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41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沈大太太自然是有些不舍的,不过沈老太太是说一不二的性格,她既然发了话,自己要是再开口,多半会吃挂落,所以她只好把这点不舍压了下去。

  沈老太太看众人都无异议,方才硬着心肠道:“那几只玳瑁猫找人把它们抓起来,远远的扔了吧!”

  原来府里没什么孩子,上至沈老太太下至沈大奶奶,都养了几只猫。后来沈珣来了以后,沈大太太看他总喜欢逗猫,生怕他被猫抓伤,早早的就把那几只猫处理了。

  沈大奶奶见此,也把养的几只猫悄悄送人了。

  如今沈珣被猫抓伤,沈老太太虽然不舍,可是重孙子和猫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的。

  林溪没想到沈老太太这么舍得,别人怎么想,她不知道,但她现在管着家,便接了一句,“回去以后,我就找人把它们抓起来。”

  这几只猫原本就是府里一害,等它们一走,最高兴的应该就是厨房那边了。

  沈珣的伤养好后,便到了十月份,从初一那天起,林溪就开始负责教他读书。

  早在前几天,她已经把要开蒙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通读了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而给沈珣上课的地点,林溪选在了远香堂的西次间。

  林溪把准备工作做好后,又特地从丫鬟们的针线篓子里拿了把尺子作为戒尺。

  事实证明,林溪准备这把戒尺是对的。

  沈珣本来就野惯了,刚开始跟着林溪念书识字的时候还觉得新鲜,可是不到两刻钟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光往外面看。

  每逢这个时候,林溪就把戒尺拿出来,威吓两句。如此坚持着熬到管事媳妇们来远香堂回事,林溪就让丫鬟们把他带下去玩她之前准备的一些卡片和玩具。

  等管事媳妇们一走,林溪便让丫鬟们把沈珣提进来,继续授课。

  这样上午教他念书识字,下午教他写字,中间总要给他留出一个时辰的玩耍时间,沈珣方才跟着林溪学了半个月。

  这时候,林二老爷已经带着价值一万两的茶叶回到了晋城。

  林溪此时还不知道林二老爷运回来了这么多茶叶,听闻林二老爷从南方运茶回来了,当即就坐不住了,便给珣哥放了半天假,急匆匆回了林家。

  林二老爷换了身衣裳,洗了个澡,来安寿堂给林老太太请安时,便看见了林溪。

  林二老爷忍不住笑道:“我算着,三丫头你怎么也得吃了午饭才来,没想到你这么急。”

  林老太太笑着让人给林二老爷上茶,又问林二老爷这一路可还顺利。

  林二老爷道:“这一路倒还顺利,可是我瞅着南方的形势却实在是不怎么好。”

  林老太太忙道:“这话怎么说?”

  林二老爷道:“就是我早先跟娘你说过的白莲教,我们这一路走来,听到了不少白莲教的事。我觉得南方这两年迟早要乱。”他说完这话,便看向林溪,“三丫头,我从南方运回来的这批茶叶你先不要动,等明年春天先看看情况再说。”

  林溪对于白莲教起事这件事一点不意外,她没想到的是,林二老爷居然有这么敏感的商业嗅觉,从白莲教一事上迅速分析出茶价要大涨的趋势。

  她不由信服的点了点头:“我都听二叔你的。”

  林二老爷笑道:“你放心,就算明年茶价不会大涨,那些茶叶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放坏。”

  当着林老太太和丫鬟婆子们的面,林二老爷并未多提那一万两茶叶也有他三千两本钱的事,直到林溪和他去了茶铺,看到库房存放的那些茶叶,露出疑惑时,林二老爷方才把私房钱和借钱的事说了出来。

  “那三千两银子是我的私房钱,这事你千万不要跟家里人说,尤其是你二伯母。至于那四千两银子,等这批茶叶挣了银子再说。”

  林溪没想到林二老爷带给了她这么大的惊喜,这可是价值一万两的茶叶啊,一旦茶价大涨,利润至少也是两倍。

  林溪深吸了口气,方才让自己镇定下来,觉得自己当初给林二老爷那两股红利真是一点也不亏。

  “二叔放心,这事我谁都不会说的。我稍后就让郭掌柜另做一本帐,把二叔的那三千两茶叶单独列出来。”

  林二老爷却道:“那倒不用。这三千两银子就算是我入股的钱。”林二老爷一直觉得白拿两股红利有些过意不去,觉得占了侄女的便宜。

  林溪道:“既然这样,我把二叔的红利提到三股。”

  林二老爷却觉得三股太多了点,林溪却不由分说道:“就这么决定了,二叔您要再跟我这么客气,我以后有事可就不敢找您商议了。”

  林二老爷方才不再多说。

  等他把购得的茶叶清单交给林溪时,林溪又是一喜,林二老爷购得的这些茶叶几乎全是新茶,尤其以绿茶和乌龙茶居多。

  绿茶不仅可以单卖,还能用来制作花茶。所以她当时才会特地叮嘱林二老爷有多少买多少,可是即便是这样,林二老爷买回来的绿茶数量也超乎了她的想象。这么多绿茶,足够铺子卖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而乌龙茶算是如今最紧俏的茶叶,听说当今圣上尤为喜爱乌龙茶,所以乌龙茶的价格连年攀升,原本她想着乌龙茶既然紧俏,想必茶园那边应该会供不应求,所以才没有要求林二老爷一定要买这乌龙茶,只是没想到林二老爷不知通过什么门路,竟然弄了这么多乌龙茶回来。

  还有林溪事先叮嘱过的能存放的白茶,林二老爷也购买了不少。倒是红茶,因为晋城人不怎么喜欢喝浓茶,所以这红茶的数量并不多。

  林溪飞快的合计了一下,觉得光凭绿茶一项,她就能把一万两银子的本钱挣回来。

  至于那紧俏的乌龙茶,更是能狠狠挣上一笔。

  林二老爷把茶叶交给林溪就撒手不管了,这几个月侄女把茶铺经营的有声有色,又有郭掌柜这样的老人帮着她,又有自己的提点,想必她心里应该自有成算。

  林溪确实早有打算,当下就吩咐郭掌柜,这些茶叶先不要动,铺子里继续主推江吟秋新制的桂花茶和菊花茶。如果她所料不差的话,下半年的茶价应该会涨到原来的四五倍,而下半年逢到中秋节,各家各户都要被节礼时,茶价还会攀升,至于到年底,就算是有些人家平时舍不得买茶,可是到了年节下,就算茶价再高,再舍不得,也不得不买几两茶叶招待客人。

  更不用说晋城富庶,有钱的人家原本就不少,茶价偏高对于一般人家可能会觉得贵,可是对于这些有钱人家来说,茶价涨个四五倍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郭掌柜不知东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茶叶要留着明年再卖还能理解,可是铺子里所制的花茶所需要的茶叶仍是要他们从别家铺子买,而不是动用那些刚从南方运回来的茶叶,他就不明白了。

  “东家,那些上好的春茶您封起来留到明年卖也就罢了。可是那些夏茶,拿出来制花茶最好,何苦白费银子去别家买......”

  林溪听着郭掌柜的唠叨,不知道该怎么说,茶叶明年肯定会涨价的消息是绝对不能提前透露出去的,就算郭掌柜是茶铺的老人也不能说。

  可她又实在怕了郭掌柜的唠叨,生怕她来一次,对方唠叨这么一次,只好道:“这事是我二叔的提议,他说要留到明年再卖,那就是有他的用意,你只要照做就是了。”

第56章

  第一场雪降下来时,已经是腊月上旬。

  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地上,不到一个时辰,外面就已是一片银白世界。

  雪大路滑,沈默下午就没有去书房读书,而沈珣那里,林溪给他放了两天假,自林溪给沈珣开蒙后,这还是她第一次有闲余的时间。

  闲来无事,林溪便教沈默下五子棋,言明输了的人表演一个才艺节目。

  林溪仗着有经验,第一局毫无悬念的赢了沈默。

  林溪便催沈默表演节目。

  沈默道:“你想听我弹琴还是吹箫?”

  林溪道:“这样的天气,当然是听箫声。”呜呜咽咽的箫声配着下雪的声音,想来一定很好听。

  沈默便命人去西爽阁取来了一支洞箫,那箫是用紫竹所制,一看就知是很有些念头了。

  沈默把洞箫横在唇边,先试着吹了几下,便问:“想听什么曲子?”

  林溪道:“不拘什么,只要好听就行。”

  沈默就吹了一首《碧涧流泉》,沉缓的箫音响起来时,林溪望着沈默专注的侧颜时,忽然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她想起来了,她曾经在清水河边的上游听过人吹箫,这时候再回想那人的身影,那袭青色长衫,还有这双手,分明就是沈默。

  一曲箫音毕,林溪便问沈默:“上巳节那天你是不是去过清水河边?”

  沈默按着箫管的手一顿,“你怎么知道?”

  林溪笑道:“因为那天我也去了清水河边,还看到有个人在亭子里吹箫。不过后来因为出了点意外,所以我没来得及看清吹箫的人长什么样子就走了。没想到那人竟是你。”

  沈默道:“那天我心情不太好,所以就去了河边散心。”

  林溪道:“为什么心情不好啊?”

  沈默就朝她看来。

  林溪道:“不会是因为我吧?”

  沈默道:“算是吧!”

  沈老太太非要逼着他早点娶林溪,可他想到一年多前林溪私下抱怨他的话,无端的就有些心情郁结,与沈老太太闹得很不愉快后,就来了清水河边散心。

  没想到林溪那天恰好也去了清水河边,还听到了他的箫声。

  这样想想,他与林溪好像挺有缘分的。他在林老太爷生辰的前一天去送寿礼,特地捡了一条偏远的路,却还是遇见了她。

  他偶尔心情不好去一次清水河边,也能遇到她。还有那次赵瑜约他在天泉阁见面,又被她刚好撞上。

  沈默正沉浸在回忆里,就听林溪问道:“你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就是觉得挺巧的。”

  林溪笑道:“这就叫做缘分天定,也许上天早就把我们的姻缘安排好了。”

  沈默听她又在信口胡诌,不由就微微一笑。

  林溪看他笑了,就落下了心,拉着他继续下棋。

  “马上就要到年关了,袁师傅和方家那边,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年货,你看过单子以后没问题,我就叫人送去了。”林溪一边落子一边道。

  之前过中秋节和重阳节,林溪一次不落都派人往两家送了些月饼和菊花糕,一年最重要的年关自然也不例外。

  沈默执着白子好半天没有动作,林溪对袁师傅和方家的好,他都看在眼里,而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他心里也清楚得很。这么一想,他的心里由来就多了几许感动,伸出左手轻轻握住了林溪的右手,说了声,“多谢。”

  林溪笑着回了他一句,“你我夫妻何须言谢。”

  晚上,林溪拿出拟好的单子。袁家是两斗庄子上新收的稻米,两斗晚稻香粳,两坛上好的东阳酒,两篓蜜柑,两斤果脯,两盒花茶,两只火腿,两匹蓝缎,两匹茧绸,还有一百斤柴炭。

  方家则是五斗稻米,五斗杂粮,两大口袋菜干,十斤蘑菇干,三十斤腊肉,两只风鸡,两篓小金橘,两攒盒糖果,两坛菊花酒,两匹红绫,两匹青素缎,两百斤柴炭。

  袁家人少,袁师傅又是沈默的授业恩师,送给袁家的东西在精不在多。而方家听捧砚说,他家人口众多,送的便多是些实惠的东西。

  沈默看完便道:“你想的很是周到,就按着这单子办吧!”

  腊月初八喝了腊八粥,时间便一天天临近年关,林溪因为主持中馈的缘故,比别人都要忙一些,腊月十二那日就给沈珣放了年假,过后备办年货,准备给各家的节礼,打赏下人,核对账目,不知不觉就到了年根底下。

  腊月二十八这日,林溪终于抽空把名下两个铺子的账本理完,然后轻轻舒了口气。茶铺这边因为江吟秋所制的花茶卖的不错,这几个月挣了不少,米铺则维持着原样,不算好也不算坏。而田庄那边,因着年景还行,也有一笔不小的进益。

  因着这半年的收益还不错,林溪大手一挥,远香堂上上下下的丫鬟婆子每人额外多领两个月的月钱银子。从林家跟过来的几个陪嫁丫鬟每人还得了林溪赏的两件首饰。

  丫鬟们拿着首饰,正在笑嘻嘻比来比去的时候,沈默从书房回来了。

  “什么事这么高兴?”

  不知为何,虽然沈默从来不发脾气,话也不多,可是林溪的这几个丫鬟都有些怕他,就是对他存着心思的霁月也不例外,看他进来,便都收了脸上的笑意,一个个敛声屏气退下去了。

  沈默就看向林溪,“刚才你们在做什么?”

  林溪道:“眼下不是快过年吗,我赏了她们两件首饰。”

  沈默听到首饰二字,却是想起了什么,对林溪道,“你等我一会儿,我去西爽阁取件东西。”

  没多久,沈默就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锦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