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花难嫁 第176章

作者:倾碧悠然 标签: 布衣生活 女配 穿越重生

伙计也不多问,笑吟吟走了。

纪桃从里间出来,倒了一杯茶慢慢喝。

林天跃走回去,拿了纪桃边上的衣衫,道:“京城里房子价格肯定不一样,桃儿,到时候我们说不准和他们不能住到一起了。”

纪桃点点头。

她又不是不懂事的人,其实他们自己清楚,如今已经不算早,许多举子早已赶来,京城里的房子不光是贵 ,可能还稀缺。当然是先顾好自己,再说,瞿炜和余氏,自己过日子还是可以的。

至于何然和瞿倩,有瞿炜在,日子自然不会差。

两人早早歇了,赶了这几日路,纪桃的腰很酸,虽然没有动胎气,却是需要好好休息的。

没有安顿下来,总归是不安心的。纪桃一大早就 醒了,和林天跃两人下楼吃早饭,客栈送的是包子和粥,其实还算不错。

三人刚刚吃好,伙计就带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过来。

“就是几位想要租院子吗?”妇人身形丰腴圆润,就是脸上也是圆润的,笑吟吟的站到桌前。

林天跃看了她一眼,点点头。

妇人面色不变,笑吟吟问道:“两位想要什么价位的,哪个位置的,说个大概,小妇人好给你们寻摸。”

纪桃和林天跃对视一眼,他们俩昨日才到这里,都还没出门,哪里知道那个地方合适?

妇人见了,笑吟吟的又要开口。

“福园巷。”杨嬷嬷突然开口。

妇人一愣,上下打量她。

杨嬷嬷恍若未觉,接着道:“若是没有,福清巷和福利巷也是可以的。”

“哎呦,原来还有个行家啊!”妇人诧异道。

杨嬷嬷并不反驳,抬眼看着她,“为难吗?”

“当然不为难,外城谁不知道我三娘手中房子最多,就是买小丫头,我手中的也是上等货色。”

闻言,纪桃微微皱眉。

这才想起乾国的人口买卖是合法的,这位三娘言谈间似乎很平常,将人比做货物一般。

“得,不说那些虚的,我这就带着你们去看。你方才说的这几条巷子,刚好都有院子,你们去看看合不合适?”三娘笑吟吟道。

正说话间,瞿炜他们一起下楼来了。

知道三娘是牙婆后,表示都要去看。

纪桃虽然做好了日后大概不能住到一起的准备,却还是觉得若是能够住到一起,大家互相之间也有个帮衬,无论如何,总比陌生人好。

一行人浩浩荡荡出门,纪桃落到后面,杨嬷嬷伸手扶着她。

“嬷嬷对外城熟悉?”纪桃低声笑问。

她不觉得杨嬷嬷有多熟悉,若是她知道,早就应该告诉纪桃才对。

果然,杨嬷嬷摇头,道:“当年我都是住在内城,外城来的少,而且这么多年变化极大 ,就是房子都高了许多。我根本认不出,这些都是我昨晚在大堂问来的。这几条巷子最靠近内城,且离外城最繁华热闹的多福街最近。”

纪桃忍不住笑,“方才嬷嬷可把她唬住了呢。”

这一走就是半个时辰,纪桃的腰都开始酸了,三娘脚下一转,带着进了房子之间露出的小道,有的地方只能一个人走。

纪桃心里警惕了些。

渐渐地就有喧哗热闹声传来,再转过两条小道,入眼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三娘带着众人靠边走了半晌,就转入了一条干净宽敞的道路,边道:“方才那几条道里,我也有房子,只是那里路小,一入夜黑漆漆的,你们有老有小的,不合适。”

她伸手一指前面,道:“这边就不同了,道儿宽敞,就是夜里,也不会很黑,你们方才也看到了,那边有菜市,首饰布料一应俱全,你们都不要去别的地方逛了,外城一半的人都喜欢来多福街买东西,尤其过年和元宵节,那叫一个热闹。”

纪桃觉得,做牙婆的人嘴皮子很厉害,一路上三娘基本上没有停下的时候。

又走了一刻钟,她才在一个院子门前站定,回身笑道:“我见你们人多,这里其实有好几个空院子,可不就是刚刚好。”

说着回身打开院门,一行人随着她进去,纪桃打量一番,其实只是外面看起来大气,院墙高高的,里面只是三间房,还有个厨房,院子不大,角落里有口井,地上满是落叶,有些萧条的模样。

三娘打开几道门,道:“就是这样,家具齐全,我也不说虚的,一月十两。你们若是答应,我们马上就去户籍司记录。”

一月十两,不说何然和吴氏,就是瞿炜都有些变色。

三娘见了,面色不变,依旧笑吟吟道:“你们可 别嫌贵,这里出去再走小半个时辰,可就是南城门,那可就入了内城了。若是马车,只半刻钟左右。内城的房子可不是这个价,二十两银看能不能住上一个月。”

纪桃皱眉。

三娘再接再厉,“你们是读书人,且一看就要参加年后的会试,这南城门离贡院最近,外城的举子都要从这里进的。到时候多少人羡慕你们住在这里。还有啊,对面虽然也有空的,但是我没带你们去。这边冬暖夏凉,对面刚好相反,若我是那奸滑的,就把对面那个给你们了,反正现在冬日也看不出,等过完年,你们就知道了。”

看了看杨嬷嬷,又道:“我是看着这位姐姐的面子,她一看就是门清,我也不敢乱来。”

“太贵了。”纪桃直言道。“我们租一年,多少银子?”

三娘诧异,半晌笑道:“夫人爽快,我就知道带你们来没错。一年六十两,不二价。”

纪桃深呼吸两口气。

“能不能再便宜些?”吴氏急问道。

三娘摊手,“最便宜的价格,等过了年,十两一个月指定有人要。”

纪桃相信这话,虽说读书人花费多,大多家贫,却还是富贵居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