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言亦语
杨海军和村里的几个干部们一起查账,查看村里的人愿意投入这瓦厂的情况,发现情况竟然比他们想得好得多。
杨海军警告道:“这账本大家看了,谁也不准出去说一句。”
“放心。我们都知道。”
“这顾家和苏家是真的发财了啊!”有人实在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顾成北家里,直接出资一千块钱,那可是一千块钱,他们能出一千块钱,说明家里绝对不止这个数。
苏志明家里也出了有七百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了。
杨海军作为带头的人,也把家底啥的全投入了进去,还借了不少钱,勉勉强强的凑了八百块钱,他是把希望都放在了这个瓦厂里面,和那两家人的情况不一样。
至于村干部几个,也一人出了两百块钱,这也算是全部家底了。
除此之外,就是顾家那几房多一些,还有一些别的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出了些。
村里面的人,没有出钱的人其实不是很多,大部分都出了钱,只是数额比较小而已。
杨海军让会计把钱算出来,每家每户都统计出来,到时候真赚了钱,也按照这样的比例分钱。
钱一到位,杨海军便把王大河给接了过来,王大河的那些不能让人看到的东西,早就通知顾成北先带回了青山村。
杨海军很看重这个瓦厂,天天跟着王大河,听从王大河安排,在哪里修瓦厂,在哪里动土做窑子……
而王大河一确定地点,杨海军就立即安排十个人,当一批瓦厂的工人,这第一批人,全都是干活最麻利的年轻人,他直接召集人,问对方愿不愿意,要是不愿意也可以拒绝,因为给的工资并不高,一个月算十块钱,干的活儿肯定比下地干活还累。
但没有一个人拒绝。
于是王大河天天带着那十个年轻人去干活,先挖窑子,挖好后,才开始烧瓦。
村里人每天都会去看那进度。
第一个瓦窑比较小,王大河是要测试他看中的那些土,到底适不适合做瓦,瓦的质量又如何。
第一批瓦烧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跑去看了,一个个激动得不行,真的可以烧出瓦来,真的可以,以后大家起房子的话,就可以在自己村边边买瓦了,不用跑老远,用箩筐一点点挑回来。
但大家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烧出来又如何?又没有人来买。
而第一批瓦,让王大河很满意,于是他直接决定,他自己的房子,就用这批瓦来修。
这可让村子里很多人气坏了,杨队长到底请了个什么人回来,人没有干多少活,只会吩咐人做事,竟然让村里人帮他起房子。
杨海军还真就吩咐那些人听从王大河的话,去修房子。
林蓉蓉也把顾成北赶过去,给王大河弄房子,房子修好以后,王大河才有独立住的地方,才可以做别的事。
顾成北不乐意干这些活儿,他自己干活,王大河就坐在一旁抽叶子烟,那动作那姿态,要多逍遥有多逍遥。
“我媳妇还说你是个有本事的人。”顾成北摇摇头。
“说明你媳妇火眼金睛。”
“少来。那机器你现在都还没有做好。”
“你以为那东西容易啊?换做是你,我不是贬低你,给你十年百年你都不成。”
“那你能多久做好?”
“再给我两三个月。”王大河一愣,随即笑了,“你小子,故意算计我吧,就为了知道我多久能做好那东西?”
顾成北哼哼两声,家里少了一千块钱呀,他现在都没有钱可以数了,这瓦厂剥夺了他的爱好。
要是那个机器做好的话,就可以用那机器做辣条,到时候拿出去卖,就又能够多赚钱了,这种辣条属于新辣条,拿去程叔那边卖也没有问题,总得让人想点新东西出来吧!
顾成北哼哧哼哧的干活,心想幸好王大河就一个人,做房子也不用多大,他们人多,很快就能够做好了。
顾成北有意见,别人可没有,反正都是干活,反正都得一样的工资。
下工的时候,顾成北走到王大河面前,对着王大河笑:“王大叔,我好像看到你往牛棚那边去过。”
“去了又啷个?”
顾成北无奈的耸耸肩膀:“没啷个。你爱好可真特别。”
王大河瞪着顾成北,顾成北直接跑了。
顾成北一看王大河那反应,就知道自己猜对了。
王大河竟然看上了那个张水月,就是那个被大家认为脑子有问题的那个女人,每天神神叨叨说现在世道好,天天活得高高兴兴,干活也积极得很。
顾成北一回到家,就去找林蓉蓉。
林蓉蓉一看他这周身是灰的样子都害怕,往后躲了躲:“去把手洗了,脸洗了再过来……算了算,你还是先洗澡。”
“你就楞个嫌弃我?”
林蓉蓉无所谓的道:“我不是嫌弃你,我是嫌弃你身上的灰尘啊!”
顾成北故意用手在林蓉蓉脸上点了点:“我让你嫌弃,让你嫌弃……”
“啊……顾成北……”林蓉蓉追着顾成北打。
顾成北就满院子跑。
陈明英推开大门一看,双手叉腰:“你们两个,你们两个,真是连家梁他们都不如。”
几个孩子都不在院子里玩闹了。
顾成北头也不回:“妈,你这话才稀奇。我是大人,干嘛要和一些孩子比。”
陈明英正怒气冲冲。
顾成北:“我的意思是我不配和他们比。”
陈明英:……
她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要被自己这个儿子给气死。
林蓉蓉赶紧推着顾成北去洗澡,别再气婆婆了。
……
顾成北洗完澡,就和林蓉蓉分享自己今天的发现,他觉得王大河看上了那张水月,简直太有意思了。
林蓉蓉也觉得这发展很奇怪,但想了想,又觉得情有可原:“其实那张嬢嬢长得也可以。我看过她笑,特别好看……”
不是长得漂亮的好看,而是特别灿烂阳光。
林蓉蓉记得自己看到张水月笑的时候,自己都跟着弯了嘴角,那是一个真正爱生活爱这个世界的女人。
顾成北不置可否:“是吗?”
“当然了。我觉得王大叔眼光挺高。”
“呵呵。”
林蓉蓉拍了他两下:“我说真的,你不觉得他们挺配的吗?两个都特别,特别的……”
“奇葩。”
林蓉蓉又打了顾成北两下,她要说的是这个吗,只知道扭曲。
第六十九章
青山村的瓦厂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瓦就是使用瓦窑里烧出来的瓦, 房屋就是按照村里的规格,直接弄的土房子, 土房子只是大部分用土而已, 要是光弄土也不行, 土里要加稻草,墙里也还得用竹子编织框架, 这也是这种房子容易起火的原因。
瓦厂修好后, 就开始正式烧制可以售卖的瓦了。
杨海军也利用他自己的人脉开始到处宣传,青山村就可以买到瓦,青山村自己的人也有意无意的向大家宣传, 但效果似乎不是很好。
一开始, 直接无人问津, 村里那几家一分钱没出的人家暗地里偷笑, 看他们多聪明, 就知道弄这玩意是在赔钱。
后来就开始有人来询问瓦的价格了, 得知和镇上那瓦厂的瓦价格一样, 有些不高兴, 但杨海军告诉附近的村子,大家都住得近,所以有优惠,于是陆陆续续也开始有人来买瓦。
这让青山村的人看到了希望,只是一算价格,感觉卖出去的瓦, 似乎也只够付那十个人的工资而已,于是大家的情绪又低落了下来。
当然了,青山村卖瓦的事,也刺激了一下附近的村子,很多人不愿意分家就是因为起房子很麻烦,尤其是要弄到瓦,青山村就有瓦,于是一些想分家的人直接果断的分家,然后卖瓦起房子。
但这样的卖瓦的速度还是让杨海军很失望,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只有大家修猪圈屋的时候才能卖出大量的瓦,那这个瓦厂难道就卖这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做了吗?
他是想弄个可以长期维持的瓦厂,而不是只因为特殊情况才赚钱的一个瓦厂,大家把钱交出来,他就得为大家负责,多少要让大家分到钱,这才不辜负社员们对他的信任。
于是杨海军又来到顾家,想和林蓉蓉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这一次,顾成北也在家。
杨海军进门后,也没有废话,就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顾成北坐在一边旁听,听完后,他也有些想法:“我们这地方,地势高高低低,根本不好弄东西回去。镇上的瓦厂能卖出去那么多瓦,是很多人修了一些毛路,可以做一些推车进行推,能方便把瓦送回家。我们这瓦厂,光是挑回家都很麻烦吧!”
林蓉蓉也知道这路况是个□□烦。有更多的瓦厂可以选择,当然选择方便的那个。
“我们要不要提供送货□□?”林蓉蓉异想天开的说,“别人来我们这里买瓦,可以帮他们送到家,但得多给一些钱。”
杨海军想了想:“你的意思是找一些人专门送瓦?”
“对啊。不用给工资,自己愿意送的就去送,自己给买瓦的人讲价格。”
杨海军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就是实际操作有问题:“大家都那么忙,谁有空专门送那么多瓦?而且要多收钱的话,别人也不愿意出这份钱。”
林蓉蓉耸耸肩膀:“那就没有办法了。又想要方便,又不愿意给钱,哪里都没有这种好事。”
顾成北却想到他之前那次出远门,看到了很多地方,也看到了很多地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像有些地方,就用牛车送东西,只是那些地面就很平整。
顾成北心里有点想法,一时之间又没有想到,就把自己刚才的思路告诉了杨海军和林蓉蓉。
在那些地势平整的地方,有牛车之类的东西方便生活,在这种丘陵地区,难道就没有一种适合这个地方的运输工具吗?
杨海军听着顾成北说的话,脸色有些难看:“我们地方就这样,修个路都麻烦得要死,绕这个山头绕那个山头,一条路不知道得绕多少路。没有办法用那些工具。”
顾成北叹气。
林蓉蓉眯着眼睛想了想:“这里的路上上下下,还窄,除非人走过的地方,那种工具就可以走。”
“用牛?”顾成北建议。
杨海军瞪了顾成北一眼:“很贵,而且也很难买得到,种粮食谁能离开它?”
林蓉蓉眼睛的突的睁大:“对了,用马,驮马脚。”
她上辈子的时候,听那些年纪比较大一些的人说过,他们小时候很多东西都是用驼马队运送的,而且这种运输方式,哪怕是九十年代都还在使用,一直在二十一世纪才陆陆续续消失了。
顾成北也想到了什么:“对啊,我就是没有想起,有地方用马运送东西的。我们完全可以买一批马回来,可以让马运送那些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