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玄学大师 第141章

作者:阿nyaa 标签: 年代文 种田 爽文 穿越重生

霍功签好名字,就很郑重的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了景书书,可以看霍功很爱惜书本,因此这书像新的一样,景书书觉得这个礼物非常贵重。橙黄色的封面像一道柔和的光,点燃了知识的火苗。

景书书双手捧着书放进自己的包里,然后从里面掏出了一张纸和一只毛笔。旁边就是小桥流水,景书书俯下身子沾了一点清澈的湖水,然后在黄纸上写了一个“福”字。

等晾干后黄纸上的字已经全然消失不见了,景书书拿出包里的小香囊。把里面的花瓣和香精掏出来,然后把黄色的福纸折成很小很小的一块,塞进香囊里面,“不嫌弃的话,就当个护身符吧。不用也是可以的,绝对不是负担。”

太多算命先生尾声总是送东西收钱了,景书书怕被误会,虽然他心知霍功这种人应该不会误会。

霍功双手尊重的接过了这个护身符,“谢谢你,我会好好保管它的,它是很重要的东西。”

跟霍功的这一次见面,对景书书来说,是一次蛮奇妙的缘分,因为一次算命相识了一个信徒,信徒又介绍新的信徒,这种事情在她慢慢的人生长河中屡见不鲜了,不过啊,难得遇到这么虔诚的两个人。跟这种人相处交往聊天,甚至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问候一下,都是非常舒服的事情。

店员小兰嫁给了这家人,想必也是大富大贵,生活无忧吧。

而经过了这些事,景书书回戚家村去,又要投身到养猪事业中。马上要过春节,千万不能给猪冻着,好好过个冬天,春天就可以有收获了。

过完腊八,很快也就到了小年,知青点的建设基本全部完成,文瑞豪叫董助理来养猪场找景书书。

“景书书同志,房子建好了,快来选房吧。”

第107章

“景书书, 文队长这次绝对优待你, 等过完年知青来了, 再挑就不好挑了。”

董助理带了材料来,景书书扶着景大壮, 一起站在新建的知青点前面,房子崭新新的砖瓦结构,设计的也十分现代化,看起来很大气,原本是要盖小二楼的, 资金不够换成了一排平房, 地面垫高大概半米,有水泥台子。文瑞豪说将来有需要会在上面盖二楼, 已经按景书书的图纸预留好了承重墙。

墙刚刷好,崭新的白色,在太阳下看着,真亮堂,相比之下,景大壮前面住的土屋子简直就是摇摇欲坠的危房。

“爸这下好了,以后您就住这儿,冬天暖和,咱们再找个光线好南北通透的房子, 夏天还凉爽, 这房子里面也可以生活, 等下次赶集, 我去买个生铁的好炉子,再也不用担心冬天出出进进的时候冻伤了。”

“闺女,你咋这样说话呢?这房子是你选,选了你住,你看这房子多好,爹看了心里也欢喜,你以后再也不住不用住清泠庙了,那边背阴,太阳不多,周围又空旷,冬天还风大,太冷了,你住这儿啊,咱俩挨得近,爹也就放心了。”

景书书原本是不打算搬家的,清泠庙她住的好好的,而且还自在,每天指挥那些个清鬼帮她干活,别提有多爽了,最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戚小白在那给她当保姆做饭,这要是搬过来恐怕就没这好事儿了。

在当年建设知青点之前,景书书答应过大壮要搬回来。临时变了卦,不遂他老人的心愿,恐怕确实不太好,自己过来是借了他女儿的名头才能在这70年代落户扎根混社会的,说了的话也不好不算吧。

景书书当然也没太感到为难,毕竟这地方位置要比清泠庙好多了,搬过来那肯定都是这里更好,将来知青来了,能有一大堆上过学的人住在里面,她这个包租婆虽然不收房租,但难免也热闹很多,而且,景大壮如果有年轻人陪着,身体肯定会比现在好,年轻人的气,对于年迈老人实际上是非常正面的力量。

跟鬼热闹不如和人热闹,景书书还有点期待将来的知青呢,刚好借这个机会和戚小白保持些距离,免得影响他的人生,景书书只有十五年,不好耽误这里的人。

戚小白听说知青点建好了,让景书书去选房,他好像显得比景书书还要开心,“书书,你终于不用住在那阴冷的庙里面了,你家屋子那方向多好呀,太阳光第一个照射到的地方,而且地势也高,房间又朝阳,冬暖夏凉。最重要的是挂上门牌号,你的户口里就会正式出现戚家村的门牌了。”

这倒是景书书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果然没多久,文瑞豪就通知她带着户口簿过去。董助理把大大的户籍科章敲在她的户口簿上,将她的地址改为戚家村东组28号,正好与那楼房门口贴的小铁皮上的字一样。

28号,就是这10间房子从101~110全是她景书书的地界。

真爽。

公社当年答应她的全都实现了,5年以后这房子就全归景书书,到时候,景书书就把这房本送给景大壮,算是这一世当他女儿的回馈。

“爹,您的意思我住这么好的房子还把你留在那旧屋里,您觉得我这个做女儿的能做得出这种毫无孝道的事儿吗?”

“没事儿,书书你是女孩子,而且爹以前都没怎么对你好过,这一次你就让爹……”

“爹,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现在是现在,我可忘记我做女儿的本分啊,再说了,你就不怕村里的人说我是个白眼狼吗?”

景书书知道这一招最奏效,农村人最怕的就是别人的风言风语,尤其像景大壮这种,以前重男轻女带来了不少祸根,从来都生活在别人的话茬里面,阴影很大。听了景书书说别人会风言风语以后就更怕害了自己这个闺女。

景大壮这个闺女,自从出现以后好像也没少惹事儿,他知道闺女做的都是正经事,但风言风语却从来没停过,如今要真是不住这好房子让闺女自己住,那引来的风言风语恐怕还是更多。而且是板上钉钉的那种恶评。

董助理听到他们父女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心里急“文队长早就想到你们俩要因为这件事儿争执了,他向公社打听了市里派来的知青名单,一共只来七个。”

“只来七个?”

“对呀,也就是说有三间房还空着呢,文队长说了让你们先住两间,父女俩一人住一间。”

“景大壮,你这老房子啊,也确实快塌了,该修修了。文队长说让你们自己想办法修缮老房子,等修好了,你们再退一间给大队就行了。”

“只来七个知青,我们占两间房,那就是说还空一间喽?”

“以后还会有知青来的呀。现在的分配都是暂时的。这个事情文队长后面再安排吧。好啦好啦,你们先去选房,要我说,就是靠边的那两间最好了,每一间都两个窗户,南北通透,太阳头两个照到的房子。冬天不要太暖和。”

景书书登记,决定了先住这两间,让爸爸住最靠边的一间,阳光最充沛,自己住第二间。等手头宽裕了确实可以着手修缮以前那屋,再怎么说老屋也比新屋子大一些,如果修好了万一弟弟过年过节要回来也是可以落落脚的。

“哦,爹,对了,咱们现在就可以着手搬进新房了,听说小弟过年也要带着女朋友回来,我这新房就先让给他们住,我还是住清泠庙,等过了年小弟回去工作,我再搬过来,你看如何?”

父女俩这就商定了过年的计划和安排。

不过,戚家村村民都不是省油的灯,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这新房盖的那是一等一的好,不少人嫉妒的眼睛要出血,这不马上有人写了举报信,告到文队长那里,说景书书占用公共财产。

很快,就闹到了村委会不得不开门红的日期。自从戚家三房交出共同印章,这还没一个月,村委会的人还是新崭崭的新人,也没啥调解经验,很快就搞不定了。

村委会通知景书书来一趟,配合调查,这天也正好是村里通知大家去领新春物资的日子。

不过,似乎有人不太乐意景书书过去,把村委会的地址说错了。来通知的人说自己是受村委会之托叫景书书过去,景书书差点没戳穿他,一看就是个毛头小子,不知道受了谁的教唆,景书书不和孩子理论,她要去会会这个带话的人。

一路上,景书书看大家热热闹闹的去队委,个个都是喜气洋洋,显然,公社发物资所有人都很期待,辛苦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可以领取一些平时买不到或者舍不得买的东西,按照惯例,往年发的都是一些油,肥皂,毛巾,有时候还会发一些白糖。反正是村里人自己地里长不出来的东西。

景书书也挺期待的,却发现自己要去的地方离那个热闹的地方越来越远,走着走着就上了山路。

因为算是有所防备,景书书走得异常小心,随时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大白天,山道上人确实不多,再加上大家都去领物资了,没人走这边来,对方看来是准备好了,时间点都掐好了,不过准备的有点粗制滥造,还派小孩子来传话,太容易露出马脚了。

大冬天,又下了好几场雪,山里没人走,景书书深一脚浅一脚,总算在雪堆里找出安全的正中间位置,山路是人走出来的路,也没石头砖块,没走多久,脚下就生了泥。

山道两边树上都压了厚厚的积雪,如果真当做美景来看,还真是美不胜收,但景书书现在只能把他们当成一个个潜在的危险。

还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牛鬼蛇神呢!

小噪自从能力变强了以后,经常见不着鬼影,但难得她今天在景书书身上:“我等着看热闹呢,看看谁骗你来这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