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24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林溪觉得她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神色就是一冷,有心想回她几句,可是想到她好几年也回不了一次娘家,便没有跟她多计较。

  倒是一旁的林湘听到了她们两人的对话,生怕她们和从前一样吵起来,便打圆场道:“我记得后年就是乡试,不知道三妹夫下不下场?如果下场的话,届时不妨住到我们家,也有个照应。”

  林溪被这一提醒,方才想起乡试是要到府城去考,虽然知道林湘这不过是一句客气话,但还是笑道:“那我就先替夫君谢过大姐了。”

  “一家人,何须言谢。”

  林湄不由在旁撇了撇嘴,却被林二太太看见了,不由怒其不争的瞪了她一眼。

  不多一会儿,下面人就回说马车都已预备好了,林溪就和众人一起送走了林湘和林湄这两个堂姐。

  林溪陪了林老太太说了会儿话,捧砚就奉命到了林家。

  林老太太以为是沈默有事叫她回去,便催她快去。

  昨天下了一晚上的雨,今早雨虽停了,可是地上的积水却还未蒸发。

  马车停下来时,坐在车辕旁边的捧砚便让她小心地下的水坑。

  袁家住的地方相当偏僻,林溪主仆二人跟着捧砚一直走到了巷子的最里头,才见他停了下来。

  捧砚敲了好一会儿门,才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出现在了门口。

  “袁嫂子,我家二奶奶来看袁老爷子了。”

  那个被捧砚称作袁嫂子的妇人看见林溪,猜她就是捧墨口中的二奶奶,不顾地上的污泥,就向林溪行了个大礼,“二奶奶大恩大德,真是感激不尽。”

  林溪忙把她扶起来,说道:“夫君放心不下,特地让我来看看。不知道袁老爷子怎么样了?”

  袁嫂子擦了擦泪,“公爹刚才喝了药,已经睡下了。大夫说先静养几日再说。”边说边让林溪进去。

  林溪跟着袁嫂子越过木头做的门槛,穿过门洞就见到了小小一所院子。

  院子虽小,可是打扫得很干净,北面三间青瓦房,东西各两间厢房,南墙下则摆了十几盆花卉,虽然都是些不值钱的品种,可是被人照顾的却很好,给这院子平添了几分清幽之美。

  再往里走,只见有个十来岁的半大少年端着碗参汤从辟做厨房的东厢房里出来,见到自家娘亲领着两个生人进来,便立住了脚。

  袁嫂子便替林溪介绍道:“这是我儿子世昌。”又叫那半大少年过来给林溪行礼。

  林溪不等那半大少年行完礼就虚扶了一下,很客气的笑道:“可惜我今日来得急没带什么东西,见面礼只好以后再补。”

  对方若是个小姑娘,她还能褪下手里的玉镯做个见面礼什么的。

  那叫世昌的少年却比较敏感,不等林溪触碰到他,就站起了身,向着袁嫂子道,“娘,参汤煎好了。”

  袁嫂子道:“先放在一边,等你祖父醒了再喝。”一边说,一边把林溪让进堂屋。

  林溪由袁嫂子陪着说了会儿话,袁老爷子才醒过来。

  与林溪想象中不同,袁老爷子生的非常瘦小,精神也非常萎靡,只有一双眼睛还流露出些许精光,他看见林溪有心想说什么,只是还未开口就先喘促起来。

  袁嫂子便忙唤儿子把参汤端进来。

  袁老爷子喝过参汤,歇了好一会儿,方才有了些精神。

  “当年我在京城做幕僚的时候,有幸见过你爹一面,不过你长得与他不大相像。”

  林溪没想到袁老爷子还认得他的父亲,便道:“我祖母说我随了我娘的长相。”

  袁老爷子轻轻咳了咳,又换了个话题,“沈默这孩子,不大爱说话,又喜欢把心事藏在心里,以后要你多担待了。”

  林溪点点头:“我知道,我一定会好好待他的。”

  袁老爷子的脸上就露出放心的神色。

  林溪看出他肺气虚弱得厉害,不想让他多说话耗气,坐了一会儿就提出了告辞。

第35章

  从袁家回到沈府, 已经临近中午。

  沈默正等她回来用饭。

  林溪知道他担心袁老爷子的身体, 便把袁嫂子的话复述了一遍,让他宽心。

  沈默却仍是有些放心不下,不过他并未把这点担忧放在脸上, 打算等身体好一些再亲自过去一趟。

  林溪回来没多会儿, 小厨房已经先做好了午饭。小厨房的人仍是按着林溪的嘱咐, 给沈默做的都是比较清淡的饭菜。

  两个丫鬟端来一张小几抬到床上, 上面摆着一碗清粥, 三道小菜。

  沈默除了不沾荤腥以外, 对于菜蔬并不挑食, 小厨房做的三道小菜虽然并不精致, 可他多少都用了一点。

  沈默病后没什么胃口,只喝了半碗粥,就放下了筷子。

  林溪望着他的脸色,觉得当前最要紧的还是养好他的身体。

  她有心想让沈默到乡下住一阵,那边环境清静, 空气又好,对他的身体会很有好处。

  可是这得经过沈老太太的同意, 要在什么时候找个什么样的理由才能说服她同意沈默在乡下住一段时间。不过起码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 沈大太太还没有痊愈, 沈老太太这时候多半不会同意。

  她正想着心事, 就听沈默问道:“今日只有你一人回林家, 祖母他们没有说什么吧?”

  林溪以为他是为不能亲自去送林湘和林湄感到抱歉, 便道:“没有。祖母听说你病了, 还让你好好养身体。”

  沈默就看了她一眼,既然不是为了林家,那是为了什么。他有心要问,又怕戳到对方的痛处。

  林溪看到他眼底的关切,再想到他话语之间的试探之意,忽然间就明白了过来,他在猜自己到底为什么而伤神。

  林溪知道他对自己身体不怎么好这件事异常敏感,自然不会告诉他自己刚才在想什么,就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道:“今日我到袁家,见到袁老爷子才知道,他还见过我父亲。”

  沈默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过来,认真的听她复述了一遍袁老爷子的话,方淡淡笑道:“我还记得柳姨的模样,你生的确实很像她。”尤其是那一双眼睛,尤为相似。

  林溪被他这句话所提醒,就回忆起了自己初见他时的情景,“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你一眼就认出了我。”

  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见沈默,对方虽用的是问句,可是语气很是笃定。

  沈默闻言却是一顿,似是想起了什么不好的往事,微微垂了垂眸,细长的睫毛掩去了眼底一闪而过的阴影,轻轻嗯了一声。

  林溪这几天已经摸清了点他的脾气,闻言马上就察觉到他话里的低落之意,而且本能的觉出与自己,不,与原身有关。

  她想了想,试着问道:“可我怎么觉得,在那之前,你像是见过我似的?”

  沈默方才抬头看她,目光幽深,既不否认,也不点头。

  林溪越发确定,沈默确实在那之前见过原身,只怕原身还说过什么嫌弃他的话。

  林溪不由努力的去搜索原身留下来的记忆,可是原身的记性并不好,林溪回忆了半天,只回忆起原身好像是在外出的时候,与人说过几句抱怨的话。

  难不成沈默那个时候正好在附近,林溪一想到沈默会听到原身埋怨的话,想到他即使听到了那些话可是这几日对自己仍是照顾有加的行为,就不由得暗骂原身有眼无珠。

  她有心想解释一二,又不知从何说起,总不能说那是原身说的话吧!

  纠结了半日,林溪仍未斟酌好说辞,那边大厨房已是送来了饭菜。

  沈默便温声道:“你奔波了一上午,想必早饿了,先过去吃饭吧!”

  林溪也觉得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便去了外间用饭。

  饭后,林溪记起沈默每个月只有十两银子月银的事,便让人把李妈妈叫了过来。

  等李妈妈来了以后,林溪便开口问道:“我来了这几天,发现夫君每个月似乎只有十两银子的月银进账,难道婆婆在世时没有留下什么嫁妆吗?”

  二老爷那边,把做官积攒下来的东西交到公中,所以没留体己银子倒还能说得通。

  可是二太太怎么说也应该有不少嫁妆傍身,怎么会一点东西没留给儿子?

  李妈妈听林溪问及二太太的嫁妆,脸上就浮现出了一种尴尬的神色所取代,“二太太的嫁妆,早就变卖了。”

  “变卖,为什么?”

  李妈妈想起往事,不由露出伤怀的表情,擦了下眼睛道,“二太太生下二少爷第二年,文老太爷就死在了任上。文老太爷是有名的清官,为官几十年,只给子孙留了一所京中的宅子并些田地。偏偏文二老爷那时作为御史,得罪了京中的一个权贵。为了打点关系,文二老爷就求到了二太太头上。二太太未出阁时与文二老爷这个二哥的关系最好,当下就把陪嫁的几十亩田地尽数变卖,把卖得的银子都给了文二老爷。”

  李妈妈知道林溪问及此事,多半是事出有因,便把当年的事都说了出来。

  “为着此事,老太太一直不大待见二太太。后来二太太因为生二少爷伤了身子,老太太想抬个姨娘服侍二老爷。文家素来有男子到三十无子才能纳妾的规矩,二太太自然不愿意。二老爷也不愿意老太太插手这件事,便替二太太说了几句话,老太太说她是替文家养了个儿子,一怒之下和二老爷大吵一架。二太太不想因为她一人,让他们母子的关系交恶,就没有跟着二老爷到任上,反而留了下来。

  后来没几年二太太就走了,二老爷本有心把二少爷接到身边,可是没过多少日子,他就患了重病,临死前写信回来给老太太道歉,让她看在自己的面上好好把二少爷养大。

  老太太这才消了气,只是心里因为二少爷的脾性和相貌都像极了文家人,所以对他一直都不冷不热,反而一直偏爱相貌肖似自己的大少爷。直到大少爷走后,老太太对二少爷的态度方才好起来。”

  怪不得,沈老太太不待见文家的人,原来是因为这样。

  林溪想到沈老太太在大少爷在世时对沈默不冷不热的情形,便问道:“那二老爷还在时,老太太有没有提过分家的事?”

  李妈妈想了想,摇了摇头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二少爷成亲时的聘礼和开销,却大半都是二老爷留下来的积蓄。二老爷爱好收藏,所以那些积蓄有一多半都是古玩玉器,这些东西一直都由老太太保管,二少爷成亲的时候便把它拿出来做了聘礼。”

  林溪听到这里,已经差不多了解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便叫李妈妈下去了。

  李妈妈走后,她自己一人在西次间待了好一会儿。

  任她怎么想也想不到,沈老太太不喜文家的原因竟然是因为那条男子三十无子才纳妾的规矩。怪不得沈默那么抗拒沈老太太送来的两个丫鬟,原来不仅是因为睡不着觉的缘故,更因为他像极了文家人,自然也和文家人一样遵守这个规矩。

  一想到沈默多半会遵守这个规矩,林溪的心忽然传来一阵微微的跳动,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只觉得有些坐立不安,更有些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沈默。

  她就这样在房里走来走去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待不住,想了想,准备去景平苑探望一下沈大太太,把心情平复了再说。

  林溪到景平苑的时候,不巧的是,沈大太太刚吃了药睡着。

  沈大奶奶正一边守着沈大太太一边做针线。

  底下的人怕惊动沈大太太,说话都放低了声音,因此等林溪走到跟前,沈大奶奶方才看见她,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把她让到了外间。

  沈大奶奶吩咐丫鬟去取酸梅汤后,林溪便问道:“我看大嫂刚才绣的好像是肚兜,不知道给谁做的?”

  沈大奶奶淡淡笑了笑:“是给我娘家的侄儿做的。原来未出阁时做惯了,如今无事便用它来打发时间。”

  林溪等寒暄过后,就关心地问了问沈大太太的身体。

  沈大奶奶道:“大夫说娘这病虽然没有大碍,可是至少也要再养十来天。”

  林溪问过沈大太太的病情后,就提起了沈梓馨。

  “怎么不见梓馨?”

  提及沈梓馨,沈大奶奶一贯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终于多了一点担忧之色,“她正与娘使性子,二弟妹若是无事,可以去劝劝她。”

  林溪听了沈大奶奶这话却不由得有些纳闷,她虽与沈梓馨相处不长,可是大概也摸清了对方的性格,不是轻易使性子的人。

  她就带着疑问去了清芳阁,刚来到清芳阁的廊下,小丫鬟通禀一声,沈梓馨就从里面扑了出来,“二嫂。”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

  林溪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她抱了个满怀,丫鬟采莲在后面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们大姑娘心情不好,还请二奶奶多担待。”

  林溪觉得外面人多口杂,不是说话的地方,便扶起怀中的沈梓馨,“外面日头大,我们先回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