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军嫂,养崽日常 第9章

作者:红薯柠檬汁 标签: 穿越重生

“老村长把我们都喊来是干什么?”

“中午通知让我们晚上来开会,看来事情很紧急啊,不然怎么这么突然。”

“你们说到底什么事啊?我家里还有不少事呢。”

台下坐了一片人,三五成群,都在讨论今晚要开什么会。

李连山站在高处,看着人来的差不多了,走上前进入今日的主题。

“安静!安静!”

等大家都停下了交谈声后,李连山再次开口。

“今日把大家伙叫来,是有一件好事。”

“村长!什么好事啊?”

“是啊村长,有什么好事您就快说吧,别卖关子了。”见下边一个个都着急了,李连山这才慢悠悠道“现在已经到了捡蘑菇的季节,这个大家都知道吧。”

“这个当然知道了,今早上我媳妇还捡了一大背篓呢。”

“我家也捡了,今年雨水充足,蘑菇长得特别多。”

说到蘑菇,底下人一个个都打开了话匣子,之前略显紧张的气氛也一扫而空。

“蘑菇既然这么多,想必你们有些人家里吃不过来吧。”

“村长说实话,蘑菇这东西味道不错,可是天天吃也不是个事,而且这东西要多放油爆炒才香,可是谁家里有那个油做这个啊。”

这人话一出,引起了台下不少人的共鸣。

平日里炒菜都不舍得放两滴油,谁家也不舍的炒蘑菇就放好几勺油啊。

“那要是能用蘑菇换粮食或者是一些其他东西,你们愿意吗?”

啥?

用蘑菇不仅能换粮食?还能换其他东西?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是真的吗?

“村长,你说的是供销社吗?”

拿干蘑菇或者是一些鸡蛋之类的,去供销社能换火柴和盐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

“供销社大家都清楚,要是和供销社换,我也不用在这提了。”

“不是供销社?那是哪里啊?”

“对啊,不和供销社换,其他地方拿什么和我们换?”

拿粮食换,显然没人愿意相信。

现在的粮食在老百姓眼里,比钱还值钱。

面对大家的质疑声落下,李连山并没有什么反应,大家伙现在的反应他早有预料。

说实话,要不是陆父去找自已担保,单凭赵静舒说的,打死他都不信。

“这个事呢,主要是陆家老三媳妇赵静舒负责,从明日开始村里所有人都可以带着自已捡的蘑菇去他们家换东西,至于信不信的就随你们自已吧。”

把自已该做的都做了,李连山也不勉强,他现在也是观望状态。

是不是真的,到时候自见真章。

“陆家老三媳妇?那不是赵静舒嘛!”

“她啊,这种路子也就她能想得出来,一看就不靠谱。”

周围人都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只是内容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不信赵静舒的。

“有没有可能,这是真的啊?”

“你是不是傻啊,就陆老三媳妇?别开玩笑了,这要是别人干这事,我还能多信几分,是她来负责,我还是回家多睡会得了。”

几分钟后,村里的人都摇摇头走了。

看见人都走了,赵静舒也很无奈,原主做的孽现在只能自已来扛。

“静舒!她们都走了,我们怎么办啊?”

李彩霞坐不住了,她之前还想就算相信的人不算多,但最起码看在对粮食的渴望上也应该有人试试的,没想到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没事,等他们见到了真实的东西后,自然会主动来找我的。”

看着不慌不忙的赵静舒,陆家人也放心下来。

第二日,陆家所有人都去捡蘑菇,赵静舒也不例外。

“静舒啊,你今天不在家等着收蘑菇,怎么也一起来了?”

陆母看着赵静舒也上了山,很是好奇。

“我也来捡一些,今日应该没什么人会去的。”

赵静舒都想过了,昨晚大家的反应她都看在眼里,今日是不会有人相信自已来换东西的。

与其在家里干等着,还不如来山上捡蘑菇自已也能卖。

“真的没人愿意信啊?”

陆母也想过这个问题,可她还是不能接受一个人都不去。

“没什么的,以后让他们求着来。”

回给陆母一个自信的微笑,赵静舒继续手里捡蘑菇的活。

看她想的这么开,陆母也就不再多问,一切随缘吧。

等回到家的时候,果然如赵静舒所料,一个人都没来。

不过等快中午的时候,村长李连山来了,给带两背篓的蘑菇。

赵静舒知道这是村长给她留面子呢,怕开张第一天一个人都没有,自已的面子挂不住这才来的。

“村长您这些一共是十一斤蘑菇,您看想要换什么?”

原本李连山只是来给捧个场的,看赵静舒说的一脸认真,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啥都行,你看着给吧。”

赵静舒不是傻子,知道老村长这话就是敷衍自已的。

可是人家来也是为了自已,总不能下了人家面子。

“那就大米吧,您家里孩子应该爱吃,十一斤蘑菇,里面有各种蘑菇,我就不一一清点了,都给您按八斤换一斤细粮或者是五斤粗粮的规矩来。”

“好。”

“算您一斤半大米,看看可以吗?”

“行,没问题。”

“那您先坐下等会,我去给您拿。”

这话一出,瞬间给李连山整懵了,这能立刻拿到东西?

李连山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在赵静舒拿出一个布袋子打开后彻底打破。

第13章 开启新区域

等袋子打开,一粒粒白花花的大米展现在李连山眼前,这一下他终于相信了赵静舒的话。

忍不住抓起一把米,凑近鼻尖闻了闻,一股独属于大米的香气散发而出。

“闻着真香,我啊都快忘了大米饭啥味了。”李连山不由感慨一句。

“以后啊,不说顿顿吃大米饭,但是隔上几天吃一次绝对没问题。”

“您稍等,我给您称好就可以回家蒸米饭了。”

按照蘑菇的数量,应该给一斤半大米,。可是看老村长那一脸期待的模样,赵静舒多给了一斤。

李连山活了这把岁数,双手和一杆秤没多大区别,赵静舒多给的一斤米,他一拿在手里就明白了过来。

“丫头,咱既然干了这个,说多少就应该多少,不然往后来的人多了,这个问你多要半斤,那个管你多要一斤你可怎么办?”

一边说着,就要把大米往袋子外拿,赵静舒看着赶忙阻止。

“村长就一斤米,你要是觉得我亏了,那就明日捡了蘑菇给我补上。”

刚刚李连山的话她听的明白,村长是怕给自已多出一斤被知道了,来的人多了,一人要一斤半斤的不好处理。

都是乡里乡亲的,人家要是开了口,你这里正好有,总不能说不给。

听赵静舒说明天拿蘑菇补上,李连山这才肯收下大米。

“没想到真能换到这么多东西,要是能一直这样下去,咱们村以后得日子就好过多喽。”

“村长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争取给乡亲们多弄些粮食吃。”

这话对李连山颇为受用,现在他是对赵静舒刮目相看。

没想到前几天还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人,没想到转眼功夫就闷声干了件大事。

这么看,他自已果然是老了,不如年轻人做事利落了。

“既然事情是真实的,你也不用着急,我敢保证不出三天时间,村里家家户户都来找你换粮食。”

李连山拍着胸脯打包票,这事可是他亲自验证的,等他回去就让家里的老婆子做做宣传,一定要让村里人知道事情的真实性。

赵静舒对自已很有信心,她也不着急,慢慢来好货就不怕卖不出去。

而且她有信心,自已开出的条件放到这个年代没有几个人能拒绝。

条件诱人,东西好,人多人少只是时间问题。

送走李连山,赵静舒大门一关,窝在她自已房间开始核对今天收的蘑菇。

李连山带来的蘑菇是十一斤,分别是三斤鸡枞菌,四斤牛肝菌,两斤竹笋和两斤羊肚菌。

早上陆家人一共送来了十七斤,五斤鸡枞菌,五斤牛肝菌,三斤竹荪菌和四斤羊肚菌。

每个品种加起来,放到商城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