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美色 第45章

作者:鸿呀红呀 标签: 爽文 甜文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将这些信件都烧了。”这是要保全贤妃娘娘。这件事若是真的给李霁查了出来,牵扯到贤妃娘娘,那修文帝不久也会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李霁绝不能找到她......

  十七敛下眼睫,神情微顿,“是。”

  而后又将一旁将查到的七皇子与应嘉让之间的往来复述了一遍,大抵便是两人在四夷馆应该有过一面之缘,后在小雀山,应嘉让阴差阳错救了李霁一命,后来李霁召应嘉让去皇子府谈话,才有了前两日李霁去往南京阁一事。

  崔鹤唳垂下眼眸,手指在书案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轻点,不知在想着什么,十七见状,以为是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若是主子不说,他也不知怎么为主子排忧解难。十七迟疑着开口:“将军,骁骑营斥候军中的应敏让来找过您。”

  崔鹤唳抬眸:“找我何事?”

  十七:“他是说,应祭酒为答谢您的提拔与厚爱,想宴请您过府一叙,以表感激。”

  崔鹤唳嘴角微扬:“祭酒大人倒是个妙人。”

  十七:“您若是不去,那应敏让也说了,若是庶务繁忙,也就不多叨扰。诚意还是做的足。”

  崔鹤唳面上渐渐变得松泛:“让管事去一趟应府,就说,三日之后,叨扰贵府。”

  这回十七却是心下一怔,将军回来可是谢绝了多场宴会,这个应府的邀宴却是一口就答应了。

  莫不是这应敏让真得了将军的青眼?那以后的造化便是极大的,十七也为这个年轻人莫大的机遇而肯定了这个人。

  应府得到了崔将军的回应,也是欣喜,最兴奋的莫过于应敏让,一整天都是亢奋的状态,就连应嘉让旁敲侧击的念叨着贺兰颐的名字,都没能影响他的好心情。

  嘉让噎了一句:“索性你跟你的崔将军过得了。”

  敏让不知道嘉让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自己与贺兰颐这件事,只得把它归属于大概是女人的八卦天性使然。顺便怼了一句:“你以为我不想?”

  嘉让觉得这个哥哥大概不会有姑娘会喜欢了,真的,崔将军就是他现在的全部,谁也抢不走崔将军在他心中的地位。

  不过听说崔鹤唳要来,嘉让心中也隐隐有些期待,毕竟是救过自己一命的恩人。虽然他可能忘记了,但她会记得很牢的。

  ......

  最近的定国公府可是各位世家夫人竞相热议的话题,无外乎是那国公夫人要为世子爷娶妻,如今正在相看檀京城的世家贵女。

  虽说老国公一过世,定国公府的门楣今时不同往日,一度式微,可这位贺兰世子却是个有本事的,如今与三皇子交好,三皇子是谁?那可是万烨万大人的外孙,那万大人可是先皇后和如今万贤妃的父亲,在外人眼里,三皇子那是储君之位最有力的争夺者,和他交好,那便是与未来的天子直接搭上关系,以后的地位更是高不可攀。

  国公夫人看国公爷的身体一天好过一天,更是希望儿子早些成家,府里除了顼姐儿出阁,一直都没有什么喜事发生,而老夫人的身体也大不如前,若是老夫人再出个什么事,这些孩子的嫁娶那便是个大问题。

  老夫人与国公夫人眼下合计的却是贺兰颐的婚事,再过一个月,便是贺兰颐的及笄之礼。

  国公夫人:“她那个性子,如何做得宗妇?”

  老夫人疼爱贺兰颐,笑眯眯地朝儿媳妇说:“哪有做娘的这样说女儿的。颐儿的性子是极好的,活泼,招人疼。”

  国公夫人也是极为无奈,每次贺兰颐只要一闯祸,老夫人就护着她,自己也不好驳了母亲的面子,所以现在的这个小女儿,虽有小聪明,但是却不服管教,若不是有她哥哥撑腰,以后的丈夫婆婆哪个会爱重她?

  国公夫人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口气:“儿媳是怕颐儿那个张扬的性子为未来婆家不喜。”

  老夫人静默了一会儿,虽然她喜欢小孙女儿这个活泼劲儿,可别的世家夫人给嫡子挑新妇,却都是首选稳重端庄的女孩儿。颐儿的性子说不上跋扈,却也是个小滑头,若是跟婆家处不好,那吃亏的还是颐儿自己。

  这时贺兰集兄妹过来请安,屋外的丫鬟得了里头老夫人的许可,恭敬地将两人请了进去。

  两人请过安后,便坐在下首,兄妹两个皆是一副好颜色,男子身姿挺拔颀长,宽肩窄腰,穿了件蓝底金线折花云纹圆领袍,眉眼清明,睡凤眼天生温柔和煦,英俊逼人。

  脸上和颜悦色,说话温润沉稳,像是用木锤击打着青铜编钟似的,听得人心旷神怡。

  女子玲珑娇小,一双水灵灵的杏眼圆溜溜带着狡黠,樱粉色的嘴唇饱满水润,模样可爱娇俏,穿着一身檀色绣花挑金丝的齐胸襦裙,外头罩着一件茜素红的轻薄披风,行走间耳上小巧的珍珠耳坠子也一晃一晃的。坐下之后也不老实,冲着老夫人娇憨的眨眨眼,模样灵动,像只小狐狸。

  贺兰颐嘴唇嘟囔着:“祖母与母亲可又是在挤兑我?”小小的脸上尽是委屈与不满。

  国公夫人拉下脸来,“颐儿,勿要恃宠而骄。”

  贺兰颐心中的气焰顿时上来了,她就喜欢和唠唠叨叨,爱说教的母亲对着干:“祖母,你看母亲,颐儿没有恃宠而骄!”

  老夫人看着嫡孙儿们乐呵呵的,有这么出色的孩子们,老夫人心中是真欢喜。为了不让儿媳面子上不好看,老夫人又做了个和事佬:“颐儿是在仗着我这个好脾气祖母才敢骄纵呢,老大媳妇儿,你说,颐儿在她爹,她哥哥面前是不是老实得很?”

  国公夫人也识趣的点了点头,这事儿就算翻篇。

  贺兰颐闲不住,看了眼哥哥,又看了一眼祖母和母亲,笑吟吟地说:“祖母与母亲可是在给哥哥相看英国公家的纪大小姐?”她是听了纪澜斯的抱怨。

  国公夫人一脸诧异的看着女儿,她是如何知道的?“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

  “哥哥你说句话啊!”贺兰颐看着坐在一旁悠闲喝茶的哥哥,神态自若,仿佛事不关己,从容得很。

  “说什么?婚事但凭祖母与母亲做主便是。”可说完,他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生动灵气的少年嘴角沾着汁水,目光盈盈的朝他看来,贺兰集心中一震,浑身有些酥麻,却又很快消散下去,他可是个男子,怎么还总想着这些呢?

  贺兰集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反正也无甚倾心的女子,只要能为定国公府开枝散叶,传续香火,和谁成亲都一样,罢了。

  这便是贺兰集,总是耐心沉稳,待人温和。他就像是人的体温一样,规律恒温,起伏不大。

  若是说李霁像黑暗中的狼,危险,冷血。崔鹤唳像火焰,炽热,浓烈。那么贺兰集就是一杯水,淡然,克制。

  国公夫人自是很满意,赞赏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贺兰颐却不掖着藏着,“哼,哥哥你就装吧,我都知道了。”

  贺兰颐觉得哥哥脑子铁定是进水了,那纪大小姐是谁?母亲不知道的话,他还不知道么?她觊觎着七殿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在她们这层世家小姐圈子里谁人不知?难不成他还真想娶一个满心爱慕别人的女子做宗妇不成?

  贺兰集用眼神示意妹妹不得乱说,贺兰颐顿时心领神会,闭了嘴,心里却怪怪的。

  她的直觉告诉她,哥哥心里肯定有人了,上次见着他去以前书院念书时住的房子里头翻东西,以为哥哥是在找书,却是捏着一只小小的竹片编织的小竹马,神色喜悦,问他是什么,他却掖掖藏藏,不明着说。

  当下她便想着,非得将哥哥遮遮掩掩的人诈出来不可。她可不想让哥哥牺牲掉姻缘娶一个不喜欢的女人做她嫂子。

  老夫人眼睛精明着,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长孙,方才那一瞬间的慌乱像一道裂痕,慢慢的将他出卖。

  老夫人清楚自己这个孙儿,他要扛起国公府这个家族重担子,肩上有了责任,他拎得清,不会为儿女情长分出多余的心思。

  老夫人心中叹了口气,做贺兰家的子孙,没有谁是能潇洒随性的。也不知长孙这份克制隐忍是好是坏。

  话头一转,国公夫人将贺兰颐下个月及笄一事提了出来:“你这一个月老实在家中待着,我与你祖母已经请了盐花胡同的刘娘子做赞者。”

  贺兰颐看了一眼祖母,祖母的眼神也是不可置否的,“母亲,那是不是女儿的亲事也要定下了?”

  “你看看你,哪有做闺秀的模样!”国公夫人恨铁不成钢,哪有女儿家说起自己的婚事如此大大咧咧的。

  “我可不管,祖母说过的,我将我许配给嘉让的。”贺兰颐越说越来劲。

  在一旁静默喝茶的贺兰集终于忍不住出声了,“我看上回那个将你送回家的应敏让就不错。”

  国公夫人瞪着眼睛看着贺兰颐,老夫人倒是饶有兴味的看着贺兰集:“哦?集儿觉得不错?”

  贺兰集:“是的祖母,那应敏让是应祭酒的二公子,如今在骠骑大将军手底下任职,很是得崔将军青眼,以后定是不同凡响。”

  老夫人若有所思:“能得了崔家小子的青眼,是个有本事的。”

  贺兰颐一听急了,这不会乱点鸳鸯谱吧?“祖母,干那应敏让什么事啊?孙女说的是嘉让。”

  老夫人瞬间变了脸色,颇有些严厉:“颐儿,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与应家三郎之间的小打小闹做不得数。”过了一会儿,言语间才稍缓了一些“罢了,你们两个下去吧。”

  “祖母......”还未等贺兰颐说完,贺兰集一把将贺兰颐拽起,向祖母和母亲拜别。

  贺兰颐被哥哥拖着走,极为不满,嚷嚷着:“哥哥,你慢点走!”

  贺兰集充耳不闻,他只是私心觉得不能让贺兰颐提起应嘉让了。走到了短廊中,已经没有其他人了,贺兰颐甩开贺兰集的手,厉声说道:“哥哥这是怎么了?想要坏了妹妹的姻缘?”

  贺兰集气笑了:“你懂个什么姻缘?那应嘉让完成四夷馆的接待使职务后便要去做无疆墨者,难不成你要陪她一起走南闯北?”

  贺兰颐不信,她心里还是怀疑哥哥另有他想:“哥哥听谁说的?无疆墨者可是要游走西域于四夷之地的。嘉让怎么会...”但一想到嘉让曾经去蜀地游历也是不告而别,才了悟。

  兄妹两人不欢而散,贺兰颐回去之后越想越不对劲,哥哥与嘉让之间好像有些怪怪的。答案仿佛就要呼之欲出了,可总有一层烟雾氤氲着双眼,让人怎么也瞧不真切。

  ......

  “殿下,崔将军求见。”斑影从怀中掏出崔府信物,纸上画着一只稳笛。

  李霁躲开府里内外的探子,来到崔鹤唳指定的地点。

  “肃玠。”李霁看见崔鹤唳一身玄色云纹锦衣,退了皂靴,闲卧在小榻上,手里捧着一本闲书,“你倒是好兴致,看什么书?”

  崔鹤唳与李霁私下是师徒关系,曾经李霁在京郊马场认识的贺兰集,而那时贺兰集便与崔鹤唳是年少好友,由贺兰集引荐,两人相识,李霁的骑射还是崔鹤唳私下相授。

  两人私下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崔鹤唳也不需要对李霁做明面上的礼节。

  崔鹤唳看了一眼李霁,神色复杂,他依旧记得年少时的三人,志向远大,胸怀天下。那时四季檀京,惊世繁华,打马少年,随风而歌......

  “野史杂记而已,说的是苻坚与慕容冲。”声线淡淡的,听不出情绪。

  氐族苻坚在东晋列国时期是一位名主,几乎统一了北方,在攻破鲜卑前燕后,将燕国的清河公主和她的弟弟慕容冲同时纳入了宫中,宠冠后庭,当时的长安因而有一首歌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经过王猛的劝谏,苻坚才将慕容冲送出了宫,后来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

  而当初备受苻坚宠爱,甚至最后都舍不得杀的慕容冲,联合了姚苌等人起兵群而攻之,最终苻坚受缢而亡,慕容冲则成为了西燕主。

  两人都知道,自古以来,断袖之癖,龙阳之好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这等离经叛道,罔顾伦常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可今天崔鹤唳有些奇怪,上回不是才知道他的心思吗?怎么又想影射些什么?

  不等李霁去深思,崔鹤唳便已开口道:“你对那应嘉让可是认真的?”

  毕竟三人一直都是一体的,暗中培植的暗网遍布大齐各地,能与传说中的江湖令相媲美,所以崔鹤唳想知道京中近况也只需和暗卫吩咐一声,第二日那些消息便能在他的书案前出现,但他还是问了这么一句。

  李霁沉默了一会儿,看着崔鹤唳的眼睛,郑重其事的向他和盘托出:“一开始哪怕是想利用她来做些什么,可小雀山那一晚却改变了主意。”

  崔鹤唳目光灼灼,心底很想要他给个不一样的答案,但语气里却还是不咸不淡,“为何?”

  李霁回忆起那一晚,带着凉意的山风,黑暗中浮浮沉沉的梦境,轻柔的歌谣,还有来自梦以外人体的温度和馥郁,不禁带着笑意:

  “那个时候,我太想抓住那一丝丝慰藉了,曾经我也想过,陷入黑暗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这些年我也一直是这样过来的,算计,阴谋,虚与委蛇。

  可除了这些,突然出现那么一个人,她太干净了,我以为我会讨厌这样的意外,可后来,我发现我需要这些,我需要她。”

  其实李霁对应嘉让的心思很简单,当周围所有人都将你推向去争去算计的位置,哪怕是从小熟识的贺兰集与崔鹤唳,他们虽是挚友,可依然是扮演那么一个推动者的角色,他们也要为家族争取利益。

  可应嘉让不一样,他们没有共同的利益没有站在对立面,她只是一个美好的意外,就像一朵菡萏开在了淤泥里,她不需要做什么,就让人忘记了淤泥,眼中只剩将要含苞待放的希望。

  他也曾纠结过,觉得怎样落笔都不对,最后总算想通了,那又有什么?世俗的偏见又算的了什么?若是承受不得流言蜚语,恶意中伤,旁人指指点点的目光,他李霁早就死在了那吃人的深宫里。

  崔鹤唳静静的听着李霁的心事,心中不由感叹,他们三人,哪个是为自己而活呢?每走一步都要精心算计,他与贺兰集肩上背负的是家族,是家国,是信仰,从来都不是自己。

  而离群索居者,不是神灵便是野兽。

  皇帝有他的帝王权术,官员有他的生存法则,他们之中,没有所谓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原本因利益而相杀的众人,也因利益而联盟,权臣士族,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也没有那么多不共戴天。

  现实就是,你若站在我的对立之面,我便手拿屠刀迎你。崔鹤唳深知,陷在这样的泥潭深渊,能真心喜欢一人着实不易。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概括了很多信息,俺来梳理一下。

  1.李霁封燕王

  2.崔鹤唳想要抹去乌杞公主的线索

  3.崔鹤唳答应了去应家做客

  4.贺兰集可能要定亲

  5.贺兰颐察觉到贺兰集与嘉让之间的不一样

  6.李霁对着崔鹤唳的面算是对嘉让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