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佬的爬墙娇妻 第30章

作者:猫生寂寥 标签: 甜文 时代奇缘 穿越重生

  只是对于这里的人来说,能住进高大明亮的砖瓦房,已经是条件相当好了,起码也是吃穿不愁。这村子里现在大多数都是泥杆房,你山沟上去挖,麦秆谁家都有,甚至因为这个时候的人都比较热情,所以大概率的连人工钱都不用给,只要管够了饭就行。

  比不上砖瓦房,无论是材料还是人工,都是要花钱的,他们村子条件又算不上是多好,所以村子上能住上砖瓦房的,无一不是条件好的。

  其实按照宋栀的想法,砖瓦房现在建不如等到之后再说,他们手头的钱虽然足够可以支撑他们建起还怎么一间屋子,但是他们日后还得生活,再尤甚者,若是齐明安想做生意,还得要本钱。

  但是土房盖好,怎么也花不了多少钱,一般新娶媳妇的时候都要新盖上房子才像样。只是许是原身爹要的钱太多了,还是什么别的,齐家甚至连翻新都没有,就这么住了。

  也许跟原身自己的态度也有关系,她是心气多高的一个人啊,所以看不上齐明安也太正常了,且不论他皮相如何,她都是看不上他的。

  宋栀循着齐明安的视线发呆的望着,半晌又昂头看着他的下巴,心里猜测着,双手张开搂着他的腰,露出一个笑来。

  正好。

  ******

  雨过天晴,太阳的热度刚刚好,湿了的衣服都一大早的拆过洗过,可差点把宋栀的腰都给累弯了。阳光刚好热烈,他们把门都打开,还在屋子里烧了个炉子除湿,等到晚上的时候屋子和衣服都干的差不多了。

  只是既然宋栀睡的那间屋子上面破了一个大洞,再回去的话就不合适了,先不说这几天到底还没有雨,安全问题也没有办法保障。梁子上面的屋顶都松了,玩意晚上掉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加上宋栀睡的是个炕,无法搬动,所以一来二去的,既然已经这么睡过了,又是正牌的夫妻,再也没有比两人睡在一起更正大光明的事情了。

  说起来两人已经相处了这么久,毫无芥蒂的一起睡觉的经验还是少的可怜,齐明安的床并不很大,够他们刚好并肩躺开。半夜也不知道是谁的睡相不够老实,反正他们早上醒来的时候,都是和对方搂在了一起。

  夏天天热的很,两个人的本来就健康年轻,身体暖的像是个火炉,再搂搂抱抱的,就更是热。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哪一天不是被热醒的,他们商量着睡的稍微隔开一点,只是还没到早上,宋栀就又缩到了他的怀里。

  齐明安总是起的要比宋栀要早的多,以往宋栀醒来的时候只是看着他在忙碌,现在两人睡到了一起,时间倒是越来越晚,晨光初绽,两人躺在床上,世界一片平静美好。

  因为在一个被窝里一起睡了良久,两个人的气息都缠到了一起,早上醒来这么望着彼此的时候,颇有一番岁月静好的意思。

  两人看着彼此,眼睛里就都是彼此了,不知为何宋栀忽然就开始笑了起来,齐明安被宋栀笑的耳朵脸颊红了一片,像蒙了一层红色的纱似的。

  宋栀调/笑的捏他的脸,果然滚烫的惊人,于是就轻轻的抿唇笑了起来,手伸到被子里去缠他的手指。

  齐明安脸白,被晨光一照,皮肤白的跟玉似的,只下巴上有一层青青的胡渣,眼睛都不看宋栀,只一只手搂的紧紧的。

  “害羞什么。”宋栀趴在他怀里哈哈大笑。

  早上的气温低是低,两人还是出了一身的汗,宋栀往后弓了弓腰,要离他远一点,却被齐明安一把捞过来,用下巴磨蹭她的脸颊。宋栀的脸又白又嫩,只被蹭了一下就觉得刺的慌,尖叫着就要躲。

  齐明安早上却来了兴致,按着她磨蹭了几下,不一会宋栀的脸就红了。

  “疼疼疼。”宋栀弯着腰把脸埋在被子里。

  宋栀被他闹的笑出了眼泪,按着他的手求饶。她脸颊微红,嘴唇和眼睛都是水润润的,看的可人的很,齐明安轻轻的吻了下她的眼睛,说是热的两人又抱到了一起去。

  待着说了一会的话,不知道为什么又说到了房子上去,齐明安把宋栀搂在怀里,任她玩自己的手,闭上眼睛稍微沉思了一会,道:“前几天发财媳妇说,王安桂那里有门路,听说跟他混的那些,都发财了。”

第50章 求人

  宋栀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皱着眉头有点疑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齐明安忽然提起王安桂的意思。

  齐明安不用看也知道她是疑惑了,顿了一会就细细的讲解了起来,附近的几个村子就没有能互相瞒住的秘密, 所以王安桂身上发生的什么, 几乎周围的村落里都一清二楚。齐明安在这里长了几十年, 这些事情他更是明白。

  明白, 所以惊讶, 王安桂现在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只是宋栀对王安桂只有几面之缘, 既不熟悉这个人, 也不知道他所做的事, 只是觉得他不简单。

  这家伙, 胆子是真的大, 以前抓的严的时候,他都敢带着一帮小小子在周围的村落以物换物。只是他敢这么做, 一定是有所依仗,严打的时候武装队抓了一帮人, 他手下没一个人出事的。

  到了最近几年, 政策隐隐有点放开的迹象,脑筋活络的他就更积极了,但是不敢触碰底线,也所以还是偷偷摸摸的,带着手下那一帮人四处忙。到了现在,不仅打通了一条收粮运粮的路,还似乎神通广大的很,十里八村的,只要是有需要, 小到头花首饰,大到自行车缝纫机,只要是能求到他头上去的,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

  而且在外面买东西要票,他这里却不需要,只要再付出一点辛苦费就行了,久而久之,他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这么早就有这样的商业头脑,看起来也是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他倒是挺厉害的。”宋栀玩腻了齐明安的手指,便窝着揪他衣服上的扣子,心不在焉的应道。这个时候的塑料扣子都得要钱买,所以为了省钱,乡下自己做衣服的还是用的自己捏的盘扣。

  齐明安倒是不制止,却也没有再说话,轻轻的拍了两下她的肩膀。枕着一只手,眼睛就盯着房梁上方,静静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宋栀知道他现在需要安静,轻轻的打了一个小哈切,松了揪盘扣豆豆的手,闭上了眼睛。

  脑子里混混沌沌的想着,这个王安桂,她第一面见的时候就觉得他实在是不简单,虽然书中并没有写到和他有关的任何一份细节,但是也未必不见得他那个时候没有混好。

  这个人啊,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为人处世,都给人一股如沐春风的感觉,加上他本来本事就不小,成功简直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可能是夏打盹,也可能是两个人晚上热醒了好几次的关系,宋栀闭着闭着眼睛就睡过去了。

  再醒来就真的是日近午了,两个人吃过饭,杀了一只鸡提到了老支书家里,让他来主持分家。因为下暴雨而暂时耽搁的事情,到底是要说的清清楚楚的才好。老支书没要他们的东西,也没有再像当日一样一直劝说。

  只是一直铁青着脸,烟也抽的又猛又急,说上三两句话就要狠狠的咳嗽一阵,在看到齐母的时候,他的脸色就更青了。最近齐母没怎么出现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再见的时候,她显得更可怜了。

  以前无论是怎么跟宋栀吵,她的腰杆都是直直的挺着的,现在就像是忽然显了老态似的,腰佝偻的厉害,一双眼睛虚乍乍的从下往上看人,一副被吓坏了的畏缩的样子。

  周围围着看的人是又觉得她可怜又觉得她真的是自作自受,要说是对孩子厉害一点,糊涂一点,都算不上太大的错,周围的人劝劝就行了。可看看她搞了什么,直接把自己孩子给耽误废了,谁还敢求情啊。

  只是倒还是顾及着所谓的情谊,把她拉到一边稍微交代了几句:“老妹妹,你可千万别急,我看这两个孩子都不是狠心的人,日后你要是老了,还是得给你养老送终的。”

  “就是,二姐,你就从现在开始将功补过,用心的赎罪,对明安好,以后对他们的孩子好,他们能看到的。”劝慰的人的语气都相当的软,似乎只要她低头认错,母子还是母子一样。

  只是他们心里也十分清楚,现在还只是分家,各吃各的,齐明安都没说从此不认那个娘,就已经是留足了脸面了。谁也不能说上一句他不好,再说了,就算从此断绝了关系,也是齐母活该。

  眼下这么些劝慰的话,也就只是说着好听的罢了。

  由老支书做主,家里的东西分了一式三份,齐明安和宋栀他们一份,齐母一份。只是宋栀和齐明安一商量,干脆就直接把米粮给了她两份,还另外给了她些傍身的钱。他们从不做绝事,上午的时候给邻居一些小钱,齐明安脚不方便,让他帮忙爬上去修修屋顶,把稻草再修的更厚一点,保证几年内绝对不可能漏雨漏风。

  以前村里还有些嘴巴大的说他们不孝,这面子上的事一做,又反过来夸他们孝顺了。

  以西屋和别的屋子界为划出一道界限,齐明安忙了一下午扎出了个刚到下巴高的篱笆,从屋子到院墙的,连了起来。一个院子顿时就变成了两个院子,他们彻底跟齐母分开了。

  以后没人再白赚一分钱的东西给齐母吃,齐母自己也心知肚明,下午众人散去的时候,她就扛着锄头下地了。

  有路上看见她的,随口就拿着这件事学给别人听,以前有多少人羡慕这老太太有个不让她干活的好儿子,现在就有多痛快的说她活该。

  第二天的时候,齐明安一大早就起来了,他以前倒是从来不叫宋栀,宋栀也享受这种被他小心对待的感觉,即便是早上知道他起床了,也要光明正大的再赖上一会。

  只是今天,他一醒来就捏了捏宋栀的脸,他起得早,嗓子还有点低低的暗哑,凑近她耳边轻轻叫她起来,语调低沉,激的宋栀一身的鸡皮疙瘩。

  “起床了。”

  “今天好早。”宋栀把眼睛睁开了一条缝,把胳膊搭到他脖子上,让齐明安把自己扶抱起来。

  “今天去一下隔壁村,我们今天早点吃饭。”齐明安知道她在撒娇,从善如流的拿过放在床边的衣服要给她换。

  宋栀这才红着脸睁开了眼睛,连忙把衣服抢过来背着他穿好了,穿好之后才想起来要问上一句:“去隔壁村干什么?”

  齐明安的老家离这里远的很,况且那家人死的死走的走,自然不是去走亲戚的,隔壁村,那就是王安桂家?想起这几天齐明安一直在提这个人,所以宋栀一下子就想到了。

  看她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齐明安觉得好笑的很,等她换完衣服,又把湿毛巾递给她让她擦脸,才徐徐的对她交代。

  他想盖房子,但是水泥和砖,难买倒也说不上难买,他们村不远就有砖厂,但是要说是容易,却也不那么容易。

  …………

  他们村就在上尧村东侧,出了上尧村,直走五六里就到了。

  比起上尧村,他们隔壁显得富裕的多了,上尧村一副衰老破败的景象,人口也少。一进他们的村口,就看见了长的及人高的玉米,就连粮食长的也比他们村的好。

  王家的名气大,稍微打听一两句就打听过来是哪家了,王安桂已经结婚了,单建了房子搬出来住,远远地看就能看见他家漂亮的砖瓦房。

  敲了门入院,就看见院子里面坐着三五个围着抽烟的年轻人,一见有人来,纷纷伸头看他们,听明来意,却没有急着带他们进去,搬凳子让他们先在院子里坐一会。

  “王哥在里面开会呢,劳烦等一会。”一个平头穿着军绿色外套的小青年道,他的帽子上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裤腿却挽到了大腿上,看起来不伦不类、流里流气的。

  宋栀没想到他们还挺有组织纪律挺正规的样子的,就顺从的坐在院子里,等着他们开完会。

  屋里面熙熙攘攘的有声音传出来,不一会那个平头小青年就进去了,然后探着脑袋叫他们进去:“王哥叫你呢。”

  齐明安起身牵着宋栀的手想进去,小平头却伸手挡了他一下,示意让宋栀留下。看着他们跟秘密地下组织一样,宋栀暗地里笑弯了眼,却面色平常的又坐下了,让齐明安一个人进去,提醒他带上给人家带的东西。

  她是有了后世的经验,不过这些年轻人可猜不到上面的意思,都是冒着可能犯法的危险做的,买卖的东西又不是什么小东西,说不定就要吃官司,所以小心一点也是没什么错的。

  差不多呆了半个小时左右,齐明安面色不变的出来了,无视她探究的眼睛,牵着她的手往外面走,等到出了他们村,齐明安才开了口:“砖和水泥,一共不到四百,比市面上便宜整整一百,剩下的钱我没要。”

  这点宋栀明白,辛苦费嘛,给钱总是比搭上人情要容易的多的,于是她点了点头,表示应该的,虽然现在一辆自行车都没一百块。

  而齐明安却轻轻的捏了一下她的手说:“王安桂觉得我会做人,所以决定带我到省城里面认认人,他认识的人多,以后咱们要是做起生意,少不得要跟他打交道。”

  王安桂手里最不缺的就是人脉和基础,现在大家都没醒悟过来呢,现在不赚钱,什么时候赚钱。

  “总不能一辈子都让你过苦日子。”齐明安牵了她的手举到嘴边,轻轻亲了一下,垂眸细观。

  这双手多白啊,多嫩啊,他舍不得让她受苦,抬眸时,刚好撞上宋栀含情带润的双眼。

第51章 省城

  “明安。”宋栀紧紧的握着齐明安的手, 眼神都晶晶亮亮了起来,含着一层细细的水雾,她眨了眨眼睛,含羞的看着他。

  在顺利的解决了那些亲戚之后, 齐明安再也不会像是书中一样, 被流言和那些亲属压迫的忍无可忍, 才选择背井离乡自己闯荡。

  现在的他并不需要冒那些风险, 是的, 这件事情在宋栀的印象里, 的确是冒着风险。

  开始这条路并没有当时的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虽然他们可以小打小闹的把自己打上来的鱼卖了, 但是这和真正的开始做生意, 还是有天壤之别。

  就连最先走上这条路的王安桂他们, 都是仔细谨慎的,宋栀是因为从后世而来, 对这段时期的事情略有耳闻,所以才有信心。

  可她也心里清楚, 就像王安桂一流, 他们其实是不清楚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将要到来的永恒的黎明,还是永远的暗沉昏黑,处在时代洪流里的他们每一个人,似乎都说不清楚。

  只能硬着头皮的闯,富贵险中求,不肯承担风险,只享安逸,必然也无法成功。只是现在的人大多保守, 前几年到处抓人做典型教导,把这群人的胆子都给吓破了。

  而齐明安在明知道风险的情况下,依旧选择走这条路,似乎不是为了钱,好像是,为了她。

  想通了其中的关键,宋栀的脸上就泛起笑来,连心尖上都像是有虫子咬的一样,带来一阵极轻,却细密的痒意。

  齐明安看着她,知道她是什么意思,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手里稳稳的牵着她的手。宋栀的手绵软幼滑,握在手里像是握住了一团棉花,他轻轻的牵着,然后换成了十指交握的姿势,只觉得自己的整个世界都被填满了。

  以往轻飘飘的似乎没有真实感的人间,似乎一瞬间就有了重量,坠的他心脏涨疼,却也让他的脚尖落了地,心里也踏实了起来。

  ………

  自打那天回来没过半月,地里的玉米就熟了,翠绿的叶子渐渐干黄枯萎,玉米悬挂在玉米杆上,每一株都长了有四五个,个个大而饱满,密密的排着齿。

  今年老天爷很给面子,该下雨的时候一天没让旱着,该阳光充足的时候也丝毫不吝啬它的温暖,所以玉米的长势在今年看来是个顶个的好,收获的人们都笑弯了眼睛。

  宋栀他们做的仁至义尽,家中的地多给了齐母几分,只是今年无人帮她,地本来就少,再请人帮忙运回家就根本不值当。她也老了,平车她是推不动的,于是只是一点点的把地里的玉用背篓背过去。

  她是个个子矮小的老妇人,过沉的玉米压的她脊背都弯了,宋栀偶然能在门口看见她佝偻着回家的身影,但是两人是谁也不理谁的。

  宋栀根本不会对她产生一分的同情之心,她的结局是报应,她怪不到任何人的头上,任何人也无需对她负责。

  转眼间,齐明安就把玉米也给收完了,可是直到整个时候,王安桂也没说出个去省城的具体的时间出来。

  王安桂虽然答应了,但是他们手头的货还没出完,一时不急着去省城,他们一向谨慎,怕自己输的太惨,手里的货不卖个七七八八轻易不肯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