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佬的爬墙娇妻 第17章

作者:猫生寂寥 标签: 甜文 时代奇缘 穿越重生

  “你这些年,欠人家的,还没有够嘛,这两粒粮食还计较来计较去。”老支书放下杯子,握着椅子的把手,冷着脸看他,他虽然年纪是大了,但是心里如明镜一样。

  魏建国张了张口,到底还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敲定了赔偿的事宜,后面的事情就有人替他们监管,大队长是不想让这些人闹事给自己找麻烦,老支书就是真的可怜被烧了的粮食。

  经历了饥荒之年活下来的人,会更懂得粮食的珍贵,所以即便是那些麦子都烧焦了,他们还是耗了功夫给收了起来。

  宋栀本来还担心今年粮食不大够吃,现在就托表妹的福,家里忽然入了一笔巨账,交完公粮家里剩下的也是相当之多的了。

  因此她这一天的心情都相当之好,总是忍不住的想笑,嘴角挂着的笑微微荡漾。

  下午的时候又和齐明安扬了一下午的麦子,把麦糠几乎都扬的差不多了,第二天早上的时候装进了麻袋,用平板车拉了堆在家里。

  当天王家的人就给送来了他们应该负担的一半,九百斤,有王安桂押着过来的,虽然是送东西给别人,但是他的脸上没有什么不快的情绪,笑容微微、态度熟稔。

  不仅如此,他还很有心的拿了一袋子精面,提了一块肉,估计有一斤半还多,看上来竟不像是上门赔偿,竟然像来看望老友。

  宋栀说什么也不想要这些多余的东西,和他推了半天,直到王安桂说要是她不收就扔到河里喂鱼,她才勉强收了下来。

  他骑在自行车上,穿着新的没有补丁的衬衫,还有一条笔挺的西装裤子,头上抹了油,整个人倒是人模狗样的。

  不仅是及时送过来,甚至还屡屡的向自己蠢弟弟的行为连续道歉,这次来也没有因为齐明安打了他弟弟生气,一直都是客客气气,从这出色的情绪控制就知道他并不是个简单人物。

  他笑着看了宋栀一眼,笑容更加可亲,说道:“粮食要是吃不完,可以随时联系我,给你们最高价,绝对比市场价要高。”

  收粮?

  他也就是这么稍微的说了一句,然后便说要接着给别人家送粮,就离开了。

  宋栀在心里惊讶了一下,挥着手送他,眼见着他走远,才放下手,小声问了齐明安一句:“他还收粮食的?蛮厉害哦。”

  齐明安脸上却不怎么高兴,表情淡淡的,先一步走进家,一边走一边才说:“他前几年就干了,每年这几个村的粮食他都收,价格给的也很不错,听说是往外边运的,刚好他爹是运输队的。”

  也是。

  这样的东西要是少了点人脉都干不成。

  之前多少年都是吃公社的大锅饭,人人手上都没啥东西可收,但是这几年,分了地,手头有了余粮了,有的家里地多收成好的,除了交了公粮和自家的人吃用,还能剩下不少。

  “那他估计很有钱了。”宋栀一边走一边咂舌。

  齐明安瞟了瞟院子堆着的麦子,神色更加晦暗了。

  作者有话要说:  齐明安:糟糕,我媳妇觉得别人有钱,是我满足不了你了吗?

  下章可能有感情进展,稍微解释为何男主这么多年这么傻。

  所以我琢磨琢磨,明天更。

  放心,以后的更新只会比今天更多。

  周末没准来个惊喜。

第26章 差别

  宋栀打开袋子看了看, 里面的粮食各个都颗粒饱满,金黄金黄的,也是新麦子,看上去甚至比他们家自己收的还要好。

  “你看看, 这是真的好。”宋栀捧了一捧出来, 仔细的看了看, 然后又收了回去, 拍了拍自己的手。

  宋栀记得小时候在奶奶家的时候, 外面常常有人叫卖新做好的馒头, 卖馒头的钱, 也收小麦。他带着称, 家家户户的人听见吆喝拿着布袋带着粮食出来, 馒头还带着热气, 大人买好了先递给小孩。、

  麦子基本上就是用来打面粉,上爻村通电的地方很少, 也不像是后世一样的是用电磨,都是人力拉的。

  有的家里老的有磨盘但是没力气, 就让家里没磨的用他们家的, 但是相应的,使用的人是肯定要帮人家干活的。

  但是这样压出来的面粉总是稍微粗糙一点,而王家送来的这袋子,又细又白,看上去倒不像是村子里自己压出来的,很是接近后世超市里卖的那种。

  “他倒是有心了。”宋栀看了看面粉,嘴角带笑的嘀咕了一声。

  不管如何,王安桂无论是态度还是什么,都弄的人心里舒服, 虽然宋栀现在仍然对那个胆敢调戏自己的小鬼头心存厌恶,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对他的感官相当不错。

  可以说不愧是做生意的人,这件事办的真的是滴水不漏,让人倒是说不出什么毛病。

  送来的还有一大块肉,宋栀来这这段时间,自然也是没什么猪肉可吃的,顶多就是鱼肉,那都是天地自然长的。

  他们村子本来就是周围偏穷的那种,就算是手中有零钱也有肉票,老一辈的人不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是不会买的,就算是家里买了,上年纪的人也很少吃。

  现在人都缺油水,就算买了肉吃也是爱买荤的多的,滤出的油能吃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以这会儿一斤半的肉估计得有一斤都是白花花的大肥肉。

  这块肉以前要是在他们家,顶多也就是跟着剩菜一起剩下来,然后被倒掉的命运,但是宋栀现在看了,却想起了梅菜扣肉想起了红烧肉,想起了梅雨天气里姥姥在灶里做的肉馅儿的饼,想起了莲菜大肉馅儿的饺子。

  他们家祖上原来是北方人,后来到了南方生活,虽然各种菜的口味儿已经入乡随俗,但是饺子倒是每年都吃。

  因为有了这么一层原因,虽然她在饮食上还是偏南方的口味,但是其实也是很能接受面食的,特别是饺子,自己住的时候还不会做饭,她吃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泡面和速冻饺子。

  只不过速冻饺子的馅料虽然都是调配好的好吃,但是总是带着一股流水线生产的塑料感,少了暖炉围绕人手间的体温和人情味。

  想到这儿她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于是笑着对齐明安说:“咱们晚上吃饺子吧。”

  齐明安从来不会拒绝她的要求,现在也只不过是点了点头,只是脸上的表情却淡淡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似乎是有些心事的样子,

  只不过他平时也是这样安静和沉默,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这样的,不管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几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宋栀只顾着忙活其他的,倒也没管他,只是让他记得到东边池塘那边看看。

  上爻村年年都有在池塘那里种藕的,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

  这话,还是邻居的大娘告诉她的,齐母一向不怎么跟宋栀说话,刚来的这几天村子里的各个地方她摸不清楚,还是邻里邻居的告诉她的。

  宋栀说完,齐明安就背着背篓出了家门,一出门就碰见了抹着泪回来的齐母,齐母倒是尴尬的立刻用袖口擦干净了泪,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然后在门口稍微站了一小会,才走了进去。

  齐明安抿着嘴看了看她,眉头都没皱,紧了紧身上滑落的背篓,转身离去了。

  那晚粮食被烧的人虽然担惊受怕又气恼,但是得了相应的赔偿就息了气了,没有说非得把这两个孩子送到监狱里的意思。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两家的人办的却不是同样的水平,王家一早就备好的准时送到,面上也都过的去,双方十分的愉快。

  而齐明安舅舅那边,到现在也没有放出个准话出来,锁门闭户不见人,只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才能看见他们家的人,只是一提起来赔偿的事情,全家人都炸了。

  特别是不肯吃亏的舅母李三妹和姥姥,每日定式的都要跟人吵上好几架,一副想要拖着赖着糊弄过去的样子。

  不过村子里的人不傻,她们两个是粗鄙妇人,只想着眼前的三分利益,以前所有的事情糊弄糊弄就让他们糊弄过去了,但是现在恐怕是不行了。

  他们这样做是平白的得罪了村子上的人罢了,这笔粮食是老支书和大队长一起监管的,只有给的时间早和晚的问题,万万是没有拖掉赖掉的问题。

  这两人浅薄,因着这九百斤粮食的原因,他们对齐明安夫妻俩简直是恨的咬牙切齿。

  宋栀两个在家里坐都有人整天指桑骂槐的在门口骂,就更不用说齐母这样每日送上门受夹板气的了,平日里是恨不得长在人家家里帮人家干活,现在却眼里带泪的早早回来了。

  虽然是自家的婆婆,但是宋栀也是很久没有看见她了。

  宋栀刚把肉上的残血冲完,转眼就看见齐母坐在院子里,一见宋栀出来,就好像在躲着她一样的转身进了自己屋。

  风水轮流转,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宋栀微微翘了翘嘴角。

  ******

  最近几天的天气相当之好,白天艳阳高照,晚上便是徐徐凉风,早晚都凉快,很适合劳动。

  舅舅家已经比王家要晚了三四天了,还没有个准信,听说他们家的麦子已经收完了,十几亩地都是好地,收好的麦子堆的像小山一样高。

  没提给的意思。

第27章 瓜田

  这件事不管怎么说, 是魏家人做的实在是不讲究。

  各家除了齐明安以外,损失的都少,要些赔偿也不过是给彼此一个面子,意思她家闺女的事情就算是过去了, 大家以后就不计较她的事情, 还做好邻里。

  可他们家的人眼睛里面就是只有三分利, 多一点都没有。

  魏家的院子相当大, 又平又整, 这个院子本来是魏老太太家里的地, 但是因为着要给儿子建新房子, 就和自己儿子家的宅基地合在了一起。

  他们住在儿子新盖的砖瓦房里, 以前的老茅草屋就全扒了, 剩下的地界就铺成了院子。

  因想着他们自家年年都要产相当多的粮食, 地方小了确实是没地方晒,他们家院子也十分讲究, 和别人家的黄土地不同,还平平整整的铺了青砖, 显的比旁人家里也相当的干净了一点。

  新收上的小麦就是晾在这, 院子虽然大,但是几千斤的粮食还是摆了相当多的地方,屋檐上挂着一串串的红辣椒,大蒜垂了几辫子。

  院子的一角围起来一个鸡圈,几只母鸡咕咕咕,公鸡时不时打个鸣,门口的黄狗都被喂的比村子里其他的狗稍微肥壮一点,正贴着墙根打盹。

  老头带着斗笠赤着脚,正拿着耙一点点的垄出沟壑来增加照射面积, 麦子铺的满院子金黄,他们家一看就是在村子较为富庶的那种。

  他没关门,村子里几乎没有谁一进家门就赶紧把门给关上了的习惯,门口的人时不时有人来往,对着老头他指指点点。

  “你们都看看哦,都是什么样的人教什么样的孩子。”

  “家里粮食堆成山,就是赔不起我们这个把斤哦,他家的孩子烧我们粮食,一点责任都不用负哦。”

  “下次也把我给烧死吧,烧不死我这下子也要饿死我们一家老小啊。”

  门口在哭嚎的正是发茂媳妇,她跟发财媳妇是妯娌,但是跟宽厚的发财媳妇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她性子直,但是怎么说,颇有些锱铢必较。

  老头虽然性子懦弱,一辈子被家里的几个女人骑在头上,但是也不是半点脾气没有,他跟自己家的老婆子学了这么多年,嘴巴也不是吃白饭的。

  人家都说在庄上能跟老女人吵,不跟老男人吵,某些时候这些老男人比老婆子的嘴还要毒。

  站在墙边半支着门,撑着笤帚瘪着嘴,魏老头就开始叫骂起来,他也不留面,各种带器官的脏字就从嗫嚅着掉了半嘴牙的嘴里说出来了,谁听了都觉得难听。

  发茂媳妇可不是什么吃亏的性子,直接就跺着脚跟着骂上了。

  本来也不是个什么大事,但是双方谁也不让谁,一个劲的就想着要胜负。

  话赶话的一个激一个,年龄差都能往父女上算算的两人,对着脸喷唾沫,一个比一个更是骂的凶。

  老头的身体倒是好得很,即便是被气的凶了,也只是面色发紫,暂时还没有倒下的意思,只是体力到底是比不上正值壮年的年轻人,末了几句就已经大口大口呼噜喘气了。

  齐母端着碗饺子远远的走过来,还没到娘家门口就看见门口热闹,等稍微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在骂自己爹。孝顺至极的齐母一见到这种情景还得了,眼珠子差点没瞪的下来,直揽着自己亲爹到院子里。

  发茂媳妇被这么一打断,是接着骂也不是,是停下来也不是,怔怔的愣在了当场。

  一见是齐母,发茂媳妇就更难以理解了。

  按理说他们家的都是小头,齐母家自己占的才是大头吧,怎地一点都不着急呢。

  即便是姐弟,但是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