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冰寒玉萧
知道他和夏皇后的之间不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谢太后也不期望他能一下子对夏皇后的印象改观。
就想着,现在文贵妃不横在两人中间,他能对夏皇后尊重一些,不要动不动就给夏皇后摆脸色就好。
皇上要是一直对夏皇后这种态度,肯定会让后宫妃嫔觉得帝后不睦,认为自己只要拉下了皇后,就能有问鼎后位的机会。
那样的话,后宫真的就要乱了。
*
贤妃带着众妃嫔退出慈寿宫正殿,她一边走,一边越想越觉得心里不得劲。
凭什么好名声,都让夏皇后一人得了,太让人不服气了。
眼睛不经意的扫到了配殿谢太后日常礼佛的佛堂,她心思一动,忽然心生一计。
她转过头对身后的众妃嫔道:“太后娘娘病倒,我们这些做嫔妃的,原本应该侍奉在侧,端茶递药,以表孝心的,可太后娘娘心善,不忍我们受苦,可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顿了一下,她的眼神又扫过众人,继续道:“这样,闲来无事,本宫和众位妹妹回宫后,沐浴焚香,多多抄写些经文,抄好后供到太后娘娘的佛堂内,也是为太后他老人家祈福,全了我们的孝心,妹妹们说,本宫这法子怎么样?”
贤妃顿时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很好。
众人先是愣了愣神,然后赶紧齐声说好。
虽然贤妃的话是在征询她们的意见,可抄写经书,为谢太后的祈福这件事,她们不仅不能说不,还要举双手赞成,不仅要举双手赞成,还要多多抄写,才能体现出她们对谢太后的孝心,不是吗。
萧婉词满头黑线,真难为贤妃和夏皇后互别苗头,竟想出了这么一个带着后宫众妃嫔抄写佛经,为谢太后祈福的法子。
简直绝了!
“曦妹妹,怎么没说话,可是觉得这主意不好?”见曦贵嫔没有跟着众人随声附和,贤妃便开口问道。
曦贵嫔现在也算是高位妃嫔中的一员了,要是她有意见,那可有点不太好,不过,她相信曦贵嫔是个聪明人,这种关于名声的事,她是不可能拒绝的。
萧婉词没想到,她只是沉默了一下,就被贤妃挖了个坑。
瞧贤妃这话问的,她没有随声附和,就说她是不是觉得这个主意不好。
不好,她哪里敢说不好,她真要表现出一丁点不同意的意思,顿时就会有一顶大不孝的帽子,扣在她的头顶上,对她,对小元宝,那可是灭顶之灾。
这个后果,她可不敢承担。
以前她和贤妃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可自从她生了元宝,升了贵嫔之位,贤妃可能觉得她威胁到了她的地位,对她的态度处处透着微妙,这少一不注意,就挖个这么大的坑让她跳。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对给谢太后抄写经书祈福的事,有意见呢。
“贤妃姐姐误会了,这样为太后娘娘祈福的大事好事,妹妹举手赞成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不同意,妹妹就想着怎么才能多多抄写经文,感动佛祖,让太后娘娘赶紧早点好起来,像太后娘娘这种心地善良,吃斋念佛的好人,再加上我们的诚心,佛祖肯定会看到的。”
好话虽然谁都会说,可萧婉词还是被自己恶心到了,太后娘娘要真是好人,现在太后的位子上,早就该换人了。
现在表现的慈眉善目,吃斋念佛,也不过是年轻当皇后的时候,做了太多的错事,现在心里不安,吃斋念佛,抱着赎罪的心理罢了。
“那就好,既然妹妹也同意本宫的主意,那我们就赶紧各自回宫准备,早点抄写完经书,供到佛前,太后娘娘早点就能凤体痊愈,到时候众位妹妹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至于到时候谢太后真的凤体痊愈了,是夏皇后照顾的功劳,还是她们抄写经书的功劳,那就不好说了。
众妃嫔连忙称是。
比起夏皇后撂下众人,自己一个人早早跑到谢太后跟前尽孝心,显然贤妃的做法,更讨人欢心。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夏皇后舍了众妃嫔,却得了谢太后的青睐。
贤妃没得到谢太后的重视,却在众妃嫔这里卖了个好。
*
萧婉词刚回到玉芙宫,黄嬷嬷就过来询问太后娘娘的病情怎么样了,萧婉词只好捡些谢太后偶感风寒,御医已经瞧过了,这些宽慰人的话,安慰了一番黄嬷嬷。
并表示,黄嬷嬷要是不放心的话,也可以往慈寿宫走一趟,毕竟主仆之情还在那呢。
黄嬷嬷谢过。
今日已是下午,再沐浴焚香抄写经文,也写不了多少字了,萧婉词便决定明天开始,再正式抄写经文。
可当听到秋果说,抄写经文最好食素的时候,整个人直接风中凌乱了。
秋果以前在李太妃身边服侍,就曾见过李太妃抄写过经文,有很多地方都要注意。
谢太后经常礼佛,黄嬷嬷又是在他身边伺候的,对这些事项肯定知道的比较详细,萧婉词只好叫人找来黄嬷嬷。
黄嬷嬷听到曦贵嫔要抄写经文,给谢太后祈福,自然言无不尽,将手抄经文时要注意的几个事项,好好的跟她说了一遍。
这些事项里,萧婉词除了知道几个众人皆知的注意事项,比如焚香沐浴更衣之外,其他的几个确实不大怎么熟悉。
比如抄经之时要心念专注,不能抄错或者抄漏,抄写的时候,要以最虔诚、恭敬的心来抄写,等等。
等黄嬷嬷讲完,萧婉词也知道了抄写经文看似简单,可抄写的很好,却不容易,再加上抄写的过程,令人感觉枯燥无味,绝对是一件相当考验人的事。
可再难,再不容易,那也要做。
萧婉词先定下了自己所要抄写的经书,最后选定了五千字的《金刚经》。
其实说起来,《心经》字数最少,只有二百多字,而《金刚经》却有五千多字,就是只抄一遍《金刚经》也是够花时间的,更不要说,还不止抄一遍。
可见这个工程,很庞大。
可种事情,是不能偷懒的,谢太后病了,众妃嫔都多多抄写经文,表达自己的孝心,你偏偏偷懒比旁人少抄,那名声肯定要坏了。
所以,不仅不能偷懒,还要多多抄写。
*
夏皇后在慈寿宫服侍谢太后服侍到很晚,才拖着一身疲惫的身子,回到自己住的凤仪宫。
可一回去,就听到了一个让她生气的消息。
今天中午的时候,皇上那样对待她,果然是有原因的,而且不出她所料,是贤妃那个贱人在背后搞鬼,故意在皇上跟前,说了她的坏话。
最让她想不到的是,贤妃竟然想出了带领后宫众妃嫔抄写经文,给谢太后祈福身体痊愈的主意。
这个消息,真让她有点措手不及。
今天下午她在慈寿宫,心里还暗暗得意,谢太后只让她在身边服侍,让贤妃错失了表现孝心的机会呢。
没想到,转过头,贤妃就给她来了这么一出,自己想出了一个在皇上在谢太后面前表功的机会。
这让她顿时有了危机感!
现在谢太后是她唯一的靠山,要是因为抄写经书的事,让谢太后对贤妃的印象,大为改观的话,那她的处境多少有点危险了。
“嬷嬷,从明天开始,早上的请安,就先取消了,让众妃嫔在自己的寝宫,安心抄写经文,为母后祈福,本宫也要空出更多时间,在母后跟前,尽心尽力的服侍。”
华嬷嬷看着夏皇后劳累了一天,疲累之色顿显,还要忧心这些事情,便道:“娘娘的身体,能撑得住吗?慈寿宫那边有那么的宫人伺候,娘娘也不要太拼了。”
夏皇后心里叹息一声,撑不住也要撑,现在正是最紧要的时候,皇上对她的印象已经更差了,她在谢太后跟前,要再不抢着表现的话,她的处境会更难。
“撑不住也得撑,现在不拼,等想拼的时候,就没有机会拼了,嬷嬷你也看见了,贤妃现在步步紧逼,皇上也站在她那边,本宫要是再不将太后笼络好了,以后的路,只会更难走。”
她真的有些想念二皇子还在的时候,那时候,她就算跟文贵妃再怎么胡闹,皇上看在二皇子的份上,也不会对她太过。
就连谢太后那里,她也不用费心的巴结讨好,轻松的掌管着六宫宫权,稳坐凤位,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华嬷嬷也知道夏皇后现在的处境。
谢太后的病,不管与中秋宫宴举办在御花园有没有关联,在皇上心里,都已经给夏皇后定了性。
现在娘娘要是不好好侍奉太后跟前,后宫中还不知会传出什么闲话呢,可要伺候好了太后,太后只要说句娘娘有孝心的话,那事情就全然不一样了。
夏皇后不仅赚了孝顺的名声,就是皇上那里,顾着夏皇后孝敬太后的名声,也会对娘娘宽和一二。
“那娘娘多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真有什么跑腿的事,就让青竹她们去做。”
她老胳膊老腿的,跟在夏皇后身边也帮不上大忙,她虽然有时候对青竹做事有些意见,可青竹胜在年轻,忠心更是没的说,有青竹跟着,华嬷嬷也放心不少。
“本宫知道,凤仪宫这边,就全权交给嬷嬷了,嬷嬷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力,可不要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现在非常时期,就怕贤妃动手脚。
“娘娘放心,凤仪宫这边,老奴会守好的。”华嬷嬷应道。
说好了事情,夏皇后才在宫人的服侍下就寝,她知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她现在就要好好休息,好好伺候好太后。
*
翌日,萧婉词还在梳妆的时候,凤仪宫那边就派宫人来传话,最近都不用去凤仪宫请安了,夏皇后让她们安心抄写经文,为太后祈福,至于什么时候恢复请安,时间待定。
她:……
夏皇后这反应够快的,贤妃刚想出这么个主意,夏皇后随后就来了这么一招。
为了让她们安心抄写经文,连请安也不让她们去了,还美其名曰,她也要尽心尽力服侍生病的太后娘娘。
果然,后宫没有一个不聪明的,只有她一个傻子。对于这种你来我往的争斗,她根本玩不来。
她还是老老实实趴在玉芙宫养元宝。
也是正在梳妆的贤妃,听到凤仪宫那边传来这样的消息,直接气的掰断了妆台上的青黛。
“好了,不用梳妆了,给本宫准备准备,本宫过会就要开始抄写经文。”贤妃直接道。
“是不是有些太早了?”冰巧一脸的不可思议,不过,还是小心翼翼问了出来。
她觉得这也太早了,怎么着也要用完早膳再开始,这样饿着肚子怎么能成。
贤妃憋着一口气,“早点开始,就可以多抄写一些经文,到时候就能早些供奉到佛祖跟前,太后的凤体就可以早点痊愈了。”
这句话,哪句真,那句假,也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要不,奴婢吩咐小厨房那边,赶紧给娘娘做一些入口的东西,娘娘稍微用一些早膳,奴婢正好让宫人准备东西,正好也不耽误时间。”冰巧出言建议道。
“行,听你的。”贤妃泄气道。
她没想到夏皇后反应够快,竟然打着让众妃嫔安心抄写经文的旗号,将早上的请安直接免了,特别是那一句,她要安心照顾生病的谢太后,直接就戳了贤妃的心。
贤妃对谢太后的偏心,第一次心里有了怨怼。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这个两章合一了,最近熬了半个月的夜,有点熬不住了,打算早点睡觉,么么哒!
第228章
一时间,后宫安静了下来,众妃嫔将自己关在寝宫开始抄写经文,为谢太后祈福,期盼她凤体能早日痊愈。
而夏皇后,更是天不亮,就已经起身梳洗,除了让凤仪宫的宫人跑去各宫传话之外,更是早早的带上宫人去了慈寿宫照顾谢太后。
从谢太后早膳要用什么膳食,到宣召御医给谢太后重新诊脉,都事事细心过问,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