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恶嫂手册 第20章

作者:石上清泉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出门时,她怯怯望着甄父,面带惊恐地开口:“老爷,小姐的确不在这里。”

“真是没用的东西,连个十三岁的小丫头都看不住,养着你有什么用?还不再去找!要是找不到人,你就滚去赫连老爷身边伺候!”

杂乱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卓琏这才折回酒库中,掀开蒙住翁口的红绸,拉着少女的胳膊将人带出来,轻声说:“他们已经走了。”

甄琳捂着脸哭了起来,含糊不清道:“谢谢姐姐,要不是您救了我,怕是只能等死了。”

“别哭了,你叫什么名字?”就算卓琏知道话本的走向,但此事却不能透露分毫,她只能佯作不知地发问。

“我叫甄琳,今年十三了,我爹前几年娶了后娘,因为赫连员外愿意拿出五百两银子,他们就要把我送过去。”

卓琏看过话本,也知晓一直以来胡人都居住在雁门关外,原本两国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但德弘帝不愿打仗,生怕劳民伤财,便将公主送到突厥和亲,换得了两年的安宁。

因此樊竹君在年关时就会经过汴州,住在姑母樊兰家中,顺便救下了受尽苦楚的甄琳。

“酒坊中有不少空房,待会我去收拾一间,你安心住下即可,最近莫要抛头露面,等风声过了再出门。”

边说卓琏边往前走,进到房中,拿着抹布将桌椅上的浮灰擦拭干净,又搬了床被褥过来。

“姐姐,您真不赶我走?”

甄琳亦步亦趋跟着卓琏,有什么活儿她都抢着干。就算甄家富余,但她不受宠,日子过得与丫鬟也没甚差别,甚至还略有不如,因此甄琳并不算娇气,这倒是让卓琏稍微满意了几分。

“酒坊里除我以外,还有婆婆与福叔,明日一早他们便会过来,你不能去前堂卖酒,就留在后院打下手,帮着淘米造曲,可记住了?”

“记住了!”

甄琳用力点头。

卓琏不再管她,这几日由于店里的生意太过红火,她完全倒不出功夫再造新曲,先前的香泉曲品相虽佳,却仅有一种,未免有些单调,她便琢磨着配制金波曲。

这曲饼中加入了木香、川芎、白术、白附子等药材,全都捣碎成粉,添糯米粉、白面拌匀,再放入去皮碾碎的杏仁,将药面与草药汁水混合在一处,用模子压成饼状,两月后便能取用。

由于用料特殊,以金波曲酿出的米酒中会带着杏仁香气,味道虽不浓,但浅浅淡淡的一丝却格外勾人,在民国时就有不少老客点明要金波曲酿出的酒。

看到女人利落的动作,甄琳整个人都愣住了,好在她很快便回过神来,急忙将水蓼、道人头等草药捣碎,放在木盆里面。

还没等她从井里打水上来,就被卓琏握住手腕,只听她提点道:

“家里酿酒要用仓房旁边的这口井,水足够清冽甘美,出窖的米酒品相才会更佳,切莫弄错了。”

沁凉井水甫一倒入盆中,便被草药汁水染成了靛蓝色,还透着一丝辛辣的气息,甄琳眼圈都被辣红了,泪珠盈满眼眶,但卓琏却没有任何异样,绯红唇瓣抿成一条线,即使只能瞧清侧脸,依旧能联想到女人的容貌究竟有多艳丽。

☆、20.第20章

自小甄琳就知道自己生的好,否则也不会被亲爹卖上五百两银子的高价,不过此时瞧见了卓姐姐,她真真切切意识到了何谓鬼斧神工。老天爷仿佛格外钟爱她,雪腻无暇的肌肤,浓黑上挑的眉,与寻常女子全然不同,更添几分英气,再配上丰厚的黑发,不点而朱的唇瓣,简直让人移不开目光。

感受到投注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卓琏回过头,好脾气地笑笑:“看我作甚,难道我脸上沾了草药汁子不成?”

“没有。”

甄琳赶忙摇头,将双手洗净后,跟卓琏一起把药面拌和均匀,直到干湿得当的程度,又用粗筛筛过,然后放在仓房中,经过夜气润泽方能投入曲模中压实。

卓琏本想进酒库中清点米酒的数目,岂料碰上了甄琳,这才耽搁了片刻。若她没猜错的话,话本中的甄琳在被送到赫连府前,如今日般从家里逃了出来,可惜甄父谎话连篇,她又无人相护,才被捉了回去。

翌日天刚亮,桓母与福叔便到了酒坊,瞧见正将药面倒进模子里的少女,双双愣了片刻。

“琏娘,这是谁?”

卓琏擦了擦手,走到婆婆跟前,轻声解释:“她叫甄琳,亲爹是个禽兽不如的混账,要把人送给老员外当妾,小姑娘逃到了酒坊里,儿媳寻思着咱家也不差一口饭,就让她先住下,等风声过了再想办法也不迟。”

桓母心肠软,见甄琳年岁比桓芸大不了多少,这会儿低低叹了口气,点头道:“既如此,便先留在酒坊吧,也能跟你做个伴,反正客人们前来沽酒也都是在前堂,只要她不出去乱走,就不会被人发现。”

福叔向来寡言,也没有提出异议,他虽不想招惹麻烦,却也不能将小姑娘往火坑里推,此刻只点了点头,便拿厚布将药面包好,用力压实。

眼下时辰虽早,但桓家酒坊门前早就排起了长队,队伍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笑盈盈交谈着。等到店铺的板窗一卸,大门一开,他们便伸头嗅闻着空气里的酒香,那副垂涎的模样仿佛肚子里生了酒虫一般。

目前酒坊中只卖两种酒,一种是最普通的米酒,色泽浑浊,上有浮蚁,甜而不辣,喝着没滋没味儿的;但另一种清无底却完全不同,酒液清透澄澈,看不见一丝杂质,喝进肚后,顿时就有一股热意从下腹涌起,逐渐蔓延至四肢百骸。

一开始还有人嫌弃清无底价高,每升要卖三百文,直追酒楼中的清风啸,简直与明抢没有任何分别。

说这种话的大多没有喝过清风啸,不过是以讹传讹,将卓家的清酒视为世间难寻的美味,一旦真把两种名字相近的酒水摆放在一起,孰高孰低、孰优孰劣,一眼便能看清楚。

福叔站在柜台后,手拿酒提子帮客人打酒,费老板好不容易排到近前,忍不住问:“怎么不见小老板?她沽酒的准度可比你拿捏的好。”

“最近酒坊中要造新曲,名为金波,酿出的米酒带着杏仁的甘香,琏娘实在脱不开身,便由我打酒了。”

听到这话,费老板咽了下口水,眼底尽是期待之色。

*

就算桓家酒坊的清无底品相极佳,但名气照比清风啸仍弱了不少,听说过此酒的大多都是本地人,外地贵客来到汴州,仍会挑选声名远播的卓家酒楼作为宴饮的地点。

鹤鸣阁是酒楼中修缮最雅致的包间,且不提屋里精雕细琢的桌椅,只看挂在墙壁上的字画,每一幅都是前朝名家的大作,随便拿出去,便会引得文人墨客连连赞叹。

此刻主位上坐着一名中年男子,年岁颇大,面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正是前来出巡的刑部侍郎盛齐。

他手中端着一只素白瓷盏,里面盛着清风啸,浅绿酒液微微摇晃,折射着屋中明亮的灯火,越发显得璀璨不凡。

“卓老弟,你酿酒的手艺越发精湛了,我呆在京城都听说过卓家的大名,若有朝一日这清风啸送到御前,你们卓家说不准便能一飞冲天。”

卓孝同年近四旬,容貌依旧俊朗,周身透着一股文雅的气度,怪不得会被人称为儒商。

“盛兄谬赞了,清风啸虽好,但宫中的御酒却更胜一筹,听说还有美酒名为琼酥,只听名字便能联想到甘美醇厚的滋味儿……”

“卓老弟何必如此妄自菲薄?我们全都喝过清风啸,它有多好,没人会比我们更清楚,至于那所谓的琼酥酒,咱们汴州没人尝过味道,实在不好评判,但估摸着与清风啸就在伯仲之间罢了。”其中一人应声道。

甭看卓孝同仅是商户,但他后娶的夫人可是怀化大将军的妹妹,即便只是庶出,身份也比常人高贵不少,在座诸位自然要捧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