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男主当嫂嫂 第39章

作者:九月流火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他从小什么都不缺,家世优越,天赋异禀,又有一个温柔美丽且极为关注他的母亲。谢毅对他十分严厉,可是郭荣喜欢他,毫不吝啬夸张和教导。他不缺物质,也不缺关爱。

  曾经谢玄辰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他的每一天都顺心随意,所以从不关注年节。直到殷夫人被后晋恭帝所杀,他的家,一瞬间就散了。

  郭荣另娶,谢毅扶侧,谢玄辰也独自立府。他成天忙着外事,又从来不在乎这些,王府里过年的味道自然非常淡薄。说起来,谢玄辰都记不清上次家里热热闹闹,所有人为了一件事情而忙乎是多久之前的事了。

  大概,是殷夫人还活着的时候吧。

  谢玄辰无声地叹息,他没有放开手,而是顺势把慕明棠的手握住,问:“过年要裁新衣,你喜欢什么样子的?”

  “又做新衣服啊?前天刚做了一批。”慕明棠是真的有点愁。如今她的衣服根本穿都穿不完,王府库房里的布料已经堆满了,而隔三差五,宫里还会发赏赐出来。

  皇帝要做颜面,赏赐就绝不会差,而皇帝一送,皇后和太后就不好意思看着,也要跟着送些东西出来。这样的结果就是库存永远用不完,慕明棠连穿宫里赏赐的布料都来不及,更别说谢玄辰还时不时叫外面的人进来,他又懒得看,买东西从来都是从头到尾划一页。

  慕明棠一天换一身,都还有许多衣服挤压在衣柜里,从来没有穿过。

  谢玄辰很理所应当,说:“前天做的是腊月的衣服,如今要做新年的,怎么能一样?下午让人送这个月时兴的布料进来选……算了别选了,让他们每样都送两匹进来吧。”

  慕明棠盯着这个败家玩意,许久无言。她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小时候我爹娘领我做衣服时,是一家店一家店的逛,可不是你这样一买买一车。我的好心我心领了,但是真的大可不必。”

  她不想再挑了,太累了。

  这话谢玄辰就不服气了:“我也可以带着你出去啊。我怕你嫌出门烦,所以让人给你送进来,如果你想去店里看,这还不简单。来人,下午套车。”

  “唉……”慕明棠连忙阻止他,“不用了。”

  丫鬟本来应了一声,现在听到慕明棠的话,又顿住了。她们左右看看,不知道该听谁的。谢玄辰握住慕明棠的手,牢牢压住,说:“听我的,套车。”

  “是。”

  慕明棠见他存了心要败家,只能叹口气,试图商量道:“要是真出去,就不要去衣料铺了吧。”

  “你不喜欢?”

  “挑花样太累了,我看着头疼。不过上元节我们的灯还没买呢,不如我们去看灯?”

  谢玄辰无所谓,反正最后不是他费脑子,他很痛快地点头:“好,听你的。”

  慕明棠嘴上说着嫌麻烦,但是知道下午要出门时,还是兴冲冲地准备起来。其实她自从来了京城,正经出门还没几次呢。之前她在蒋家做养女时,不是亲生女儿,哪敢要东要西,后面嫁人来了王府,因为不放心谢玄辰,也从来没出去逛过。

  枉费她在东京待了两年,其实,还没怎么见过东京的繁华。

  这回谢玄辰也要出去,这就完全不一样了,慕明棠不必担心时间和路程,一上午都兴高采烈。谢玄辰看到她这样高兴,心里欣慰,但更多的是疼惜。

  其实怪他,他早就应该陪着她的。

  安王和王妃出行,把下面人忙了个人仰马翻。谢玄辰之前被圈禁,没法出门,众人对此心照不宣,后来他的铁链撤去,再没人敢提禁足的事。皇帝当然不希望谢玄辰乱跑,可是,谁敢说呢?

  所以现在谢玄辰说要出去,无人敢拦。但是又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做,他们赶紧调来了侍卫,以保护之名,里里外外地围着谢玄辰。除此之外,仪仗,侍女,小厮婆子,又林林总总跟了一大堆。

  慕明棠和谢玄辰坐在车中,后面奴仆成众,兵甲井然,看着浩浩荡荡,架势都快赶得上皇帝出巡了。但是这些慕明棠当然不关心,她听到马车咕噜噜转动,慢慢驶出王府,拐入街巷中。慕明棠再也按捺不住好奇,偷偷掀开帘子看。

  两边商铺鳞次栉比,旌旗高低错落,叫卖声不绝于耳,热闹非凡。东京人口有百万之众,此刻又临近年关,可以想到街上有多热闹。

  慕明棠看得眼睛都不舍得眨,果然把店家叫到府邸里看,和亲自出门逛街是不一样的。光这份充满烟火气的热闹,就没法班照。

  街边还有不少人表演杂技,以吸引观众来摊子上买东西。光这一路,慕明棠就看到好些个,瞧到稀奇之处,慕明棠还忍不住拉谢玄辰来看。

  谢玄辰只是看着她轻轻地笑。如果慕明棠看到兴奋的地方拉他,谢玄辰还会低头瞄两眼,点头赞同。

  这些都是谢玄辰看习惯的东西,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不过话说回来,几年不见,东京的花样越发多了,谢玄辰真的感觉到自己似乎有一点点落伍。

  因为慕明棠,他们的车架走走停停,不断有丫鬟小厮跑到两边买东西,本来就不宽阔的大街被他们堵了个正着。两边行人当然有怨言,然而一抬头看见前面整整齐齐的依仗,以及侍卫身上闪闪发光的佩刀,还是二话不敢多说,纷纷绕行。

  然而,也不乏有孩童,在母亲的怀中好奇地盯着路中央华丽非常的车驾。更有年轻的女子艳羡地看着衣着光鲜的侍女流水一样往后面几驾车上搬东西,路边围观斗鸡的人瞧见,只是粗粗算了算,就感到咋舌。

  “这是哪家娘子出行,买东西这般阔绰?”

  “马车上饰金,当是哪家公侯女眷吧。”

  “何止!”有见多识广的人指了下车架两边的侍卫,说,“瞧见没有,配棹刀的,这至少得是皇亲。”

  棹刀是礼仪用刀,禁卫军才能佩戴。能让禁卫军做拱卫的人家,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

  慕明棠此刻并不知道她的出行在外面引起多大的反响,她买了许多自己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心满意足地放下帘子,说:“好了,我们还要去看灯笼呢,别耽误正事了,走吧。”

  车夫得了令,驾着马车往前面走,拐弯进入另一条街。然而他们的队伍实在庞大,慕明棠和谢玄辰的车架刚转过弯,后面的大部队还没有完全摆过来,正好迎面撞上两个队伍。

  也是巧了,三辆权贵家的马车正好同时出现在一条街上。东京人多地小,和长安整整齐齐、横平竖直的二十五条大街不同,东京本来地方就比长安小,此时的人口却比长安多。商铺越建越多,可想而知街道只能越来越窄,本来一辆马车走时,两边的行人避让些,还能相安无事,但是此刻三辆马车一块出现,那就完全不够走了。

  另两家队伍同向而行,虽然慢,但是也能走,然而慕明棠和谢玄辰的马车突然从侧路横插过来,和他们是对向,就恰巧堵了个正着。此刻进进不去退退不开,谁都没法走。

  三家都带着众多仆从,顿时把一整条街都堵住了。两边行人艰难地挤来挤去,车夫努力控制着烦躁的马,朝里面回道:“王爷,王妃,前面有两辆马车,把路堵死了,过不去的。”

  慕明棠坐在车里也能感觉到外面有多挤,她也没了主意,问谢玄辰:“路堵住了,怎么办?”

  谢玄辰完全不放在心上,随意说:“简单,让他们退到路边,给我们让路。”

  谢玄辰这话刚说完,外面就过来一个小厮,扯尖了嗓子冲他们喊:“前面的,你们退回岔道去,别堵了我们少爷的路!”

第51章 让路

  年底,许多官员回京述职,祝家便是其中之一。祝雨青的父亲祝杨宏得升枢密院枢密副使,祝太太思及女儿年近及笄,已到了说亲的年龄,便随着祝杨宏举家搬入京城。论青年才俊,边关自然是远远不如京城的。

  祝雨青其实并不太懂父亲的官职和先前有什么不同,但是只知道调任旨意下来后,父母都十分高兴,父亲的同僚也纷纷登门庆祝。这样想来,父亲应当是升官了的。

  祝太太一路上都在念叨:“武官升官不易,处处受压制。这回好歹能调回京城了,我许多年没有回来,不知道东京变化大不大。”

  祝太太念叨起当年在东京的事,不由又提点女儿,进入京城后如何谨言慎行,如何端庄娴静。这些话祝雨青这一路早就听腻了,她忍不住打断母亲,说:“娘,这些话你都念叨了我一路了,我知道,京城和雅州不一样,要小心谨慎,处处退让。不可逞凶斗恶,京城里到处都是达官贵戚,我们惹不起。”

  祝太太听到女儿的话,嘴唇动了动,最后只余长长叹气:“唉,其实早些年,境况并非如此。只是如今圣上忌讳武将,文人都说武人跋扈,武将掌权便要割据作乱,什么都还没做,便生生比别人矮了一头。你爹驻守西南多年,立下的真是血汗功劳,连你两个哥哥也死在战场上。可饶是如此,你爹调入枢密院,众人第一件事也是防着他。算了,这些话说不得,你只需要记得,把你那些毛躁习惯收一收,京城讲究的是名门淑女,行不露足笑不露齿,你可不能再像原来一样上蹿下跳。等你在京城说个好人家,我这悬了半辈子的心,也就能歇歇了……”

  祝雨青暗暗撇嘴,她娘又开始念叨她了,这些话翻来覆去地说,祝雨青耳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虽然祝太太明令不许,可是祝雨青还是忍不住把车帘掀开一条缝,偷偷看街上的景象。

  高大漂亮的酒楼拔地而起,商贩沿街叫卖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还有穿着鲜艳的女子成群结队,做着大户人家的打扮,身后却并无奴婢,嬉笑着游街走过。祝雨青看得目不转睛,原来,这就是京城啊。

  娘亲口中繁华喧闹、几乎没有夜晚的东京,原来是这个模样。

  祝太太当然看到了女儿的小动作,可是她心疼祝雨青在边城长大,耽误了女儿家最重要的几年,于是只装作没看到。祝雨青看得几乎眼睛都不舍得眨,这时候马车猛地一顿,本来就挪动缓慢的车队,竟然停了。

  祝太太皱眉,掀帘问车外的丫鬟:“怎么了?”

  丫鬟去前面问了几句,跑回来后说道:“太太,好像是从侧里拐进来一辆马车,把咱们前面那辆车堵住了。”

  祝太太有点不痛快,她坐车许久,早就累了,本来急着回去休息,偏偏车还被堵在路上了。祝太太叹了口气,不由抱怨道:“京城就是这点毛病,遍地都是贵人。前面,指不定又是哪家的女眷呢。”

  “娘,那怎么办?”祝雨青问。

  “还能怎么办,总得有一个人让路啊。”祝太太说道,“你爹新任枢密副使,身上穿着官服,我们家的护卫也全是边关带回来的家将,尸山血海里练出来的。东京贵人虽多,但是承平日久,那些娇贵的少爷小姐恐怕连血都没见过。他们便是再跋扈,也不敢拦到我们头上。”

  祝雨青哦了一声,依然掀开帘子看外面的热闹。她看到前面那辆马车下来一个人,估计也是被主子派过去传话的。只见那个小厮跑到路中间,大声喊:“前面的,你们退回岔道去,别堵了我们少爷的路!我们少爷是平章事家的嫡少爷,勿扰了我们少爷的兴致!”

  小厮喊完后,周围人明显轰动了,有丫鬟把前面的事转述给祝太太,祝太太也倒抽一口凉气:“竟然是平章事的嫡子。京城果然卧虎藏龙,我方才还觉得枢密副使已然官衔不低,没想到,这就遇上了平章事家的少爷。”

  祝雨青听到问:“娘,平章事是什么人?”

  “傻丫头,那是宰相啊。”祝太太叹了口气,“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文官之首,你爹的官位如何调动,我们全家的性命,全凭人家一句话的事。”

  祝雨青便是再不懂事,也知道宰相是顶顶厉害的。边关随便一个文官他们就得小心捧着,遑论天下文官之首宰相呢?祝雨青和祝太太都预料路马上就能通了,可是过了一会,前面还是堵着。

  这回就连祝太太也好奇了:“怎么回事?”

  ·

  侍女把对面小厮的话转述给谢玄辰和慕明棠,谢玄辰听到便是一笑:“平章事的儿子?便是他老子来了都不敢和我这样说话,他算得了什么?不让,让他往路边挪,不要耽误了王妃看灯。”

  慕明棠以前在蒋家听蒋太太念叨过,知道中书门下平章事是宰相。蒋鸿浩靠献她升为三司使,趾高气扬,得意非凡,便是成为了平章事的副手。

  难怪对面马车的人敢这样张扬,宰相家的嫡子,可不是横着走么。慕明棠悄悄看谢玄辰的侧脸,有点底虚。他们这样呛宰相的儿子,真的没问题吗?

  果然,下人把谢玄辰的话传过去后,对面的宋五郎气炸了。传话的人特意说出对面是安王和安王妃,然而宋五郎喝醉了酒,本来就意气上头,哪里注意的到安王是谁。而且宋五郎身边还陪坐着他高价包下来的绮红楼行首,在美人面前,怎么能露怯?

  宋五郎酒气和男人面子作祟,立刻就要下车去理论:“爷爹是宰相,哪个犄角旮旯来的破落王爷,敢和爷抢路?”

  行首和下人连忙劝阻,然而醉酒的人越拦越起劲,美人低声相劝,宋五郎越发要在美人面前显摆能耐。他不顾众人的阻拦跳下车,骂骂咧咧地朝对面的车驾走去:“安王?京城里从来就没有安王这号人物,一个破落宗室,也敢在我宋五爷面前摆王爷的谱?我爹是宰相,你算什么东西!”

  宋五郎有心逞能,这些话嚷嚷得并不低。此时街上所有人都在围观这出权贵相争的戏码,连两边酒楼的人也停止了宴饮,围到栏杆往下看。

  宋五郎的话清晰地传到众人耳中,酒楼上不乏官家子弟,见状和身边人笑道:“宋五郎原本就混不吝的,现在吃了酒,更要摆阔了。这是哪户人家的家眷,撞谁不行,偏偏撞到了宋五郎头上。恐怕今日,要好生丢一回脸了。”

  作陪的女伎闻言笑道:“郎君有所不知,绮红楼新评选出来的行首被宋五爷重金包下来,今日,恐怕也在呢。”

  “呦,还带着女人。”官家子弟笑道,“那他愈要发作了。今日不知是哪家娘子倒霉,竟撞上了他。不过也是她们不识好歹,宋家的少爷,让你避让,乖乖避开就是了,逞什么能?现在好了吧,当着这么多的人,更加下不了台。”

  宋五郎的声音传到车厢里时,虽然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并不难分辨。慕明棠悄悄看了谢玄辰一眼,在心里为外面那个天真的孩子叹了口气。

  惹谁不行,偏惹谢玄辰。

  果然,谢玄辰听到宋五郎的话笑了一声,起身就要往外走。外面的人察觉到谢玄辰要下车,纷纷叫道:“王爷!”

  慕明棠也目带担忧地拽住他的衣袖,谢玄辰安抚地对慕明棠笑了笑,说:“没事,我今天是出来陪你看灯的,不会动手。你自己坐一会,我马上回来。”

  听到谢玄辰承诺他不动手,慕明棠无疑大大松了口气。慕明棠慢慢将手松开,说:“好,我们说好了,我等你回来。”

  谢玄辰对她笑了笑,转身推开车门而下。他站到地上后,刚才对着慕明棠时的笑意,立刻如雾笼冰霜般,消失殆尽。

  王府的侍卫全部都是禁卫军抽调的,他们听到宋五郎那些话就知道要糟,现在看到谢玄辰下来了,惊慌中更生出恐惧来。明明他们都特意提点过,这位是安王,奈何宋五郎酒色上头,愣是没听进去。

  另一位正主出现了,围观众人无疑更加来劲,连酒楼上的人都爆发出一阵小小的躁动。这条街经常出入权贵子弟,酒楼林立,此刻酒楼里唱曲的女伎都停了声,全围到窗边看热闹。

  宋五郎见对面车上竟然下来一个美貌清瘦的年轻男子,嗤笑一声,大喊道:“叫你们主子出来,我不和小白脸说话。”

  宋五郎声音里带着酒意,语气十分不客气。路边有男人听到这句话起哄,两边酒楼的围栏上也传来笑声。

  唯有王府的侍卫听到这句话脸都白了,蹭的一声齐齐下跪:“王爷息怒。这位是宋宰相家的公子,酒后失言,请王爷恕罪!”

  宋五郎有意显摆,听到侍卫的话明显不高兴了:“你算什么东西,敢代我请罪?知道我爹是谁吗?我爹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朝丞相!就算我请罪,他敢当吗?”

  “中书门下平章事。”谢玄辰说完后笑了一声,慢慢朝宋五郎走去,“便是你爹宋行一,在我面前也不敢说这些话。你是什么人,敢在我面前猖狂?”

  侍卫眼见谢玄辰朝宋五郎走去,生怕谢玄辰一生气杀了宋五郎,慌忙又喊道:“王爷息怒!”

  宋五郎被谢玄辰的眼神看得有些怵了,不由后退一步,问:“你是谁?”

  而这时谢玄辰随手从路边的摊子上拿起一根竹蜻蜓,在手指上转了转,倏地弹向宋五郎。

  竹蜻蜓是孩子的玩具,用细竹子做成,用手掌搓动后可以飞到天上。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孩子的玩具,忽然带上凌厉的杀机,从宋五郎的头顶倏地划过,将他的发冠全部削散,甚至削秃了他头顶的一块头发,偏偏一丁点都没有见血。

  站在酒楼上的人骤然惊叫,平地上的百姓看不清楚,直到一个细弱的竹子铮地一声削入路边门柱,他们才受惊般哇地叫出来。

  宋五郎吓得直接摔倒,他刚刚那一瞬间都以为自己的头要掉了,他跌坐在地,披头散发地坐了很久,才发疯一般去摸自己的头。

  而这时,宋五郎终于听到了对面那轻飘飘的三个字:“谢玄辰。”

  谢玄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