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海有龙女 第509章

作者:哀蓝 标签: 女强 快穿 穿越重生

  三人齐齐跪下认罪求饶,可惜玲珑从不是善良之人,她要的是全心全意的服从!

  很快,胡秀禾回来了,玲珑问:“可有神迹?”

  胡秀禾恭敬摇头:“回陛下,不曾有。”

  “看样子,你们的折子写得不算好,否则我父皇那样温和宽容的人怎地都不降下旨意?平白污了历代帝王的眼,真是罪过。”

  “陛下。”蜀王出列行礼,“鬼神之说,本就虚幻,这三位大人也是一心为了陛下好,还请陛下——”

  “蜀王的意思是,历代帝王驾崩之后,便不在人间,因而后人也无需要有敬畏之心?”

  蜀王被这诡辩惊呆了,他说的跟小女帝的是一个意思吗?正要解释,玲珑却不爱听,她笑起来:“怪道父皇刚驾崩,四位皇叔便火急火燎地赶来,连圣旨都等不得呢。”

  言语之前讽刺意味极浓,孝宗皇帝一死,四位藩王听说皇位传给了玲珑,登时就以国丧名义奔来京城,而身为藩王,不得召唤不可出封地,这些规矩倒像是被他们给吃了!

  她就是咬定了帝王有灵,你的折子烧了,帝王们没有反应,就说明你写的不好!你写的不好,你还敢不听我的话与我挑衅,你便是乱臣贼子!

  好一通霸道不讲理的说法,明摆着就是要收拾这三个出头鸟,谁敢出来说情谁就跟着一起倒霉,她是皇帝她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蜀王只能舍弃这枚棋子,退回位列当中。

  这就是默许让步的意思了。

  玲珑冲三位跪在地上的大臣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这恐怕是她上朝两日以来笑得最高兴的一次。孝宗皇帝与仁安太后都是人中龙凤,相貌出众,她更是青出于蓝,然而这美丽至极的笑却并不能让跪在地上的三人放松,反倒头皮发麻,额头出了一层冷汗,只觉得像是被什么危险的猛兽给盯上了,无处可逃。

  “朕昨日说了,超出一个字便按倍数罚俸,三位爱卿着实是勇敢,为了挑战朕的权威,竟然人人不下三千字,朕算了算,这辈子到告老还乡前的俸禄你们是罚完了还不够,要怎么办才好呢?”

  她伸出一根手指挠了挠自己粉嘟嘟的脸颊,一副小女儿犯愁的娇俏模样,然而时至今日,再也不会有人把她当作可以戏弄欺骗的幼虎——再稚嫩的老虎,也是猛兽。

  孝宗皇帝的女儿,比之孝宗皇帝,更像是一位帝王。

  她就这样用甜蜜的声音苦恼着,而跪在地上的三人瑟瑟发抖,别说往日有什么清名,生死还不是拿捏在小女帝手里!而剩下一言不发的人里头,也各有心思。

  小女帝,她太蛮横了。

  什么掣肘什么平衡什么帝王心术她通通都不跟你讲这些,她就是随心所欲不按套路出牌,但不管你怎么防,她是皇帝,她是正统,她就是有法子搞你,除非你能豁出去那张老脸说不要了我就是不服就是要改朝篡位——而在你成功之前,天底下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过你头顶!

  不是正统,便是上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不知会有多少包藏祸心的人想要效仿这黄袍加身的一幕,吴王就算是不要脸的翘楚了,当着小女帝的面要监国王爷的名号,连一声陛下都不愿意唤,结果呢?给一剑捅进肚肠,活生生流血疼死了!

  谁敢说什么?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想要权势就别要脸,要脸就得忍气吞声,就是这么个道理。

  “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这清朗温润的声音一响起,玲珑便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色绣虎纹官袍的青年手持象笏出列,先是行礼,而后道:“臣翰林院侍读陆宥,愿为陛下分忧。”

  玲珑眨眨眼,没有回应,先是把这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后世历史中说他“面如傅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乃是滔天俊才、器宇不凡”,端的是文武双全才智过人的人物。与温和专情的孝宗皇帝比,这位魏太祖俨然是另外一种魅力,更符合后世人们对帝王的想象,说一不二、杀伐决断,但此时此刻,他还不是魏太祖,而是大历朝一位从五品的文官,一身官袍只看出他身形修长挺拔,至于什么猿臂狼腰,看不大出来,就觉得,腰挺细的,身材应该很好。

  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青年。

  端看气质,可完全没有后世记载的那样。也是,眼下正韬光养晦准备扮猪吃老虎呢,哪能把自己的底牌全部亮出来?

  朝代交替罢了,分不清谁对谁错。但眼下她是皇帝,陆宥若是有什么心思……她可不会管历史会不会因此有所改变。

  “陆爱卿但说无妨。”

  陆宥又施了一礼:“臣以为,三位大人虽忤逆陛下,可多年来勤勤恳恳为国效忠,未有功劳亦有苦劳,不如叫三位大人将被罚的俸禄补上——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玲珑心想,这人真是会做人啊,横竖她都不可能因为折子字数这点小事砍了三个人的脑袋,但若是不罚轻轻放过又难以立威,陆宥提出的这个法子还真不错,这三人被罚的俸禄拿银子来抵也是一笔天文数字,虽然罚了钱,但性命无忧又能维持官身,在投靠的藩王都不肯为自己说话的空当,一个翰林院侍读却挺身而出……真是两面都不得罪,两面都讨好。

  “也罢。”玲珑叹了口气,“本来朕念在三位爱卿初犯,想着停职三月闭门思过,不过陆卿这个法子朕觉着更好,那就限三位爱卿一日内将要罚的银子补上,然后再停职三月吧!”

  陆宥几乎能够感受到三位大人那灼热的视线穿透了自己的皮肤,但他愣是面不改色地退下了,玲珑还要夸他:“陆卿果然是深知朕心。”

  陆宥:……

  这真的只是个十一岁的小姑娘么?还是说到底是皇室血脉,不能以常理来推断?

  可是眼下,小女帝分明缺一位站在她这边的能臣,如今她以狠辣手段骇住朝臣,最缺的便是能信任的人,他在这时挺身而出,便是不得信任,也不该被这样对待,小女帝三言两语,便将他给架到火上烤了!

第731章 第六十二片龙鳞(三)

  如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臣子们也没什么要事必须每天写折子,再加上字数限制,玲珑的工作量大幅降低, 瞬间就轻松起来, 藩王们一直蠢蠢欲动却不敢真的做什么的原因也在此, 若是天下大乱, 他们师出有名, 尚可堵住世人之口,可眼下风平浪静, 他们要是想篡位, 那就是乱臣贼子, 人人得而诛之, 因此,想要皇位,就得从小女帝身上着手, 得从江山社稷着手。

  可别小看这些人对权势的追求,如果能够把小女帝拉下马自己坐上那个位子, 牺牲点百姓又有什么紧要?

  朝中暗涌浮动,除却那些个生出异心的, 也有一些深受孝宗皇帝恩情因而对小女帝忠心耿耿的臣子,孝宗皇帝这场病来得太快, 他甚至都没能把心爱的小女儿教导成一位合格的帝王便撒手人寰,而在这世上,孝宗皇帝最信任的, 莫过于从小一起长大的胡秀禾了。

  厂卫便是他亲自交至胡秀禾手中,只是孝宗皇帝仁厚,厂卫也因此显得平庸起来,玲珑接手皇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吩咐胡秀禾派厂卫去调查百官与藩王之间的关系。

  这些人不过是利益相关才结合在一起,只要找到节点逐一击破,这江山她照样坐得稳当。

  除此之外,远驻边疆的秦大将军秦政对孝宗皇帝极为忠心,孝宗皇帝驾崩,他在边疆不得回,却立刻派人向玲珑递了信,信中除却效忠之意,还有安慰,简直令玲珑如虎添翼。

  只要玲珑能全心信任秦政,藩王们便绝不敢轻举妄动,可惜的是,后世所记载的历史中,小女帝年轻气盛,受人蒙蔽,连下十数道圣旨宣召秦政回朝,摆了场鸿门宴要了秦政性命!她的本意兴许是想把兵权攥在自己手中,从而与四位藩王抗衡——且不说这能不能成,就说这自断臂膀的损主意,也不知是谁给她出的!

  秦政一死,蛮子趁势入侵,秦政的三个儿子继承父志征战沙场,硬生生折进去两个,只剩下长子秦枭重伤失踪。这秦枭,便是魏太祖陆宥日后的左膀右臂,为其开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的绝世名将!

  这样一来,唆使小女帝做出这等糊涂决策的元凶,不是陆宥还能是谁?

  历来帝王尽皆对手持兵权的大将抱有戒备之心,始终不能信任,生怕对方在民间名望过高危及自己的地位。玲珑却没有这样的想法,在她看来,能够抛头颅洒热血一心镇守河山爱民如兵的将军,难道不配在民间有着好名声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古往今来少有帝王能做到。

  玲珑对权力没有欲望,因此她可以尽情信任秦政。

  秦政的信一到,她便亲手写了一封回信,交由厂卫送达。

  孝宗皇帝驾崩,秦政在边疆急得团团转,可没有帝王旨意不得回朝,他也仅有书信一封聊表哀思。这日他正与儿子们在看布防图——女帝登基,蛮子又开始蠢蠢欲动,这些年便是有他在,才打得对方落花流水不敢入侵,但越是这样,秦政越是担心。蛮子就像是饿了三个月的疯狗,咬住你一块肉不死就不会松口,他们敏锐、凶狠、贪婪,孝宗皇帝仁厚,蛮子投降便不与追杀,眼见蛮子将养生息逐渐兵强马壮,秦政知道,还有一场死战等着他们。

  只是眼下蛮子不动手,只在边境线来回冒头,秦政也不能主动出兵,否则朝中那些人又要写折子弹劾他,说他不听君令私自动兵恐有异心……也就孝宗皇帝,换作历朝历代哪个帝王估计都容忍不了秦政这样有兵权儿子个个出息还有民望的。小女帝太小了,秦政光是在边关就待了十余年,从未与小女帝见过面,这种情况下,小女帝如何会信任他?

  也不知小女帝读了自己的信是何反应。

  而对陆宥来说,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秦政必须要死。这人太忠心、太死板,一心想着忠君爱国,又擅带兵,只要小女帝全心信任他,谁也翻不出这天去!因而他才会百般算计害了秦政性命,秦政的儿子们个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将才,父亲惨死,三人怎能没有怨恨?玲珑在读史书的时候就觉得陆宥的心机手段都是一流,寻常人决斗不过他,也难怪人家最后成了名垂青史的魏太祖。

  她在回信中表达了对秦政的信任,并且慰问了他与边关数十万大军,又赐下几十车粮草药物,对秦政来说,粮草药材显然比金银珠宝有价值多了。

  他读了小女帝的回信非常激动,在营帐中来来回回地踱步,孝宗皇帝虽已不在,新帝却有明君之风!

  随后,他唤了长子秦枭与次子秦策来,吩咐他带三千精兵轻装简行连夜奔赴京城,听从陛下调派。又吩咐次子亲测同带三千精兵赶往吴地,支援吴王世子。

  秦枭打小在军营长大,自是知晓军令如山不容拒绝,先是领命,随后才问:“父亲,小女帝这是何意?”

  秦政道:“陛下胸中有沟壑,如今藩王们皆在京中,陛下身边只有一个胡秀禾能用,藩王们久不得离京旨意,难保不狗急跳墙,你千万要保护好陛下安危。”

  秦策道:“看不出陛下年纪虽小,却有魄力,竟手刃了吴王,此番杀鸡儆猴,想来余下三位藩王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正是如此,不过吴王侧妃与庶子扎根颇深,世子有心无力,还需要你去帮忙,将吴地牢牢掌控住,决不能给吴王侧妃与其他藩王联手的机会。”

  玲珑那边已经接到吴王世子的回信,信里吴王世子先是对于玲珑将吴王之位传给自己表示感恩,随后便很上道的主动要求女帝收藩,他虽然性格懦弱,脑子也不大灵光,却胜在知足,父王一死,他成为吴王,吴地靠他一人必定守不住。且不说侧妃与庶弟手中的权力与人脉,光是自己成了吴王,便是那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想要保住小命,就得主动投诚。

  这封地他要是捞不着,那二位更是想都别想!

  不得不说,新吴王确实摸着了玲珑的痒处,她到现在还没有放藩王离京,就是想要收藩。她能信任秦政,除却孝宗皇帝的原因外,秦政本身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这几位藩王,除却身上流淌着所谓的皇家血脉外,一个比一个阴险狡诈冷酷深沉,她会信任才有鬼!

  光是这四人就分走了大历国土的三分之一,如今吴地已在囊中,剩下的齐地、蜀地、胶东,玲珑都要拿回来!

  “儿子绝不辱命!”秦策一抱拳,便率先出了营帐,准备点三千精兵去往吴地助力吴王。

  秦枭也对父亲抱了抱拳,“父亲,陛下她所欲为何?若是态度过于强硬,难保余下三位藩王生出异心,齐蜀胶东三地虽比不得吴地富饶,却易守难攻,且蜀地瘴气密布,齐地矿山频出,胶东更是有十八鬼门关为天堑。蛮子又虎视眈眈,我担心……”

  别看三王看似老实本分,可谁也说不准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干脆跟蛮子结盟,到时候内忧外患,又是一场恶战不说,天下又将民不聊生!

  边疆气候苛刻,昼夜温差大,并不适合农作物生长,此间百姓大多以放牧为生,比起气候湿润的中原,生活要清苦许多。秦枭在边关长到二十岁,他继承了秦家男人的高大与英挺,又因多年风吹日晒,皮肤是健康的古铜色,肌肉结实,充满力量与野性美。同样的,生活在边关十六州的百姓,因为这特殊的地理环境,无论男女,大多身材高大皮肤粗糙性情豪迈,与京城那些金贵的高门贵族完全不同。

  “这些为父也有所考虑,陛下年岁小,胡大伴虽然忠心,却专精宫务之事,为父要你回去,也是因为你性格最是稳重,能够辅佐陛下。”

  秦枭微微愣了一愣。

  “我相信,只要你好好同陛下说,她一定能明白的,她可是孝宗皇帝的女儿啊,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女帝,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我等为人臣子应要明白的道理。”

  秦枭恭敬地向父亲一揖到地:“儿子受教了。”

  随后他点出三千精兵,披星戴月赶往京城,这三千精兵尽是他麾下最优秀的将士,体能心智都远超普通士卒,若是能为陛下所用,定然是如虎添翼,不必再忌惮藩王驻扎在京城外的卫队。

  玲珑悠哉悠哉地过着自己的日子,三王不来问,她也不主动说让他们走,她发现这些大臣们并不是不能言简意赅地写折子,只是陋习难改罢了,眼看被罚停职的三个倒霉蛋因为多写了几千字几乎倾家荡产,大臣们纷纷引以为戒,那是能少写一个就少写一个,生怕多出来,停职事小赔偿事大!

  至于那三个出头鸟,早已是悔不当初,恨自己怎么就那么欠,大历朝官员俸禄不低,一个五品官一个月就能拿一百两的俸禄,这还不算补贴的米面粮食,一百两,足够一个十口之家过一年!

  也正因如此,罚款的时候就格外令人心痛,这罚的不仅仅是银子,还有三位大人滴血的心!

  半个月后,秦枭率三千精兵于子时抵达京城,他将三千精兵驻扎于京郊深山中,未免打草惊蛇,他还乔装改扮只身入京,玲珑刚下早朝,胡秀禾就来禀报说秦将军到了,正在御书房等候。

  再细问,得知秦枭是夜里到的,但愣是在外头等了一夜,直到天亮才进宫。

  玲珑每个月有一日休沐,她对此表示非常不满,认为一个月只休息一天太不人道,可惜眼下她说改……还改不了。

  对于秦枭陆宥这样的历史名人,后世有许多面部还原的画像,不过等玲珑真正见到秦枭,才发现后世画像实在是过于抽象,连本人十分之一的风采都体现不出来。

  秦枭也是头一回见小女帝,先是恭顺地行礼,随后就见那坐在龙椅上的小不点跳了下来,小嘴儿张成圆形围绕自己转了两圈,他有些弄不懂小女帝的想法,直到她转完圈后停到自己身前,秦枭便听她说:“哇……你好高啊!”

  玲珑估摸这人得有一米九还不止,身材魁梧,却又不是那种虎背熊腰的强壮,相反一身劲装穿在身上勾勒出的身体线条健康而狂野,腰细腿长的,脸还特别小。

  她伸出手比了比两人的高度,很不高兴地发现她还不到人家胸口,十一岁的小女帝,就比秦枭的肚子高一点点。

  真的只是一点点。

  宫人们大多不高,玲珑见过最高的人当属陆宥,估计有一米八几,但秦枭肉眼可见的比陆宥还高!

  常年陪在她身边的仁安太后是女子,身形娇小,一米六差不多,胡秀禾幼年入宫,吃了不少苦头,长得也不高,一米七顶了天,玲珑自己……她不愿意提,反正被秦枭这么一比,她简直像是小人国来的。

  秦枭想了想,说:“陛下日后还会再长的。”

  “能长到你这么高吗?”

  秦枭:……

  胡秀禾:……

  那还是不要了吧。

  不过玲珑对身高的兴趣也就只维持了一会儿,秦枭也从与她的对话中感觉小女帝并非不讲道理的人,他跟她说的话她都很有耐心地听完了,也愿意听他的。秦枭心里悄悄松了口气,入宫前他都在想小女帝不知是什么性格,若是骄纵任性,他又该怎样去说服,没想到事情比他想象中的要轻松很多。

  藩王们是肯定不能留在京中过久的,但也不能就这样直接杀了,吴王已死,若是剩下三王尽皆折在京城,少不得有人在里头做文章,攻击已经驾崩的孝宗皇帝以自己之死骗藩王入京从而诛杀——孝宗皇帝的名声决不能染上污点!可若是这么快就将藩王们放回去,又与放虎归山无异,他们吃了这次亏,以后再行事定然是万分小心。

  因此眼下的问题就是三位藩王要如何放行,放行之前又要如何控制局面。

  有秦枭的三千精兵在,至少短时间内能保京城无虞,暂无后顾之忧,玲珑就能做点别的了。

  吴地乃是鱼米之乡,不仅景色秀丽宜人,更是盛产水稻小麦,十分肥沃,吴王也是四位藩王中最有钱的那个,眼下玲珑就在等秦政派的人到达吴地与新任吴王汇合,而后吴王便会亲自上书请求收藩,对新的吴王来说,收藩是能保命的好事,且他对女帝投诚,日后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齐王等人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在各自封地,那便是能一手遮天的土皇帝,谁乐意把封地交还然后住到京城王府来受人辖制?

  吴王在金銮殿上对女帝出言不敬,野心世人皆知,玲珑当堂斩杀,是为立威,也无人置喙,可这样的招数,使第一次是她果敢决断,使第二次第三次那便叫心狠手辣,不是明君所为。

  因此,玲珑要逼三王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