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邈邈一黍
不过再怎么模仿父亲的表情,小家伙仍旧还是小家伙,做什么都萌萌的,故作老成的样子,反而有一种反差萌在里头。
别说当父母的了,就连刘钰这个仍有一些孩子心性的已婚之人,都有些心动了,都已经大婚了,孩子还会远吗。
刘钰在熟人面前,还是老样子,跟以前没什么不同,但是一旦跟夫人同时出现,那形象可就不一样了。
曾经的纪姑娘,如今的刘纪氏,是一个没什么孩子气的女子,言行举止落落大方,喜诗书,好下棋,说话都有一些文绉绉的,吐字很轻很慢,与人说话之时,自带气场。
许是还不太熟悉的缘故,刘枫总觉得跟这个弟妹颇有些距离感,她素来随意,生活里头通常是怎么舒服怎么来,弟妹竟然要比她严谨的多。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很重规矩的人,自从大婚以来,晨昏定省,日日不缺,明明几个嫂子也只是初一和十五这两日才去给母亲请安,而且还都是早上去,晚间肯定就不去伺候着了。
弟妹反倒是把这些规矩都做足了。
除此之外,从每次见面和一块用膳的时候来看,弟妹也是个讲究人,规矩和礼仪一丝不差,用膳的时候要先漱口,饭后也要漱口净手。
哪怕是下一盘棋,也必须净手之后,才肯碰棋盘和棋子。
据小弟说,弟妹出来做客都不算讲究的,在府里头的时候,那才是真讲究,无论是看书、下棋,还是弹琴,用来净手的水里是放了香料的,不光是洗干净的事情,还要泡一会儿,使手上有了香气,才足够虔诚。
好吧,是挺虔诚的,刘枫去寺院拜佛都没这么虔诚过,每个人的习惯都不一样,这没什么好置喙的,只是习惯相差太大,才会让人觉得有距离感。
跟重规矩的人在一块,怎么着也得稍微注意一下自个儿,无形之中,就多了一种束缚。
第106章 二更
刘钰跟新婚妻子的相处看起来还挺契合的,带着孩子气的刘钰,到了纪氏面前,可就是端方君子了,说话有时候都会刻意放慢。
素来喜欢穿宝蓝色的人,现在穿衣服大都是青色、白色这种比较素雅的,小两口瞧着还挺养眼,将来生出的小孩也必然好看。
不过已经成了婚的刘钰,现在还在死磕书本,童生的功名未能考取,还得明年再战。
跟大婚前不一样的是,以前读书是他一个人的事儿,现在读书倒是成了两个人的事儿,夫人是书香门第出身,自幼也专门请了先生教导。
在四书五经上的见解还不如刘钰呢,毕竟是没有正儿八经的学过,但是在诗赋上,人家要远超刘钰,甚至可以作为刘钰的先生了。
诗赋上,纪氏可以教刘钰,而在四书五经上,纪氏要比刘钰更加的虚心好学。
提升自己的同时,还不忘监督夫君读书。
刘夫人这段时日别提多高兴了,哪怕小儿媳整日晨昏定省,弄得她睡不好觉,都不计较了。
这门亲事结得太好了,不负她精挑细选这么久。
蝗虫在人力面前,也成了脆弱不堪的存在,不是被烧成灰,就是进了人的肚子里。
但是在蝗灾和旱灾的双重打击下,神州大地今年收到的粮食也就是往年的零头,原本能够温饱百姓,存粮都已经消耗殆尽了,原本就饿肚子的百姓,早就已经没得吃了,在朝廷的赈济粮没有发放之前,除了借粮,就只能乞讨了。
往年不够吃的时候还能挖些野菜,如今连草根儿都找不到了,树皮也没得吃。
一直到九月中旬,各地才开始陆续发放赈济粮,按人口来,每日提供的口粮并不足以让人吃饱,只能说是吃个半饱,不至于饿肚子。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朝廷虽然储备了粮食,数量还挺多的,可是跟人口比起来,还是不够多。
更何况百姓今年秋收没收到粮食,要挺到来年的秋收,这时日也是够长的了,所以这些赈济粮必须得慢慢给、算计着给。
除去用来赈灾的粮食之外,朝廷还有一部分粮食——军粮,但那是万万不能动的。
谁也不能保证明年就是一个丰收年,军粮一旦断了,那是要出现大事儿的。
兵部主要负责的还是各地的军队,民生跟他们没什么关系,是以,不管是蝗灾,还是旱灾,兵部的人都插不上手。
这也没什么不好的,虽说有些‘干瞪眼瞎着急’的意思,但最起码证明事情还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真要等到兵部都上场了,那事态可就严重了。
熬过了秋冬,进入初春之后,朝廷又得发放粮种,让百姓进行新一年的耕种。
冬日里下了过几场大雪,土地得到了润养,早已不复去年的干涸。
而且跟往年不一样的是,初春里刚刚出现的小蝗虫,还没怎么长呢,就已经被小孩子捉去了,这玩意是能换银钱的,冬季没有蝗虫,以至于这东西断了货,连价格都涨上来了。
京城也迎来了第一场春雨,细细绵绵,很是惹人欢喜。
已经两岁的远哥儿,开始拿着识物卡认字儿了,原本做这东西的时候就是一面画、一面字,一岁的时候能用,两岁还能用。
除了这些之外,魏时还教了一些童谣给儿子,论语太过晦涩了,对于这么大的小孩来说,念都很难念下来,还不如学些简单的。
古代的童谣也挺有意思,有一部分就是根据诗经来的,什么‘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既好念,又不失韵味。
魏时吃够了没有‘灵气’的苦,所以打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儿子的语感。
只可惜,《三字经》这样的经典启蒙书籍,在这个朝代还没有,日后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毕竟历史已经发生了转折,很多上辈子同一时期的名家大作,在这个时空里都没能出现。
尽管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经典巨作出来,但仍旧让魏时觉得可惜。
但无论怎么觉得可惜,他也不想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尤其是以自己的名义拿出来,哪怕转换时空,这也跟剽窃没什么区别。
魏时教给儿子的童谣,都是这里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童谣。
在春雨降临的好日子里,魏时接二连三收到了好几封信,还都是喜事。
再次回老家参加县试的刘钰,这回终于榜上有名了,这封信便是报喜的信。
果然是娶妻娶贤,成了婚的刘钰,旁的不说,在读书上下的功夫确实比往日多了,能考中童生,绝对不只是好运而已,也算是攒够了实力,虽然在榜单上的名次有一些靠后。
还有一封信是堂兄写过来的,倒也没什么大事儿,他们兄弟俩也习惯了互相通信,把生活里的琐事儿都写进去。
堂兄这次打算把十岁的魏鹏送回江佑府,由大伯亲自教导,以参加来年的县试,作为曾孙辈的魏鹏,跟魏远一样,也都是只有五个月的孝期,并不影响科举。
最后一封信是父亲的,这半年来,他已经收到父亲三四封信了,寄信的频率确实是比往常高出来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