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穿书者留下的烂摊子后 第42章

作者:酒千觞 标签: 破镜重圆 爽文 穿越重生

  宁映寒有些心疼:“别想这么多,顺从你自己的心,想退就退,想留就留。”

  以秦宣的出身,哪怕他真的就做个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也没人会苛责他,可他偏偏要把责任往自己的身上背。

  “我要留下,”沉默良久,秦宣做了决定,“我不知道我留下是否真的能对百姓起到作用,但我总要尽力。我不是为了君王,我是为了百姓。”

  宁映寒微笑握住他的手:“你当然能起到作用,就像这一次。你应该知道,对所有百姓开放的免费公学,对他们而言有什么样的意义,你让他们看到改变的希望。”

  秦宣回握住她的手。

  宁映寒继续道:“这全都归功于你,只可惜你得不到这美名。”

  “你知道,我从来不需要什么美名。”

  “我知道,你只想做实事,”宁映寒叹了口气,“你是个傻子,但谁让我喜欢你呢?”

  “映寒,”秦宣拉住了她,“还好这一次,有你在我身边。”

  宁映寒轻颤了一下,上一次秦宣得知父母死讯时,穿书者正用着她的壳子与苏俊之卿卿我我。

  这件事,想起来,她就为秦宣难过。

  秦宣看出了她的想法,俯身在她的发旋间印了一个吻:“都过去了。”

  “那个灵魂最近还有没有动静?”秦宣问道。

  他指的自然是穿书者,宁映寒回答:“上次把她从冯怜的身体里赶走之后,就没再得到过她的消息,我也不知她是否已经占据了其他什么人的身体。”

  “冯怜?”

  “咦,我没告诉过你吗?”宁映寒将此事如实道来。

  听后,秦宣神色不明:“你夜闯公主府?一个人?”

  宁映寒警惕:“我全身而退了。”

  “你……唉,算了,”秦宣叹气,“下次记得带点好手,你这边侍卫够吗?回头我拨几个给你。”

  “够了够了,苏公公借了我三十多个高手,”宁映寒劝道,“侍卫还是你留着吧,你把太师得罪成这样,我都怕他随时找人暗杀你。”

  秦宣:“……”

  “好了好了,不气你了,”宁映寒吐了吐舌头,“对了,诗琪和郑还的婚期就定在下个月,到时候你要不要来?”

  “我若去参加婚宴,会不会太显眼了?”秦宣问道,“陛下和太后娘娘若猜到我和你的关系,怕是又要多加阻碍。”

  “也对,那你别来了。”

  “……”你这邀请也太过随意了些。

  但被她这么一插科打诨,秦宣心中的郁郁之情倒是散去了些。

  孟和回京了,宁映寒见到他有些惊讶:“我以为你会陪着魏姑娘。”

  闻言孟和笑了笑:“郡主这边要做的事太过重要,我不在京中,没法放心。”

  “魏姑娘还好吗?”

  “她比我想象的要坚强,”提起魏语蓉,孟和神色里多了两分温柔,“我将她暂时托付了给枕龙卫分部的一位姑娘,绝对安全。”

  宁映寒心下有些过意不去:“孟副使为了我的事,不能陪在魏姑娘身边……”

  “郡主切莫如此,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而是干系到天下的事,”孟和正色道,“更何况,郡主若事成,我才有让魏太师这个衣冠禽兽倒台的机会。”

  “好。”宁映寒闭了闭眼。

  事已至此,她已经付不起失败的代价。

第63章

  孟和口中的女枕龙卫, 如约来宁映寒这里报道。

  “我叫苏婉,郡主可以唤我婉儿。”与柔婉的名字不同,这位苏婉看起来很是英姿飒爽的模样。

  “姓苏……你是苏公公的……”

  “没错, ”苏婉点点头,“是苏公公收养了我,我便跟了公公姓苏。枕龙卫里, 还有几个像我一样, 是被苏公公养大的孤儿。”

  “以后就麻烦你了。”

  “郡主客气了, 我会留在郡主身边扮做婢女,”苏婉道,“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有了枕龙卫, 宁映寒就可以通过他们的渠道向幽州送信了。但她仍然通过正常的方式向幽州寄了两封家书,晋王也给她寄了几封信,在他的信中提到,晋王妃的病势越加严重, 已经彻底卧床不起了。

  这些信经过陛下的手,他看过后,就随手扔开了。

  又过了段时日, 到了郑还与方诗琪成婚的日子。

  京中不知多少人等着看和父母决裂了的方诗琪, 会带着怎样寒酸的嫁妆出嫁。

  不少人等着拿她当反面教材,教育自家的女儿,让她们看看, 没有父母的撑腰,出嫁时将陷入怎样的窘境。

  有人拿这件事提到武平侯面前,他假惺惺地叹了口气:“毕竟是我从小宠到大的女儿,看她寒酸出嫁,我心里也不好受。”

  惹得对方一阵唏嘘。

  但他实则派了下人全程跟着送嫁的队伍, 让下人打听些旁人对方诗琪的奚落之语。内心志得意满地等着方诗琪回来求他。

  陆红红则更是跳得欢,邀上几个朋友,亲自去现场等着看方诗琪这个小姑子的窘境。

  却不知,张氏看着她这些动作心生厌恶,从此对这个儿媳分外不喜。

  但武平侯与陆红红的希望显然落空了,方诗琪出嫁时,不说是十里红妆,却也是风光大嫁了。八抬大轿,后面跟着数十人,抬着一箱又一箱的嫁妆,晃花了众人的眼。

  陆红红心生不快,这出嫁规格,比自己嫁进侯府的时候,还要强上一些。

  她只能恶意猜测着,方诗琪是不是为了撑面子,把嫁妆箱里塞满了石头。

  不管陆红红和武平侯私下有何想法,这场风光大嫁算是暂时熄了京里的闲话。

  成婚后第二天,方诗琪打开那些箱子时,自己也是惊了一下,这些嫁妆大部分都是表姐操持的,她都不知表姐给她装了这许多价值千金的物事。

  郑还之母看到儿媳的嫁妆,也是惊讶不已。她虽不会因为嫁妆少,就看不起人,但这么多的嫁妆,却也是意外之喜了。

  回门之日,方诗琪自然没有去武平侯府,而是拉着郑还去了宁映寒府上。

  方诗琪先向宁映寒道谢,后者摆摆手:“不用客气,反正你这辈子就这么一次,当然要让你风光大嫁。”

  说罢,宁映寒又看向郑还,调侃道:“除非小郑将军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放心,若有第二次,表姐还给你出嫁妆。”

  郑还连忙求饶:“不敢不敢。”

  把方诗琪嫁出去,宁映寒心头算是了了一桩事。

  她注意到念暖有些安静,好奇道:“怎么?想诗琪了?”

  “是啊,”念暖坦然承认,“朝夕相处一段时间,她突然离开了,还挺想她的。”

  “想她就随时去看她啊,反正都在京中,”宁映寒说着,突然微叹了口气,“不过你在京中的时日,大概不会太久了。”

  “姐,你说什么?”宁映寒最后一句话声音放轻,念暖没能听到。

  “没什么,我是说,想看她,就趁早去吧。”趁还在京里的时候。

  元平二十一年,夏。

  晋王于幽州上书,言明晋王妃病重难愈,想见一见尚在京中几年未见的三位儿女。

  此书一上,在朝堂中引起一阵争论。

  首先是有人不同意放宁家三姐弟回幽州,原因大家也都想得到,没有人质挟制晋王,晋王起兵造反怎么办?

  朝堂上,虽然不好直说怕晋王造反这么直白,但委婉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众卿所言有理,但晋王妃病重,朕若不允其儿女归家探视,岂非太不近人情了些?”

  皇帝自然也不想把宁家姐弟放回幽州,但什么理由都不给,直接不允,毕竟传出去难听。

  今上倒是很爱惜自己的名誉,希望百官能给他个台阶下,帮他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陛下,不能让他们回幽州啊。”一位臣子立刻劝道,皇帝一看是这位发言,心凉了一半,盖因这位臣子颇有些迂腐,常常不太能懂陛下的暗示。

  果然,一听皇帝说这样太不近人情,这位臣子立刻以为陛下打算放人。立刻苦口婆心地开始劝说陛下。

  劝的皇帝头都疼了,真想晃着对方的肩告诉他,朕不是真的想放人,而是想让你们给我想个理由来搪塞过去。

  怎么其他人不说话了?平时劝朕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的时候不是很能说吗?看着底下一群人眼观鼻鼻观心,竟然无人打断那位滔滔不绝的迂腐臣子,皇帝内心忿忿。

  一眼扫过去,看见秦宣一副神游天外的悠闲表情,皇帝立刻点名:“秦卿家,你有何看法?”

  听到点名,秦宣结束神游,出列道:“陛下说得极是。”

  皇帝额头青筋一跳,说得极是?什么东西极是?朕说这样不近人情,你说这话说得极是?

  这个秦宣,果然就是故意来气朕的吧?

  皇帝不再搭理他,转而看向魏太师。

  魏太师身为老狐狸,哪能看不出皇帝根本不想放人。

  要换他做决定,就干脆不放人,晋王能怎么样?

  偏偏皇帝还特别在意声名,在意百姓说他不近人情,还非要找个台阶下。太师一直没开口掺和,就是他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根本不想当这个台阶。

  此时见皇帝都使眼色了,他也只好站出来:“此去幽州路远,一来一回,时间甚久,路途艰难,晋王一子二女,均是身体孱弱,恐怕母亲还没见到,自己就先病倒了。”

  这借口乍一听还算可以,但仔细想想,身体孱弱?当初一道圣旨把人召进京的时候怎么不想着路途甚远身体孱弱呢?

  但皇帝环顾群臣,似乎也没人有更好的台阶了,只能暂且顺着太师的台阶下了:“爱卿所言有理。”

第64章

  皇帝下了朝, 直奔御书房,苏礼侍立一旁。

  皇帝看了两本折子,越看越烦躁, 用力把折子摔在了御案上。

  房里伺候的内侍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作声,只有苏礼适时端上一杯凉茶,开口道:“又是哪位大人惹万岁爷生气了?”

  “还不是我那个好兄弟, ”皇帝冷哼一声, 端起凉茶喝了一口, 沁凉的茶水让他稍稍冷静了些,“远在幽州还竟给朕找麻烦,这宁家姐弟, 朕留也不是放也不是。”

  “这……”苏礼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