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聘:顾兄英年莫早逝 第340章

作者:寒江雪 标签: 穿越重生

  她在这里过得不好,枯瘦了许多,发现有外人来,第一反应是想躲起来,孙越海带的太监机灵,眼疾手快的把她摁住。

  司偌绫拼命挣扎,怕她被弄伤,孙越海连忙好声好气的哄着:“姑娘别害怕,是陛下让奴家来接姑娘出去的,姑娘当初也是不懂事,竟然伤了陛下,这要是宣扬出去可是要诛九族的死罪,陛下仁善,只关了姑娘一年多时间,如今气消了,姑娘出去后可不能再任性乱来了。”

  司偌绫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满是惶恐和迷茫,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孙越海说了什么,停下挣扎。

  压着她的太监立刻把她架上轿撵,把人抬到凌昭宫。

  凌昭宫平日有两个宫人负责洒扫,怕赵彻突然来找司偌绫,孙越海又调了四个宫人来伺候。

  宫人先帮司偌绫好好梳洗了一番,司偌绫人虽然瘦了,五官底子却还在,梳洗之后还算得上是清丽。

  洗漱完,司偌绫饿了,跟孙越海说了几句话,看上去神智还是清醒的。

  孙越海松了口气,回去给赵彻回话。

  赵彻只是淡淡应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像是只是突然想起还有这么个人在,并不在意她被接出来后要怎么处置。

  孙越海也不敢多言,给赵彻又添了回参茶便退出御书房,望着天空有些惆怅。

  陛下年纪轻轻的,怎么现在心思比先帝那个时候还难猜了?

  沈柏不知道这些事,和赵明熙一起吃了晚饭,说了许多远峰郡的民俗风情,逗得赵明熙笑个不停,最后要离开的时候,赵明熙把她喊住,却又吞吞吐吐的说不出话来。

  赵明熙给张骏写过一封信,沈柏看过也让自己忘记了,安安静静等着,最终赵明熙什么都没说,让宫人送沈柏出宫。

  回到国公府时辰已经不早了,顾戟和顾软软都睡得很香,沈柏看了他们一会儿,让人送热水来洗漱,洗脸的时候冷不丁看到门口趴着个小脑袋。

  感受到她的目光,那小脑袋立刻缩回去,沈柏放下帕子走出去,在顾少饮准备逃跑的时候,揪着他的后衣领把他拎起来。

  顾少饮扑棱着胳膊腿儿,故作严肃的说:“你放开我,我警告你,你要是敢伤害我就死定了。”

  他快四岁了,眉眼长开了一点,和姜琴瑟很像,但五官拼凑在一起,还是更像顾恒修一些。

  沈柏把他拎回房间,摁到凳子上,挑眉问:“如何?你难道要让人砍了我的脑袋?”

  顾少饮气咻咻,鼓着腮帮子说:“我爷爷是镇国公,他会让人打你板子的。”

  “哎呀,那样我可真的怕死了。”沈柏很是敷衍的说,顾少饮的小眉头拧成麻绳,努力思索着能拿出什么证据吓唬到沈柏,沈柏戳了下他的脑门儿,问,“你知道国公是你爷爷,知不知道他是我的什么?”

  顾少饮当然是知道的,但他不认,理直气壮的说:“这里是我家,爷爷最疼爱的人是我,你只是回来住几天的客人,过段时间就要带着这两个小孩儿离开这里的。”

  还真是理直气壮的脾气不好。

  沈柏大概知道顾少饮是什么性子了。

  放开他,喝着茶幽幽地说:“你这话有一半是对的,过段时间我的确要带着我的孩子离开,但国公府不是你家,是国公的家,你只是暂时住在这里,等你满了十八岁,就要自己建功立业,买房子住,不能再住在这里了。”

  “你胡说!我会一直住在这里。”顾少饮反驳,他才四岁,不知道自己十八岁的时候能做些什么,只是本能的抗拒沈柏说的那种情况。

  他要一直一直和爷爷待在一起。

  沈柏一眼就看出他的强撑,继续道:“这个房子是国公征战沙场数十年挣来的,等他故去,房子就会被陛下收回去,你不自己买房子住,难道还要去跟陛下赖皮吗?”

  顾少饮嘟着嘴说不出话来,他没见过陛下,只知道那是昭陵最厉害最厉害的人。

  他不敢去赖皮的。

  顾少饮眼眶红了,像是受了莫大的欺负,沈柏捏捏他的脸颊,也不哄他,只轻轻挑眉,顾少饮哭得都没劲儿,想离开这里找顾廷戈告状,刚动了一下,沈柏就把他摁回凳子,勾唇笑道:“不是要哭么,有什么花样都哭出来给我看看。”

  沈柏小时候跟沈儒修装哭那花招可多了,十次有七次都能把沈儒修骗过去,若是顾少饮能哭出什么新意,她也觉得他是个人才。

  顾少饮没遇到过沈柏这样的人,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哭意被忘在脑后,绷着脸硬气的说:“我……我是男子汉大丈夫,应该顶天立地,才不会哭呢。”

  沈柏故意说:“谁家男子汉大丈夫像你这么小气呀,好好地大伯娘不喊,弟弟妹妹也不疼,只知道抢宠?”

  顾少饮的脸一下子涨红,弱弱的说:“只要你们不跟我抢,我……我就不会欺负你们。”

  屁大点儿小孩儿,还以为自己能欺负谁呢。

  沈柏戳了戳顾少饮的脑袋,认真道:“这个世道向来都是弱者受欺负的,我一只手就能把你拎起来,你凭什么跟我谈条件?”

  沈柏的语气太自然了,顾少饮找不出话来反驳,感觉自己可怜又无助,下一秒就要被驱逐出国公府,眼睛又红了,小声嘟囔:“反正你就是不能欺负我。”

  “不欺负你也可以。”沈柏点头,捏着顾少饮的下巴迫使他抬起头来,痞气十足的命令,“先叫声大伯娘来听听。”

  顾少饮不想叫,沈柏故意冷了脸,说:“不愿意叫?那我可要动手了哦,你应该没有听说过吧,在远峰郡,有些人是会吃小孩儿的,小孩子的肉可嫩了。”

  沈柏说着配上咽口水的表情,好像自己吃过小孩儿似的,顾少饮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立刻炸了,大声说:“大伯娘,不要吃我。”

  这不就乖了?

  沈柏满意了,正想安慰顾少饮两句,下人走到门口说:“少夫人,大统领来信了,少饮少爷也该睡了,让小的带他回去吧。”

  沈柏接过信封,顾少饮立刻紧紧抱着那人,把脑袋死死埋在他胸膛,看都不敢看沈柏。

  沈柏觉得好玩,倒也没再吓他,笑着把信封拆开。

  和顾恒舟成婚三年,在一起近两年,沈柏这次带着孩子回来,算是夫妻俩第一次分开这么远的距离和时间,沈柏到瀚京就给顾恒舟写信报了平安,不过这会儿信估计还没送到。

  顾恒舟的信没什么重点,只是问沈柏到没到,两个孩子好不好,回京以后习不习惯,这些问题沈柏在信里都有回答,算算顾恒舟来信的时间,应该是沈柏离开半个月的样子写的。

  沈柏忍不住失笑,顾大统领这是想她和孩子了呢。

  没有她在,只怕他和张骏那个闷葫芦成天待在一起,几个月都说不上几句话。

  看完信,沈柏磨墨又开始给顾恒舟写信。

  谁让这是她爱了两世的男人呢,该宠着就得宠着。

第266章 帝王篇

  因为拉肚子,沈柏在熠辰宫住了三天。

  赵稠下的泻药不重,只是她贪吃,一口气吃了三个青团,所以拉得有点厉害,但太医开的药很好,喝过一副睡了一晚她其实好得差不多了。

  但她不想离开这里,装出一副虚弱的样子,在熠辰宫骗吃骗喝。

  宫里的厨子厨艺特别好,沈太傅不注重口腹之欲,厨子的厨艺自然不怎么样。

  赵彻白日都要去太学院,沈柏也不乱跑,就躺在床上吆喝宫人去拿吃的,若是无聊了,便让宫人到床边来说会儿话,宫人见她长得可爱,也挺喜欢她的。

  她自小就是个人精,知道赵彻要回来了,便一骨碌的从床上爬起来,等赵彻一回来就讨好的倒茶,帮赵彻捏肩捶腿。

  等赵彻问她恢复得怎么样时,又捂着脑袋假装自己很不舒服。

  但熠辰宫都是赵彻的人,她那点心思哪里能瞒得住?赵彻只是不说破罢了。

  自皇后故去后,赵彻时常会觉得熠辰宫又大又冷,沈柏在熠辰宫,他一回来耳边便有个人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赵彻其实并不讨厌。

  然而沈柏终究不能一直住在熠辰宫,三日后,赵彻让孙行趁散朝的时候把沈儒修请来熠辰宫。

  赵彻照旧去太学院念书,沈柏躺在床上吃麦芽糖被沈儒修逮个正着,沈儒修拎小鸡崽子一样把她拎回家去。

  傍晚,赵彻回来宫里又恢复死寂,他看着没什么反应,唇瓣却比平日抿得更紧。

  孙行伺候了赵彻一年多,一下子看出来,试着说:“沈小少爷性子挺可爱的,等明年他入了学,殿下时常都能看见他。”

  赵彻眸底放晴了一瞬,随后沉着脸说:“她成日只知道吃吃喝喝,你以为本殿想看见她?”

  孙行低下头不敢说话。

  日子过得飞快,眨眼到了年底,镇国公回京述职,赵彻也满十岁了。

  恒德帝昭告天下,册立大皇子赵彻为太子,以慰皇后在天之灵。

  册立大典定在腊月初八,在掖廷阁举行。

  那天天气很好,熠辰宫的宫人和赵彻都起了个大早。

  太子服比寻常的皇子服更为华贵,册立大典十分隆重,且程序繁杂,光是穿戴佩饰就花了很长的时间。

  等一切就绪,赵彻起身,领着孙行去议政殿。

  他现在还没资格去议政殿商议朝政,只能等恒德帝传召的时候进去领旨。

  天气已经十分冷了,在殿外等候的时候,外面没有烧火盆,冷风瑟瑟,赵彻挺直背脊站在外面,一刻也不曾松懈。

  他无数次的在脑海里想,如果母后还活着,这个时候应该会陪他一起站在这里,甚至还会拉着他的手。

  母后性子宽厚,手向来也是温暖柔软的,在这样的冬季更是显得温暖灼人。

  赵彻没有等太久,孙越海尖利的声音便从殿内传来。

  赵彻走进殿中接旨,然后跟在恒德帝身后,领着文武百官去掖廷阁。

  这是一支相当浩大的队伍,加上随行的宫人和禁卫军,足足有好几百人,但全程都很安静,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出不合时宜的声响。

  赵彻一直看着恒德帝的背影,他的父皇很高大,肩背挺阔,在他幼年时期,还曾骑坐在父皇的肩头,那个时候他很快乐,觉得自己在父皇肩上可以看很高很远。

  但现在,他的父皇挡在他面前,让他看不到前路,看不到舅舅,也看不到母后真正的死因。

  这一切都被掩藏在这座看似繁华无比的宫殿之下,发臭,腐烂。

  但同时赵彻也知道,只要他能做到父皇的位置,这一切终将被揭开,露出它原本的面目。

  册立大典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

  别人都只是负责观礼,赵彻一直没有停下,结束的时候出了一身薄汗,不过还不能休息,恒德帝把他叫到御书房,把太尉、御史大夫和丞相介绍给他认识,从今天开始,他除了要在太学院修习课业,还要和他们三位一起学习治国之道和御下之术。

  赵彻向三位行礼,算是拜了三人为师。

  这一聊又是一个多时辰,从御书房出来,太阳已经有点斜了,赵彻没回宫,去了一趟慈安宫。

  自从皇后病逝,他就很喜欢来慈安宫。

  慈安宫和熠辰宫里的气场有点像,都死气沉沉的。

  皇后在世时,经常会到慈安宫给太后请安。

  她性情好,有着女子少有的聪慧,为人妻为人母都做得很好。

  但有好几次,皇后从慈安宫回来,眼眶都是红的,她情绪掌控得极好,如果不是赵彻心细恐怕都发现不了。

  太后不喜欢皇后。

  这在宫里是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没人敢在背后嚼舌根,赵彻之前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直到皇后病故,才回想起许多让人后背发凉的细节。

  皇后病重那段时间,太后赏了很多名贵的药物,但没有一次来看过皇后,虽说太后的位分摆在那里,不来也没什么,但皇后故去后,太后嘴里对皇后连一句缅怀都没有,像是宫里从来都没有过这样一个人。

  赵彻非常想不通,明明他的母妃是那样娴静美好的一个人,还有着显赫的家世,太后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她。

  太后年纪大了,消化能力不强,慈安宫的宫人已经在准备晚膳,见赵彻过来都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