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贵妃多妩媚 第151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正是如此,”楚少渊叹了口气,“她求娘娘恩准她挂帅出征。”

  这下换苏轻窈吃惊了,她差点没打翻手里的茶杯。

  “若是能留在边疆,沈将军也不会让她回京入宫,如今她已成了贵妃,又如何再离宫挂帅?”

  苏轻窈近来跟沈如心接触颇多,自知道她是什么性子,她猜过她知道如今战况后是如何反应,却万万想不到她居然这么果敢,直接就求到太后面前去。

  楚少渊道:“谁说不是呢?母后什么风浪没见过,也被她的果决震惊了。不过略微冷静下来之后,母后反而不知道要如何劝诫她。”

  为了大梁山河,为了黎民百姓,沈家这么多年在边关熬着,死了一个又一个将军,才有今日大梁的平安繁荣。

  沈如心所求不为自己,只为边疆沈家军,只为大梁黎民百姓,此等胸怀,实在令人折服。

  便是此事再如何难办,也不能当即回绝她,那样岂不是寒了人心,凉了忠骨。

  所以此刻,楚少渊也觉得难办。

  “沈家这么多人,就搭在边疆了,这些年总有人劝朕换一个边疆主帅,也总有人说功高盖主,可朕却不那么想,”楚少渊道,“沈家是什么样的人家,朕比他们还清楚,他们骨子里便刻着忠军爱民四字,绝不会背叛大梁。”

  “他们以鲜血性命铸就平沙关的安宁,便就功高盖主,又如何呢?”楚少渊道。

  他当了一辈子皇帝,若是这点气量都没有,又有谁愿意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光靠他们楚氏一门,不说上战场了,现在连个像样的年轻宗亲都没有,他若要御驾亲征,还得把国事托付给苏轻窈和太后,别人他真的不敢信。

  越是这样,沈如心的事才要慎重待之。

  只要他下达圣旨,便是宫妃也能去战场,无论结果如何,沈如心的意愿一定能达成。但楚少渊不知沈定安如何想,他又愿不愿意让自己唯一的妹妹再去涉险。

  苏轻窈想了想,道:“如心确实不愿意安坐于宫中,宫里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折磨,她能表现的很好,可她并不开心。”

  楚少渊长叹口气。

  沈家对他来说太过重要,便是作为皇帝,也不能任意妄为。

  苏轻窈拍了拍他的手,让他不用太过难受:“其实我之前同这两位沈家人打交道,觉得他们都不是很看重自身,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门第荣辱,什么平安享乐都是次要的,只有在大漠里摸爬滚打过,才是真正的沈家人。”

  这一点苏轻窈说对了,无论是沈定安还是沈如心皆是如此性子。

  苏轻窈道:“陛下别发愁,回头我去问问如心,她若坚持,咱们就让她风风光光去边关,给足她荣耀。”

  楚少渊道:“好。”

  次日,苏轻窈一大早就去了凤鸾宫,刚一被请进去,就发现宫里的宫人在收拾行李,殿中闹哄哄的,一时间都没看到沈如心的身影。

  苏轻窈一见这场景,就笑了,问秋莹:“你们娘娘也是急性子。”

  秋莹有点不好意思,她可拦不住贵妃,于是便道:“正殿里乱,娘娘这边请。”

  苏轻窈跟着她去了偏殿里,刚坐下没多一会儿沈如心就满头大汗进来了。

  “你这是忙什么去了?”苏轻窈有些好奇,让宫人给她递帕子,赶紧擦擦汗。

  沈如心坐到椅子上,边擦边说:“我想着要去溧水,这身板可不成,这些日子都在锻炼,不能懈怠啊。”

  苏轻窈抿了抿嘴,问:“你知道你一定能去?”

  沈如心咧嘴笑笑,终于懒得端贵妃的摆子:“你今天能来,我就一定能去。”

  苏轻窈一听这话,顿时就笑起来。

  “令贵妃真是聪明。”

  沈如心摆摆手:“别叫我这封号了,听得我浑身难受,这窄窄巴巴的宫室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你回头帮我跟陛下说说,不用听我二哥的,我自己能给自己做主。”

  苏轻窈见她这么笃定,不由叹了口气:“边关苦寒,危机重重,你真的要去?”

  沈如心看着她,一双眼眸灿若星河,她使劲点点头。

  “我要去。”

  苏轻窈便也认真道:“好。”

  沈如心咧嘴一笑,是苏轻窈从未见过的明媚:“多谢。”

  苏轻窈摇了摇头:“应当是我说这一句谢。”

  近来宫中事忙,苏轻窈也没多耽搁,说清此事便回了景玉宫。

  待楚少渊晚间回来,她才道:“陛下,如心很坚定要去,就让她去吧。”

  楚少渊沉默良久,没有说话。

  苏轻窈道:“陛下,她应该是翱翔在天际的鹰隼,而非困在笼中的鹊鸟。”

  “她早就开始准备了,一直不曾懈怠,”苏轻窈道,“为这这份诚心,也应当让她去边关一展英姿,让罗孚人看看我们大梁的女人是多么厉害。”

  楚少渊点点头:“好。”

  建元五年正月十五,楚少渊下旨册封令贵妃沈如心为令仪郡主,加封辅国将军衔,令后备营一万部众,跟随辅国将军奔赴平沙关。

  此号令一处,满朝哗然,有那古板老臣上书请愿,逼楚少渊撤回圣旨。女子上战场古来不曾有,且沈如心还不是普通的女人,她是宫中的贵妃,楚少渊此举实在有悖伦常,让人不能接受。

  楚少渊站在朝堂上,看着堂下那些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朝臣,冷声道:“沈家满门忠良,两代振国将军皆为国捐躯,如今沈小将军也领命前行,抗敌在外。”

  “有谁,能比得过沈家人忠军爱民,又有谁能比得上沈家一门英烈?沈老将军临终嘱托,皆言沈家各个都是可保家卫国的好将领,无论儿女,也无论年纪。”

  “若你们不服辅国将军,自可替他出征边关。”

  “谁愿?”楚少渊声音冷冷,却是掷地有声。

  朝堂之上,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朝臣们都闭上了嘴,没人敢迈出这一步。

  到了此刻,他们才发现沈如心一个闺阁女子都比他们有勇气,也比他们果敢英武,实在令人汗颜。

  “臣,知错。”一个朝臣站出来,陆续便有人出来认错。

  楚少渊坐回龙椅上,道:“待元月过去,朕也准备御驾亲征,罗孚不平,大梁永无宁日。”

  朝臣们还未在上一个惊吓里回过神来,转头就听到楚少渊这一句,不由纷纷冷汗涔涔。

  这一次,朝臣们就不能不拦了。

  率先出列的是礼部侍郎:“陛下,陛下安危事关国体,还望陛下三思,万万不要冲动行事。”

  他一向不会对楚少渊多话,平日里也很冷静,今日会如此说,显然真的对楚少渊这个决定不太接受。

  此时,所有朝臣心里所想都是楚少渊要御驾亲征,彻底忘了沈如心的事。

  待几位重臣都讲过话,阁老们才一一出列。因顺嫔姐妹的事,邢阁老现在早朝一般不说话,平时都是在文渊阁草拟,比以前还要沉默。

  今日这般,就连他都坐不住了:“还请陛下三思。”

  楚少渊看了一圈,见朝臣倒是关心他的安康比较多,不知为何还有些欣慰。

  他冲谢首辅摆摆手,示意他无需多言,自己则道:“此事朕已思量许久,也同母后几番商议,最后忆起因先祖厉平帝时内乱,导致溧水城破,朕便于心难安。”

  说起早年的事,朝臣们便不能多言了。

  楚少渊又道:“朕沉思良久,如今所思所想,唯有亲赴战场守护家国,方能告慰溧水数万英灵,方能弥补先祖之过失。”

  楚少渊话音落下,在场朝臣皆跪地而拜:“陛下英明。”

  “平身,诸位爱卿,待朕此去溧水,还望你们尽忠职守,守护大梁平安。”

  朝臣再拜:“是,臣等谨遵圣旨。”

  作者有话要说:  陛下:轮口才,都不如朕

第158章

  楚少渊决定的事,除了太后和贵妃娘娘, 谁都劝不动。

  朝臣们听闻太后都点了头, 自知无法劝解陛下, 这一日的早朝便在沉闷中结束了。

  待回到乾元宫,楚少渊叫来娄渡洲吩咐几句,便去了慈宁宫。

  太后知道他近来很忙, 以为都不会过来, 没想到刚下了朝就瞧见他, 不由有些惊奇:“皇儿怎么来了?可是有事?”

  楚少渊点点头, 坐下连喝两杯热茶,才开口:“早先朕已经同母后说过,想年后便御驾亲征, 母后也同意了。”

  太后道:“我知你一定会平安归来, 所以并不会阻拦你。”

  “母后最是了解朕, 也一向都很支持朕,但朕也不能就这样离京,一点安排都不留下, 今日朕就跟母后托底, 还望母后不要见怪。”

  楚少渊这么说着,都不太敢去看太后的眼睛。

  太后叹了口气:“你说吧, 我还能怪你不成?”

  这些话这些事楚少渊早就安排好, 于是便道:“朕膝下无儿无女,若真出事,国中一定会乱, 是以朕便提前写好遗诏,还望母后留置。”

  遗诏这东西听起来分外不吉利,太后盯着楚少渊看,楚少渊却也不知要如何去安慰母后。

  “你这孩子,从小就主意正。”太后又叹了口气。

  楚少渊知道太后这是同意了,心中分外愧疚,忙道:“母后放心,这不过是以防万一的手段罢了,对罗孚一战早有准备,朕也不用亲赴战场,母后毋须担忧。”

  太后没说话,继续看着他。

  楚少渊正色道:“谨郡王的三子上月刚得了个儿子,听闻很是健壮,如今过了满月,也算养住了。若真有那么一天,便立他为继帝,记名于贵妃名下。介时封贵妃为太后,母后为太皇太后,共同临朝辅政,待他大婚之后,再还政给他。”

  太后心中一惊,确实没想到他竟安排如此周全。

  “皇儿,你就非要走这一趟?”

  边关有沈家军,有大梁十数万精兵良将,有高大结实的平沙关,还有团结一心的溧水百姓,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楚少渊亲赴战场。

  作为他的母亲,她实在不愿意他以身涉险,去边关经这一遭苦寒。

  作为大梁的太后,她也不想让他这个皇帝离京,空留国事。

  楚少渊知道她如何想,上次他的态度不那么坚决,太后便也没有反驳,今次他连遗诏都拿出来,太后这才问了一句。

  他看太后如此担忧,不由道:“母后,朕是皇帝,虽要以大局为重,要把自身安危视为朝廷大事,可朕也不能做个缩头乌龟,任由将士们边关浴血,而朕自己高坐朝堂,安安稳稳。”

  “沈家死了那么多将军,边关又战死那么多士兵,若朕这一次还不走一趟,恐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再一个,有朕在,将士们的精气神就能更足一些,说不定会提前结束战争。”

  能早一天结束,就早一天太平。

  楚少渊如今所愿,不过天下太平,不过阖家团圆。

  他没跟太后说净尘法师的推算,只简单这么几句,太后就动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