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尚
这可有点难为孟家人了,毕竟现在的菜园子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年前埋起来贮藏的大白菜、萝卜什么的差不多都吃光了,零星剩下的几个土豆蛋子也已经发芽发青,实在没什么好菜招待亲家。
就在这时,许若君忽然记起了刚子妈送来的那袋子山货,当时想着都是晒干水分的耐放,正好当时年节不缺菜,她没仔细就给封好放到了高处,这会儿倒是能派上大用场。
“老大,去,到东屋的粮缸顶上把你刚子婶送来的山货拿过来,我看看里面具体有什么,能整几道菜。”
“好来。”得令的孟京成立即起身,随手一拎,就给提溜过来。
许若君打开一通翻看:嗬!好家伙,里面有干蘑菇、干木耳、栗子、松子、野菜干和香椿,种类可以说是很丰富了。
看着满目的山货,孟家人迅速拟定了新菜单,在原有的白菜粉条炖猪肉、咸鸭蛋、炖鱼、辣椒炒肉、小葱豆腐和香菇炒鸡块的基础上又添了香椿炒鸡蛋、栗子鸡、炸蘑菇、虎皮蛋、木耳炒肉,再加上一个野菜杂面饼,凑够了十二个盘。
因是两个孩子一起办,孟家在定日子的时候有意折了个中,把周岁+抓周宴定在了孟繁星和孟繁茳生日的空档,农历二月初八。
初八一大早孟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孟京成带着两个弟弟去邻居家借桌子抬板凳,许若君带着田明丽和赵秀美一起给主厨孟大山打下手,负责切菜洗菜打下手,至于全家公认厨艺最烂的周雪,也没闲着,担负起看顾三个小人儿的责任,一家人分工协作,干起活来效率奇高。
日头还没起来呢,田家和赵家的姥姥姥爷姨舅们都上门了,他们都是知礼的人,甭管拿着的东西值不值钱,没有一个人空着手来的,田明丽和赵秀美见了笑容越发的大,这是娘家给自己做脸呢。
在灶房里的孟大山听到院子里的动静,挥舞着炒菜勺就出来了,许若君赶紧跟上,三方友好寒暄过后,孟大山回去继续做饭大计,将招待亲家的任务交给了媳妇儿。
*
大家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谁都或多或少有过饿肚子的经历,虽说实行包产到户以后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但那段难熬的岁月已经被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有那厚道人至今仍然保持着去别家做客不轻易留下吃饭的习惯。
田家和赵家就是这样,但他们实在不想错过外孙女/外孙的周岁生日,又怕麻烦亲家,除了姥姥姥爷到场,姨舅家都是只派了一个人作为代表,就这样也没有人空手,来了以后还都给孩子塞了红包。
他们这样客气为人着想,虽说追根究底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家闺女,但终归是孟家受了好处不是,思及此,许若君待她们越发真诚。
“田家哥嫂赵家哥嫂,你们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不是我说,也太见外了。”许若君嗔怪道。
田家两口子和赵家两口子都是嘴笨的人,只笑呵呵的表示,“不见外不见外,应该的。”
见他们的实诚样子,许若君失笑着摇头,顺嘴转移了话题,“家里的孩子呢?怎么没一起带过来热闹热闹?”
田家大舅只道,“孩子们太皮了,在家都闹得大人头疼,还是不带出来丢人了。”
“嗨,小孩子嘛,调皮很正常,说明有活力。”许若君哪里不知道这是善意的谎言呢,虽然不好戳破,但心里已经做了决定:等周岁宴结束他们离开的时候,一定给孩子们每人带一份礼物,算是自己的心意。
*
孟大山的手艺可不是盖的,那个年代的碗碟容量都比较大,三桌的菜量在铁锅里一起翻炒,硬是做出了大锅饭的香气,让堂屋里正在说话的客人们都忍不住猛吸鼻子。
随着最后一道菜出锅,孟家、田家和赵家分别在各自的桌前落座,今天的两位主角:刚睡醒就被母亲摆弄着换上一身红彤彤的孟繁星和孟繁茳被抱出来,看到这么多人明显吓了一跳,虽然很快被妈妈安抚下来,终究笑容较往日多了一丝拘束。
孟京成和孟京晖适时的端上来一碗长寿面,是他们两个人亲手做的,为了这一天准备了好久,好在练成了。
粗细均匀的一整根手擀长面条堆在碗里,上面握着两颗荷包蛋,加之是用鸡汤煮的,香气扑鼻,一端上来立马吸引了两个小主角的注意力。
见闺女/儿子那迫不及待想吃的小馋样,孟京成和孟京晖只觉得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两人动作同步,一齐从各自的碗里挑出了面条的一端,指导着小人儿让她/他从头吸溜。
等孟繁星和孟繁茳吃完迷你长寿面,周岁宴席才正式开始。
见饭桌上的人每尝过一道菜后都不自觉的加快夹菜速度,孟大山觉得自己的厨艺再一次得到了肯定,得意的给了许若君一个自行体会的眼神,得到了对方的一个白眼儿。
半个小时后,见众人吃得差不多了,许若君起身到屋里端出两个盘子,上面都是抓周的小物品,同时放到两个孩子面前的桌子上,让她们自己选。
率先伸出爪爪的是孟繁茳,他一眼相中了针管,然后是孟繁星抓住了算盘。
围观群众.孟繁意惊呆了,真是由不得她不信,因为她比谁都清楚,上一世堂姐和堂哥分别考上了财经大学和医科大学,专业是会计和临床医学,如无意外,两人将来从事的职业就是会计和医生。
等等,堂姐,你又拿起来的镜子是什么鬼?!
第20章 020
大概是太闲了,堂姐抓了个镜子的事都让孟繁意琢磨了好一会儿。
讲真,抓周这种东西,放在前世孟繁意肯定是不信的,顶多跟着大家一起看看热闹。现在不同了,连她重生这种匪夷所思、非常理能够推断的事情都能发生,加之堂姐堂哥选中的物件和前世的大学专业又那么吻合,真是由不得她不信了,因此才会对抓到镜子的事情这么纠结。
此时,孟繁意偎坐在妈妈香香的怀里,嘴巴自动张合着接受来自对方的投喂,黑亮的眼睛里满是困惑,满脸迷茫的小模样把坐在她对面的田明丽逗得直乐,“哎哟,三弟妹,你快瞅瞅你闺女,太可爱了。”
“嗯?”这半天看到的都是闺女头顶的周雪听了大嫂的话,奇怪的歪过头看去:嗬!这小家伙是在思考什么人生难题吗?
“咿~呀!”被自家妈和大伯娘笑声扰乱了思路的思考者.孟繁意有小情绪了。
田明丽也乐得配合她,“哦哦哦,咱们繁繁生气了,不说你了不说你了,来,换下一话题,说说你星星姐。”
“妈妈?”这是来自吃完长寿面独自发呆突然被亲妈cue的孟繁星的疑问。
田明丽戳了戳她的小鼻尖,余光瞥到闺女仍然攥在手里的小镜子,故意戏她,“星星这么喜欢镜子是以后要靠脸吃饭吗?”
大伯娘随口的一句话,孟繁意突然被点醒:难道星星堂姐以后是明星?唔,虽然结合堂姐的性格,机会是理智可想的渺茫,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呀。
嗯,自觉想通了的孟繁意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小脑袋,专心吃饭。
*
热闹的周岁抓周宴过去以后,农家人迎来了一年两度的忙碌期,春种。
孟家村这里地处中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加上四季分明,水源充足,能种植的作物种类还是挺多的,主要有小麦、花生和地瓜,其次是玉米、豆子和大麦,还有极少数人因地制宜种了水稻。
孟家的作物选择随大流,主要就花生、小麦和地瓜三种,因为从来没把种地当成主要收入来源,他们家也不像别家那样为了多收成出息,除开自家按人口分到的田地以外,还花钱租或是买更多的地。全家十一口人拢共不到五亩地,四个大男人理正起来绰绰有余,根本不用家里女人操一分心。
就这样,孟大山带着三个儿子,三月初种春小麦,四月底种花生,五月份芽地瓜,六月份收割春小麦,断断续续间断的忙碌了四个月,等彻底闲下来,孟繁意的周岁生日也快到了。
相较于孟繁星和孟繁茳,孟繁意的周岁宴规模要小很多,因为周丰瑞和吴玉兰压根不记得外孙女的生日,周雪也懒得提醒他们。
虽然这样说自己的父母不好,但熟知他们性子的周雪几乎能想象出他们在宴席上光明正大、理直气壮抢鸡腿或是抢肉吃的场景,哎哟,不行,她丢不起这人!
好在,依着本地传统,给孩子过百日才有外家必须出席的礼节,相比之下,周岁宴就没那么受重视,别说大办,不办别人也不会说什么。因此即便孟家三房只有周雪的娘家人没有来,她也不怕被人问起,抑或是说根本不会有人问起。
*
孟繁意的周岁宴流程和堂哥堂姐是一样的,孟京庭给她做了一根一碗的长寿面,唯一的不同是抓周,她是闭着眼睛抓的。
在孟家的大人看来只是孩子俏皮一下,还觉得这样很可爱,实则是孟繁意的无奈之举,没办法,谁让她有个成人芯子呢,为了不受主观意识影响,她特意闭上眼睛乱点了一个地方,抓到的是一本书,正在她捏住一角想拿起来的时候,手腕上戴着的小辣椒手饰带起了一支钢笔。
许若君立即惊呼,“原想着是咱们繁繁念书有大出息,现在看来是要写书吗?”
奶奶可能是为了应景随口说的吉利话,孟繁意却是捂脸怀疑:真的这么准吗?重生前的孟繁意的确在写东西,非始于热爱,却在过程中却生出了热爱。
当时她为了避祸暂住在舅爷家,虽然主业还是上学,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有尝试过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花店和咖啡厅兼职,但她太漂亮了,走到哪里都不是一般的引人注目。学校的环境稍稍好些,男生们喜欢归喜欢,还尚且保留着一丝单纯和青涩,被拒绝一般也不会有过激的举动,社会上就不一样了。
在接连遭到两位男士追求不成后的纠缠甚至恼羞成怒后,孟繁意干脆利落的辞掉了工作,不过想赚钱的心思倒是没有歇。
因为实在厌烦了由脸引起的不必要麻烦,之后的孟繁意一直在思考不用露脸的工作,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写作,又想着以前上学时自己成绩下降的再厉害,作文高分是没变过的,决定尝试一下,就给当时在学生圈里挺受欢迎的青春读物《女生日记》投了一篇稿子,没通过。
不过大概是新手编辑(她猜得),对方在退稿的同时还附上了一句话,大意就是文笔不错,遗憾的是故事情节不抓人。
本来就只是尝试,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加上编辑还给她指出了问题,孟繁意就想着再试一次,第二篇稿子她特意在情节构思上下了功夫,斟酌再三寄了出去,一周后得到回复,竟然通过了!刊登在下一期的《女生日记》上。
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不多,只有四十块钱,但孟繁意的心情已经和原来截然不同,稿费和受到肯定的双重刺激仿佛打开了她脑袋里的某个开关,接下来她又创作了几个小短篇投了出去,过稿率一半一半吧,但因为个人经历的关系,孟繁意非常满足这种不用在人前露脸就能赚钱的工作,哪怕钱很少。
*
“繁繁,回神了~”耳边周雪的温柔呢喃,让孟繁意从回忆中抽离出来,对上母亲充满爱意的眼神,她上下嘴皮子一碰,一声“妈妈”出了口。
第21章 021
孟繁星和孟繁茳都是十个月以后就开始往外蹦单字,慢慢的发音由模糊到清楚,再变词语,到现在一岁半了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短句子,但相对而言,走路就比较晚了,周岁过后还得让大人搀着或是扶着桌椅墙壁才能摇摇晃晃走两步,满打满算十四个月完成独立行走。
听许若君说这是遗传,孟京成他们三兄弟当初就是先说话后走路的。
周雪听了婆婆的话,觉得自家闺女应该也差不多,因此在孟繁意10个月大的时候就有意教她说话,但令人挫败的是,不管周雪怎么教,闺女就是不开口,偏偏又是一副明显能听懂话的样子。
眼见媳妇儿这几天的闲操心,孟京庭点她,“遗传这种东西最不可捉摸了,那双胞胎还有说话走路不同步的呢,何况只是堂兄妹。要是所有人都像你这样想,不说远了,就说住在村头的壮壮妈,当初还用活吗?”
说起壮壮周雪是知道的,今年四岁大,身高已经撵上了6岁的孩子,身板也像小牛犊似的壮实,早早能跑会跳,却拖到去年才开始说话,现在照样啥事没有。
想到这里,周雪终于露出笑容,“是我钻牛角尖了。”
孟京庭回以一笑,“你知道就好。”
在一旁听完全程的孟繁意松了口气,妈妈不再在意就好。其实她是故意不说的,目的是在周岁生日上给她一个惊喜。
事实如孟繁意所料,周雪高兴坏了,抱着她不停的亲脸蛋,但相应的,孟京庭快被醋淹了,看着面前正在表演母女情深的妻女,语气酸溜溜的,“繁繁哟,爸爸都快羡慕死你妈妈了。”别扭的样子就差明说闺女偏心了。
孟繁意当然不能冷落了他呀,张开小胳膊示意孟京庭抱她,在对方的大手伸过来的同时,喊了一声,“爸爸。”
孟京庭直接傻了。
开了个“爸爸妈妈”的口子,后面就顺利多了,到八月十五中秋节来临时,孟繁意已经能够清晰的喊出爸妈爷奶伯娘哥姐这些称呼,对了,还有灰灰。
*
团圆节刚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和城里人开始休假不同,乡下要准备秋收了。
2号一大早,孟京成、孟京晖和孟京庭三兄弟在老宅集合,今年他们家种了两亩的花生,一亩八分的地瓜,四个大男人一起,玩着干四五天也能把活儿完成。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事实上并不顺利,在第三天的下午,天气突变,一场急雨倾盆而下,瞬间将正在地里捡地瓜的孟家父子浇了个落汤鸡。
离地头最近的孟京庭猛冲到牛车那取雨衣,扔给爹和大哥二哥,四人就着已经湿透了的衣裳穿上,以最快的速度已经起出来的地瓜装袋拎到牛车上往家赶。
与此同时,家里的许若君正忙着和三个儿媳妇一起上平房顶堆花生,四人拿着木锨好一通铲,哪怕她们第一时间就上来抢救,花生还是被大雨给淋透了,如此原定的在花生堆上盖塑料布遮雨的做法也就没了意义。
许若君当机立断,“明丽,你下去拿提篮和绳子,秀美,你跟着一起下去,我和学妹在上面吊,你俩在下面抬,抬到走廊下,要是摊不开,就去堂屋。”现在天气热,被淋湿的花生如果不及时晾干,必定会长毛,到时忙来忙去一场空。现在她该庆幸第一天收的花生已经晾晒完毕收起来了,否则今天不定得忙活到什么时候呢。
想到这里,许若君不由担心起地里的男人和儿子,一准儿淋得透透的,不行,她得赶紧把手头的活儿干完,下去熬一锅浓姜汤备着,在这一点上,她和三个儿媳妇想到一处去了,于是乎四个女人默默加快动作。
*
孟大山和儿子们赶着牛车一路小跑回去,刚到家门口就看到了平房上和院子里的忙碌身影,顿时心疼坏了,将牛车停在棚子里,地瓜也不卸了,跑过去替下各自的媳妇儿。
男人到底劲儿大,原本许若君她们都是半提篮半提篮的花生的锄,,现在换上孟大山和孟京庭,两个提篮同时满上,一人一根绳子往下吊,底下自有孟京成和孟京晖接应,没两个来回平房顶就空了。
“抢救”完花生,四个男人不约而同的检查各自媳妇儿的手,发现果然被绳子勒红后,心疼的吹了又吹,才去卸地瓜。
这个雨天的下午,孟大山和三个儿子异常的沉默,他们自以为已经给予了媳妇儿最好的一切,但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
半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的四个男人前后脚披上衣服出了院子,在大门口看到彼此时,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他们必须得做出改变了。
谁也不知道那天晚上孟家男人们到底商量了什么,许若君她们只看到雨停之后他们早出晚归,硬生生在一天之内把剩下的地瓜起完了,之后开始频繁外出,神神秘秘的,要不是每次都是父子四人一起,恐怕婆媳几个很难不多想。
*
其实自打袁方伟跑路以后,孟大山就一直在私下里琢磨着做点什么新生意,因为拿不定主意也碰到合适的机会就一直拖到现在。
如今受了刺激,倒是激起了他们的斗志:机会哪里是等来的,它需要主动创造。
父子几个在镇上好生转悠了几天,一番商讨,有了决定:他们要盘下面粉厂斜对面的院子开打油坊。
上一篇:我是男主他哥
下一篇:驸马要上天(种田青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