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在古代的幸福生活 第66章

作者:曹家丫头 标签: 市井生活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你看,那棵树,那还是你表哥刚出生没多久,抱回来的时候,种下的。现如今,你表哥不在了,这树倒还在!”

  李如秋说到那去世的儿子,心头有点伤感。他的大郎多乖巧懂事啊,也懂得心疼人,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可那么好的孩子咋去的这么早呢!

  曹二丫顺着李如秋手指的方向望过去,那棵树长得很是旺盛。

  “二舅,等搬到了城里,我们就在农庄上让金哥儿与小芽他们也种下一棵树,然后就护着它们长大,一定会枝繁叶茂的!”

  曹二丫一语双关,李如秋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眼中带着湿意。是的,大郎还留下了金哥儿,他要护着金哥儿好好的长大,长的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

  两人回去的时候,桌上的饭菜已经摆好了。

  “二子,二丫,快坐,快坐!”林氏热情的招呼李如秋和曹二丫坐下。

  “二子,你爹可把酒拿出来了,他说要和你好好喝上几盅!”

  “行!”李如秋拿起酒杯替李老爷子倒了杯酒,又给自己满上。

  “二子,娘听说,你们就要搬到城里去了!”

  一听这话,孙红又缓不过劲了,本来见着这些好菜,还吃的欢,一听李如秋要搬去城里,哪还静的下心。

  “是的,再准备些日子。到时,我先过去准备,二丫她们慢点去!”

  林氏和李老爷子互相看了看,他们刚才可商量过了。

  “二子,二妹,爹娘都老了,也跟着你大哥大嫂过了这些年,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去城里看看。”林氏试探的把话说出口,眼神不住打量着饭桌上的几个人。

  “二子,爹娘能和你住一阵吗?”

  李老爷子与林氏都看着李如秋,他们没有脸去跟着闺女过,可跟着二儿子过也是可以的。

  李如秋抬头看了眼姜平,又看了眼曹二丫。

  “行!”他是儿子,自然得孝顺爹娘来着,到时让二老住在他的宅子里就成。

  说实话,姜平心底是有点不乐意的,可也知道,既然二老开了口,也不能拒绝的,不然被旁人知道了,可得被戳着脊梁骨骂的。

  这二老,人有点偏心,对钱财看得有些重,旁的倒没多大的缺点。

  孙红倒不乐意了,这二老跟着老二一起去城里,只把他们一家子留在农村里,过着这苦哈哈的日子。

  “爹,娘,还有二弟,我们一家也一起去吧,这样一家人还在一起!”

  李如秋正拿着筷子夹菜,听着,筷子顿了下,才夹起了一口菜。

  姜平的脸也崩不住了。这二老以前对几个儿女的态度,何尝没有老大家的影响。

  曹二丫自然看出了她二舅和二舅妈的心思。

  “大舅妈,去城里,你们住哪?靠什么营生?大舅能在镇上坐管,可到了城里却不一定了,而且城里物价那么贵,你得想清楚了!”

  孙红真想翻个白眼,可还是忍住了。

  “这不还有你们,还有二弟吗?”

  曹二丫听着放下了筷子:“奉养父母是应该的,可没听过老大一家全靠老二的,而且我们还没在城里站稳脚跟呢,去那里的境遇也不知如何,万一过得差,大舅又辞了差事,那怎么办?”

  有些话她二舅不方便说,她可忍不住。这大舅一家子她也算瞧出来了,也不是啥善茬。别到时生意还没做,这后宅就乌烟瘴气了。

  李老爷子可把这些话听了进去,万一要是城里日子不好过,还能回来,而且这二丫说得也有道理,总不能让老二一家去养老大一家吧。

  “老大家的,快歇了这心思吧!”林氏想想也是这个理,那是直接帮着李如秋给拒绝了。但她心底还是顾念着自家老大的,想着以后城里日子要是好过,再帮忙劝着老二他们就行。自家兄弟肯定要互相帮衬的。

  孙红听着心里不舒坦极了,拿着筷子用力的戳了下鸡肉。这还没去城里呢,就帮着老二家的一起欺负他们家了。以前这家里哪有他们大房说话的地位。不过她也把曹二丫的话听进去了几分,毕竟不能为了还没吃上的肉先把家里的饭菜给倒了吧。不过哪怕这么想,她的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的。

  饭桌上一时谈笑晏晏。

  李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算是见过一些世面,很乐呵呵的讲了以前的不少事,一时间与李如秋之间倒更亲近了一些。

  吃过午饭,歇息了一阵,两家人又赶着马车往李如雪的家里去。

  而李家二老则开始收拾东西了,刚才老二可是说了,过两日就先接他们去镇上住上几日。他们知道老二一直是好的,只是以前没能力而已。这会倒有些后悔,对老二一家不够好。

  两辆马车进了槐树村,引得村里的人都望了过去。这边都是坡地,路不好走。

  李如秋坐在马车的前面,看着背着柴火的身影,顿时心疼不已。那是他的三妹呀!和这三妹的感情没有二妹的深,可毕竟是自己妹妹,看着那瘦弱的身影,背着那么大一摞柴,只觉心底酸酸涩涩的。

  “三妹!”一声三妹让李如雪止了脚步,回头看到是自家二哥,顿时泪上眼眶。

  她嫁来这里这么些年,除了这娘家二哥来过一次,就没有旁的娘家人来看她。她知道村里人的议论纷纷,只说她是家里不要的闺女,才被旁人领养了去。

  后来孩他爹没有了,要不是她生了儿子,早就活不下去了。家里有些田地,孩子们还小,她一个女人家就得当男人用。

  李如秋把柴火放到一旁,扶着李如雪上了马车,而他背着柴火往她家走去。

  李如花看到自家妹子瘦弱的模样,想到她与自己相同的遭遇,就觉得心疼不已。

  “二丫,我们把你三姨也接过去吧,你三姨带着孩子住在这,我实在不放心!”李如花拉着李如雪的手,期待的看着曹二丫。

  曹二丫略显头疼,可也明白她娘的心情。而且外公外婆都来了,也不差个三姨。倒希望三姨与几个孩子是个好的。

  “那就看三姨自己的意思!”

  李如花转过脸,拉着李如雪的手:“如雪,你和姐去镇上吧,二哥家也住那,这样大家一起有个照应!”

  李如雪犹豫着:“二姐,可我啥都不会干呀,去镇上开销也不小!”

  李如花握紧李如雪的手:“你姐,我刚开始也不会干,可还是会卖菜煮饭的,那铺子刚开始我也顾了几天呢!”

  “如雪,有我和你二哥呢!”

  李如雪有点心动。

  “姐,我回去和孩子几个说一声!”她生了三个孩子,大女儿宋萍萍,今年9岁,小女儿宋果果5岁,而儿子宋家乐7岁。

  曹二丫又在心底感慨了一番,这名字还是比她的好听呀!

  作者有话要说:

  小可爱们,又到周末了呢,提前祝大家伙周末快乐啊!

第68章 上坟

  马车停在了李如雪家门口, 村里人立马围了上来。

  “如雪,这是你家亲戚啊?”这李如雪不是没有娘家人吗?

  李如雪抬起了胸膛,背脊挺的直直的:“王嫂, 这是我二哥二嫂, 这是我二姐和二姐的闺女!”

  李如雪越说越觉得骄傲, 这些都是她的娘家人, 她娘家也是有人的。

  村里人打量着这几个人的穿着打扮,那一看就是有钱人, 倒不知道这李如雪还有这么有钱的亲戚。

  李如秋从马车里抱出了给李如雪家里准备的东西。

  点心、果品以及布料,还有两个猪大腿,看得村里人羡慕的不得了。那两个猪大腿可得吃不少时候呢。

  还有这布料,一看就不错,这么多布料, 都够大人做几身衣裳了。

  李如雪的几个孩子都比曹二丫小,看到曹二丫那是姐姐、姐姐的叫的欢, 曹二丫也喜欢那几个瞧着就懂事的孩子。

  李如雪和孩子们说了搬去镇上的事,几个孩子乐的在屋外转起了圈。

  “二姐,我和你搬去镇上,再苦再累的活, 我都能干!”

  她就是希望几个孩子能过得好, 过得开心。看着二丫利索大方的样子,自家孩子相比就逊色多了,也许这就是村里和镇上的区别。

  “如雪,刚才你二姐还有一句话没说, 过些日子我们就要搬去临海城了, 到时一起过去。”

  李如雪张着嘴看着李如秋,刚才是镇上, 咋转眼间就去城里了。

  她好一会反应过来,颤颤惊惊的开口:“二姐,我,我!”

  李如雪有点想退堂鼓,去了城里,就更难养活自己了。

  几个孩子拉着李如雪的袖子,期待的看着她。城里,那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如雪,放心吧,有二哥和二姐呢!”

  李如秋的一句话让李如雪镇静了不少。

  “好,我们去城里!”

  “不过,田地得佃出去了,这茬快要收获了,到时拜托旁人帮着收一下!”

  “行,这两日你收拾收拾,过两日,我来接你!”李如秋想着一家人能住在一起,而且他如今也有这个能力,说心里话,这种感觉还是挺好的。

  **

  李如秋接了李老爷子他们来了镇上。看到那处占地极广的宅子,几个人都有点挪不开眼了。李老爷子伸手抚着那假山石,这些可都是有钱人家的摆设。他家老二真是发达了。

  进了屋,看到的就是一张八角桌,精美的雕花配着古朴的颜色,一看就很有底蕴。

  两位老人小心翼翼抚摸着那台面,互相看了下。

  李如雪带着几个孩子格外的拘束,站在那连手都不知道怎么摆。

  “爹、娘,我们在酒楼里留了桌席面,你们先回屋歇息会,然后我们就去酒楼里吃饭!”李如秋对于能把爹娘接来尽孝道,还是挺乐意的。

  两位老人在房间里,也是好奇的四处看着。这被子软和,被料也极舒服,就连这打家具的木料都泛着香味。

  “倒没想,我们临老了,还能进镇进城!”林氏感叹的说道。老大家的在镇上坐管。她也来镇上转过,却没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在镇上住。

  李老爷子也同样的感慨。

  “没想到最后老二才是最有出息的!”

  林氏听了点点头:“我瞧着,这老二好像还经常找那二丫拿主意来着!这如花一看也是个听闺女的,要是个儿子,那肯定更出息。”

  她见第一面时觉得这曹二丫是个牙尖嘴利的,这会却觉得是个能干的。

  门上传来哒哒的敲门声,止住了两个老人的交谈声。

  “爹,娘,昨日我特地找人去做了两身衣裳,二老试试是否合适?”李如花捧着两套衣服走了进来。

  林氏一瞧这布料就是好的,抚摸着爱不释手。这可是镇上的老太太才能穿上的款式,这花式瞧着就跟个寿星一般。

  她瞧着李如花温柔的样子,只觉得这个闺女是个好的。以前日子苦了些,可如今好了,熬了过来,日子过得舒坦了,也懂得孝顺人。

  李老爷子看着那布料也挪不开眼,这像极了地主家的老爷子才会穿的衣服。他以前也一直想着,等他大儿考中了举人,他李家重新立了起来,他也做两套这样的褂子换着穿。没想到,却穿上了闺女为他做的这衣裳。

  几人看到酒楼里的席面,更是吃了一惊。这么多的肉菜,都比村里人过年来的多,而且菜看着精致,花样也多,旁时哪吃的上这些。

  “老二,你如今是出息了,除了你大哥,几个孩子也都在这了!”林氏心底还惦记着自己的大儿子。生活在一起这么久,肯定感情最深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