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也搞基建 第108章

作者: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算经十书》里《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这两本更是被后人熟知。

  再次站在讲堂之上的吴静香,一袭暗紫的长袍,外边套上一件黑色的羽绒服,妆容成熟,望着底下黑压压的头颅,里边还坐着不少白少老者,颇有公开课的架势。

  她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各位早上好,可能近日你们接触到一门新的算学,里边有奇奇怪怪的符号、运算。

  也许你们排斥它,厌恶它,因为它让你们的课业加重了一重。

  在此我很不幸地告诉你们,我便是你们讨厌的新算学的创立者。”

  吴静香压低了声音,低沉稍许,少女清脆的嗓音,却改变不了。

  “更为不幸地是,我还要告诉你们,明年你们科考的考卷之上,还要附赠新算学考点。”

  听到说到明年的科举,底下的学生神色紧张了不少,原本看见一个陌生奇怪的女先生,漫不经心的神色立即收敛。

  当然也有人脸上漏出不屑,他们不信一个女先生会知道科考的重要信息。

  底下学生的神色,吴静香呵呵轻笑,“我一个黄毛丫头的片面之词,你们可能认为我是在大放厥词。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这事是陛下亲口陈诉,过几日可能便有公文发布。”

  科考之事,吴静香胆子再大也不敢胡说八道,这事确实是齐皇说的,那日在梅花树下,他曾问为何她会有如此多的奇思妙想,农具、升空、雪橇。

  “算学。

  这一切的创意都是在算学的基础之上。”

  这是她的回答加重新算学的推广,把它列入科举考试的内容,虽然过于猛进,但不失是个好法子——它可以极速地推广新算学。

  齐皇头脑发热居然十分的认同她的说法,连夜召集了明年科考的出题官,商量了大半夜,最后决定殿试时加一道新算学附加题在后边,不计入总分,但却只有答对者才入圣上的眼,才有进入殿试三甲的资格。

  “不过今日我讲的是算学一个小分支,一个你们不曾注意的领域。”

  她转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天文算学。”

第102章

  自从她在太学使用了粉笔、黑板之后,许多教授算学的夫子,便觉得此工具十分方便教学,回了自己的书院之后,也自己准备一套工具。

  吴静香在授课的时候十分的严谨、专注,双眼聚精会神,闪烁着光芒,如高举着光明之火的神命,高不可攀。

  “前朝周武王时期的大夫商高曾谈到天地,他认为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

  这个观点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天如一把巨大的伞,我们所居住的地面则是方方正正的棋盘。”

  “不少学士将此观点总结为盖天说。”

  吴静香忽然环视底下的学生问道,“天圆地方这个观点,你们认为是对的吗?

  如果你们认为正确,请举起你们的右手。”

  吴静香之前在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蓝星对天文的研究还停留在十分浅显的层面,盖天说刚刚提出百年,也是目前蓝星的主流观点。

  《周髀算经》里盖天说理论体系较为完整,现在她便是要讲盖天说进一步推进,产生二次的盖天说。

  知识的推广需要循环渐进,她害怕一下子整个日心说,一下子颠覆他们的认知,自己不会不像哥白尼一般被人当做妖魔鬼怪,架在火堆之上,散发着滋滋的烤肉香气。

  底下的学生对天文认知较少,天圆地方也是老生常谈的观点,渐渐地不少人举起了手,也有一些原本犹豫的,看见别人举手也顺势举了手。

  “那先生再问你们,既然天圆地方,为何日会东升西洛,一天分昼夜,分四季,夏至日长昼短,冬至日短昼长,谁能够解释?”

  吴静香一字一顿地说着,语速极缓,转身走下讲堂,走进学生之中,扫视着底下的学生。

  “有没有人回答。”

  “放开胆子,对错都无所谓,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

  一刻钟之后,还是没有人起身回答。

  是不知答案?

  还是底下的先生众多,没有人敢试错,表达自己的观点,吴静香不得而知。

  “没有人回答。”

  吴静香轻叹之后,又继续走向那三尺讲堂,“没有人能够回答我的疑问,我是不是能够认为天圆地方的观点是错的。”

  “先生,许是我们知识浅薄,无法辩驳解答先生的疑问,并不能证明天圆地方便是错。”

  突然有学生起身说道,此学生相貌平平,仪容整洁,一身衣服早已发白,在这寒冷的冬季,略显单薄。

  吴静香记得他属于极少数没有举手之人,没有想到第一个起身辩驳她话之人是他。

  “哦!

  你的意思是没有合理的解释,便不是错!”

  吴静香眼神犀利地望着他,如利剑一般,直逼着他的内心。

  “先生误解我的意思了。”

  那人眼睛直视吴静香,依旧坚持他的说法,“我们只是极少数人而已,我们不能回答先生的问题,不代表天下之人不能回答先生的疑惑。

  所以先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此观点便是错的。”

  吴静香在此学生作答之后,露出一丝笑容,“你说的很好。”

  她很欣赏这种执着追寻内心之人。

  “算学的道路上,我们要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不懈进取,开拓进取。

  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方才原先没有举手的,为何你们看见有人举手之后,也追寻着举起了你们的右手。

  为何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就因为天圆地方是流传了百年的学说,不少贤者认同的观点。

  你们也曾不解,也曾疑惑,但是没有反驳。”

  吴静香说道,她扫视着底下的学生,发自内心的审问,“先贤的说法便是真理,一定是正确的?”

  “不!

  不是的,他们之前的理论、观点,只是提供给了我们一种可能性,一种参考。

  他们给了我们后者一个阶梯,我们现在站在贤者的肩膀之上,我们需要比他们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吴静香的声音如洪钟一般,振聋发聩。

  她的话语太超前,太过叛经道离,甚至有些大逆不道,违背尊师重道之准则。

  她没有理会众人惊诧,在他们目瞪口呆之中,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既然天圆地方没能解释我的疑惑,我为何不能提出新的盖天说。”

  “天象盖笠,地法覆。

  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

  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吴静香引用了《晋书·天文志》阐述的说法。

  “天象盖笠,地法覆。”

  “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妙啊!

  好妙啊!”

  ……

  吴静香刚刚论述完观点,底下的几个先生回味着她的话语,重复着,喃喃自语,时不时冒出称赞之声。

  “我曾根据一些假设和圭表的数据,利用算学上的勾股定理进行了多次推算。

  此时授课匆忙,数据没哟随身携带在身上,过几天我会重新誊抄一份,公布于众。

  推算的结果便是,极下者,其地高人所居六万里,滂沲四而下。

  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

  根据数据的结论,吴静香再次延伸到了“七衡六间”以说明日月星辰的周日运动,昼夜的长短变化和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循环交替。

  吴静香站在讲堂之上,循循讲之,为了学生更好地了解她所讲的内容,并在黑板之上笔画着所谓的七衡——太阳运行的七条轨道。

  足足讲解了一个时辰,她才结束了授课。

  “山长,你怎么也来了?”

  她在收拾东西之时,才发现文山书院的山长,不知何时也坐在内室,认真的听讲,甚至在纸张做着笔记。

  授课时忘乎所以,她也没注意山长何时来的。

  “你这孩子,怎么还如此的生分,叫师伯。”

  山长乐呵呵地笑道,方才在内室的阴郁之色,一扫而光。

  “师伯,抱歉了。

  刚才站在讲堂之上,临时更改了授课的内容,没有来得及向你报备。”

  吴静香歉意连连,今日她所讲之内容,否定了之前主流天圆地方的学说。

  甚至可是说是挑战了支持这学说的权威学者、大师,公然打了他们的脸,这事很难善了。

  甚至连文山书院都会牵连在其中,成为他们反击的对象。

  “不用道歉,你讲得很好。

  观点很新颖,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也不知你这小脑袋是怎么想出来的?”

  老人沉思了一会儿,才拿着刚才做的笔记,指着一处继续说道:

  “我是半路才听的,方才听的有些不解之处,着冬日至道是怎么算出来的?”

  老者头发花白,早已身处高位,仍对不解之处,委身下文。

  “师伯,这个数据一时半会儿,我也讲不清楚,等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