说说情呗。”
王志伟皱起眉头,“你别为难我了,这事儿真办不成。要是因为这种事影响我的名声,我在队里还怎么待下去?”
徐秀英一听这话,心里也有点害怕了,嘟囔着,“那怎么办?咱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挣钱的机会溜走啊。”
王志伟想了想说,“要不让大哥先去找个正经活儿干着,踏实点,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说。”
徐秀英虽不甘心,但也知道丈夫说得有理,只是大哥进不去药厂,徐秀英却觉得自已肯定能进去。
徐秀英眼睛一亮,说道:“要不我去试试吧,我比大哥勤快多了,肯定能在厂里好好干活儿。”
王志伟看着她,犹豫道:“可人家药厂招聘也是有规定的,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徐秀英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地说:“我不管,我得去试试才甘心。明天我就去找赵静舒问问情况。”
赵静舒还不知道徐秀英已经把进厂的对象从自家大哥换成了自已。
回到家,不出所料,还是跟他上次回来的时候一样,家里坐满了人。
唯一不同的是这一次阚淑华竟然也在,旁边也是家属院的人,只不过这几个人之前都没为了工作的事来找过自已。
据赵静舒所知,阚淑华家里跟亲近的亲戚朋友并没有需要找工作的,不知道她这次来是为什么事,不过这个时间跟其他人都在,估计十有八九也是有关于药厂招工一事的。
赵静舒刚进门,众人的目光就齐刷刷地看了过来。
膀大腰圆的张桂娟急忙站起身,笑着走向赵静舒说:“静舒啊,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们都等你好久了。”
赵静舒礼貌性地点点头,眼睛看向阚淑华。
阚淑华有些不自在地笑了笑。
张桂娟拉着赵静舒坐下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静舒妹子,药厂招工的事儿你可得帮帮问我啊。”
赵静舒心中暗叹果然如此,正要说话,阚淑华却抢了先。“静舒妹子,其实我今天来也是为了这招工的事。我听说名额有限,竞争大,但是咱们家属院有好几个家庭都苦难,就想着来跟你说个情,招工的时候多考虑考虑这几个人。”
赵静舒一时有些犯难。
她环视一圈屋里的人,缓缓说道:“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这招工都是按规矩来的,我也只能尽量传达你们的想法给厂里。而且还要看自身条件符不符合要求,不是我一人说了算的。”
众人听了,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赵静舒对阚淑华说的这几个人也有所了解,坐在最边上的是李大娘。
这个李大娘的儿子前几年生病人突然就没了,留下两个儿子跟一个女儿还有媳妇没人管。
好在她媳妇舍不得孩子,就一直没改嫁,这些年自已一个人操持着这个家。
赵静舒接着说:“像李大娘家的情况确实艰难,但咱们厂招工得看文化水平、身体状况之类的。我知道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可我要是乱开后门,对其他符合条件的人也不公平。”
阚淑华有点着急:“静舒妹子,你再想想办法呗,你在厂里总是有点影响力的。”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刘婶子站了起来:“静舒啊,我们也知道为难你了。但你看能不能这样,让这些困难户家里的年轻人去考一下厂里组织的基础测试,如果通过了,你就优先考虑他们?”
赵静舒眼睛一亮,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既能保证公平公正,又能给这些家庭机会。
只是,她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各位,药厂不同于别的厂,他对专业和文化程度都有要求。”
此话一出,周围几个人都是一脸的挫败。
赵静舒看了看他们失望的眼神,笑笑继续道:“药厂咱们进不去,可是不代表其他部门也进不去啊。”
第368章 托儿所
众人一听赵静舒这话都懵了,这是什么意思?听她这话是可以帮他们安排工作?
阚淑华知道大家都着急,就帮着问出了口:“你就直说吧,大家可都着急了。”
赵静舒笑了笑说道:“药酒厂跟药厂说到底都是为大家提供工作的,将来不少人甚至部分家庭都在厂里上班,可是一家都在厂里上班,家里的孩子不就没人看了吗,我想这弄一个托儿所,这样一来,既能解决员工家里没人带孩子的困难,也能再次给需要的人提供一份工作,可谓是两全其美。”
阚淑华、张桂娟、李大娘、刘婶子听了,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阚淑华最先反应过来,激动地说:“哎呀,小赵啊,你这主意可真好。就说你是干大事的人,这不就有了解决办法了。”
张桂娟也跟着连连点头:“是啊是啊,这可真是解了大家伙儿的大难题喽。”
李大娘拉着赵静舒的手,眼里满是感激:“姑娘啊,你可真是菩萨心肠。这托儿所要是办起来,我们家那小孙子就有着落了,我也能安心在厂子里干活。”
刘婶子则担忧地问道:“不过,这托儿所开办起来怕是不容易吧?场地、人员啥的都得操心。”
赵静舒拍了拍刘婶子的手安慰道:“婶子,这事儿我也考虑过了。场地嘛,可以先腾出厂里闲置的房间。至于人员,咱们可以找些细心、有经验的大妈大姐们来照顾孩子呀。”
阚淑华从刚刚的兴奋中清醒过来,托儿所虽说都是小孩子,送里面去的多半都是为了让他们照顾孩子的,可是那也不能天天就哄着孩子玩,一些有必要的学前教育肯定不能少。
只是家属院里这几个大娘婶子有几个是识字的,有一些人学校的大门都没进去过,还有一些上过两年学认识的那几个字人活到现在也都忘干净了,认钱行,教孩子可不靠谱。
阚淑华的担忧赵静舒又怎么会不明白的, 这一点她早就考虑到了,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嫂子,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咱们招一些带孩子有经验的人,这些人负责平时看孩子;照顾孩子也就是保育员;像是上课的老师就需要有学历的人来了。”
众人听了,纷纷称妙。
在高兴之余,心里也不免担心起来。
这样好的托儿所招工的标准肯定也不低,他们这些人都开始担心自已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不少人都暗暗下定决心今晚回家,就把看孩子的本事再练练,确保工作的时候能做到更好。
几个婶子大娘都很满意这样看孩子的工作,可是这里边也有不感兴趣的。——这人就是张桂娟。
她爱吃、喜欢各种美食、家里条件也不错,为人更是简单,每天两眼一睁就是想着做什么好吃的,除了做饭研究好吃的没其他爱好,要不是吃得好她也不至于体重到了一百五十多斤。
张桂娟坐在那手里还拿着一把炒花生吃着呢,小声嘟囔着:“看孩子对没意思,我就想在家捣鼓吃的。”
旁边的李大娘打趣她:“你呀,除了吃就没别的心思了。这托儿所的工作多好,稳定还轻松。”
张桂娟摇了摇头,“我伺候不了那些娃娃,万一磕着碰着了,我可担不起责任。我还是琢磨我的菜谱比较自在。”
这时,赵静舒注意到了张桂娟的态度,笑着走到她身边说:“桂娟嫂子,其实托儿所现在也需要像你这样擅长厨艺的人呢。如果你来,就专门给孩子们做营养美味的餐食,保证孩子们吃得健康开心。”
张桂娟眼睛一亮,“真的?只让我做饭就行?”赵静舒点头,“当然啦,你的厨艺大家都知道,孩子们肯定喜欢你做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