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梅重生了 第4章

作者:寒江点水/顾鑫 标签: 市井生活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欣然,天色不早了,你早点歇着吧。”

  孟欣然替自己和孟母斟了一杯茶,摇摇头:“我不累。”

  “哦,是吗。”孟母望着那杯茶尽力掩饰自己,磕磕巴巴道:“我,我有些累了,娘,先睡了。”说着,匆匆走过孟欣然,往床边去。

  “娘。”孟欣然出声叫住了孟母。她没有转身,依旧坐在椅子上,脊背挺直。

  孟母顿时停住了脚,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孟欣然叹了口气,回头看她,软了语气,颇为无奈道:“娘,您还不打算告诉我爹的下落吗?”

  话音刚落,孟欣然便看见孟母的肩膀抖了抖,随后抖动的幅度越来越大,脖颈也微微弯了下去,伴随而来的还有孟母低低的抽泣声。

  孟欣然眼里浮起一抹忧虑,起身扶着孟母坐回桌边。她回头看了孟书瑞一眼,见他睡得安稳,视线又转了回去,将手里的帕子递给孟母,让她好好发泄一番。

  好不容易孟母缓过劲来,眼睛通红,哑着嗓子问孟欣然:“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孟欣然把茶递过去,轻声道:“离家那天我就有感觉了,虽然娘你不说,可有些事情毕竟不是一味地遮掩就能躲过去的。娘,李婶给你的那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孟母双手捧住温热的茶杯,好似这样就能让全身暖和起来,她垂着眼,想起那封信的内容,心中依旧惶惑。

  燃烧的烛心哔啵了一声。

  屋内孟母的声音也随之幽幽响起,带着几分不安:“你爹信上说他在安京干活干得挺好的,东家待他也不错,想让他去京都做木匠,说是京都的工钱比安京来的多,小瑞也好去京都治病。所以他想让我们娘三个连夜去京都找你舅舅,先在京都安顿下来,他随后来找我们。可是……”

  说到这里,孟母愈加不安,捂着杯子的手也颤了几下,孟欣然握住她的手,安抚她让她镇定下来,孟母喘了口气,起伏的情绪慢慢平复,继续道:“可是,可是你爹和我之前说过,做完安京的这笔活他就回来,小瑞的病若是在安京也没有办法,他就带咱们去江南,江南富庶,气候养人,适合小瑞养身子。而且,你爹说过,这辈子不会去京都,那里都是官家大人,出了事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孟母说到死字,声音发颤,她含泪看孟欣然:“欣然,你爹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不会丢下我们。让我们连夜去京都,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他又不说,娘担心你爹,所以自作主张带你们来安京找他。欣然,娘是不是做错了?”

  孟欣然握紧孟母的手,安慰她:“娘,你没有做错,若换做是我,也会同你一样,来安京找爹问个明白。”

  孟欣然目光平和安定,让孟母那颗一直吊起的心落了落,但那封信写得实在仓促,她隐隐中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让她细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孟欣然见孟母的情绪渐渐稳定,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问道:“娘,这件事,爹是不是不让你和我们说?”

  孟母点点头:“你爹信上嘱咐我,让我看完就把信烧了,也不要告诉你们,怕你们担心。”

  这事儿也是孟母觉得奇怪的地方之一,孟父是个老实敦厚的人,为人也比较实在,不懂什么弯弯绕绕的东西,寻常在家也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很少向家里隐瞒事情,而这次竟直接提醒她不能让欣然知道,有点不像孟父的性子。

  原来信被烧了,难怪她找不到。

  孟欣然思忖,随后问道:“娘,爹在信上有提过他在安京哪里干活吗?”

  孟母一愣,喃喃道:“没有。”

  孟欣然闻言眉头不由自主地皱紧。

  孟母此时也反应过来了,眼眶蓦地又红了,急急忙忙道:“欣然,你爹是不是……是不是……”

  剩下的话她不敢说出来,只能像救生浮板一样拉住孟欣然的手,眼里又是害怕又是担忧。

  孟欣然心中已有了不好的猜测,但见孟母如此着急,又不敢将其表现出来,生怕孟母更加担惊受怕,于是连声安慰她:“娘,不会的,爹不会有事的,你不要胡思乱想。”

  “可是……”孟母欲言又止,已是乱了分寸。

  孟欣然抚着她的手,让她不要多想:“娘,你不要多想。爹没有消息也许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样吧,我明天就出门,在安京打听打听,说不定就会有爹的消息。”

  孟母依旧忧心忡忡,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点点头:“好,听你的。”

  好不容易将孟母哄睡,天也快亮了。孟欣然沾着枕头睡了两个时辰便醒了。昨天折腾了一宿,让她很是疲惫,可一想到孟父的事情,心中宛如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睡的很不安稳。

  看了眼还在睡的母亲和弟弟,孟欣然想了想,找掌柜的讨要了纸笔,留了字条便出门了。不管事态如何,既然来了安京,那么先找到孟父再说。

  离城门最近的西城街上已看不到安京府的百姓,更多的是逃难来的灾民。原本不算密集的大街,在灾民一窝蜂的涌进来后变得拥挤起来。宽敞的道路两边,走几步便会看到衣衫褴褛的灾民或坐或躺的在那里,天灾毁了他们的家园财物,连一身换洗的衣物也没留下,阵阵恶臭从灾民身上散发出来,让过路的行人纷纷掩起鼻子快步走过。

  孟欣然忍着酸臭走在街上,她皱眉看着路边或是面黄肌瘦或是昏迷不醒的灾民,面上不忍。手指附上放银两的地方,孟欣然往灾民走去,刚踏出一步,便看到前边忽然一阵混乱,拳打脚踢中间接夹着几句呻/吟。

  对面快步走来几个安京百姓,衣衫略显凌乱,他们捂着口鼻,一边嫌恶地瞪着躺在路边的人,一边低声对其中一人道:“给什么银子,给了也被抢光。你这不是救人,是害人。”

  “别嘀咕了,赶紧走吧。安京被这群灾民搞得面目全非,连门都不能出了。”

  “天灾大难,谁能想到呢。”

  “就你好心,若不是我们拉着你出来,你怕是要被这群人生吞活剥了。别管了,赶紧走吧。”

  “唉唉。知府为何不管……”

  “管的过来吗。行了,别啰嗦了,走走走,回家。”

  一行人渐行渐远,耳边的话却尤为清晰,孟欣然往前的脚步顿住,抿紧唇不知该不该动。

  角落里有视线调转过来落在她的身上,蠢蠢欲动。孟欣然穿得朴素,但相比灾民的情况却好的多,再加上她气质出众,一个人醒目的站在大街中央,活像一个靶子。

  孟欣然不是傻子,她已经感觉到周围有几束视线赤/裸/裸地落在她身上,贪婪的饥渴的殷切的各种都有。手渐渐垂下,余光看了一圈周围,孟欣然心一紧,不敢停留,赶紧避过前边的混乱,换了一条路走。

  到了安京城中央,灾民的情况好了许多。街边店铺开着,孟欣然拿着孟父的画像一家家问过去,遗憾的是,每一个人的答案都是摇头,没有见过。

  日头渐晒,孟欣然擦着汗躲进了一条小巷。等身上不那么黏腻难受了,孟欣然收起画卷,打算穿过小巷往客栈走。

  然而刚拐过一个弯,一双瘦骨如柴的手突然凭空伸了出来,对着孟欣然五指张开。

第6章 006

  小偷!

  那双手的动作很是迅速,抓住孟欣然腰带间的黑色锦囊立马缩回,人也转身就跑。

  孟欣然反应过来赶忙去追。这是今早她从孟母枕边拿的碎银,银两不多,但能多撑几天。如今她们入不敷出,每天都得精打细算过日子。这银子不能丢。

  小巷道路交错,七弯八拐。所幸前头的人看着瘦小,跑得也不快。孟欣然抓不他,但也能坠在小偷身后。

  “抓贼啊!”孟欣然一喊,前头的小贼跑得更急了,慌不择路地在巷子里乱窜。

  眼见着人就要跑丢,前头忽然啊的一声惨叫,小偷被一个粗莽的大汉绊了一脚,四肢着地,重重地摔了个狗啃泥。

  “小兔崽子,干啥不好,居然当贼!”大汉抢回小偷手里的锦囊,毫不含糊地抡了他一脑袋。

  小偷流着鼻血,顿时被拍了个眼冒金星,嘴里不停地求饶。

  孟欣然弯腰撑着膝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大汉跟拎小鸡似的拎着小偷过来,低头瞧她,把手里锦囊递过去,道:“姑娘,这是你的吧?”

  孟欣然嗓子干哑,说不出话来,抬头看黑色金丝锦囊,点点头,伸手接过,好不容易缓过气,对大汉感激道:“谢,谢。”

  “咦?”大汉忽然疑惑了一声,歪头仔细瞧了瞧孟欣然,一拍大腿,爽朗笑道:“这不是孟家姑娘吗?”

  孟欣然闻言诧异地看他,慢慢直起身来。眼前的大汉面部轮廓看着有些熟悉,可拉碴的胡子遮住了大半张脸。孟欣然一时认不出他来,犹疑道:“你是……”

  “我是你隔壁李叔啊!”李汉嗔怪道,“咋几天时间不见,你这丫头还认不出我来了。”

  “原来是李叔。”孟欣然这下也瞧出大汉是谁来了,隔壁李婶的丈夫,比他爹更早来安京做生意。

  一直被拎在李汉手里半死不活的小贼忽然扭动了起来,睁开李汉的手趁机跑了。李汉拔腿就要追,被孟欣然拦住了。

  “李叔,算了,别追了。”

  小贼一下不见了踪影,李汉唾了一声:“下次可别让我抓住!”

  “李叔。”孟欣然想到李汉早早就来了安京,说不定会知道孟父的下落,于是问道,“你知道我爹在安京住哪里吗?”

  李汉挠挠头,啧了啧,慢慢思索:“好像是在东城的民巷里,唉记不大清了,我和你爹住的远,平时也遇不到。不过李叔可以帮你打听打听。”

  孟欣然想起自家父亲不知为何下落不明的原因,怕连累李汉,拒绝了他的好意:“不用了李叔,我和我娘可以慢慢找过去。”

  李汉想到孟欣然一家的情况,还想劝她几句不要逞强,他可以帮忙。但孟欣然这回很坚决,硬是没有点头,李汉叹了口气,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这也是人家的家事。

  李汉无奈,不过临走前仍叮嘱道:“丫头,有事儿就来找你李叔帮忙,甭客气啊。”

  孟欣然笑:“嗯,我知道了。”

  孟欣然一回到客栈孟母就迎了上来,面上焦灼:“欣然,你打听到你爹的下落了吗?”

  孟欣然关上门,轻轻嗯了一声。

  孟母立时松了口气,激动道:“好好,找到就好,找到就好。”

  孟欣然张了张口,到嘴边的话最终还是吞了回去。虽说是打听到了孟父的下落,可孟欣然心中的疑云没有丝毫减少,反而越来越重。然而这个消息对于一直在担惊受怕中度过的孟母来说,却是一缕希望,她不忍心戳破。

  有了盼头,孟母的精神也好了许多。第二天一家三口便退了房往东城的民巷找去。

  民巷是东城最为偏僻的角落。狭小的街道旁,一户户人家紧挨在一起,偶尔能从敞开的大门看到小院中的情形。孟欣然沿路询问孟父的住址,随后便找到了孟父住的地方。

  小小的大门夹在两户大人家的中央,若是不留心,怕是要错过了去。门上并未上锁,孟欣然试着推了推,嘎吱一声,门开了。

  门后是一个小院,院子不大,中间放着一只大水缸,缸壁长满青苔。墙边立着一个木架,想来是晾衣物的。边上还有一口水井,孟欣然往下瞧了一眼,里面没有水,是一口枯井。

  孟母牵着孟书瑞推开了房门。阳光洒进里屋,能瞧见满室飞扬的尘土,孟母捂着孟书瑞的鼻子往后退开,皱着眉往屋里瞧。

  屋内门窗紧闭,透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借着亮光,能看见屋里简单的摆设。靠窗的床上,一叠衣服放在床尾,叠的整整齐齐。正对门口处,放着一张桌子,两张椅子,上面覆着一层灰。桌上还倒扣着一只海碗,一双木筷孤零零地摆在一旁……

  “娘,爹住在这儿吗?”孟书瑞眼睛眨了眨,仰头好奇的问孟母,眼中是不谙世事的天真。

  孟母朝他扯出一抹僵硬的笑。视线重新落回屋内,孟母的心再次沉重下来。一路过来的欢喜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尽的忧心。

  孟母和孟欣然同时沉默着,她们像是约定好了一般,没有在小瑞面前提起孟父的失踪。小瑞年纪小,只当父亲同以往一样出了远门,不多日便会带好吃好玩的回来。

  孟母坐在里屋,愣愣地望着坐在院子里玩耍的儿子。

  孟欣然心中亦是沉重。她走到孟母身边,双手放在她的肩上,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传递力量,让孟母不那么难受。

  孟母眼角落下一滴眼泪,又赶忙擦去。她颤着手抚上孟欣然的,六神无主地看她,声音哽咽:“欣然,你爹他……我们要怎么办?你弟弟还小。”

  “娘,你放心。”孟欣然心中也是惴惴,然而对上孟母六神无主的眼神,顿了顿,坚定地说,“爹不在,家里还有我。我会照顾好小瑞的。”

  孟欣然同孟母一起望着小瑞的背影,心中暗暗下了一个决定。

  这一夜注定无眠。孟母睁着眼睛到了天亮,夜半隐隐还能听到她压抑的哭声。孟书瑞睡在最里间,砸吧着嘴嘟了嘟,一直深睡着。孟欣然躺在中间,背对着孟母侧躺着,手指拉着小瑞白嫩的手,眼中悲色浓郁。

  孟欣然一家暂时在孟父住过的屋子住了下来。孟欣然白天去安京街上打听孟父的消息,晚上回来陪着小瑞读书。孟母消沉了两天便又重新振作起来,在锦缎铺子接了一些活计,帮忙做些针线活。

  这天,孟欣然如往常一样,去安京城打探孟父的消息。

  孟母则带着小瑞坐在院中做针线。

  “哐当”一响,小院的大门被一个大力推在墙上,又砰砰反弹了两下。等动静小了,一双大红色的秀花鞋从门槛处跨了进来。

  进来的女人一身红色长裙,头戴金钗,脸上涂着厚重的脂粉,一张红唇波光潋滟。她抱臂环胸,微仰着下巴,一双吊梢眼冷冷地看着院子里的人,面色不善。

  女人明显来势汹汹,孟母一时被她震住了,待在原地不知作何反应。看到陌生人,孟书瑞连忙丢下手里的积木,小跑着躲在孟母身后,两手揪住她的衣摆,只露出一双眼睛,怯怯地看着来人。

  孟母护住小瑞,迟疑道:“你是……”

  女人居高临下,嗤笑了声,嘲讽道:“装什么傻?给银子啊!”

  孟母疑惑,面露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