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强国才是王道 第15章

作者:文理风 标签: 平步青云 穿越重生

第16章 刘守光囚爹自立卢龙节度使

  将军府/刺史府后院

  刘雁郎从外面端了个火炉,又拿了一个铜壶,然后宝贝的从卧房拿了一个盒子,就大刀阔马坐在堂屋烧起茶。

  “咦,好香的茶!”冯道从外面走进来,轻轻嗅了嗅,顿时赞道。

  “你这家伙倒是鼻子灵,我刚开始煮,你就来了。”刘雁郎看着掐着点回来的冯道,哭笑不得的说。

  “什么好东西,值得你巴得这么紧?”冯道伸过头看了看,有些疑惑,“这个好像不是茶饼吧?”

  “当然不是茶饼,要是茶饼老子会看那么紧,”刘雁郎看着煮好了,小心的提起铜壶,倒了一盏,递给冯道,然后又给自己倒上。

  冯道双手接过茶,先轻轻嗅了一下,然后慢慢品了一口,脱口赞道:“好茶,香气四溢,唇齿留香。”

  “就知道你是识货的!”刘雁郎对冯道竖竖大拇指,“这是当初来边关一个生意人送我的,据说是南方那边的一种名茶,我虽然没记住名字,可也知道是好东西,所以闲的时候就拿来解解馋。”

  “难怪这茶这么好,”冯道点点头,小口轻撮起来。

  刘雁郎喝茶却没冯道这么好性子,他直接把茶吹了吹,等稍微凉了,直接一饮而尽,然后就倒第二杯。

  冯道看着刘雁郎牛嚼牡丹似的,又看看旁边的大铜壶,突然有点心疼他盒子里的那点茶了。

  不过说不定这么喝对刘将军来说也是一种乐趣,冯道笑了笑,接着蹭刘雁郎的好茶。

  刘雁郎看着冯道只是瞥了一眼他的茶盒,却什么都没说,顿时心情大好,他以前喝茶其实也不是小气的人,也常请别人一起,只是别人一看他这喝茶法,就在那一个劲的摇头牛嚼牡丹啦、暴殄天物啊,气的他后来喝茶就再不叫人了,甚至自己偷偷喝。

  他就爱大口大口喝茶怎么了!

  谁规定喝茶就得一小口一小口品了,他老刘就是个粗人,干嘛非学那帮文人那样一点点品。

  刘雁郎心情大好的又给冯道添了一杯,问道:“你不是去前面处理官司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冯道喝了一口,“处理完了,自然就回来了。”

  自从冯道给平州城定了规矩后,平州城和其他府城越来越像了,不仅城中有做生意的了,甚至连出现纠纷都有跑刺史府来打官司的了。

  所以冯道有时还去帮着断断官司。

  “你怎么断的,我刚才从外面进来,看着那打官司的两方一看就凶神恶煞的,都是刺头。”刘雁郎喝着茶好奇的问。

  冯道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轻描淡写的说:“我什么都没断,我把两方带的人都撵走了,然后就让他们俩在堂下吵,他们俩吵了二个时辰,吵累了,又想起自己的摊子还在卖东西,怕耽搁生意,主动和解,然后回去了。”

  “你就在堂上看着他们吵?”刘雁郎听了顿时大笑。

  “他们既然有力气没得用,那就让他们吵呗,反正鸡毛蒜皮点事,他们吵累自然就不吵了。”冯道笑着说。

  刘雁郎笑了一会,坐直身子,对冯道说:“可道,不是我说你,我觉得你这个人什么都好,有时就是性子有点太软,就说今天这两个人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居然一路吵到衙门,你直接每人给他们三十大板不就行了,何必和他们耽搁功夫呢!”

  冯道给自己又舀了一盏茶,抬头看着刘雁郎,“你觉得我治民太慈?”

  刘雁郎点点头,“虽然我读书不多,可也听过乱世用重典,咱这平州城百姓本来就是犯人出身,那就是一群亡命之徒,现在有你威信高压着,若是有一天咱们走了,谁敢接手这平州城?”

  冯道放下茶盏,叹了一口气,“我并非心慈,也不是不明白乱世该用重典,只是恰恰明白,才不愿意用重法把他们改成良民。”

  “啊?”刘雁郎疑惑的看着冯道。

  “如果这是中原任何一个州,甚至一个郡,看到这样的泼皮,我都会毫不犹豫打两人三十大板,让两人再不敢如此惹是生非。可这是平州!这是离契丹最近的平州!”冯道抬头,看着刘雁郎,“刘将军,你觉得当契丹来时,是一群亡命之徒活命的机会大,还是一城良民机会大?”

  刘雁郎顿时沉默了。

  良久,刘雁郎叹了口气,“你说的对,在边关,良民是活不久的。”

  冯道将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保持本性,我们既然给了他们一座城,那就该多给他们一些生存下去的能力。”

  “你这家伙,”刘雁郎笑了,“还是你想的长远。”

  冯道摇摇头,“在其位谋其政,既然挑了这个担子,闲来无事时,总要多想想。”

  “说到闲着没事,”刘雁郎凑过来对冯小声说,“你说二公子这次回去怎么样了,大半年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上次咱们不是打听到二公子已经攻破潞州了么,想必应该很快回撤军回幽州吧。”冯道估计着。

  “你说二公子这次既然立了大功,使君会不会原谅二公子把二公子调回幽州?”刘雁郎忙问道。

  冯道知道刘雁郎一直想调回幽州,这次更是把宝压在刘守光身上,刚要开口说话,一个亲卫匆匆从外面进来。

  “报告掾属,急令!”亲卫将一封信双手呈上。

  冯道和刘雁郎一惊,两人忙起身,冯道拿过亲卫手上的信,拆开。

  刚看到第一眼,冯道就呆住了。

  “怎么了?”刘雁郎忙问道。

  冯道一目十行看完信,木然说:

  “不用使君原谅二公子了,因为二公子已经废了他爹自立为卢龙节度使了!”

  “什么!”刘雁郎一把夺过信看了一遍,然后也呆住了。

  原来当初刘守光攻破潞州后,听闻朱温终于退兵了,顿时大喜,忙带着大军回了晋阳,对李克用感谢一番后,就准备回幽州。

  李克用看刘守光倒也没看他爹那么不顺眼,也没故意为难,不过倒是看中了和刘守光一起的文人掌书记马郁和太监张居翰,觉得这两人挺能干的。

  刘守光本来就不喜文人太监,而且这两人还是他爹的心腹,那更不心疼,二话不说大方送给李克用。

  李克用得了人,自然满意了,也不留刘守光,于是刘守光带着三万大军从晋阳启程回幽州。

  此时的李克用,还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帮了刘守光一把,而刘守光也不知道,自己无意间把他爹安在队伍中的心腹和监军都送李克用了。

  此时这三万大军,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刘守光。

  不过刘守光现在还没注意这些,他正急着回幽州去找他爹讨赏呢,比起上次灰溜溜的被揍跑,他这次可是打了胜仗扬眉吐气的回来。

  刘守光带着三万大军一路风风光光的进了幽州地界,结果刚到幽州城,突然发现不对了。

  他家的幽州城,怎么被人给围了?

  而且围的人还这么眼熟,这不是当年把他大哥揍的逃命的朱温手下大将李思安么?

  想当年他爹还年轻力壮,胸怀大志,想要和朱温争河北,结果朱温派来了李思安,当时他爹没大看的起这位年轻将领,就对他大哥刘守文说:“李思安为人懦弱,我儿才能,胜他十倍,可以先擒了他,再去捉拿罗绍威。”

  于是他大哥带着五万精兵雄赳赳去了,结果人家李思安先在河道两旁埋了伏兵,然后故意装作落败后退,他大哥毫无察觉去追人家,然后一头栽进陷阱,最后除了自己跑的快逃出来,五万精兵全在河里喂了鱼。

  所以刘守光一见李思安,那是分外眼熟!

  不过再眼熟,再幸灾乐祸,一看到李思安居然围了幽州,刘守光登时不干了,立马整好队伍,开始攻击李思安。

  李思安是猛将,刘守光带着元行钦和李小喜也不弱,两人打了一仗虽然谁都没占便宜,可刘守光却打破了李思安的包围幽州的包围圈,成功冲进了幽州城下。

  幽州城里正因为没有做主的人六神无主,一看居然是刘守光回来,立马打开城门接应刘守光,刘守光趁机带着三万精兵进了城,然后立刻接手防御,开始凭借幽州城和李思安对峙。

  李思安本来是打算趁着刘仁恭不在来偷袭幽州的,可谁想到刘守光居然回来了,还撑起了幽州城的防御,再打下去只能损兵折将,李思安没办法,只好退兵。

  等李思安退了兵后,刘守光才开始查,李思安怎么突然跑幽州来了,而且他爹呢?

  说起李思安为什么会出现在幽州,其实还和刘守光有关,刘守光帮李克用攻破了潞州,朱温大怒,就派李思安去抢回潞州,结果现在守潞州的是和刘守光一起攻进潞州城的李嗣昭,李思安打了半个月,半点没有打下来的迹象,朱温一生气,直接撤了李思安,然后派别的将领了。

  李思安被撤后,心气难平,就求朱温让他来打刘仁恭,朱温还是比较喜欢李思安的,就点头了。

  于是,李思安就带兵来幽州了。

  李思安来幽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让偏将去堵了大安山的出口。

  大安山是易守难攻,可也难出啊!

  所以,刘仁恭现在还被堵在大安山里呢!

  弄明白了前因后果的刘守光登时兴奋了,立刻叫来自己的心腹元行钦和李小喜,耳语几句。

  元行钦和李小喜立刻带兵去了大安山。

  就在众人包括大安山的人都以为刘守光是要来救父时,元行钦和李小喜直接将大安山的将士一锅端了,然后抓住了刘仁恭,把刘仁恭和他一众妻妾带了回来。

  刘守光直接把他爹和一众妻妾丢后院锁起来,然后废了他爹的卢龙节度使之位,自立为卢龙节度使。

  众人:……

第17章 刘守光VS刘守文

  刘守光的囚爹自立虽然惊呆了众人,可其实对于众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毕竟无论是刘仁恭当节度使,还是刘守光当节度使,其实对大家差别不大,甚至连门庭都不用换,大家自然也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是对于有一个人,却如同晴天霹雳,那就是刘守光的大哥——刘守文。

  刘守文一听到刘守光居然囚爹自立,立刻把所有手下召集起来,然后对着众人大哭道: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自古哪有儿子仇视父亲的道理,我家居然生出这样畜生不如的家伙,我真是生不如死啊……”

  刘守文哭的很是凄惨,众人也不得不纷纷跟着刘守文一起谴责他不孝的弟弟。

  看着众人和自己一样的“忠孝”,刘守文大手一挥,顺势提出要出兵讨伐自己不孝的弟弟。

  沧州众人:……

  幽州

  刘守光听到自己大哥居然带兵要来讨伐自己,不屑一顾。

  比读书,他肯定比不上假仁假义的大哥,可比打仗,他闭着眼都能揍的刘守文找不着北。

  于是刘守光当即点起幽州的精兵,准备亲自领兵朝沧州开去。

  不过在出兵之前,刘守光八百里加急给冯道去了一封信。

  冯道,别管你的平州了,快来幽州帮本公子转运粮草!

  平州

  冯道和刘雁郎翻来覆去把信看了好几遍,又亲自问了问送信的亲卫,终于明白了前因后果。

  两人大喜,想不到他们的二公子竟然咸鱼翻身了。

  冯道立刻把手中的事物交接给刘雁郎,然后朝幽州赶去,刘雁郎也忙把冯道在平州城攒下所有家当,那些粮草和六千匹马收拾了一下,准备派人送到幽州,去讨好新上任的使君。

  冯道到了幽州,和刘守光会合,接手了大军的粮草转运。

  在冯道迅速调集够三万大军的粮草后,刘守光带着元行钦、李小喜、冯道和三万大军直扑沧州。

  刘守文是带着大军从沧州往幽州赶,刘守光是带着大军从幽州往沧州扑,所以在半路上,两只大军就撞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