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邈邈一黍
除了刚见面那会儿,何秀才还能板着脸,之后的时间,就彻底变成了一个温和慈祥的老爷子。
黄学林对先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初打他手板的时候了,不怒自威,瞧着就让人觉得心里生怯。
跟着何秀才读书的时候,魏时是很少挨手板的,不过即便是作为得意弟子,也没有得过几个好脸色。
并非是做先生的苛待弟子,而是性格和教育理念使然,面对学生的时候,总是严肃的不能再严肃了。
如今,魏时和黄学林在严格意义上,已经算不上是何秀才的学生了。
作为曾经的先生,何秀才也就不必再那么严肃,更何况这两个人里,有一个还是他最最得意的学生,这脸色自然就不能一直严肃下去了。
‘温和慈祥’,当这四个字放在何秀才身上的时候,魏时浑身都不太自在,总觉得有些违和感。
黄学林觉得先生更吓人了,板着脸的时候,他心里头就怯,脸上带笑的时候,心里头更怯了。
有个词怎么说来着,‘笑面虎’,先生笑起来的感觉,就跟这差不多。
别说魏时和黄学林了,就是何秀才的家里人,也不太适应他这副模样,长孙何志远一直跟在何秀才身边待客,脸上的表情初时也是不自在的。
好在,何秀才不知道他的学生们和家里人,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否则的话,都不知道是检讨自己平日里太过严肃了,还是怪这些人没怎么见过世面。
魏时送的那套四书五经,被何秀才郑重地接过去,就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
“我会好好读的,这里面的内容能放到课堂上去吗?”何秀才不确定这些是不是需要保密,学生对他大方,但不代表他自个儿就可以传授给别人。
“能,您教给谁都成。”魏时笑道。
这些又不是不能够外传的东西,不管是大伯,还是曾经教过他的几位先生,都看过他抄写的这套书,没有不让往外传的。
魏时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跟幼时的先生和同窗们见一见,如今该见的人都见到了,自然也就没有继续留在燕县的必要。
这饭菜都要从外头叫的日子,虽然解气,但着实不怎么舒心。
来的这一天加上走的那一天,总共加起来,在燕县也就只待了五天而已。
不过这五天里头,他跟魏达一次也没见过,连打个照面都不曾有。
一方面是他住的院子比较靠近前院,出出进进压根儿就不需要出通过后院。
另一方面也是在有心避着他吧,还不到五岁的魏达肯定没有这个心思,有这个心思的只有可能是母亲。
也罢,本来他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年纪尚小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不过,跟来时比起来,走的时候身边又多了四个人,黄学林最终还是决定去柳州城开酒楼,身边跟了一个账房和两个大厨。
不得不说,黄伯父胆子还真挺大的,学林没比他大几岁,尚未加冠,也未娶亲,就敢放出来,仅带着三个人闯荡。
第35章 二更
明明只是多了四个人而已,但因着黄学林的缘故,这队伍可不是一般的热闹。
魏时仍然保持着在马车里念书、背书的习惯,而且是一定要放出声音来的那种。
黄学林呢,闲来无事,又不喜念书,自从放下书本儿经营生意之后,他已经许久没有翻过这些东西了。
如今听起来,倒还是挺怀念的,虽然好友背的一些句子,他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不知道是被遗忘了,还是压根就没有读到过。
一个人忙的时候,就显得另一个人有些无所事事了。
黄学林索性整理起了菜谱,就是他们家酒楼的菜谱,刚去柳州城,摊子肯定不可能摆得很大,菜谱自然也就没必要弄得那么全。
势必得删减一部分,但删减哪一部分,这绝对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既要体现出他们家的特色来。
另一方面,食材也不能特别稀罕,毕竟他们人手不够,本钱又有限,前期不时的要投入银钱多少进去呢,等到开张以后,银钱上肯定就没有那么凑手了。
魏时有时候也会过去跟他们商量,一份儿看似简单的菜谱,要定下来还真不是易事儿。
不过是旁听了几回,魏时连市面上常见食材的价格都知道了,比如鸡蛋,品相好的能卖到三文钱一个,差一点儿的也就是两文钱。
大米就更便宜了,这几年年景好,斗米才不过五文钱。
当然了,这只是一般的大米,寻常百姓家基本上就是买这种大米,但到了富裕之家,可选的大米就多了,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不过,如今的米价可以说是开国以来的最低价了,没有战乱,又经历了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政Ⅰ治清明,没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
百姓的日子自然是好过。
只有粮食富裕了,粮价才会低嘛。
当初在燕县的时候,魏时没什么机会得到朝廷的消息,朝政上的大事儿也没有信息来源。
当然了,他当初只是一介白身,知道那么多的朝政大事儿,用处也不大。
不过在去了柳州城之后,大伯每个月都会把邸报带回府中,供他和堂兄阅读,有时候甚至会跟他们讲解和讨论。
他因此知道的也就更多了。
不得不说,只有了解的多了,才能对朝廷有更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今是开国后的第五个皇帝,颇有明君之相,自继位起,就办了不少有利于民Ⅰ生的事情,治水、劝课农桑、厉行节约,同时对商业也颇为重视。
‘士农工商’是早就已经定下来的阶级层次了,但是从前朝起,准确的说是从武则天时起,商人的待遇就一直不错,这一点从商人子弟可以参加科举上,就能够看出来。
跟本朝之前的几个皇帝比起来,当今要更重视科举一些,每三年一届的殿试都是亲自出题,而金榜题名的进士们也大都能一展所长。
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些,魏时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当今皇上今年才四十岁,能够在他的治下考科举、做官,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一路上,魏时和黄学林两个人各办各的事情,倒是谁也没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