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宠为后 第66章

作者:妩梵 标签: 复仇虐渣 爽文 甜文 穿越重生

  容晞表情冷淡,沉声问那宫女:“你适才见到我时,为何不问安施礼?”

  淑妃的大宫女一愣,因是知道自己的主子有备而来,所以她自是没将太子妃放在眼中,也就忘了要对太子妃施礼问安。

  而容晞身后的宫女和侍从,见到淑妃时,可都是恭恭敬敬地向淑妃施了礼。

  大宫女面色一白,自是无话可答。

  只听容晞冷声对淑妃道:“淑妃娘娘既是这么喜欢替我教训奴婢,那我也合该礼尚往来,帮您也教训教训您不守规矩的宫女。我打她,不过分罢?”

  “你……”

  淑妃一时失语。

  果然,这个容氏女是个跋扈的,跟她以前的主子俞昭容一样,都是恃宠生骄的货色。

  容晞睨了淑妃一眼,不愿与她再过多纠缠,只当自己倒霉,竟是在半路撞到了她。

  淑妃专门来挑刺,不肯息事宁人,她打淑妃的宫女,一是为了还丹香那一巴掌。

  二则是,她现在身份不同,身为东宫正妃,虽然是淑妃的小辈,却也不能平白无故受她的欺辱。

  慕淮也不会希望她在外面畏缩。

  若就这么忍了下去,慕淮身为储君的威信安在?

  容晞刚要同丹香离开这处,淑妃却又唤住了她,见容晞不停步,她飞快地走到了她和丹香的身侧。

  眼见着淑妃有些丧了理智,那些侍从再不能坐视不管,却也没拔刀,只是将淑妃拦在了容晞的身前。

  淑妃竟是露出了失常的笑意,对容晞阴笑道:“你别太得意,别以为旁人都不知道你的那些底细。你以前是谁,在谁手底下做过事,又是怎样为了在这宫里活着,将你那张脸蛋用易容术遮掩。桩桩件件,本宫都一清二楚。”

  丹香的表情骤变,仍有些难以置信。

  原来太子妃,真的是以前的那位容姑姑吗?

  容晞面色未变,她父亲既是翻了身,那她也没什么好遮掩的。

  她倏地明白了,为何淑妃总往未央宫跑。

  淑妃她肯定不知道自己的过往,知道的这些,怕都是未央宫的那位告诉她的。

  原来皇后早就猜出她的身份了。

  容晞往淑妃身前走了几步,面上也显露了笑意,嗓音依旧如春风般和煦,且娇柔动听:“你合该清楚,是太子将我寻回宫的。所以,娘娘纵是知道这些,又能耐我何呢?劝淑妃娘娘好自为之,莫要再招惹我,纵是你将这些都传了出去,对我也是毫无影响,别人反倒会嫌你碎嘴。”

  最后二字,容晞加重了语气。

  淑妃冷嗤一声,看着容晞和一众侍从渐渐远去的背影,笑容却是愈发得意。

  她还不知道,从前与叶云岚相熟的周氏司医,其实是皇后为她准备的夺命鬼。

  ******

  玄平十三年,旦月廿九。

  此日为太史令择的吉日,亦是帝太子慕淮和礼部太常寺卿嫡长女容氏的大婚之日。

  汴京金明池旁,人声鼎沸,车马填噎。

  满眼望去,乌压压的全是来观太子纳妃婚仪的百姓。

  汴都官兵事先早就备好了无数的朱红杈子,防止百姓参仪时离皇家卫队过近,也用其将百姓分流,以免发生人人互相踩踏的惨案。

  太子妃手执团扇,着华贵的大袖褕翟鞠衣,身披绛罗霞帔,二博鬓戴龙凤珠翠冠①,仪态端庄,雍容风华。

  虽说民众只能从极远处看见太子妃的侧颜,却仍能觉出,当朝太子妃是位艳杀四方的绝色美人。

  太子则头戴通天长冠,着一袭大红色的重制冕服,容貌清俊,气质矜傲,可谓龙章凤姿。

  单看容貌,二人绝对算是天造地设的般配。

  待从金明池上的三虹仙桥上行完亲迎之礼后,太子妃便在太子的搀扶下,乘上了华贵的三辕卤簿辂车。

  两侧护送的官兵就多达数百人,前面开路的官兵着红衣,中间护送的官兵着青衣,而辂车后的官兵则着蓝衣。

  往雍熙宫驶去的队伍可谓浩浩荡荡,太子妃端坐在辂车笠式的金色宝顶下,也可让御街廊下的百姓观其风采。

  太子则骑赤红宝马,在辂车前慢驰着。

  待皇家亲迎的队伍渐远后,金明池旁的百姓却仍未散去,因为太子一早有命,今夜会在金明池旁燃绽烟火,供百姓赏乐。

  金明池的周遭本就是汴京有名的夜集之地,平日就热闹,今日更是人山人海,还没到夜中就满地都是人。

  ——“我朝太子生得不仅芝兰玉树,俊美无俦。这做储君还不到一年,于各郡剿匪之举已是颇有成效,又严惩了祸国殃民的贪官翟卓,现下又颁布了新的法令,减免了农民的税赋,当真是位贤明的储君。”

  “太子未继嗣时也不差,曾伐缙为我大齐开阔了疆土,亦重肃了大齐科举的公正。”

  拓跋虞听着身前两位汴京百姓对大齐太子的称赞,却是嗤笑一声,神色不大好看。

  拓跋玥在一旁见拓跋虞如此,正要打趣他几句,却瞧见了一旁卖甘草凉水和冰糖梨汁的摊子。

  拓跋玥双眼一亮,对拓跋虞道:“快,给本公主些银钱,本公主要好好尝尝这大齐的小吃。”

  拓跋虞徇着拓跋玥的指引望去,随后冷睨了拓跋玥一眼,不悦道:“事真多。”

  这般说着,却还是蹙眉将银钱递给了拓跋玥。

  拓跋玥将装着大齐银钱的锦袋往手中颠了颠,抛掷半空后又一把抓住,飞快地往那铺子奔去了。

  拓跋玥肤色偏深,与地处南方的汴京少女不同,肤色呈现的是健康的小麦色,五官立体深邃,眼睛也是黑亮亮的,纵是穿了中原服饰,也能被人瞧出是异族人。

  拓跋虞想趁此将拓跋玥甩在身后,却没成想拓跋玥买完糖水后,又在一旁的摊子上挑了数样的点心,她命身后的侍从拿好后,便又飞快地跟在了拓跋虞的身后。

  拓跋虞蹙眉看了拓跋玥身后的侍从一眼,心中暗道,买这么老些也不怕吃坏肚子。

  不果这拓跋玥实在讨厌,吃坏了肚子甚好,就能不再缠着他了。

  拓跋玥凑到拓跋虞身前,她看着少年阴沉的面色,嬉笑着问道:“适才在金明池旁看大齐太子的婚仪,我看所有人都高高兴兴的,就连我也看得很兴奋。单你一个怪类,站在其中阴着脸,脸色难看死了。你说,你不是不是思|春了,看人家娶美人,你也想娶了?”

  拓跋虞横了她一眼,在心中暗骂着滚蛋。

  但对方到底是鹘国大君的亲生女,是鹘国公主,他也不好直言这些粗鄙的话,只得继续用那双锐利的眼睨着她,不发一言。

  这时,汴京天际突然响彻起金雕的唳鸣之声,惹得汴京百姓纷纷仰首观之。

  这金雕原本是塞外才有的猛禽,如今竟是出现在了地处中原南方的汴京上空,自是惹得一众百姓啧啧称奇。

  拓跋玥见拓跋虞并不理睬她,又自顾自地道:“虽说那太子妃的衣服将她的肚子遮掩了一些,但是我从远处瞧着,她孕相还挺明显的。”

  拓跋虞听到孕相二字时,神色微变。

  姐姐有孕了?

  她竟然怀了慕淮的孩子?

  拓跋虞虽无法确信此事的真假,却见天上金雕已然飞远,他忙吹响了手中的骨哨。

  这哨声是只有金雕能听见的哑哨,但那金雕离他属实过远,还是没能听见主人的召唤。

  只见那金雕飞至了太子亲迎队伍的上空,并用那双金黄的眼,瞄准了骑在马背上的慕淮。

第54章 愈发娇气(一更)

  草原的金雕捕猎时一贯凶悍至极,拓跋虞的这只金雕每每从万丈高空瞄准猎物后,便是猛地从天空俯冲至地。

  金雕的重量本就不小, 爪子又极为锋利,那些狼的死因无外乎有两种,要不然是被其利爪刺破脑壳而亡,要不然则是被那残忍的凶禽从侧方用尖喙勾破颈部动脉,后因失血过多慢慢死去。

  慕淮自幼习武,对待突袭他的人或物,反应要比常人机敏许多, 出于直觉,他渐渐觉出了不对劲。

  动物一向对天敌的出现反应最快,慕淮只见自己骑的枣红骏马竟是微扬了前蹄, 且发出了低低的嘶鸣声。

  他亦能清楚看见有一不小的阴影落在了马头前的地面上,且那阴影越来越大。

  慕淮眸色微觑,他顾不得多想缘由, 倏地勒马挽缰后, 便动作迅驰且利落地从马背上跳到了一侧。

  金雕俯冲猎物时,不能轻易转变方向,否则它的力量也会大大折损。

  且因着汴京与鹘国的草原并不相同,汴京的建筑密集, 上升气流过多, 这或多或少阻碍了那金雕向下俯冲的力量。

  只听“咚——”的一声。

  慕淮站在满脸惊诧的一众侍从旁边, 眸色发阴地看着那金雕击向了枣红骏马的背部,那马痛苦地嘶鸣了一声。

  半晌, 终于“轰隆——”一声, 痛苦地倒在了地上。

  一众侍从神色皆是骤然一变, 正要高喝着护驾,却被慕淮及时阻拦,并被勒令噤声。

  坐在辂车中的容晞隔着团扇的薄纱,也瞧见了有一高空落下的物什差点击中了慕淮,

  那金雕见自己攻击错了对象,又要去攻啄一身赤红华衣的慕淮。

  待它微微升空,正要做下一次俯冲时,慕淮早已用手握好了身侧侍从腰间别着的长刀。

  金雕从半空俯冲,杀伤力自是不及从高空俯落。

  待它即将靠近慕淮及一众侍从时,慕淮眸光一戾,猛地拔刀挥刃后,便将那凶残的猛禽一砍为半。

  那金雕还未来得及发出最后一声悲惨的唳鸣,便惨死在了慕淮的刀下,亦变成了两半,掉在了慕淮身前不远的地上。

  容晞险些要惊呼出声,见慕淮并未被那金雕伤到,终于舒了一口气,可那颗因惊慌而砰砰直跳的心,却是半晌都未能平复。

  驱驰华贵三辕辂车的皇家仪仗队,见太子那处出了状况,纷纷停止了前行。

  容晞尽量让自己保持镇静,亦怕自己会在众人面前失态,语出之音却是稍带着颤抖,关切地抬声问向慕淮:“……殿下,您没事罢?”

  慕淮冷眼睥睨着地上的死鸟,亦用余光瞥着不远处,那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枣红骏马。

  听到女人在唤他,慕淮倏地意识到她怀着身子,胆子又一贯小,见不得这样血腥的画面。

  慕淮走到辂车旁,见女人已将团扇移下,被细细描绘的绝色容颜因着恐慌,瞧着却有种惊心动魄的美态。

  生动又艳丽。

  慕淮嗓音平和,对容晞道:“孤无事,一个发狂的畜生罢了,你不用怕。”

  “可……”

  “别怕,没事。”慕淮又道。

  容晞想要说,适才这事绝对有蹊跷,但又考虑到慕淮怕引起周遭百姓的慌乱,终是噤住了声,没再言语。

  慕淮命侍从将马尸和这被砍成两半的金雕尸身从路中央抬走,又同拾起金雕尸身的侍从单独说了些话,侍从听后点了点头。

  半晌,侍从又牵来了一匹颜色较深的骏马,慕淮神色平静地骑上马背,他挥鞭,再度命亲迎的队伍往雍熙宫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