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茶蔻
温钧去院子里洗了手,回到桌上,看见温蔷从屋子里出来。
温蔷穿着一身洗旧的家常衣衫,容貌清秀,头上戴着一朵淡雅的白色玉簪花,手上戴着一串素雅的银手镯,银手镯上还镶了颗红色宝石,看起来柔顺娴静又不失明媚。
温钧淡淡地扫了一眼,没说什么,依旧维持着之前的相处模式。
温家的饭菜十分不错,有肉有蛋,四菜一汤,三个人根本吃不完。
不过这都是靠季家周济而来的,现在季家也没钱,以后不能再这样铺张浪费。
一家三口上桌后,温钧一边吃,一边和温常氏说了这件事,让她缩减用度。
温常氏端碗的动作愣住,看了眼桌上,似乎也才发现了不对,赶紧点头:“好,以后我减少一两个菜。”
温常氏是富家女出身,看中了温承贺的年轻有为下嫁,用嫁妆填补一家子在县城里的用度。后来温承贺没了,银子也花光了,带着两个孩子搬回村子里,却又有季家周济,一直没经历过苦日子。
说是缩减用度,一时半会也不知道怎么缩减。
温钧一看她茫然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日后还有得操心,不由得失笑。
温常氏有些不好意思,赶紧给他夹了一筷子菜,试探问道:“钧儿,既然你今天去了季家,季老爷有没有说你和明珠的婚事?”
温钧一愣,想起来还没和温常氏说这件事,点点头,将他与季老爷之间的对话说了出来。
温常氏脸色大喜:“太好了!这得好好操办!”
说着,她看了眼二女儿温蔷,忽然又露出愁色:“就是你二姐的婚事不知道怎么好。”
温蔷行二,排序在前,得先把她的婚事搞定,才能给温钧准备婚事。
温常氏叹了口气,忍不住又絮叨起来,开始重复十里八乡的年轻儿郎们,想着在里面挑出一个条件不错的。
温钧初来乍到,对这些也不懂,看温常氏说一个人就要问问他的意见,有些头痛,用过饭,赶紧找借口躲了出去。
在院子里散了一会儿步,他睡不着,想了想,走到正房旁边的耳房里,点开蜡烛,目光巡视一圈。
这里是温家最值钱的东西——温承贺留下的书籍。
古代的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不够,无法实线流水线作业,书籍是贵重物品,一本三字经就要二两银子,如果有名家标释,价格更贵,动辄就要十几两银子。
温承贺临终前除了放心不下家人,就是舍不得这些书籍,特意交代了温常氏,这些书籍都是他历年用尽心血收集而来的,不能卖,得传家。
温常氏和夫君恩爱十几年,无有不从,满口答应了下来。
可是温钧小时候被温承贺逼迫读书狠了,有些厌学,没有人压着就不肯读,这些书籍一直用不上,而温常氏自从温承贺病逝后就身体不好,看见这些书籍想到夫君,心里更加难受,为了眼不见心不烦,便用大箱子将书籍装了起来,扔在耳房。
宝珠蒙尘,实在可惜。
温钧有睡前看书的习惯,没有书一时半刻还睡不着。他打开面前的两口箱子,在里面挑挑拣拣拿了一本,拍干净灰尘,揣在怀里带了出去。. .. ,,
第4章 第4章
走出耳房,温钧和温常氏打了个招呼,带着书回自己屋子。
他坐在桌前,点上蜡烛,翻开书籍静心阅览起来。
这是一本游记,看署名是名家之作,用词优美,辞藻华丽,文风带着散漫又自由的气息,纵情山水,不屑俗世,是这个年代很多人心目中向往的狂生形象。
上面有温承贺用蝇头小楷写的阅读心得,纸张被摩挲得有些灰白,可见是心爱之物。
书籍通篇繁体字,不过现代人也经常有使用繁体字的,温钧看起来并不困扰,一些生僻字,通过上下文联想也能猜出大概的意思。
本来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没想到一看就入了迷。
等到他不适应地抬了抬脖子,感觉脖子有些酸涩,才发现已经深夜,窗外夜色沉沉,静谧中只有虫鸣和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他晃了晃神,没想到自己穿越的第一天竟然因为看书而稀里糊涂过去了。
不过好书难得,能够看完一本书,和书中作者一起共情,跟随作者的视角去游览山河大地,也是很不错的体验。
将书细心地捋平折角,放在一旁的书架上,温钧上床休息。
因为休息得太晚,导致他第二天起晚了,还是被外面的动静吵到才醒过来。
温钧皱了皱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起身穿上外衣去外面查看。
推开门,就看到院子里站了两个少年,背对着温钧的方向,指着一大早起床浇花的温蔷,嘻嘻哈哈地低声哄笑着什么。
温蔷气得紧咬下唇,又不敢和他们争执,掩面匆匆跑进屋里,将门关得紧紧的。
两人觉得无趣,撇了撇嘴,还想要追上去敲门。
“你们在干什么!”温钧冷冷问道,阻止了他们的行为。
听到声音,两人回过头,看见温钧,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表情,还一脸埋怨,嚷嚷道:“温钧,你怎么拖拖妈妈的,还要我们来找你。快点,今天赶集该轮到你请客了。”
温钧眉心紧拧,看清两人的脸,没想到原身的狐朋狗友这么快就冒出来了。
原身十二岁和温常氏回的村子,年纪小,性情还没定下来,在村子里也没有朋友,不知道怎么的就认识了一群游手好闲的二流子,还以为收获了真正的友情,把这些个狐朋狗友看得比家里人还要重要几分。
在他们的挑拨下,原身越来越厌烦读书,也厌烦起了温常氏和温蔷,日日不在家,找温常氏要了钱就出门去浪荡。
当然,在原身的想法里,他们这不叫浪荡,而是会友。
原身乐于和他们待在一起玩闹,十回里有三次主动请客。有这样的冤大头,这些二流子自然是喜不自胜。为了钱,一开始对原身的态度也是十分亲热恭敬的,不过久了知道原身的性子,便都漫不经心起来,从原身这里借钱,连欠条都不打一个。
季家每季度给温家二十两银子,换算来说,就是一年八十两。在这个十两银子就能让一个三口之家富足过一年的物价下,是一笔巨款。
现在温家却没有半分积蓄,也没有请仆妇买下人,还是温常氏亲力亲为烧饭做菜,原因是什么呢,自然是原身这个败家子,掏空了家里小半的银子,补贴那些狐朋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