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极品他闺女 第264章

作者:扶朕起来 标签: 穿越重生

叶老三的资料拍的啪啪响。

“领导,你瞅瞅,我叶老三的业绩水平是最好的,我们村发展的也是最棒的,凭啥就因为其他村长的嫉妒,我就不能被提拔了?”

“伟大领袖同志说过,不能听信谣言,要脚踏实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你去下面的村里面走访调查一番,问问他们,是想让他们自己的村长当县领导,还是想让我当县领导的?我这是民心所向!”

县领导不晓得叶老三耍的花招,他以为这是个机会:“要是大家伙都不选你,你就不干了?”

“那当然的,我叶老三不是不讲理的人。”

县领导哼哼两声,让秘书走访调查去了。

他想着叶老三应该是要自取其辱了。

几个小时过去了,秘书回来了,憋着笑说道:“叶老三得票率百分之七十五。”

县领导:……

我他妈……

作者有话要说:  叶老三:不是我吹,我也就是生错了年代,要是我再晚生十年二十年,那保准是个人才!

县领导:你他妈现在就是个人才。

第141章

可别小看了这么一个县领导的职位, 下面多少人都瞅着呢。

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之不易, 若是错过了可能这辈子也就没上进的可能了, 各位村长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买通了县政府的小办事员让她在县领导面前美言几句的,有千方百计和县领导身边的大红人儿套近乎的。

其他的重要消息他们不晓得, 却唯独晓得了一个消息。

县领导不看好叶老三的!

大家伙顿时就幸灾乐祸起来了。

业绩好有个什么用?这上进的机会还是落不到你头上的!

他们可不晓得县领导已经被迫转变了想法。

这些人里面尤其属胡同口村的村长嘚瑟。

胡同口村是真的和大柳树村结仇了。

当初大柳树村发现了他们在河道上的私搭乱建,还上报给了公社, 公社直接就给他们下达了严厉的惩罚。

那一条条的惩罚政策下来, 直接就把胡同口村从原本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玉米面,偶尔还能吃顿白面的生活水平给硬生生拉到了和其他村子一样的水平上;

倘若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他们还能用大家伙都一样来安慰自个,可后面又赶上了大暴雨, 胡同口村根本就没有准备的,地里的粮食一下子就毁了大半,没了粮食自然要发生饥荒,村里饿死了不少老幼病残, 整个胡同口的村民们可都是把这笔账算在了大柳树村头上。

叶老三没有当选的那百分之二十五, 就都是胡同口村投的。

胡同口现任的村长又正好是当初的生产队副队长的大儿子。

知晓叶老三这个仇人要和县领导这个位子无缘了, 他高兴的专门开了场村民大会, 集中全体村民的智慧, 想出了一篇长达两千五百字的讽刺叶老三的演讲稿,准备等到竞选县领导的那天专门上台演讲。

他晓得这个位子无论如何也落不到自己头上的。

毕竟他们胡同门村的业绩难看的他自己都看不上眼。

还不如编排编排叶老三。

不管是谁当县领导,反正只要不是叶老三,他就高兴了。

————

大柳树村和胡同口村挨得挺近的, 两位村长在继任表彰大会的座位也挨得挺近,叶老三左边第一个位置就是胡同口村村长,看着叶老三那张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脸,再瞅瞅叶老三脸上那隐约的几分嘚瑟,听着主席台上县领导对叶老三业绩水平的表扬,胡同口村长冷哼一声,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哎呦,这不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大柳树村村长吗?又接受表扬了啊?不知道我们大柳树村长能不能当上下一任的县领导啊?”

他又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瞧我说话,多不中听,谁不晓得我们大柳树村长业绩水平是最好的啊,大柳树村在他的带领下,就连那年那么厉害的饥荒都没死过人,还开了服装厂,带的整个村都能吃上白面馒头了呢,看来这下一任的县领导是板上钉钉啊。”

叶老三白了他一眼,没说话。

今儿可是他高升的日子,心情好,懒得和他计较。

他这般模样可让胡同口村村长不喜。

他继续挑衅叶老三。

“不过啊,我的手头里面可是有可靠消息的,据说啊……县领导对你可不是很满意呢。”

他眼巴巴的观察叶老三的反应,恶趣味的想看到叶老三气愤失望的表情,却没想到叶老三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又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掏出来好大一坨耳屎,顺手擦到了他为了今天这个日子刚买的新衣服上。

“你这消息落伍了,我前些日子找县领导聊了聊,领导说对我这么多年的业绩水平特别满意,还准备让我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呢。”

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胡同口村长,乐了。

“你这人身上穿的好像是我们家出的衣服啊?”

“怎么可能!”胡同口村长顿时就急眼了,他这可是专门去了省城里面买的衣服,花了六七十块呢,怎么可能是叶老三家的。

至于叶老三前面说的,县领导对他挺满意,他是半点儿都不信的。

他可是专门找人问了。

给他传消息的是他二大爷家的小舅子的三叔的六侄子的二闺女,肯定不会骗他的。

他抓着自己的衣服往叶老三面前凑,又低头让叶老三看他的衣服领口:“怎么就是你家的了?怎么就是你家的了?我知道你家孟叶的标志,这衣服上可是一点儿都没有呢!就只有领口那边写着一个三,明明是三儿牌的,人家卖衣服的也说是三儿牌的,咋就成你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