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男主的炮灰寡嫂 第15章

作者:角木蛟 标签: 布衣生活 甜文 穿越重生

  陶家兴并非一清二白,他已然考过三回,流程比监考官还明白,屋里有夜壶供童生解禁,一盏煤灯,一条学案,案上只许搁放文房四宝,旁的一概不许,辰时一刻,巡场官员确认无误后朝监考官示意,再由监考官上报学政县令--学政点头说开考,案卷才能发至考员手中。

  辰时一刻后,严歧听完禀报,摆了摆手道:“开始吧”

  监考官闻声而动,捧着一叠叠案卷分发,三声鼓响后,顺手将一沙漏倒置--这是计时用的,待漏中细沙落尽,院试收卷封场。

  陶家兴得一卷,铺陈开,案卷有规制,三述二时务,共五道题,前者涉及四书五经--囊括明经进士两科,尚靠记忆娴熟便能答,好坏全在平常功夫深,难是难在时务,完全随出题者心意,涉猎甚广,地理朝政、军事打仗无有定论,通俗来说--爱怎么考就怎么考,实现决计猜不到。

  同时答题亦有规制,答题时首有破题,破题之下有接题,然后有小讲、大讲、余意,直至结尾,一段不落一篇文才休止,若是不如此答,也可以,来年再见--就算把皇帝夸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依旧无用。

  三述难不住陶家兴,晕开笔墨后,提笔疾书,前朝科举以正楷作答,晋帝登基大改,弃楷不用改用馆阁体。

  陶家兴自小便习,描刻一手好字,故而三述洋洋洒洒,一行并一行工整的诗文跃于纸上,待手酸时搁笔轻柔,而后与前一致,满头苦写。

  及至最后一道时务题,陶家兴霍地顿住

  卷问:朕观古之王者,受命君人,兢兢业业,……我国家光宅四海,年将二百,十圣宏化,……自祸阶漏坏,兵宿中原,生人困竭,耗其大半。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氓,未遂富庶。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

  题意所问“才识兼茂明於体用”,所讲是白马原叛乱,中原地区,战争连绵,百姓逃散,朝廷陷入左右为难困境,国库空虚,是求百姓务农,宜室宜家,自己勒紧裤腰带过,还是增添税收。

  此战乃前梁朝鼎盛转衰之役,梁帝错听谗言,道行逆势,以至其后灭国,如今有前车之鉴,问该何如行事,能保来日我朝遭遇同样灾祸,能不似梁朝那般覆灭,可朝代更迭,暴帝无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虽无定数,却是大势所趋,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和,真行至穷途,便是神佛亦无计可施

  题一如以往--难答。

  陶家兴停笔顿了许久,忽想若有一日四海升平,万邦来朝,自己得进功名,庸庸碌碌半生,最后谋得一县之地的父母官,能庇佑一方小家,妻儿老母相伴,偶得兄弟团聚畅饮,不愁银两不忧用度,想着想着不自知的笑出声,念起林氏的话

  他笑骂道:“尚在青萍之末,大鹏未扶风起,星芒点点,不解田野之阔,倒先想着暮年将歇,可笑至极啊”

  说着,他晃了晃脑袋,将之杂念抛出脑后,纵笔作答,随着开场的铜锣一般,三响后考官在门口外敲门,解开上头下的大锁,鱼贯而入取走案卷,

  陶家兴松了口气,缓缓走出房间,撞见外头日光,先迷了眼,陶老二陶老三迎上来--没见那道倩影。

第27章 动心

  长街车马沥沥,科举这份喜气笼着,谈笑风生都比他处热闹,前后茶馆酒楼座无虚席,一盏茶、一碟子瓜子。

  闹哄哄的闲客能围出旧朝去岁,穷举寒门登科飞黄腾达的先例,多如牛毛,年复一年所述皆相去甚远,院试还未落幕,倒有人先议起论今时春闱放榜,谁家儿郎能得眷恩。

  “奉先季府嫡二公子,才学博古,春闱放榜,想来必有一席之地”

  当即有反驳的:“幼子及慧,终究所思尚浅,不比杜工大器晚成”

  此人口中所述的杜工,祖辈木匠出身,及至三代才出了他这么个慧根,可惜自小体弱,启蒙太晚,而今年过半百,老父头发都白喽,也没等到老儿子的好消息,真真是道出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愁苦。

  “依你所言,孔老年长,能当季二公子的阿耶,谈及阅历何人及他,哪有何用?学政长官是选秀才又不是选爹娘兄弟”

  我朝常闻十二稚童院试夺魁,耄耋老叟功成名倒是少载,不为别的,就算大器晚成,怕也晚得太过头了吧,实然文采斐然,如此年纪也该致仕了,朝廷要来何用,增加开销吗?

  秀才及第者,朝廷每月是要补发银子粮食的。

  但明白归明白,当面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那人曾得杜工恩慧,心底偏颇,不想恩公被如此折辱,拍案而起骂道:“竖子辱人!看打”

  说着,不由分说扑了上去,提拳作势,旁席瞧见赶忙劝架,动静有些大,掌柜伙计都被招了过来,劝的劝,拉的拉乱做一团。

  许是做了手段,大堂掀桌摔盘,隔间里半点声响也听不见。

  朱韫推一竹篓到跟前:“临县姨母访亲多送了些青蟹,个头不小,是养在澄湖的野蟹,虽已过秋膘膏肥,胜在味鲜,隰县寻不到,家里不大爱吃,想着师傅手艺好,特送来与您尝尝,小小薄礼,万不可推脱”

  “你倒是有心”林云芝掀看了眼,个头确是足,隰县不临海圈湖,水池子养几尾鱼尚可,蟹这些精贵物却难以将养,就是养了个头滋味也不尽人意。

  友人之间来往送些时令果蔬,既未牵涉银两,收下并无不妥,她顺势收了下来,说实话自己真有些馋喽:“来日你到店里,我做些馋嘴小吃给你”

  黄氏不大识得朱韫,李氏解释师傅名号如何来的,她便忆起女婿家的麻烦事好似也是他帮着解决的,如今又赠蟹。难免待他亲厚:“老大媳妇,那你可得好好招待”

  食案上摆着不少果蔬糕饼,花样精巧,闲等的时辰还长,熬下去肚子一会该闹动静了,林云芝捻块糕饼,就着酥茶囫囵垫个饱,东家长西家短,扯着问朱韫打算,没想着倒真问出些名堂。

  “随师傅习膳有些日子,未把功夫学透,却生出几样挣钱的法子,要同师傅一道方有望落成”

  林云芝皱眉:“还牵扯上我?怎样的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朱韫娓娓道来,竟是茯苓糕功效与他抓住要处,单单久用养颜,门庭贵妇便会趋之若鹜,其述后林云芝更为惊喜,比起餐饮业,朱韫谈起这方面的市场竞争更是小的可伶,若打出名声,十有八九能做到一家独大,利润可以想见。

  茯苓糕功效短而不显,补气养身上阿胶有奇效,以内养外之外,还有许多外敷方子。

  《鲁府禁方》卷四有载,杏仁去皮,混以楮实、白芨、升麻、甘松、皂角,细磨成粉,置于瓷瓶,上药之末,入龙脑,麝香少许蒸面,鸡子清调匀早起洗面后敷之,旬日后色白如玉,乃唐时内庭的方子。

  相传杨贵妃以此作方,制出太真红玉膏,林云芝觉得应该是有功效的,毕竟杨贵妃喜食荔枝,逢三过五便要吃,荔枝多食肝火盛且不易败.

  贵妃身材丰盈还有一因,她极嗜糖,果脯点心不一而足,曾有宫婢得其赏了一碟子玉兰糕,回去后大喜过望,与寝内姐妹同吃,不想玉兰糕内酪浆齁人,连吃两盏茶才压下去。

  宫婢忆起贵妃面不改色吃下约半碟,忍不住打了颤,而后再得赏,皆小心翼翼品尝。

  糖吃多容易冒痘衰老,贵妃皮肤常得歌颂,冰肌玉骨,颜泽如华,跟这红玉膏大有干系。

  如此之法多如繁星,面黑令白,去黯、形枯不泽,治疮、癣、瘰疬,其效表显出来,林云芝该是如何场面!银钞雪飘,林云芝越发聊得畅快。

  李氏脸色几变,碍着老三媳妇也在,心想--县令家的小公子真能折腾,哄得大嫂五迷三道的,刘氏在旁沉寂久了,不知怎地兀自开口,倒把林云芝接下去的话岔开

  刘氏笑吟吟道:“大嫂果真厉害,脑子灵光,随想一二又是生财之路,听你同朱公子商谈,倒勾得我心痒,不知你们买卖能否捎带上我,有钱一家人赚吗?总好过肥水不流外人田!”

  她这话意有所指,李氏同黄氏品出来骇然变色,老三媳妇这张嘴当真什么都敢往外捅咕,朱小公子是何家境?世代簪缨人家,能叫你介农妇欺压打弄?黄氏冷着张脸喝道:“老三媳妇,你胡说八道什么?这哪有你说话的地儿”

  刘氏满脸委屈:“娘,虽说分了家,但老三依旧是老陶家的种,二哥一家子在饭馆有外钱,照馆子如今生意红火,分得份儿再小兑成银两那也能抵家中数年积蓄,我同老三没本事,你又不许我插手饭馆,我总要为老三找条出路,一辈子埋头在地里,能挣几个钱,还布是拿命去搏”

  “那你也不能......”朱韫脸色如常,好似没能听出刘氏刚刚的暗话,李氏拿捏不定,怕脱出口反点醒他,后半句“骂朱公子是外人”之言销声匿迹。

  “这位娘子入伙不是难事,只是......”朱韫卖了关子

  刘氏没想到他会接话,生出许是能得些好的念头,问起来有些急切:“只是为何?”

  “如今不过有个念头,诸多事宜没来得细想”朱韫道:“家中虽有薄产能挪用的却少,方子要用药材研究,不能保管药效好,这年头穷人最吃不起药,莫说挥霍二字,因而小娘子入伙,银两一事需得费些心,我不会太为难于你,若能拿出十五两银子,余下事宜只管交于我们,来日见着回头钱,定不会亏待小娘子的。”

  朱韫哪里不懂,分明是明知故问,装大尾巴狼呢!林云芝觉着好笑,不说刘氏有没有十五两,照他模拟量可的说法,这钱十之八九要打水漂,刘氏银子比命看得还重,决计不会犯险

  果不其然刘氏眉眼躲闪,要去拉林云芝的手:“嫂子,你晓得我跟老三的日子,都是一家人,不若您替我出了这钱,往后牟利,你我各占一半,权当我的报答”

  刘氏如意算盘打得响亮,空手套白狼,银两是自己出的,她左右不过上下嘴皮子一碰,赚赔她都占赢面。

  “够了”黄氏委实听不下去,剜了她一眼:“既没那银子,又做什么发财梦!滚回去待着,整日在外头给老陶家丢脸,今日的话少不得要说与老三听,让他看看自家婆娘心肝黑成何德性”

  “我的银两也不是大风卷来的,真盘不出来替三弟妹出这份入伙费”

  林云芝摊开手,状若无奈之举,倒是看去如实委屈,十几两做生意她有,帮二房有,交给黄氏也有,但拿来资助白眼狼--不好意思,她没有,前头欠下银子时候,刘氏嘴脸她比谁看得门清,全家上下没人会以为她可伶,最心软的陶絮亦没帮着说话。

  刘氏自讨霉趣,气得心肺疼。

  林云芝肚饱茶足,院试锣响,起身同朱韫请辞,得人亲送下楼拱手道:“望林娘子多加思虑,回头在下拟个章程,咱们按章法办事”

  “如此甚好”才出酒楼撞见陶老二,车夫先前转头去办事,回来后一直在空地等着,不需空耗回了平安村。

  “夜里吃蟹宴”林云芝抱着篓子,螃蟹譬如红楼贾府这样的富贵人家里,时常席面上会摆着一道螃蟹,记着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贾家女眷闲时弄诗社吟诗,桂花幽幽飘香,青天碧水,水榭里凤姐说这样的天合该吃螃蟹,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那样大小的吃起来才对味,再搭上合欢花浸的烧酒,吃得肚里冒汗才不枉这一席抵得过庄家地一年的收成。

  馒头最为捧场,在厨下转悠着帮忙,弄不懂如何下手,叫螃蟹钳子夹了两回,哭天喊地跑出去了。

  “这孩子,弟妹快去瞧瞧”林云芝让李氏去瞧瞧,毕竟螃蟹这鬼物,夹人忒疼,针扎似的。

  螃蟹吃法很多,有炒毛蟹、炒蟹片、炸蟹丸、扒蟹肉、面拖蟹等等,最正宗的还是清蒸和水煮整蟹,河鲜贵在鲜嫩,炸炒未免让谢荣老硬,烹调再好,舍本逐末,大不应当

  林云芝赶巧便是清蒸,空吃河鲜容易挨饿,索性添口锅子,火锅最奈时间,涮品下锅他们怎么剥螃蟹也不怕菜冷饭凉,剥两只在汤底,汤有股子甜味。

  正煮着,门框外有动静传来,她以为是李氏收拾完馒头,头也不会笑呵呵道:“夹疼了吧,叫他仔细仔细,非吃了苦头才信”

  说完,久不得回应,转身就见陶家兴距他两步远,直愣愣盯着,他眼皮很薄,眼尾又长,冷冰冰时兜不住里头的光,无论是何神态,显露出来旁人只瞧得出来薄情寡义,

  她炸起满身的鸡皮疙瘩,后腰撞在灶台:“你.......你怎么来了?”

  陶家兴步子错了两步,离得更靠前,离得近林云芝看清这次他眼底,陶家兴肚子有满篇文墨,要同她辩问,问问她为何要骗他护膝是他亲手所绣,想问问她是不是不愿,为何要强迫自己

  可临到头,两双眼对在一处,他堂而皇之的勇气在那双惊慌的眼中溃败成军,没能挺住一时三刻,他心头响起疑问?

  我凭什么质问?以何之名,又以何面目!她只是大哥的遗孀.......自己敬而远之的寡嫂,世俗礼教,从来不许他理直气壮,隔山观海,可观不可及的悲痛漫上心痛,连喘气都心如刀绞,他耗尽气力才稳住没让自己失态

  “没什么,娘差我来问问,暮食可曾备好”

  林云芝不明他心里百折千转,听后失笑道:“再有半个时辰便好,叔叔可要先尝尝?”

  这话问完林云芝就后悔了,陶家兴又不是馒头,这张口就来的毛病真是没救了,然而始料未及,陶家兴竟点头了:“好”

  他心头堵着那团纲常伦理霍地动了动,有股子风消雨霁的念头,许是如今身处窄境,转圜为难。

  往后天高海阔,沧海一粟,异乡他处谁会计较他们曾经的身份,只要两厢情愿,比什么都强。

第28章 冰糖葫芦

  长随奉完茶便侍立在旁,同桌案青釉白底的茶盏,相互赏了半刻的照面。

  严歧朱笔稍顿,卷宗未判,先拉下声色:“杵着做甚,规矩要我教你?院试判卷,耳目不留,既已奉完汤茶,出去便是”

  长随脑袋一垂拱手道:“县老爷来问,爷近日可有空缺,他自扫清下榻以迎,过往些许旧事,想同老爷温叙一二,奴才斗胆碎嘴,怀仲先生亦在,老爷去与不去,给小人个回话,小人好捎口信”

  严歧训话已然到嘴边,生因"怀仲"二字囫囵将推脱咽了回去:“难得你跟前失礼,这些年倒把我脾性摸得一清二楚。怀仲既在,自是要温叙,案卷不过三日能完,你如实回禀,钧山自会拿捏分寸”

  长随才应了声退下。

  屋内案台,油灯晦暗,窗台雪案混着斑驳的月影,来去将前尘剪在一处,不知当年怀仲是否同自己如今一样,朱笔落红便是茕茕子弟的富贵前尘。

  当年一榜三甲,皆师出同门,满城轰动,短短二十余载,怀仲官拜首辅,独留他同钧山,辗转州县做个混资历的地方官。若是没有去岁那件事,他与钧山约定此次回京述职,上拜旧友门楣。

  他一介学政,也有耳闻,今时晋廷,奸相当道,怀仲能得全须返乡,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严歧摇了摇头,新帝旧臣,要忧惧的也是京城那些位高权重的京官,他一州官,山高皇帝远,费那些心做什么,心思以考绩为重

  他低头判下一言难尽的卷宗,翻过后却叫其后工整所惊,粗看过下一篇文采,确有风华,严歧喃喃两句:“哪家子弟?”

  仔细卷头是封着的,他想瞧瞧名字也是不能,如此却不妨碍他高兴,毕竟矮子群里拔将军,严歧抱着能得一个都是大喜事

  钧山所辖的隰县--归结起来,还是太偏了,没几只金凤凰能飞出去。

  自那日朱韫提起药膳经营,林云芝便很感兴趣,先头商议定下店铺的名字,连开张经营何物也有了大概,但两人却难在图案标志上--既然往后是要走上层群众路线,包装图案自然不能马虎

  用林云芝话来说:“外观商标,这些都叫营销手段”

  一是为打击伪劣假货,同行以次充好破坏他们的名声,再者也是叫消费者有个版权概念,毕竟晋朝并无维权之法,她们只能从顾客思想上下功夫

  林云芝不知画废多少草纸,或多或少都不大满意,最后实在是工期将近,她拎出张唐廷美人图,大体寓意模样都算过得去,就这样交差

  她不是科班出身,自然做不到惟妙惟肖,胜在是简绘,粗粗几笔勾勒,倒不失画像人丰盈体态,云髻婵鬓,端是唐时声名远播的仕女图

  朱韫有些出乎意料:“此图虽简,画像之人亦非本朝女子形貌,却叫人瞧着舒服,师傅可能说说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