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逆袭:最强小农女 第83章

作者:凛子鸢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大妈,不是我字码自夸,我们家的布匹颜色那是相当的好,一匹换你们家五斤红薯,你们一点也不亏。”

  可换做赵大妈的农妇不蠢,她定下眼:“梅娘你说的是,这布颜色不错,做工上乘,看起来很好,可惜啊!我们都不知要困在这儿多少时间,要是一辈子都走不出去,我儿子上哪儿去媳妇,买下这些布,还不如留下那五斤红薯做种。”

  她把话说道这份上,手却不曾从布上移开。

  杜梅娘看出她心里在想什么。

  “赵大妈,这样好了一匹布换三斤红薯,要是你不愿意,那就算了,等我能出去,这么一匹布转手就能卖一两纹银呢!”

  她这一招很管用,赵大妈最终还是用红薯换下布匹。

  白家村的村民都很清楚,要想去郓城县就必须经过他们村子。

  皇上是当今世上少有的明君,他是绝对不会放任如此多百姓不顾的。

  朝堂上,诸位大臣默不作声。

  青州发生地动,死伤无数。

  朝廷已调拨所有银钱,依旧不够用。

  众人都在传,都因许麟儿破坏国师大人的婚事,引起天神众怒。

  以至于出这么大的事,国师大人竟然都没提前卜算出来。

  许宰相为替女儿赎罪,已捐出三分之二的家产,可以他一人之力还差很多。

  “国师觐见——”

  沈凌云换上朝服,身后跟着的御林军拿着一千多台箱子出现在朝堂。

  “皇上,微臣愿意以蔡小薇的名义像青州一片捐出她的所有嫁妆,金银玉器加上珠宝首饰,共计六百万两白银。”

  这话一出,所有人震惊不已,听说国师大人给的聘礼就有足足五百万两之多,蔡小薇个人陪嫁了两百万两银子?

  没想到她才来皇城不过一年,就有如此多银钱。

  “国师快快请起,这毕竟是蔡姑娘的嫁妆,您帮她处理有些不太合适吧!”皇上需要银钱,他很清楚六百万足够灾区安置和重建,余下的银钱还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他知道国师如此有钱是祖上积累下来的,可毕竟数量有限,他这么捐出来,以后该如何是好。

  “恳请皇上收下小薇的一片心意,她心地善良,若此时听闻此事,肯定不会责怪微臣捐出银钱,银钱总是身外物,说到底这次的地动也是微臣太过于感情用事,以至于没得到半点提示请皇上降罪!”沈凌云说得很真诚,他自认为从来都不是个好人,不过身为国师必须要尽本分,他却让三十多万百姓深陷困境之中,如今捐出银钱,才能让他心安不少。

  “国师何罪之有,快快请起!”皇上下台扶着他起来,然后吩咐众臣开始救灾。

  沈凌云主动请缨,说想去青州府再次进行测算,以便确定今后东离的国运。

  皇上知道他们一族必须到出事的地方测算才准确,于是便应允了。

  中午,太阳高升。

  小薇,我不管你在青州哪个地方,不管是一年还是十年我都会找到你。

  “主子,东西都已备好,我们出发吧!”

  就在他们出城门的通一时间,皇上将国师以蔡小薇名义捐出六百万两天价银钱的事告知天下。

  此事一出,百姓门好不容易平息的怒火再次腾起。

  全都在咒骂许麟儿影响国师的情绪,以至于他出现如此大的失误,没提前测算出青州的事。

  六百万天价白银,就算皇城七大世家联手也未必拿得出如此多的银钱。

  “叮,恭喜宿主,由于沈凌云待您捐赠出六百万两白银,拯救无数拼命百姓于水火之中,系统奖励一千百万积分,成功升为第四等级,从今儿起,你将拥有实体系统……”蔡小薇正睡得香甜,就跟做梦一般,听到耳畔传来的声响。

  本以为是在做梦。

  “汪汪汪……”先是传来几声狗吠,紧接着蔡小薇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舔她的脚板心。

  “好痒啊!小宇别在弄了,我起来了,醒了。”说着话,她翻个身继续睡。

  “主人,起来了,出大事了,王贵夫妻在村里乱传你和隋堂的事,他们说你们根本不是兄妹,是无媒苟合的狗男女。奇怪!狗狗是如此可爱的生灵,为什么要如此诋毁我们的名誉……”

  半梦之间,蔡小薇好像听到个奶娃娃的声音,惊得睁开眼。

  只见一条黄色的有点像松狮幼犬的小奶狗不停朝她摇尾巴,萌到不行。

  它见蔡小薇看呆了,小短腿一蹦跶就跳上她的床,伸出舌头舔她的手心,感觉很痒,蔡小薇习惯性地收回手,小家伙则是将脑袋靠近,拼命朝她身上蹭几下。

  蔡小薇很喜欢狗,特别还是它这么Q的模样。

  “小家伙,你叫什么?你怎么进我屋的?你迷路了吗?”

  “主人,我不是小家伙。我没名字,我是系统按照您个人喜好幻化出的实体。”

  ☆、第137章 木瓜

  系统?实体!不是说只有升到第四等级后才有这种功能?

  “对呀!主人你现在的系统真的到第四等级了,沈凌云早上那会儿把你的嫁妆全都捐给青州府灾区了。整六百万两雪花银,将满朝文武都吓个半死是。”小家伙见蔡小薇没反应过来,继续在她身边闹腾。

  半个时辰后,蔡小薇总算弄清楚前后经过。

  想起沈凌云所为,她心里很复杂。

  没想到她失踪的这段时间他承受这么多,还对亏他捐出她的嫁妆才她顺利啊升级成功。

  “对了,以后我叫你木瓜好吗?”这以是蔡小薇能想到的最好听的名字。

  木瓜听完后,很高兴地冲着她摆动着尾巴。

  杜梅娘他们俩夫妻靠进蔡小薇的院子时,听到有小狗的叫声,还以为听错,没想到她正在院子里给狗喂东西吃。

  “怎么样?人类的食物可还喜欢?”蔡小薇摸摸它毛绒绒的脑袋,以后只要有木瓜在,谁都不能伤害她。

  “主人,王贵夫妻在偷看你呢!他们刚才在村里人面前诋毁你的名誉,要不要我帮你收拾他们一下。”它冲着蔡小薇说道。

  可在旁人听起来,他就一直汪汪叫个不停。

  “奇怪?这奶狗是从哪儿来了,那么小一只,看上去就一个月左右。”王贵说。

  杜梅娘猛地回瞪他一眼,她急忙指着木瓜的碗里那些白色的米饭。

  没想到呀!

  蔡小薇居然在这时候还拿白米饭喂狗。

  “夫人,你要去哪儿?你等等我 。”王贵快速进屋,此时杜梅娘已拿过一匹上等的布匹,快步走出屋门。

  “当家的,今儿难得遇到蔡小薇,我们赶紧办正经事吧!”她说完后,

  快步靠近院子。

  木瓜感受着他们夫妻心里那点盘算。

  提醒蔡小薇要注意他们夫妻俩。

  “哎呦,这是从哪儿来的小家伙,真是很可爱!”杜梅娘本来就喜欢小动物,为给蔡小薇留下个好印象,她进屋后蹲下身子,伸手就捏了木瓜几下,感受到它身上紧实的皮肉,口水差点没流出来。

  她都想吃自己,木瓜立即跟他拉开距离,跑到蔡姑娘脚跟边,汪汪叫起来。

  “蠢女人,还想吃我,就没见过像是这么不要脸的……”蔡小薇听到的是它的叫骂声。

  可杜梅娘听它奶声奶气的叫唤声,思绪飘到很远,要是能抓住蔡小薇的把柄,让她把狗子送给他们吃就好了。

  半晌后,他们夫妻表明来意,说要跟她用一匹布请她帮着捕鱼。

  为了不让他们得逞,蔡小薇他们来之前就将渔网弄坏。

  “完大哥,大姐不好意思,你们来晚了,渔网已经被木瓜给咬坏了,现在不要说帮你们捕鱼。我就是想网鱼也没办法。”他们夫妻听到这回答,明显都吃惊不已。

  还真是一对极品夫妻,以为她不出门就不知道白家村最近发生的事。

  就在大前天,杜梅娘跟赵大妈用一匹布换了三斤红薯。

  现在想用一匹布帮着他们捕鱼,真是想多了。

  见如意算盘落空,杜梅娘反应也算快,急忙看了一眼木瓜吃的米饭。

  “大妹子,你都用白米饭喂狗了,你肯定还有不少余粮是吧!你看这样可好,这一匹布换你一石米!”

  听她狮子大开口,蔡小薇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一石米足够她一人吃上三个月,他们夫妻真以为她是不谙世事的无知少女。

  “噗呲,姐你还真爱开玩笑,我要真有一石米,何必每天都只吃一顿,我现在手中就剩下一斗米,我还寻思着要是吃完我哥他还没回来,那我就去各家讨饭了。”蔡小薇语气轻缓,神色却无比凝重。

  “那你还给畜生吃什么白米!”杜梅娘知道蔡小薇在说谎,又找不到反击的借口,只能拔高语气冲她大喊着。

  蔡小薇随即板起脸,“米是我家的,我想给谁吃就给谁!再说是些剩饭,我给木瓜吃好像跟姐你们没关系吧!”

  听出她不高兴,杜梅娘继续没给好脸,正要冲上去教训她时,蔡小薇急忙后退两步,拔出藏在袖子里的匕首对着她。

  “姐,不好意思,若你们想动手,我可就不客气了!”

  满口威胁的话,皮笑肉不笑,此时的蔡小薇犹如地狱的罗刹,叫人害怕到不行。

  “主人,有村里人朝这边来了。”收到木瓜的消息后,蔡小薇哇地一下失声痛哭起来。

  “王贵!杜梅娘!我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我家里真没大米了,你们不就是看着我大哥他不在家,就欺负我这么个弱女子,你们还真是可恶……”蔡小薇说着话,想着沈凌云,哭得那叫个厉害。

  “蔡小薇!你在做什么!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里那点小九九,你们家明明有那么多大米,凭什么不让给我们一些。整天装傻,还未婚先孕,你还真是好样的。”杜梅娘若非真的有点手段,也不会混到如今。

  她最见不得蔡小薇这样的人。

  “我嫁过人了!你需要胡乱说话!”蔡小薇冲她大叫着,见几个婶婶躲在不远处,她继续大声哭着。

  “我呸!嫁过人不绾发,你还真是不知廉耻……”

  接下来蔡小薇没在说什么,只顾着哭。

  木瓜配合着冲他们夫妻两一直喊。

  王贵见快到中午,大家下地干活的人也快回来了,要是让他们看到这一切,保不齐会引起不必要误会,于是他急忙拽下杜梅娘回家了。

  未过半天,局势朝蔡小薇一边倒。

  “我先前就跟你们几人说过。人家蔡夫人是害怕被那些山匪给抢走做夫人。才故意装扮成未嫁模样,在说她嫁过人怀的夫家的孩子,这有什么好咒骂的,我丈夫开枝散叶不是女子的本份。”

  “对,你们今儿是没见到杜梅娘夫妻那凶狠的模样,我估计他们俩游手好闲,又不会种地,再加上舍不得用手里剩下的那些布换,才造成他们一家四口吃不饱,经常去全村各家讨吃的。”

  “可不是嘛!里正都答应借一块地给他们耕种,要是真勤快一些,地里的蔡籽长出来了。要我说他们两口子都是好逸恶劳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