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超级学霸 第85章

作者:词酒 标签: 穿越重生

原先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大量的实验不断缩小四种金属材料的配比,直到得到一种最合心意的材料。

可现在已经从京城理工大学跳槽到了国防科大,而且他跳槽的地方还是以数学而知名的国内唯一一所‘以理科命名,实际研究内容却是工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党育教授想试试看,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能不能给他制造一个奇迹,就如同苏娇杨给石油工业部制造的那个奇迹一样。

现在别说是石油工业部,就算是他们这些同石油工业部所负责的研究领域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学科,都听说过苏娇杨的名气。

之前的研究人员一直都将数学当成解决理工科问题的工具,没想到这个工具居然这么好用,用在苏娇杨手中,居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这也给那些理工科的研究人员提了个醒,并不是数学这个学科鸡肋,而是他们不会用。

*

李党育教授将他遇到的问题同苏娇杨说了之后,还提了几种他觉得可行的解决方法给苏娇杨参考。

苏娇杨找李党育教授拿了实验数据,然后便钻进办公室闭关去了。

材料的力学性质本身就不会是完全呈线性关系的直线,多数都以抛物线的形式存在。

每种材料的力学性质不同,得到的抛物线方程也不同,而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因为不同原子之间会结合新的金属键,这直接导致二者不会出现‘1+1=2’的标准结合形式,而是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

更别提理想中的材料是需要至少四种金属材料结合在一起得到的合金。

饶是苏娇杨的数学功底已经相当不错,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她都感到相当的头痛,只能从基础的东西入手,先将每一种材质的力学性质函数分析出来,然后再分析两种材质混合在一起后得到的力学性质函数,最后再将这三个函数放到一起求解,以得到这三个函数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个N元N次方程。

苏娇杨将李党育教授拿来的数据资料看完之后,便开启的启发时间,积攒这么久的启发时间总算派上了用场。

一天。

两天。

八天。

十天。

如果不是苏娇杨每天都会去食堂吃饭,到了晚上八点之后,她的办公室也会熄灯,时不时还有人遇到苏娇杨环绕着国防科大夜跑,怕是绝大多数国重的研究员都会以为苏娇杨‘闭死关’了。

刚刚入职国防科大的那些研究员对苏娇杨这种‘闭关型’搞研究的风格挺好奇,在国防科大待久了的老师和学生就见怪不怪了。

这只是苏娇杨的常规操作。

据说苏娇杨在研究出‘发展经济学定理’来之前,曾经闭关一年多,除去给学生上课之外,她断绝了一切同外界的联系,这是怎样的毅力?!!

作者有话要说:  就先更新一千字吧,剩下的2000字明天补,突然想到还有点数据没有处理,明天就得交上去……抱头鼠窜,立马遁走。

第57章 去分蛋糕?

越是往深入的地方去研究,苏娇杨越能发现问题的困难之处。

与石油工业部给的那些项目相仿,这个新项目也是用数学的方式来解释自然,只不过埋藏于地层中的石油属于流体,前人做了广泛的研究工作,有现成的各种各样的流体流动方程能拿来供苏娇杨参考,而金属材料领域……苏娇杨还是一只小白。

不过小白有小白的办法,老白有老白的套路。

苏娇杨没找到前人走过的路,她并没因此而灰心,没有石头允许她摸着过河,那她就自己找石头给后人来铺路!

先将单一材料的性质摸清楚,从金属原子的角度去分析微观机理,然后再从复合材料的角度去分析不同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机理,以此来解释合金的性质。

虽然这个过程很困难,但科研本就是从没有路的荆棘丛中走出一条坦途,没有任何捷径。

苏娇杨有坐冷板凳的觉悟,也有坐冷板凳的耐心,她横下心来,从千头万绪中理出一条明晰的思路,并且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月之后,苏娇杨找到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她感觉自己的数学水平还是不够,便沉下心来又刷了半个月的《数学——上帝的语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同金属材料的特性与组成其的金属原子的电化学性质相关,力学性质又尤其与其化学键相关,而化学键的强弱则与金属原子的质子数相关,并非绝对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而是弦性正相关关系。

不同金属材料混合在一起,成为合金,金属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会发生新的组合变化,以此来影响到金属材料的整体性质。

得亏苏娇杨之前学过一段时间化学,不然她是万万想不到这种思路的。

当所有成果都尘埃落定时,苏娇杨终得松了一口气。

她将全部成果审视了好几遍,脸色突然凝重起来,她这种将原子化学与数学理论结合起来的方法……大概是一门新的学科吧!

苏娇杨赶紧将全部研究成果整理成一篇论文,将关键理论部分隐去,决定投稿出去试试水。

还是投给《数学纪年》好了。

成果都已经研究出来了,整理论文根本耗费不了多长时间,苏娇杨利用一天的时间将论文整理好,然后有根据自己得到的理论推算出了合金材料的最优配比,她带着成果去找李党育教授。

李党育教授看着苏娇杨给他的那张薄薄的纸,眼珠子差点都被惊得掉了出来,“苏老师,你这……有几分把握?我们课题组之前预估过最优材料的性质,就是将所有金属材料的优点全都累计起来,那也没有你给的这数值高啊……你给出的这个结果,是不是有些太理想化了?”

李党育教授其实想说的是‘这个结果是不是有些不大靠谱’,可是他想到苏娇杨是整个项目的负责人,该给的面子必须给,到嘴边的话这才变得委婉了些。

苏娇杨摇头,“材料的结合并非是‘1+1=2’,不同金属原子之间会形成新的化学键,这些化学键的作用力可不会按照累积的方式叠加,他们有可能是相互衰减,有可能是指数形式递增。至于我给出的这个公式正不正确,可不可靠,您做个实验试试,我觉得没问题。”

李党育教授点头,同苏娇杨说,“那苏老师你多写几组配比吧,将与这些配比对应的金属性质也写上,我组织研究员进行实验的复核,如果结果吻合的话……苏老师,我们的课题会推进一大步。”

苏娇杨笑了笑,转去隔壁课题组看关于鹏城的发展规划研究去了。

同国防部给的课题相比,鹏城、羊城、沪上、杭城这些地方委托来的研究课题经费不算多,但苏娇杨却没有丁点儿小觑这些项目的意思。

这些项目关乎到一个城市在十年内、五十年内、一百年内的规划,更关乎到几十万人的生活环境,容不得半点儿掉以轻心。

负责鹏城建设规划项目研究的人是宋忠堂教授带出来的得意弟子顾书遇,当初与他一起来国防科大数学系挖人的杨翠梅则是负责沪上的发展规划。

宋瑮,那位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认出顾书遇和杨翠梅的可爱小师弟,因为一早就跟着宋忠堂教授做项目,苏娇杨提出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时候,宋瑮还跟着苏娇杨做了全程的验证,故而他被苏娇杨委以重任,直接接受羊城与杭城两个城市的建设规划方案。

羊城与沪上已经拥有了相对完善的发展模式,前者以对外贸易为主,后者以金融贸易握住,杨翠梅与宋瑮在这两个项目上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只需要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为两个城市的未来规划把好关,提出重点扶持产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