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开网店 第48章

作者:竹叶西风 标签: 穿越重生

  午饭吃的从自家带的干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反正到处都是火,也不至于吃冷食,李明言带的是掺了精面粉的黄橙橙的南瓜馒头。

  吃着一嘴甜香,放了一天了,已经有些硬,放在火上一烤,翘起的皮焦香焦香的。如果放了鸡蛋就好了,更美味,可惜家里没有。

  队长嘴里塞了一口红薯面皮做的烙饼,隐约可见大葱从牙缝里露出。

  他站起来,拍拍他赘满补丁的大裆裤,用力的咽下最后一口,说道:“东西还是不够啊,回去给家里,好好地搜一搜,管他铁QAQ的铜的铝的,都拿过来,咱尽快干完这劳什子的,回家翻地犁地去。”

  噩耗,居然还要交!

  下午有人陆陆续续的又再铁堆上添了些东西,李明言听那几位工作组的人说话:“看来家里还是有货的,就是不挤就不拿出来,还是大有可为地啊。”

  李明言握紧拳头,逼着让乡亲把赖以为生的保留的最后的农具也交上去吗?

  晚上工作组之间没完没了的开会,开到了干活儿的人头上,说话的依旧是谢主任,主要是鼓劲儿。

  鼓劲儿之后,谢主任脸上红光满面,站在柴火堆上,一直胳膊气势昂扬的指着天,另一只掐着腰,加上大肚子,活似一只大茶壶:“今天晚上,我跟你们同工作,共劳动!看着这堆重要的工业原料,保证不会再让它失窃!”

  哗——

  谢主任看到面前那些黑红干瘦的乡民脸上出现不可思议的神色,像是诧异与嘲笑,又像是想通了什么的释然。

  他顺着他们的目光转头向后看去,那里放着今天收上来的东西,堆得已经如同小山一般。

  现在已经不见踪影,明明一分钟之前还在的。

第63章

  眼前的一切似乎如幻梦一般,谢主任揉了揉眼睛。

  是真的没有了,他如同第一次见识到的乡民一般,一步一趋的向前试探着,真的什么都没有了。放开手脚走来走去,不是障眼法,什么都不是。

  他脸上热辣辣的汗顷刻间变为冷汗流了下来,那衣衫褴褛的一圈人木然的看着他,此时居然也分不清是人是鬼了,地上沉闷一声响,他瘫坐在地。

  布满黄土浮尘的地下湿了一片。

  不少姑娘家捂住脸不再看,多大点儿事儿啊,就吓得尿裤子了,至于吗?他们一个个都是经历的第二回的人了,还是很镇定的,再说就算是第一回,也不至于这个样子,丢人。

  谢主任念叨着完了完了,然后被人拉扯着站起来,回到大队部了。

  李明言和大哥远远的对视一眼,他处在锅炉的最近处,李明言在姑娘堆里,可是两人就是一眼瞧见了彼此。

  李明言去找他,两人找了个别人都看不见的僻静角落。

  其他人都知道他们是夫妻关系,笑笑也就过去了。

  身后是刚运来的柴火,一个个的树木被运来做薪柴,可惜现在应该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李明海很是担忧:“你有把握把东西还回去神不知鬼不觉的嘛?”

  李明言笑笑:“你先现在也没有人发现啊,就让他们觉得咱这个地方就是有古怪就行了。大哥你不会怪我吧?”

  “没事,反正不是第一次了,谢主任行事雷厉风行,比较激进,再发展下去不知道要做出什么事情来,回去睡觉吧,明天说不定我们就能回家了。”

  ***

  另一边,沉默的占了大多数,有人焦躁的走来走去,对于之前的情况还有些不敢置信,谢主任瘫坐在椅子上,颤抖的手摸出一支烟来。

  “居然是真的,真的太邪门了,我们得赶快离开这儿,再呆下去没啥好事儿。”

  有人抱怨道:“谢主任不是说那些都是骗人的嘛,都是老百姓为了逃避任务才他们合起伙来欺骗上头的,这下好了,说的居然是真的,怎么办。”

  “完了,万一其他人觉得我们也跟他们联手骗人,那可怎么办啊。”

  “你以为所有人都是疑心病重啊。”

  有人撞了撞最后说话的那人的胳膊,然后整个房间恢复了寂静。

  谢主任指尖的烟夹着直到熄灭也没有吸上一口,不过那手终于恢复了平静,不再颤抖。

  他自顾自的离开这个开会的房间,一般来说,其他人再外头干活儿,他们就是在这里“开会”的。

  再次回来之后,他的身上就又恢复了干净整洁,屈辱的证据消灭之后,谢主任又气势十足。

  可见谢主任的心理素质十分强大,已经把之前发生的事情当做是没有发生了。

  “你们别再这里妄自猜测,回去复习几遍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去,消失是不可能消失的,一定有什么蹊跷,组织派我们来不就是为了查这个嘛,我们走。”

  夜里炉火还是要彻夜燃烧,所以火炉旁边离不了人,除了值夜的,其他人都进了自己的窝棚,有的嫌弃窝棚条件实在是太差,离家又近的,已经准备回家睡了。

  谁料突然别叫回场地上,要开会。

  明显看到谢主任的裤子换了一条,有人就指着他裤子捂着嘴说起小话来。

  除了把他们都叫出来,还带了几把铁锹。

  这是很少的能留存下来的农具了,大队长目不转睛的看着,生怕这些搅屎的会把铁锹也给扔到炼钢炉里。

  显然不是的,谢主任叫了几个劳力,要他们在钢铁消失的地方挖地!

  还说出了豪言壮语,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没错,谢主任认为他们这里一定是有什么机关不为人知,所以才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东西消失。

  地下被挖了三尺深,还不够,所有的地方都被挖了个遍,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所有人熬的眼睛通红,眼看着摇摇欲坠。

  谢主任才罢手,炼铁的场地已经被挖的如同稀泥一样,松软的土层被挖出来,踩在上面一脚一个下陷。

  到天色泛白,他们才结束这场挖地。

  李振国两眼发怔,男人们都是要一夜连着劳动,拼着一个村的力气,将这片荒地开出来,足足有二十亩地,可便宜了火车站附近的村子。

  这要种地,有多出来至少二十亩地。

  筋疲力竭不足以形容他们现在的状态,可是没有人敢说什么,那个谢主任是彻底急疯了眼。管事的一级压一级他们是最底层的那一拨,必须要听话。

  好在天色泛白的时候,这场苦役终于落下帷幕,他们得以回到家中。

  可惜了那些东西,差不多是农户家庭里最后的金属制品了,说起来还很可惜,他们也不管什么土地公公城隍庙什么的了,只管口上骂骂咧咧的。

  “你说这真是的,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就是不想叫咱们干活,好不容易咱们也敲锣打鼓的报喜,风光一回,又不行了。”

  “你要是想在火炉子跟前烤,你就去,反正咱是不想,没有就没有了,反正也是填高炉里。”

  李明言默默的看着大家的反应,又看看山上的参天大树,一人无法合抱的那种,植被没有被损坏,地里也有人劳作,她觉得自己还是正确的。

  那行工作组来了短短的一天,然后就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去。

  蒙头大睡了整整一天,才觉得终于弥补了那天彻夜未睡的元气,炼铁的那处,一地焦土,炉子碎成一块块的,烧成黑灰的那面露在地下,露出一地破败来。

  果然有人在此地耕种,火车站站长也抢了一个地方,撒上一片白菜子,等着冬天吃白菜。人力翻过的土,不种白不种。

  又一次恢复了平静,李明言才真的开始着手烧砖的事情,为了让自己的空间更隐秘一些,李明言和陈梅白天挖泥,夜里运送,每次都趁陈梅回家的时候用空间把黄胶泥运到砖窑旁边,等待着制柸。

  每次陈梅做完饭来叫她吃饭的时候,她已经哼哧哼哧的推着空车,把黄胶泥全部运送到目的地。

  当然是通过空间运送的,所以最重要的运输问题已经解决,事情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省了许多的劳力,即便是如此,李明言仍然觉得腰还有胳膊,酸痛无比。

  晚上李明言让大哥给她揉腰,她舒服的趴在床上,身体的酸痛随着大哥的手指一扫而空,她忍不住的叫出声来。

  一个宽厚的大掌握住她的嘴,“别叫。”

  李明言看了看那个薄薄的泥糊的墙,这个东西简直形同虚设,那边做了什么这边一清二楚。

  就这还是他俩结婚之前他亲自弄的,因为一般都是睡对床的,一间房子两面靠墙放床,一南一北,毫无隐私。

  李明言扭过头,自己捂住嘴,从掌缝里说话:“我不叫,大哥,我问你一个问题。”

  李明海替她捏着胳膊,“问吧”

  李明言小小声的问道:“咱们俩一直不做,是因为你怕我叫床嘛?”

  话音落地,李明言就冒出一声尖叫:“好疼!”

  另一边传来老四的声音,“大嫂咋了?”

  二弟呵斥他:“你管那么多呢,赶快睡你的。”

  然后是翻身声,李明言及时的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李明海轻抚他刚才因为受到惊吓而捏很了的地方,脸上烧得厉害,不知道他这小媳妇何时这么奔放的,肯定是娘给她说了什么,让她好奇起这个来了。

  他低低的嗯了一声,算是默认了李明言的话。

  其实李明言身为活了八十年预备再活八十年的老妖精,什么事儿不知道啊,除却新婚那一夜的记忆,她看过的电视还有电影,多了去了,还有外孙女的生物课本什么的,她也看过,所有的书页都有笔记,就那一页是空白的。人活得长了就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除了在阳台上晒太阳种菜之外,她就是看小孩子的课本打发时光。

  那一页没有笔记干干净净的书页引起了她的兴趣,外孙女这么爱学习的小姑娘怎么会不好好听讲呢?

  这一看,她就知道了人类的繁殖奥秘,以前顶多是知道这样那样之后,猪能生崽,狗能生小狗娃,对于这件事的启蒙多来自于大自然的教导,试问谁也没有看过村头的狗黏在一起分不开,猪倌赶着猪去配种呢。

  所以,李明海可算是冤枉了自己的亲娘一回。

  在东间住着的陈梅莫名奇妙的打了个喷嚏,她默默的从柜子里捞出厚被子,“夜里凉了,还是早点盖上厚被子的好。”

  李明言想要一个孩子,非常想要。

  想起她收养女儿的时候,女儿才那么一丁点儿大,她一点点的将女儿拉扯大,尽管是三弟妹生多了女孩,嫌弃了,不要了。她还是将小女孩养得漂漂亮亮。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从刚出生开始看起,那肯定更有成就感吧。

  她头枕在胳膊上,露出不自觉的微笑。

  好在房子已经在日程上,他们两个也在努力的建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我们的房子会很快盖好的吧?”

  然后她又听到了大哥低沉的嗯了一声,是她所听到过的,最动听的声音。

第64章

  时光如梭,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庄子里面,只能老黄历来感受四时的变化,砖窑已经烧出来了,还是用了当初用空间收缴的柴火。鉴于风声太紧,她还是没有将东西放回去。

  还好,除了耙方的钉耙被卸掉,碎土不太方便以外,其他都还好。

  钉耙被换成了结实的洋槐木,损耗的快一点,也一样的用。

  中秋节前,该种上的都已经种上,又到了大姑娘小媳妇过节回娘家,走婆家的日子。

  二弟这天要去新房子那边帮忙,陈梅刷着牙叫住他,“你干啥去,穿这破烂的一身,把你最好的衣裳拿出来,今儿去你丈母娘家。”

  年轻人对于这件事总有些羞窘,今天是未婚的去接未婚妻到自己家过节的日子,男孩子先拎着礼物到女方家里,然后再把女孩子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