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家养田螺姑娘 第18章

作者:刁小虫 标签: 女配 爽文 时代奇缘 穿越重生

  “说我是个泥瓦匠,是吧?”孟老头接过话来,下巴微抬,轻哼一声,“老头子就算是个泥瓦匠,那也是最有知识文化的泥瓦匠!她程春阳说白了,不也就是个教书匠?论做学问,她还不如我呢!”

  乔满满听得一愣一愣的,自己这位新拜的师父,难不成还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

  见乔满满一副还反应不过来的样子,孟老头觉得好笑,“丫头,你还不知道老头子的名字吧?老头子名叫孟清义,下放前嘛就是个搞建筑的,说泥瓦匠也没错。”

  乔满满觉得这名字似曾相识,想了想又毫无头绪。

  但搞建筑的和泥瓦匠可大不相同,乔满满体会到一种被天上馅饼砸中的感觉。本以为遇到的是个青铜,没想到却是个王者!

  师徒俩齐心合力累了几天,终于将小院的外墙砌了起来。

  淡红色新砖整整齐齐码着,在阳光下显得又气派又好看,墙头上围着一圈带刺的铁丝网,防止歹心的人翻墙入内。

  小院的这番动静,不仅把周围的知青们吸引了过来,经过奔走相告后,清水村的村民也来瞧热闹。

  这砖墙在他们清水村还是极为少见的,大部分人家的院墙不是用土胚就是用木栅栏,年头久了之后都破烂不堪。但砖墙不一样,只要不刻意去破坏,可以一直这么整洁美观。

  很多村民都十分羡慕地上手摸几把,都在心里想着,这林家老二自从分家之后真是越过越好了,这都砌上了砖墙,这得多少钱啊!虽听知青们说这些砖都是那胖姑娘自己一块一块亲手搭上去的,没有人工费,但这买砖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啊!

  王彩凤听说有新热闹瞧,也没仔细打听清楚,下工之后,连回家做饭都没顾得上,紧赶慢赶来到知青点。

  待发现让村民们艳羡不已的红砖墙就出自老二家,她当即虎起一老张脸,口中唧唧歪歪道:“败家玩应,从分家后就开始祸祸钱!”

  有了解王彩凤的村民听了,直接笑道:“王婆子,人家也没祸祸你的钱,你急啥?”

  “就是,你们都分家了,人家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眼红也没用!”

  “谁眼红了,我心疼我家老二不成吗?我家老二赚钱不容易!”

  “是呀,是心疼你家老二的钱没花在你身上吧?”

  众人嘻嘻哈哈纷纷揭短,对王彩凤的解释不屑一顾。

  这村里谁不知道,这王婆子老两口从小待林中南就不好,她家老大、老三和小闺女都能上学,只有林中南要天天在家干活。

  林中南每天干完活都会去村里学校的教室外旁听,后来学校校长发现了林中南的潜质,硬逼着王彩凤老两口将林中南送到学校读书,并表明林中南来上学,不收他的学费。

  后来,林中南去了部队,每月发工资都要将绝大部分钱邮给林家人。林家等于是吃着林中南的血和肉在过日子!

  王彩凤被众人损得脸有些挂不住,但她还不想走,她得问问乔满满这砖墙是怎么一回事。

  乔满满这几天砌墙砌得有些累,她这具身体有毛病,平常喝小白螺的灵水虽然可以暂缓身体上的不适,但一旦劳累过度,心脏仍会不舒服。

  所以这两天她跟同样累得不行的孟清义告了假,准备先在家缓缓。可她是个闲不住的,喝了灵水,又躺了一天,觉得自己又能跑能跳了,便去公社的裁缝那里以超低价收了好多碎布头,打算回来编织一些小东西。

  当看到自家院墙外聚集着一大群人时,乔满满停下脚步。

  王彩凤看见乔满满回来,眼一瞪,“老二媳妇,还不快过来开门,傻站在那干啥,我都在外面等你半天了。”

  “娘,你怎么来了?”乔满满走上前,却不开门。

  “你说我为啥来?你砌墙这么大的事为啥不告诉我们!这墙你到底花了多少钱,有这钱不会让你爹和你大哥他们挣吗?你大哥你爹都会搭墙!还有这砖,你在哪买的?你说你一个女人去买,你懂买多少么,就该让你大哥去买!”

  乔满满听了,嘴角一抽,这王彩凤都算计到骨头里了,这是要想法设法从她身上拔羊毛啊。

  “娘,娘,我知道!”林红娟气喘吁吁地跑来,“乔满满砌这个墙根本一分钱都没有花!”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什么?这墙没花钱?”

  “没花钱怎么买到的砖?”

  “你见过有车往咱村运砖了吗?”

  围观的村民纷纷议论道。

  “娘,这些砖都是她自己烧的!”林红娟又加了一句。

  “自己烧砖,这也行?”

  “自己怎么烧砖?能烧我也去烧!”

  村民们又茫然又惊讶。

  乔满满现在可以肯定,拜师那天,梅雨之所以比她早到、之所以也能拿出一对护膝,都是因为林红娟这个耳报神。不过没有这个耳报神,也许她还不会认识现在的老师孟清义。

  王彩凤听了,心中狐疑,老二媳妇什么时候有这种能耐了?不过管她怎么回事,现在要紧的是,让老二媳妇也赶紧给自家烧砖,自家那破院墙还有房子也该翻新了。现在有了不花钱的砖,还不是想换什么就换什么!

  王彩凤还在浮想联翩做美梦,有的村民已经开始向乔满满请教,“教教咱们怎么烧砖呗。”

  乔满满这段日子走遍了清水村,入目皆是破烂陈旧的土胚房,甚至还有茅草窝棚。她有心帮贫苦的村民们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便将烧土砖的方法告诉了他们。并建议大家最好能够集中在一处进行挖土烧制,以免引起火灾或破坏环境。

  王彩凤听了,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等村民们纷纷散去后,才说:“老二媳妇,你是不是傻?这方法干啥要告诉他们,你就不会单独跟你爹你大哥说?”

  “说什么?说了之后让你们用这砖赚钱牟利?”乔满满分分钟就瞧出了王彩凤那点小心思,“别忘了,现在私自做买卖,可是会有被批为投机倒把。”

  王彩凤缩了缩脖子,立刻歇了那份心思,但嘴上仍不服输,“有这好事你不知道告诉家里,算了,我也懒得和你追究,咱家里的砖就全部交给你来烧了。”

  乔满满瞥到一旁一脸幸灾乐祸的林红娟,冷冷一笑,“咱爹、大哥和三弟是没有手,还是没有脑子,不会自己烧吗?现在分家了,自家的事自家顾,谁也别想占谁的便宜!再说,你的好女儿可是全程看到了我烧砖,但她颠颠地先告诉了梅雨,却没先告诉你这个娘。”

  林红娟立刻反驳,“我没有!我哪有看到你烧砖!”

  “那你看,今天来的这些村民中,可有梅家人的影子?”

  王彩凤回想了一下,还真是没看见一个梅家人出现,不由瞪了林红娟一眼,一把扯过她的手,转身疾步往家里赶。

  梅雨本来没将林红娟告诉她的这则信息放在心上,但这两天她听传闻,说是知青点那边起了一座红砖小院,又气派又漂亮。梅雨这才想起来林红娟的话,忽然觉得可以趁机赚上一笔钱,便将林红娟偷看来的烧砖方法告诉了自己的爹和大哥。

  梅雨她爹和她大哥一试,发现果然可行,便悄悄找了一块地方烧起来砖来,打算偷偷卖出去。梅雨不觉得这有什么危险,再有一年国家就要实行改革开放,她家如果先积累下一些财富,必定能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直上青云。

  原本就想靠卖砖赚钱的王彩凤哪能放过梅家,再说这烧砖的方法是她家二儿媳先想出来的,却让梅家先得了利。这时,她可不再觉得梅雨好了,她觉得梅雨这丫心思太深,不知不觉就把林红娟给收买了,连有这种好事林红娟都不知道先告诉家里,反而告诉梅雨这个外人。所以王彩凤在发现梅家想要卖砖时,直接将他们举报给了大队。

  乔满满自己都没想到,她就这样轻轻松松让林、梅两家交了恶。

  梅雨也没想到,乔满满会这么大方,竟然将自己烧砖的方法直接公布给村民,一点都没藏私。这回村民们都会烧砖了,自家的砖根本卖不出去,反而还因此和林家生了罅隙,她爹娘已经严令她不准再去林家串门,王彩凤几次看到她,也对她冷淡得紧。

  梅雨十分后悔自己之前的做法,她似乎离林中南越来越远了。

  她就不明白了,同样是从后世重生回来的,为什么乔满满和她的想法如此不一致?再过几年,等国内经济初步发展起来,有钱人可比公职人员还受尊敬,难道乔满满就从来没有想过靠卖砖赚钱么?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19-11-1111:58:48~2019-11-1217:55: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橘子好好吃10瓶;泥头1128、Linda5瓶;木木夕3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章

  且不说乔满满一番话,将村民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大家纷纷开始按照乔满满的方法制作模具、砌火窑。

  乔满满则正式跟着孟清义读书学习。

  师徒俩交心后,乔满满对孟清义说,她认为教育迟早会复苏,之所以想学习,就是为了将来的某一天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孟清义当然对此早有预见性,见乔满满一个才十七八的农村姑娘竟有这般见地,不由得意自己慧眼如炬,收了一个好苗子。

  闲暇时,孟清义忍不住对着程春阳炫耀。

  程春阳不甘示弱,说起当初之所以愿意教梅雨,也是因为梅雨同乔满满一样,拥有这番超前看法。

  孟清义不由啧啧称奇,一个小破山村,有一个这样的人就已经很了不得,现在居然一下子出来两个,莫不是这一带的灵秀造化皆汇于这个小小清水村?

  程春阳当然也暗暗吃惊,没想到那个被她当面拒绝的乔满满,见识竟也这般不凡。

  两个刚五十出头的人,像两个老小孩,既然一人收了一个了不得的学生,免不了就起了攀比的心思。

  今天比头脑,明天比悟性,后天比勤奋,就连两个学生做的护膝都要拿来比一下。

  对比之后的结果,程春阳不禁郁猝,除了勤奋,梅雨似乎哪一点都比不上乔满满。就连那护膝做得都不如乔满满用心。

  倒春寒这几日,又是下雨又是刮邪风,程春阳的腿疼得厉害,绑着梅雨送的厚重护膝仍不顶用。再看孟老头腿上那两个轻便柔软的护膝,不由生起一阵无力感。

  乔满满那对护膝从外观上就比梅雨这对要美观,她是女人,自然喜欢素雅的蓝色细格纹,而非这些年流行的军绿色。而且乔满满的护膝是用松紧带进行固定,而梅雨的护膝则需要绑带,方便程度上也不及人家。最重要的是,乔满满在护膝内填充了柔软又防风防寒的鸭毛,比填充了棉花的护膝要轻便暖和许多,而且乔满满还特别为护膝缝制了中药层,中药层的纱布里是生姜、花椒、肉桂等祛寒湿的中药。不说这些药有没有用,单是这份用心、细心,就令人动容。

  一想到这副护膝是乔满满当初为自己特别制作的,现在却便宜了孟老头,程春阳便有些扼腕。不过一想到初见面时梅雨说的那番话,又觉得乔满满做事做人过于钻营,仍为她不喜。

  只是孟老头总有意无意在她面前炫耀乔满满那对护膝,似乎在嘲讽她当时的有眼无珠,甚至还故意问要不要跟他换着带,程春阳只能咬紧牙根,盼着真正的春天赶紧到来。

  真正的春天很快便来了,花草树木像是在一夜间苏醒,竞相欣欣向荣起来。

  孟清义在摸底了乔满满对高中知识的掌握程度后,认为乔满满考个一般学校完全不成问题,但如果想考更好的大学,则需要对知识进一步强化和拓展。

  他自然是希望乔满满能进入更好的大学,也更希望乔满满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所以孟清义郑重其事地问:“丫头,如果有一天真的恢复了高考,你有想过要考什么专业吗?”

  乔满满被问住了,她前世的大学专业是父母帮她选的,她父母跟风选了计算机。她自己呢,除了喜欢做手工,对任何专业都没有什么执着,既然父母帮她选好,她便按部就班去学。本以为毕业后,她也会像系里的大部分同学一样去做一名程序员,没想到她随意发在网上的一个手工制作视频突然火了,她有了动力,便开始制作更多这样的视频,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她通过这些视频成了红遍网络的手工达人。在自媒体时代,红了自然就不愁生计,所以她上一世过得真可谓是顺风顺水。

  然而,这一世她要自己做决定,忽然感觉到茫然了。手工制作似乎与美术类专业有关,可她只会画两笔漫画,并没有系统扎实的美术功底,据说77年考美术类专业,也是需要进行专业内容加试的,她对此可完全没把握!

  乔满满只好满脸窘迫地对孟清义道:“老师,您说的这些,我还没有想过,一开始就只想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孟清义转头看了一圈乔满满的小院,这小院与他初来时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孟清义转移了话题,“我看你挺喜欢动手做东西啊,你家院墙边的这葡萄架小凉棚,还有水井上方的简易观雨亭,以及你屋子里那些木头小楼、小塔台、小轮船,这些都是你自己想、自己做的吧?”

  “嗯嗯。”乔满满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孟清义不由笑起来,“你是不是还想把你这旧房子推了,自己重新设计盖一间?”

  “您怎么知道?”乔满满吃了一惊,抬起头,她是有这个想法,但太难了。上一世她要将姥姥家的旧宅改造成山居别院时,也打算把其中一座旧屋拆掉,重建一座她理想中的新屋,可是她只能空想空说,连图纸都画不出来,工人们根本无从下手。

  孟清义白了她一眼,“你好歹也当过我一段时间的学生了,我当然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像一个狐狸一样,循循诱惑着自己的小徒弟,“丫头,想建一座自己心目中的房子,是吧?那你去学建筑啊!你不是喜欢手作、手造么,你做这些东西的时候,难道从来没想过自己也可以亲手造一座房子吗?”

  乔满满被说得动心,好像真的可以这样啊!

  “知道梁、林两位前辈吧,他们在昆明的旧居,就是自己亲手设计、建造的。”

  乔满满当然知道,不过她还是有些茫然。

  “这样吧,你高中的基础知识已经不成问题,以后我一边帮你强化,一边带你接触一些建筑方面的东西,看你自己感不感兴趣吧。”孟清义也不是非要乔满满做决定,他只是把一条路放在了乔满满面前,至于乔满满走或不走,还要看她自己的选择。

  乔满满便这样开始起自己忙碌的生活。

  学习建筑,不只是纸上谈兵。后世常有玩笑之语:想搞建筑,先去工地搬砖两年。这话放到现在也一样。

  孟清义不仅带她到处转悠,参观分析建筑物,就连一座老旧土胚房在孟清义看来都具有研究意义,还带着她亲手改造房屋,要她亲手找材料制做模型。

  如此乡里村里转、房上屋下爬,师徒俩经常搞得尘土满面。现在乔满满总算知道为什么每一次见到孟清义,他都会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了。

  乔满满也不在意的形象,每天把耐脏的打过补丁的灰布衫子往身上一套,一头长发随便一编,就把自己打理完。

  有时,梅雨会在牛棚劳改点的院子里撞见乔满满,但梅雨已经在乔满满身上找不到任何优越感了。

  现在,乔满满即便是灰头土脸,但也掩不住她愈发窈窕轻盈的身姿,盖不去她愈加白皙细嫩的肌肤。即便破衣烂衫、头发凌乱,也能看出乔满满是一个骨相秀美、五官灵动的清雅少女。

  原来,乔满满这段日子干了很多体力活,加上持续用小白螺的灵水排毒瘦身,她的形象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