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 第221章

作者:意迟迟 标签: 穿越重生

“不必想了,找的就是那俩人。”谢姝宁垂眸,“果真是捡了大麻烦,好在人这会已经自己跑了。”

刀疤擦了把额上的汗,“依我看,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倒不如歇一日。准备了补给,便直接启程吧?在下一站再多停留些日子养养精神也无妨。”

谢姝宁赞成,点头应了,随后让刀疤增派人手轮流守夜,小心为上。

“那两个人,可需要寻一寻?”刀疤迟疑着,还是问出了这句话。

谢姝宁摇摇头,嘟囔着道:“多的是人寻他们。既然出了客栈,那就同我们没有一丝关系了。”顿了顿,她抬起眼来看刀疤,眸光闪闪恍若天上的星子,“他们若回来了,就干脆——”

她伸手,在脖间横着一比划。

刀疤瞧着,激灵灵打了个寒颤,磕磕绊绊地应了。

望着谢姝宁离去的背影,他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起来,看着娇娇弱弱的一个小姑娘,怎么说到杀人,连眼睛也不眨一下。

这个问题,直到他们顺利离开了于阗古城,入了榆关,开始往京都去时,刀疤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那两个少年不辞而别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谁也找不到。

谢姝宁一行人,则在第二天就启程上了路。

此后沿途,倒真的平静了起来。

没有半夜闯入营地的人,也没有四处寻人的怪人。

后头的旅途中,只剩下了疲惫。

漫长的行程,总是叫人倦怠的。

进入京都后,他们便不住客栈了,开始借宿驿站,回府的脚步也加快了许多。

可饶是如此,等到他们顺利进入京都时,春日早就已经来了。一路行去,入目之处皆是苍翠,桃花盛开似火,梨花纷纷如雪。

天日暖了。

谢姝宁去了厚厚的大氅棉服,开始换上了轻薄的春衫。

她从敦煌带回来的苍白疲弱,似乎也因为这明媚的春日而褪去了些,面色红润。

宋氏深感安慰。

可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近乡情更怯,马上要回谢宅的时候,他们的脚步又忍不住慢了下来。

刀疤一行人被安置在了上回宋延昭来京都时用云詹师徒的名义购置的宅子里,谢姝宁母女换乘了马车,开始往石井胡同赶。

马车晃晃悠悠的,叫谢姝宁禁不住想起了多年前她们初次入京的时候。

到了正门口,帘子被撩起,坐不惯马车的图兰近乎逃窜般地往外头冲,唬了守门的小厮一跳。

正待发问,便见宋氏母女一前一后被人扶下了马车,顿时愣住了,过了会才回过神来,急吼吼地喊了起来:“六太太跟八小姐回来了!”

第156章 变化

一别经年。

再次站在谢宅门口,谢姝宁不觉有些恍惚。

大门上的绿漆像是新刷过的,丝毫不见陈色。就连门扇上的兽头门环,也洁净如洗,没有一丁点锈渍。

守门的小厮急急行了礼,其中一人便率先进里头去通传。另一人则匆匆忙忙将大门敞开,将她们一行人迎进去。

隐隐间,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大一样了。

等到她们走至垂花门时,那里便已候着了一群人。

婆子丫鬟迎上前来,殷切地来搀谢姝宁母女。

谢姝宁冷眼一看,却未在人群中见着潇湘馆的人。她身边的卓妈妈、朱砂都不见踪迹。再细细一看,众婆子似乎都眼生得很。

她们是前年秋日离开的京都,算一算已过了足足一年半。但是府里主事的太太不在,这些婆子媳妇子之间的任命调动,由谁来管?

原本,她跟着宋延昭去西域,满打满算也只准备在去岁夏日便回到京都的。然而谁知,半途出了岔子,叫她们不得不在敦煌多逗留了许久。这么一来,京里的事,也就不大受控制,开始渐渐超出她所能预测的范畴。

按理,宋氏虽不在家中,但她只是远游并非不归,何况谢元茂还在府里呆着,长房不至于在这么点时间里便插手三房的琐事。

再者,她们离开之前的那些个烂摊子,也足以叫长房无暇分心去管三房。

因而这会进了二门,走在抄手游廊上,谢姝宁已是飞快地在心中将三房如今的处境尽数设想了一番。

陈氏早早颓了。可是难保这一年半里,她没有出幺蛾子。

谢元茂的另一房妾室冬姨娘,过去虽不显山不露水的,而今究竟成了什么模样,是否因为山中无老虎,而猴子充大王,也不得而知。

“咦。这里的插屏何时换成了这架?”走至穿堂,宋氏脚步微滞,看了看那架竹雕的高大插屏,皱了皱眉。

跟在后头的一婆子便忙道:“回太太的话,这是去岁六爷亲自让人给换的。”

谢姝宁记得。这里原先摆的并不是竹雕的插屏,而是一架紫檀木大理石的,是宋氏的嫁妆。因做工颇为精美罕有,所以才特地摆在了这做了道风景。

为何被换了?

她看看母亲的神色,遂道:“因何换了?”

婆子笑笑,“原先那架也不知怎地裂了道口子。又不慎划破了九小姐的手,六爷这才发了话叫人给换了。”

宋氏闻言,蹙着的眉头重新舒展开来。抬脚继续往里走,一边问道:“九小姐近些日子可好?”

“九小姐一切都好,如今也跟着覃娘子学绣艺,人也聪慧了许多。六爷还特地请了位女先生来教授九小姐读书习字。”婆子低眉顺眼的。娓娓道来。

上一篇:春日宴

下一篇:清穿之明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