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 第23章

作者:清涴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不错。”顾玄点头,“孙震和李福二位将军的兵马不也是这么来的吗?宁州吴使君已经同使君私下结盟,他那边应该能调五万兵马。但老夫建议,不要往宁州调兵,向隔壁的岐州和亭州要兵。”

  这一次,顾玄的言外之意就连顾淮之都听懂了。又是流氓做派,先借了再说,还不还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这主意还真不赖,赵冀美滋滋地走了。每当这个时候,赵冀都会无比庆幸自己当初坚持了好几年,终于把这尊大佛请出了山。老丞相真是神人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能定半个江山。这等能耐,京城那位丞相还是差了点火候。

  顾淮之已经被他祖父的智商惊叹过无数次了,这次还是有种想要跪一波的冲动。这脑子都是怎么长的,每次都能转劣势为优势,真是绝了。

  好奇之下,顾淮之忍不住问顾玄,“阿公,眼下三方鼎立,赵使君日后也要称帝,那就是四方割据。您觉得,最先倒下的,会是哪一方?”

  顾玄眼神一凝,垂眸思索了片刻,沉声道:“祁东王最先兵败,而后是新帝,最后,便是梁肃和赵冀决战。”

  “这么笃定?”

  “你且看着吧,祁东王死于赵冀之手,新帝亡于梁肃剑下。属于他们两人的战场,马上要来了。”

  顾淮之把这话记得牢牢的,就想看看他祖父这一卦准不准,真算准了,那他外公那个半仙的称号,就可以挂在他祖父头上了。

第37章 局势再变

  为着这个半仙名头到底花落谁家, 顾淮之很是关注了一波眼下的战况。(搜索小说每天得最快最好的更新网)

  不过目前为止,两大战场相互胶着,梁肃还在和孙震死磕, 一点都不出能杀进京城干掉皇帝的架势。至少孙震和李福联手, 不说把梁肃打成狗, 好歹也让双方局势僵持不下,再加上朝廷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饷送过来, 真要打持久战,耗不起的应该是梁肃。

  赵冀也祁东王正面对上了。

  这一次出征, 赵冀听从了顾玄的提议, 直接向皇帝打申请报告, 先分析了一波敌我双方的实力, 然后请求朝廷调兵。又说远水救不了近火,宁州前几年被流民坑了一波现在还没恢复, 就从隔壁的亭州岐州调兵吧。

  摸着良心说,皇帝有点不愿意同意赵冀这个请求。他派赵冀去攻打祁东王, 本质是想坑赵冀一回不是想让他立功的。再想远一点, 要是赵冀被祁东王干掉了,他也不心疼。现在突然要给赵冀十多万兵马,皇帝心里还真不大乐意。

  不乐意也得乐意!

  徐季陵收到赵冀的折子后还夸赵冀有远见,考虑得也十分周全, 觉得他的要求合情合理, 想来皇帝也不会拒绝。所以徐季陵放心大胆地将折子交给了皇帝, 就等着皇帝批个准字发回云州。

  结果左等右等, 徐季陵都备好了粮草了,皇帝那头还是没动静。

  这唱的又是哪出啊?

  徐季陵真是奇了怪了,进宫直接问了皇帝这事儿。

  皇帝在徐季陵面前还挺实诚,毕竟他父皇在位时一直对他说徐季陵忠诚可用,皇帝对徐季陵的好感值还真不低。

  是以徐季陵来问话,皇帝也没忽悠他,屏退左右后特为难地看着徐季陵,迟疑道:“朕知道赵冀所言非虚,但赵冀当年对朕颇为不敬,如今又拥兵自重,若是再给十多万兵马……”

  徐季陵心力交瘁!徐季陵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老子也不想干了!

  本来以为先帝够蠢的,没想到蠢中更有蠢手,新帝真不愧是先帝亲儿子,那蠢劲儿简直青出于蓝,蠢得独树一帜!

  皇帝还在那问呢,“丞相表情如此难看,可是朕哪里说的不对?”

  哪里都不对!徐季陵都要被皇帝给蠢哭了,绝望地看了他一眼,满脸都是崩溃,“陛下,这世上哪有您这么处理政务的?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您要是不相信赵冀,觉着赵冀拥兵自重是个隐患,那当初何必下令让赵冀领兵去攻打祁东王?再说赵冀这些年一直本本分分,前几年打梁肃还是他自己主动请缨,奏折上所言皆是一片忠君报国之心。陛下无端疑心一方重臣,传出去岂不是让满朝文武寒心吗?即便赵冀别有居心,事情也不是这么干的,您让他待在云州,重派一个人领兵打祁东王,从云州调兵啊!现在赵冀半点不臣之心都未表露,陛下便百般算计,这等小道阴司手段,岂是帝王所为?”

  你防别人就防吧,自古帝王疑心病重,徐季陵也理解。结果你防着赵冀还点名让他领兵去平乱,这特么到底是什么骚操作?徐季陵的内心简直是崩溃的,人赵冀上的折子里头说得明明白白,双方兵力悬殊需要朝廷支援。你转头对人说朕知道了,但是不好意思,要兵马没有,爱卿你自己上吧。

  光是这么一想,徐季陵都觉得自己要窒息。看向皇帝的目光更加绝望,你这怕是嫌现在还不够乱,要把赵冀逼得造反吧?

  皇帝也有点心虚,说实话他点赵冀去平乱的时候真没想这么多,怀疑赵冀拥兵自重居心不良的理由也是现扯的,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要赵冀和祁东王互相残杀,两个都是他仇人,随便死一个他都高兴。但是他不想出钱出力。

  徐季陵也算是个精明人,皇帝心里这点小九九他能看不透。正因为看得太透了,徐季陵才更加绝望。这个时候,徐季陵就特别怀念顾玄,心说老丞相还是你有眼光跑得快,不然真的要被这对猪头父子给坑死。

  其实也不能太怪皇帝,先帝去得早,根本没怎么管教几个皇子,新帝现在年纪也不大,刚刚参政没几年,还没完全摸透官场的套路,他爹啪叽就挂了。加上先帝自己也是个废物,几个皇子也都随了爹,全都是挫货。新帝还算是几人中比较拿得出手的,实际上也就是表面功夫做得好,现在一看,操作比先帝更加让人窒息。

  徐季陵简直想骂娘,快要忍不住的时候他想起了眼前这个蠢货是皇帝,打不得,骂不得,只能默默吞下一口老血,疲惫道:“陛下既然点了赵冀平乱,就应该相信他。如今他的要求合情合理,赶紧允了他,从亭州和岐州调十二万兵马给他吧。否则的话,云州十万兵马陛下是打算送给祁东王吗?再有,赵冀一旦兵败身死,云州兵马全灭,梁肃能不啃下这块肥肉?”

  你特么到底是哪边的啊?

  皇帝一想,我去,还真是这个理。这下也不用徐季陵催了,麻溜地批了个准字让人快马加鞭给赵冀送去。

  看到皇帝还算听他的劝,徐季陵非但不感动还觉得前路无光。哪怕他有经天纬地之才,碰到这两要命的皇帝也只能感叹一声自己生不逢时。

  真的带不动。

  出宫后快到家门口时,徐季陵的脸都是阴沉沉的。

  徐道宏正打算从他这儿打听点消息了,见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赶紧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

  徐季陵眼神幽幽,深深叹了口气,简单把这事儿给说了。

  徐道宏听完也是一脸卧槽的表情,再想想当年在云州那几日的所见所闻,觉得兴朝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不过一心只想当带路党的徐道宏心情显然比徐季陵强多了,毕竟己方有个猪队友和发现对方有个猪队长的心情完全就是两码事。震惊完一回后,徐道宏转头就给顾玄写了封信,告诉他现在这位皇帝的脑子貌似也不大好。

  私人寄信速度当然比朝廷慢多了,顾玄收到这封信的时候赵冀的大军都已经跟祁东王干上了。

  顾淮之当然也看了这封信,看完后立即感受到了徐季陵当时绝望的心情,窒息了许久后才对顾玄说:“阿公我觉得你之前的推测不对,新帝要是再这么搞,梁肃还没打进京城他就要先被徐季陵等人给弄死了。”

  顾玄摇头轻笑,淡淡看了顾淮之一眼,“先帝那么蠢,徐季陵不也忠心耿耿一心为朝廷呕心沥血?徐季陵啊,就是太看重情义了,可惜!”

  顾淮之一直以为顾玄是在可惜徐季陵时运不济跟错了皇帝,还开口安慰他:“没事,阿公真为他感到可惜,等到赵使君顺利起事一统天下后,再给他一个官职也不难啊。”

  不得不说,徐季陵还是十分有能力的。前后两位帝王都不靠谱,他愣是稳住了这堆烂摊子,真比起来,顾淮之觉得,这人,应该能算是他祖父那一档的。

  顾玄听了顾淮之这话后,只是轻笑,却没开口。

  而后局势风云突变,赵冀打得祁东王节节败退的同时,孙震竟然和梁肃联手了!

  顾淮之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懵逼了,顾玄让人一打听,得,还是之前胡王造的孽。当初孙震梁肃和赵冀三人来了个联手殴打胡王,几人实力不分伯仲,打起来还真有点惺惺相惜的意味。梁肃也正是利用这机会,花了许久的时间终于策反了孙震。

  当然,这也跟国库空虚发不出粮饷有关,孙震这边,粮饷都快告急了。依顾淮之得到的消息,赵冀那边的粮饷也快断了,现在军队的嚼用,绝大部分都是云州送过去的。

  孙震也有私心,不愿带着这么多将士送死,在梁肃的再三招揽下,狠心背叛了李福。

  这两人联手,李福哪里招架得住,就是来送菜的。除去战死的人数外,这一场仗打下来,梁肃还赚了七八万兵马,成为实力最雄厚的一方。

  这时,赵冀还在和祁东王死磕。

  幽州与青州离得不远,过了青州就是京城。上一次胡王来犯走得就是这条路线,现在,历史重演了。

  梁肃亲率十五万兵马,挥师北上,直指京城。

  青州被胡王一通骚操作搞下来本就还没恢复元气,眼下梁肃一来,青州刺史果断认了怂,梁肃就这么大大方方地取道青州,直攻京城。

  没办法,虽然梁肃已经称帝好几年,但世人眼中,最正统的皇帝还是京城那个,京城国都地位牢不可破,还有更重要的传国玉玺,梁肃都得抢占先机拿到手。

  京城守卫也不差,还能凑出十万兵马,真正打起来,也能扛上一段时间。

  问题是,有个青州的前车之鉴,其他州的刺史怂得特别快,朝廷向他们调兵,根本就调不了。

  顾玄那一卦果然没算错,双方僵持一年半,梁肃攻破京城。与此同时,赵冀拿下了祁东王的人头。兴朝皇室血脉,就此断绝。

  京城城破之时,皇帝终于有了点帝王气概,在他人仓皇逃命之时,悲怆拔剑,涕泪横流崩溃大喊自己对不起列祖列宗,亲手将皇子公主尽数杀死,而后自刎。

  梁肃进了大殿后,看到的只是一地的尸体。

  徐季陵自觉有愧于先先帝对他的知遇之恩,以身殉国。

  顾淮之听闻这个消息后,失手打翻了茶盏,想起之前顾玄所说的话,这才明白,“阿公早就料到了会有今日?”

  顾玄的眼中也带了哀色,闭了闭眼,沉声叹道:“兴朝皇室虽然三代帝王都不聪明,但对徐季陵却一直信任有加。以徐季陵的性子,不管是谁攻破了京城,兴朝皇室灭了,他也不会活着。”

  顾淮之震惊之后便是茫然,这是他第一次碰到这么品行高洁之人。以后世的人眼光来看,徐季陵或许有点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但是现在,他的品行,才能配得起这个“士”字。

  万般滋味涌上心头,顾淮之最终也只能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梁肃夺了京城,赵冀吞了祁东王的平州和潞州,加上原有的云州和早就成为盟友的宁州,还有这次调了兵马后被顾玄拉拢过来的亭州和岐州。天下十二州,赵冀就这么占了一半。

  自此,天下局势便由原来的三方鼎立,变成赵梁二人两强对峙之势。

第38章 恍惚

  不到两年, 局势突变至此,顾淮之心里也悬了一口气。这种争霸天下站位之事最是要命, 一不小心就能打出个团灭结局。哪怕再相信顾玄, 顾淮之心里还是有点发慌。

  别说顾淮之了, 就连已经沉稳了许多的顾玦都忍不住发愁, 私底下抱着他闺女找顾淮之唠嗑, “你同你阿公相处的时间最久,透露一下, 你阿公对现如今的局势有何看法?”

  顾淮之的注意力都被顾玦怀里的小堂妹给吸引了,顾灼华是顾家这辈唯一的女孩子, 哪怕顾玦还有个一岁出头的儿子, 顾灼华依旧是顾玦的心头肉,去哪儿都抱着。

  三岁半的顾灼华是个小甜妞,完美遗传了父母长相最精致的部分,嘴还特甜。这会儿见顾淮之看着她, 顾灼华抿嘴笑了笑,嘴边两个浅浅的梨涡若隐若现,萌萌哒地冲着顾淮之一伸手,“大哥抱~”

  对于小萌物, 顾淮之完全没有抵抗力, 伸手就将顾灼华抱进怀里。小姑娘双手搂着顾淮之的脖子, 笑眯了眼, 嘴里还甜甜地拍彩虹屁, “大哥最厉害, 阿灼最喜欢大哥了!”

  一听这话,顾玦都顾不上找顾淮之打听消息的事儿了,赶紧问宝贝闺女,“那爹呢?阿灼之前不是还说最喜欢爹的吗?”

  顾淮之忍不住给了顾玦一个得意的笑容,看得顾玦只觉得手特别痒,十分想揍这小子一顿。

  结果就听到了他的小棉袄给了他会心一击。小姑娘搂着顾淮之的脖子,看看亲爹又看看大哥,而后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就看向亲爹,十分认真地回答道:“可是,大哥比爹生得好看。”

  语气十分萌哒哒,说出来的话却叫顾玦透心凉。

  顾淮之忍不住笑出了声,换来顾玦更难看的脸色。

  也不怪人小姑娘颜控,顾淮之刚过完十四岁的生日,正是青春期长个子的时候。顾家生活条件堪称这个时代的顶级水准,顾淮之又不是个会亏待自己的人,后世怎么补充营养的那一套他特别熟,不说别的,每天早晚一杯牛奶是必须的,早餐还得吃个水煮蛋。他也不光自己吃,还逼着三个弟弟也一起吃,眼下几兄弟个头都不差,皮肤更是白净细腻,连个毛孔都看不到。

  加上顾淮之本来就是个会长的,顾琉和王氏皮相都是一等一的好,顾淮之更是汲取了他两人的精华,以前小时候就生得精致,现在长开了,放眼望去就是皓月当空的矜贵美,眉目如画风采过人,什么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些夸人长得帅的话全都可以一股脑的往他身上扔。

  顾玦偶尔嘴贱的时候还跟顾淮之感慨,说是再过两三年,等顾淮之身量再高点,五官完全长开后,顾淮之出门就先赶辆空车,回来时一准能收获一整车的水果花枝。

  顾淮之听完就觉得非常窒息,脑海中浮现出“掷果盈车”四个字,紧跟着又想到了看杀卫玠的典故,立即就是一个哆嗦,赶紧打住顾玦这个不靠谱的想法,“想什么呢,现在云州百姓虽说日子好过不少,也没有白白浪费自家东西的。”

  顾玦哪会把这理由放在心上,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反驳顾淮之,“那你就小看了年轻小姑娘们对俊俏郎君的热情了,当年我出门时,街边全站满了小姑娘,有士族小娘子也有寒门小姑娘,每个人手里都拿了点东西,非要扔给我,不收还不行!”

  “你就没被小娘子砸个满头包?”顾淮之还挺好奇的,心说就这架势能避开的都是英雄,避不开就只能被四面八方扔过来的瓜果砸一脸,这还能维持住自己高大上的形象?不可能吧。

  顾玦立即解释了,“你傻呀,出门那些护卫是白带的吗?这时候就该是他们忠心护主的时候了,一堆人围上来给你挡个严严实实,哪能有东西砸到你头上?”

  顾淮之懂了,十分精准地抓住了重点,“看来我以后出门还得多带点护卫。”

  “这有何难?之前你阿公不是给了你五十个部曲?你训了他们这么多年,比使君的精兵也不差什么,随便带上十个八个的,还能护不住你?”

  顾淮之笑了笑没开口,觉得这建议还挺不错。

  认真说起来顾家其实没普通人,个个儿的颜值都在优秀线以上,顾淮之还能长成其中最靓的崽,可见其颜值是真的十分能打。

  顾灼华小姑娘的审美明显正常,只是一开口就是大实话,戳碎了老父亲的那颗玻璃心。

  顾玦心里别提多郁闷了,懊恼地瞅了顾淮之一眼,没好气道:“当初我也是顾家生得最俊的,你爹都没有我那般过人风华,没想到竟然被你给比了下去!”

  说完,顾玦又耐心教育小甜妞,说闺女儿这样不行啊,做人不能光看脸,还要看实力才行啊。

  然后,顾玦又收到了来自亲闺女的致命暴击,“可是,看实力的话,阿公和大伯他们都说阿爹你还不如大哥稳重呀。”

  顾玦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