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为后 第103章

作者:妩梵 标签: 复仇虐渣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容晞自是看出了男人的那些心思,见周遭并无宫人在,便从圈椅处起身,垫起脚,蜻蜓点水般地吻了下男人。

  她小声对男人道:“夫君是顶天立地的帝王,不会为女人画眉也没什么的。”

  容晞的眸中并无怯意,含笑的美目反倒是勾魂摄魄。

  华丽的格栅漏窗外,午后斜阳照入殿中,她原本就比常人浅淡的瞳孔,也呈现出了莹透的琥珀色。

  慕淮心跳似是漏了一拍,他倏地扣住了女人的腰,让她离他愈近。

  随后双手亦捧覆起女人那张巴掌大的小脸,颇为强势地汲取着那寸温甜。

  二人的力量和身量的差距都过于悬殊,容晞只能任由他吻着。

  慕淮边尝着她的清甜,边暗忖着,果然她高些,他亲起来也能方便些。

  日后她再往鞋履里塞东西,他便不拦着了。

  容晞被慕淮亲得,气息愈发不匀。

  男人这时终于松开了她,那双凉薄的眼里带着深晦的情愫。

  容晞边平复着呼吸,边为自己理着不整的衣襟,却觉自己的身子竟是倏地悬空。

  慕淮已然将她横抱在身,阔步正往内殿走。

  容晞心中一慌,忙小声对慕淮道:“陛下,臣妾要去东宫看看珏儿,况且现下是白日…不可。”

  慕淮并没有理会,待将女人轻放在床后,他低声回道:“今日别去看珏儿了,多陪陪朕罢。”

  见女人神情不解,慕淮又解释道:“七日后,朕欲东巡齐境。”

  容晞用纤手半撑起了身子,弱声问道:“陛下要东巡?那会带上臣妾吗?”

  慕淮将她发髻上的九龙四凤冠摘下,回道:“朕问过太医,你生下珏儿后,体质还是虚弱,所以此番出巡,朕不能带你一同去。”

  见华贵的绡纱帷幔被轻放,容晞心中在一瞬间,突冉了恐慌。

  她从未想过,慕淮会离开她那么久。

  她又问:“那陛下要去多久?”

  慕淮高大的身形落了影,已将娇小的她紧覆。

  重制的帝王冕衣和她的皇后袆衣也早已落至了华毯之上

  慕淮将容晞掩住唇畔的手移下,嗓音透着哑地回她:“少则一月,多则两月,朕尽快回汴都陪你。”

  二人进内殿时,刚过午时。

  现下,天色已然渐昏。

  内殿炉烟浥浥,略带着甜靡的气味。

  容晞绷着身子,眼缝里渗出了簇簇的泪水。

  慕淮吻去了她眼角的泪水,耳畔是更漏的迢迢递递,和女人用那副甜柔的嗓子,嘤泣着唤他:“黄桑…黄桑……”

  男人的臂膀本就虬劲有力,近来又勤于习武,体魄愈发矫健阳刚。

  听她又唤他皇上,慕淮清俊的脸带着隐忍和克制,他单手扳正了女人巴掌大的小脸,低声命道:“不许唤皇上,要唤夫君。”

  容晞闭着双目,眼前本该是一片黑暗,现下却是白光阵阵。

  她丧失了思考的能力,乖顺地依着慕淮的命令,嗓音甜哑道:“夫君……”

  慕淮奖赏般地啄了下女人的小嘴,随后大手握住了女人的柔荑,与她十指相扣,又命道:“乖晞儿,睁开眼。这回争气些,同朕一起。”

  ******

  次日慕淮下朝后,便将户部尚书叫到了乾元殿中。

  户部尚书是第一次单独面见新帝,心里自是有些紧张的,见年轻英俊的新帝端坐于御案后,便猜他应是要询问税赋或是军需开支等事。

  却没成想,新帝竟是同他问起了,他手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官员——陶畅。

  慕淮前世登基时,只大赦了天下,亦忙于练兵讲武,并未东巡,以稳内政。

  今世,他并没有如前世般,急于征募兵士,只在京郊圈地,让尹诚先练着大齐现有的精兵。

  如今大齐有战马两万匹、步兵五十万、骑兵十万、弓.弩手五万。

  兵力只比北燕略强了些,也可说是同北燕不相上下。

  两年后的那场旱情不可避免,前世齐国死了不少百姓,粮食歉收,可军垧又万万不能断。

  旱情一过,户部便递上了折子,说大齐的人口锐减。

  所以在他攻伐北燕的那年,兵士中并无太多的青壮人口,大多都是年过而立的老兵。

  那年南旱北涝,他大齐饱受旱情影响,燕国也是受尽了涝灾之苦。

  他东巡的目的便是在于此,慕淮记得齐境旱情最严重的所有郡县,只要防微杜渐,两年后齐国受旱情的影响便能小上很多。

  抓住这个机遇,齐国便能比燕国的国力胜出一大截。

  慕淮同户部尚书提起的陶畅,在前世治旱时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说来陶畅家里是个商户,生活富裕。

  他父母不想让儿子再从商,便让他专心地考举人,想让陶畅入朝为官。

  可陶畅的心思,却没在科举上。

  陶畅独喜欢钻研农事,十分向往隐士陶渊明的生活。

  虽说漫不经心地备战科考,却还是中了名次,进了户部做了名管田税的度支。

  后来慕淮将他重用后,才得知,陶畅一直有做司农的念头,可却被时任的司农压了一头,他的才能才被埋没了多年。

  户部尚书见慕淮问起陶畅,便恭敬地回道:“是有陶畅这么个官员,现下他管着汴京郊外的田税,官职为度支。”

  那户部尚书所讲之言,慕淮一早便清楚。

  便命殿中太监:“命陶度支到乾元殿见朕。”

  陶畅得旨后,自是有些惶恐。

  他本是一个小小的度支,新帝为何会突然召见他?

  他一小官,按说这辈子都很难到乾元殿得见圣颜。

  待陶畅至乾元殿后,便按规矩,对慕淮行了三跪九拜之礼。

  待陶畅起身后,便听年轻的新帝直接了当地问向他:“听闻你平日颇喜钻研农务,每逢休沐都会在家中编纂农书?”

  陶畅听罢,眨了眨眼。

  他暗道当今天子的眼线竟是厉害至此,竟连他一小官的喜好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陶畅心里有些恐慌,生怕圣上再斥他一个不务正业。

  便诚惶诚恐地回道:“臣…是喜钻研农务,亦正在编纂农书…但臣从未误过自己的本职正务。”

  慕淮面色平静,自是清楚陶畅怕他责问他渎职。

  他眉眼冷峻,睥睨着低垂着头首的陶畅。

  半晌,终于开口命道:“朕唤陶度支来,是要提前告诉你,朕东巡时,你也要一同随行。”

  ******

  慕淮离开汴京的那日,天气晴好。

  这日清晨,他先于容晞清醒,刚要起身,便见女人那只纤白的小手正紧紧拽着他的衣袖,不愿松开。

  容晞仍在睡梦中,可面上却挂着泪辙,一看便是哭着睡着的。

  慕淮心中疼惜她,便低首亲了下女人柔软的眉心,温声道:“乖晞儿,先松开朕。”

  容晞意识朦胧,听见了男人低沉的嗓音,倏地惊醒。

  待起身后,她觉自己面上湿.濡,眸中亦是略带惊诧。

  慕淮今日要去东巡,她竟是在梦里哭了。

  她活到这么大,经过的变故不少,原本觉得自己是个挺坚强的女人。

  可如今,慕淮只是要离开她一两个月,她竟是如此的伤感和脆弱。

  若按慕淮的话来说,自己现在这样,便是矫情。

  她何时变成这副模样了?

  慕淮神情微有些复杂,已然用指拭去了她颊边的泪痕。

  他对容晞叮嘱道:“宫里若有不懂的事,便问侍中程颂。”

  容晞强耐着鼻间的酸涩,点了点头。

  慕淮又耐心劝慰道:“御林军的中郎将,随时带着侍从护着你,你什么都不必怕,朕会尽快回来陪你。”

  容晞强颜欢笑,故作了副镇静模样,对男人细声道:“夫君放心,臣妾会等着你回来的。”

  帝王东巡的阵仗浩大,兵马已然守在了禁城正门的宣华楼前,容晞之前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慕淮穿着视朔武弁,身量高大,挺拔如松。

  帝王的面孔是极年轻英俊的,却隐隐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杀伐决断。

  容晞与慕淮并肩而行,亲眼看他乘上了帝王华贵的车舆,一路表现得雍容得体。

  旁人看来,都道帝后是伉俪情深。

  平地渐起扬尘,容晞站在巍峨的宣华楼前,见东巡的队伍愈走愈远,心绪却是久久未能平复。

  丹香扶着她,在一众侍从的护送下,从宣华楼处,再入宫城。

  一进宣华楼,再走上百步,便是有着钟楼的紫瑞大殿。

  这日秋高气爽,旭日高照,斜阳有些刺目。

  容晞闭目,微微地仰着头首,强自抑着眼眶中的泪。

  她在心中不断地对自己讲。

  不哭,不要哭。

  她要坚强,慕淮不在,她更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